大邱廣域市(寿城區)

2007年5月開館的壽城Artpia,是代表大邱的高級藝術中心;在表演、展示、藝術學院等三方面也是獨一無二的。其有別於其他展演場的外觀以及室內,讓壽城Artpia在經營上與其他展演館也有了差別化。 壽城Artpia的外觀,從正面就像是一隻鶴展翅飛翔的模樣,完全將舞鶴山的形象活生生地表達了出來。而從側面看來,壽城Artpia就像是一艘在蓮花池裡的船。此外,壽城Artpia也裝設了夜間照明設備,讓人在夜晚可看到其建築物上半部的屋頂以及垂直的線條所勾勒出的鶴的形象與噴水廣場。另外根據不同主題而栽種的造景植栽,也將壽城Artpia打造成大邱新的熱門景點。 壽城Artpia表演場內的觀眾席第一排與第一排相距21公尺,故其既為超大型表演場地,亦是可以讓歌劇、音樂劇、芭蕾、舞蹈表演、音樂會、演唱會等不同型態的表演藝術,自由進行演出的藝術中心。此外,這裡也是透過舉辦名牌展示會、藝術學院等介紹、體驗文化活動,讓民眾擁有更高品質的文化生活以及文化涵養的IT藝術空間。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李孝石文學館位於南安橋對面的水碓車的後山山腰,孝石先生生前家址也就在文學館的路口。期待已久終於在2002年9月7日第四屆孝石文化節期間正式對外開放,李孝石文學館主要是展示先生生前的作品傳記和親筆原稿遺物等。提供展覽的親筆原稿及遺物等,多以可山文學宣揚會為中心而形成的。另外在去年5月25日,現居於美國的孝石先生長子家族及後代子孫共同參與了每年固定舉辦的孝石先生追慕式,並且捐贈給文學館孝石先生生前之親筆原稿作品及勳章證等重要遺物作為展示。


慶尙北道(聞慶市)

「穿越回朝鮮時代」 聞慶鳥嶺開放式攝影場是因2000年KBS電視臺的大河劇《太祖王建》在此拍攝而聞名的攝影場,之後KBS的大河劇主要皆在此拍攝。2008年在聞慶市的支援下,將過去原以高麗時代為背景的拍攝場景全新改建為朝鮮時代的風貌,能一次看到朝鮮時代不同身分地位者的住宅構造、生活形態,以及宮殿與軍隊、官廳衙門等各種建築。


首爾(瑞草區) , 首爾東部

環繞首爾大公園與首爾樂園、國立現代美術館的蒼翠山麓即是清溪山,臨界於首爾良才洞與果川市、城南市、義王市的清溪山環繞冠岳山山腳果川市區,再往南直直地延展下去。清溪山有茂盛的森林與幽靜的溪谷、公園、寺廟等各種景點,為家族登山旅遊的勝地,並規劃有許多登山路線。山頂望京臺設有政府設施,禁止進入,且與國思峰(538m)、545m最高峰連綿相通。據說高麗因朝鮮太祖李成桂滅亡之際,高麗末期忠臣趙胤離開松島逃入山區,此山即是清溪山,這裡聽說也是青龍昇天之地,因此亦稱為青龍山,風水地理學將冠岳山、清溪山分別稱為白虎與青龍,源自「左青龍右白虎」的概念。清溪山擁有蒼鬱樹林及幽靜溪谷、公園、寺廟等多種豐富可看性,登山步道設置相當完善,也非常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健康爬山運動。從果川方向遠觀清溪山,可見其山勢平緩穩和就如同山丘一般,但從首爾大公園方向眺望海拔高618.2公尺的清溪山頂峰望京臺,會發現雖然被岩石群山環繞看似荒涼卻依然帶著威風凜凜的雄壯氣勢。登上主峰東側的望京臺方向可見秋史金正喜生父金魯敬墓碑所在之玉女峰,往望京峰底下走則可以發現朝鮮時代學者鄭汝昌曾隱居於此的金井水池。在充滿香氣的山林間漫步,還隨處可見野生栗子樹、橡子樹、山葡萄及杏桃等各式各樣的植物。位於清溪山南側的清溪寺,往金井水池方向附近的鷹岩、石門岩和藥水池等可參觀景點。海拔高618公尺的清溪山景緻秀麗,形成長2公里的溪谷經常留著清澈的溪水,因此深受市民遊客們的喜愛。與冠岳山一同被譽為"左青龍‧右白虎"之名山,從前也有被稱作為青龍山的清溪山,擁有截然不同的兩種面貌。坐落於頂峰上的望京臺上設有政府設施,限制為不可登山之區域範圍,可另從高達538公尺的國師峰連通之方向前往。


