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屬於三韓時代的馬韓領土、百濟時的波知城、高麗時代樂安郡地基,而現今完整的保存了朝鮮時代的城郭與東軒、客舍、林慶業將軍碑、市集、茅屋等,是韓國第一個城與村一起被指定為史蹟的地方。朝鮮太祖6年(1397年)倭寇入侵時,出身於此地的襄惠公金贇吉在此起義並建造了土城防禦。300年後仁宗4年(1626年),忠愍公林慶業將軍上任為樂安郡守,重建了現在的樂安邑城。與其他地方的城郭不同,利用1~2m的長方形自然石,在寬廣的平原上建造出高4m、寬3~4m、總長1,410m的城郭,包含東西南等3個村莊的長方形生活區在內,共135,537m²(4萬1千坪)。城牆非常堅固,就算是過了400年也沒有任何殘缺,其雄偉無法用言語形容。此處也是居民生活的傳統村莊,不僅僅是民俗學術資料,也具有鮮明的歷史教育價值。以東門為首,過了西、南門後進入城內,馬上就有進入歷史劇拍攝場景的錯覺(《龍的眼淚》、《太祖王建》等歷史劇拍攝地)。既非龍仁、濟州民俗村等展示用村莊,也不是安東河回村的兩班村莊,這裡大多數保存著韓國庶民們曾經居住過的村莊樣貌,空氣中飄散著祖先們的味道與滿溢的親近感。這裡有著南部地方住宅樣式特有的檐郎與廚房、土房、屋頂、石階上的醬缸,街坊鄰居間的石牆既沒稜角也不高,牆壁與南瓜藤蔓非常協調,讓人聯想到捉迷藏與蹦蹦跳跳的兒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