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舒川郡)

希里山整座山被茂密海松所覆蓋,景色秀麗,入口處有個貯水池,可在此享受山林休憩。沿著登山道路往山頂爬上去,可眺望西海海岸,並且鄰近春長台海水浴場、金剛河口垻與韓山苧麻城鎮等景點,利於旅遊觀光。希里山海拔329m,最高峰為文秀峰,休養林西北邊有過去四壯士曾經遊玩的四人台。四人台下方有140m的絕壁,壯士吊單槓的地點也位於此,因此也稱作吊單槓場。文秀峰下有很多床虱腐蝕寺廟,至今僅見寺廟的遺址而已。文秀峰往南500m為戰士們騎乘馬匹奔馳之地,沿著山陵線延展開來,而東南邊500m處,則佇立著一個外型狀似馬糞的岩石,因此得名‘馬糞岩’。其下有兵卒們駐足過的100多個小岩石,因此稱為兵卒岩,岩石的外型千變萬化,從希里山到文秀峰的登山道路沿途景點眾多。


忠清南道(洪城郡)

隨季節改變景色的烏棲山的,其境內的淨岩寺也跟著轉變氣氛。 烏棲山每到秋天,盛開的蘆葦田將整遍山染成白色。烏棲山原本就生長有許多的蘆葦,山腰處更是幾乎都佈滿蘆葦。許多攝影家特別喜歡來此捕捉蘆葦隨風搖曳的景象。 烏棲山山腰處的淨岩寺是典型的鄉下寺廟,雖然規模並不大,但有心教化世人的住持法師還是將寺打點的有模有樣。被俗世所煩惱的人可以來此尋求慰藉與開示。 * 歷史 寺內沒有任何關於淨岩寺的創建與沿革的文獻資料流傳下來,根據寺內流傳下來的說法是於527年(百濟聖王5年)所創建,但是否屬實無從得證。只有『輿地圖書』「結城縣」收錄的短篇紀錄如下‘淨岩寺位在烏棲山。’以及‘烏棲山於洪山到白月山一線,作為洪州、結城、保寧3邑的邊界。’ ,只能確定18世紀中葉時已經有淨岩寺。另外18世紀後半編撰的『伽藍考』裡也有‘結城縣的東方28里處有座淨岩寺。’的紀錄,但這是不是指烏棲山的淨岩寺也無法確定。


忠清南道(保寧市)

面積0.06㎢,海岸線長1.8km的竹島原為藍浦面月田里前海面上浮出的島嶼。但隨著藍浦圍海造田工程完工,與陸地相連接,成為非島嶼的島嶼。島嶼充滿著蔥鬱的竹子,得名竹島,為以海洋維生的悠閒漁村。藍浦防波堤設置後,地處大川海水浴場與武昌浦海水浴場間,島嶼西邊的奇岩絕壁,以及島嶼茂盛的水林,加速了旅遊景點開發的腳步。陸續將有有休養公寓式飯店與家族飯店等住宿設施入駐,海水池、遊艇停放區與遊艇俱樂部、展望休憩所、野餐場地、餐廳等各種設施設置。竹島前海水質清澈乾淨,海底礖發達,享有天然漁場的盛名,吸引許多海釣者前往。3.7km的藍浦防波堤亦成為保寧的新興旅遊景點,3車道的防波堤道路夾在海洋與田野間,非常適合兜風與情侶散步。防波堤中間並設有八角亭,提供休息的場所,登上防波堤清涼的海水讓身心舒暢。往回頭看聖柱山、玉馬山下寬廣的藍浦平野映入眼簾。大川海水浴場附近有住宿設施與餐廳,而前往武昌浦的月田里也有美食餐廳,等待饕客前往品嘗。附近還有崔致遠遺跡與龍頭海水浴場。


忠清南道(泰安郡)

位於忠清南道泰安郡南面新場里的夢山浦海水浴場,以擁有泰安半島最美最開闊的白沙灘而聞名,沿著海岸線一帶生長的松樹林也非常壯觀。松樹林裡的散步路上可以直接觀察到海岸沙丘、沙丘濕地和泥灘,是適合給孩子們現場教育的理想場所。