忠清南道(牙山市)

位於忠清南道牙山市的顯忠祠是忠武公李舜臣(1545-1598)將軍的祠堂。 祠堂建於1706年即肅宗(1674∼1720在位)32年,第二年肅宗將其命名爲顯忠祠。1932年日本統治時期,爲保存忠武公遺跡還成立遺跡保存會。1966年至1974年間,政府多次為祠堂進行翻修整建工作,並把祠堂列爲國民聖地。祠堂內懸挂著將軍的遺像和記錄他生平的十鏡圖,遺物館內則展示第76號國寶亂中日記等、第326號寶物長劍等,以及忠武公曾在此生活和使用過的草屋、靶場、裝甲龜船等。另外距離顯忠祠西北邊9公里遠之處的陰峰面交叉路口於羅山一帶就是忠武公墓。


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沙羅峰位在濟州港東側海邊,可以說是濟州市的代表山峰。登上沙羅峰的山頂,往北方望,茫茫大海就在眼前,往南方望,可以看到雄壯的漢挐山,以及 腳下的濟州市街道與附近大大小小的村落,如畫般美麗。尤其是傍晚紅色的晚霞將整個大海染成一片紅,被稱為沙峰落照,被選瀛州十景之一。山峰的型態像是往西北延伸的馬蹄型火口,是由紅色的火山岩所構成的寄生活山體,山峰上長滿了整片的海松林。整座沙羅山都是為了濟州市民而設的運動公園(沙羅峰公園),設有許多能夠鍛鍊體力的各種戶外設施,還有市民們經常使用的森林浴步道。山頂有座名叫望洋亭的八角亭,北側有被指定為濟州道紀念物第23號的烽燧臺,保存將當完好。烽燧臺北側山腰的循環道路邊有座名叫紗羅寺(太古宗)的寺廟,位在海邊處,紗羅寺北側海邊的絕壁上有座山地燈塔,是濟州第一座有人燈塔。


仁川(江華郡) , 江華島

江華歷史博物館於2010年開館,位於世界文化遺產第137號江華支石墓公園內,是為了保存、展示以及研究史前時期到近現代在江華島出土的文物而設立的博物館。


忠清南道(扶餘郡)

擁有大王國之意的古德來國民旅遊區(古德來公園)扶蘇山西邊山腳下的古德來是與白馬江相稱的名勝雕刻公園,也是眾多遊客前來的休憩空間。古德來渡口是百濟時代進出都城泗沘城的港口,現在則是航行於百馬江上遊覽船的碼頭,週邊有不少可以享用鄉村獨特風味飲食的餐廳。1985年建造成為國民觀光地的古德來,有著傳承百濟雕刻技術的地方出身雕刻家作品30件,以及參加1999年國際現代雕刻研討會的韓國與外國雕刻家作品29件等,共59件的雕刻作品形成同時擁有傳統情趣與現代美感的公園。隨時開放給遊客遊覽,提供不少值得欣賞的景觀。這裡也是扶餘人們休息放鬆的地方,還有因"百馬江與水鳥爭鳴,一葉扁舟,搖著帆船獨自划去的船伕"而廣為人知的'白馬江月夜歌碑'豎立於此。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江原道民長久以來的期盼下建立的國立春川博物館,於2002年10月30日開館,保存並展示了舊石器時代至今的江原文化遺產。不僅是致力於學術調查研究與社會文化教育的江原文化遺產寶庫,更是國家的中樞文化基礎設施。2003年獲選為「年度優秀建築」,亦獲得了韓國建築師協會獎。


釜山廣域市(東莱區) , 东莱温泉・釜山大学

*鬱鬱蔥蔥的樹林和奇岩絕壁連成的金剛公園*位於東萊溫泉場後方的金剛山(海拔801.5m)山腳下,總面積93萬6千坪,以自然的樹木形成的樹林一路延伸至奇岩絕壁等絕景,每個山谷流出的乾淨泉水,聆聽水聲猶如進入仙境般,忘卻煩惱。一年四季絡繹不絕的遊客,是男女老少皆可盡情享受的休憩場所。這裡因具有舊時都護府之歷史,文化遺跡甚多。在過去的1940年間,命名為金剛園之後,在1965年指定為公園,並於1973年6月開放為收費公園。目前2004年7月開始再度更改為免入場費制度,方便市民及遊客來訪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