忠清南道(公州市)

石壯里博物館是一座位於忠清南道公州市長岐面壯岩里的舊石器博物館。為了保存及發展舊石器文化的歷史價值而設立。2006年9月26日正式開幕。 石壯里博物館主要針對石壯里出土的文物及舊石器文化進行展示與教育,並舉辦各種相關學術活動。此外,這裡還設計了各種激發學生對古代文化興趣的體驗活動。博物館整體要以常設展示、企劃展示和戶外展示三種形式進行展出。設有展示館、先史公園、公州石壯里舊石器遺址、體驗場等空間。


忠清南道(泰安郡)

泰安郡南面的磨劍浦海水浴場,就位於與安眠島連接大橋入口旁,為至今尚未廣為人知的非常安靜的海水浴場。海水浴場周邊有大片鬱鬱蔥蔥的松樹林,非常適合露營。乾淨潔白且平緩的沙灘,讓小孩也可以安全地戲水。春天這裡盛產魩仔魚生魚片,附近的海域還出產鯷魚、玉筋魚、小章魚等海鮮,也使此處更加為人所知。而每到傍晚時的日落景觀也相當壯觀,錯過可惜。


忠清南道(泰安郡)

忠清南道泰安郡南面兩潛里、元青里的青浦臺海水浴場,位於夢山浦海水浴場南側的泰安海岸國立公園裡。青浦臺海水浴場最早是於1988年開業。這裡的沙灘坡度和緩,海浪也很平靜、水的溫度較溫暖,很適合一家大小前來戲水。


忠清南道(唐津市)

曾征戰大海的韓國軍艦,退役後在插橋湖擔任協助理解韓國海軍‧海軍陸戰隊文化歷史的角色,讓訪客們可以看的到、摸的到、體驗的到。在艦艇內部除了海軍‧海軍陸戰隊的主題展覽,還有飛機展示等,不論大人小孩都能獲得充分學習的機會,更能增進與韓國海軍的親密感。影像館、遊樂區、嘉年華廣場等附屬設施,讓訪客除了學習也能盡情的放鬆玩樂。


忠清南道(唐津市)

臥木村的名字源於漁村兩邊的海洋近似蒼鷺脖子的形狀,再以韓文漢字的諧音命名而成。因位於海岸南北長長延伸的忠清南道西海陸地尾端,此地以一次可以見到自海岸東邊驀地出現的日出、日落與月出美景而成為名聞遐邇的觀光勝地,新年舉辦迎日慶典時,甚至曾擁入高達10萬人次的人潮。若說東海的日出熱情奔放,則臥木村的日出可說是溫柔抒情的。以夏至和冬至為基準,於菊花島與長古港海岸線邊,可欣賞自山間升起的日出景色,並光著腳在沿著海岸線設置的木棧道上漫步。而太陽高掛於長古港露積峰(男根岩)的11月與2月風景如畫,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師來此取景。


忠清南道(扶餘郡)

* 百濟首都防禦的軍事要地,扶餘羅城 * 全長84㎞的扶餘羅城,是為了保護百濟首都泗沘而建成的城郭。以扶蘇山城為中心,利用東西兩側的自然地形,將扶餘市區以外郭圍繞。與位於平壤的羅城並列韓國最古老的羅城之一,約於百濟自熊津(今 公州)遷都至泗沘(今 扶餘)的西元538年築成,城牆至扶蘇山城東側開始,一直延伸至錦江邊,由於以泥土堆築而成,城郭幾已不存,如今只剩青山城東側的20m、石木里至東門橋、筆書峰至鹽倉里留下少許痕跡。 城的外牆呈強烈傾斜,內牆較為平緩,城牆上舖設的道路更寬可讓馬在此奔馳,哨站處處可見,足以想見當年盛景與城牆防守之嚴。在最高的筆書峰山頂,更留有作為傳訊用的烽火臺遺跡。城內包含百濟王宮,還有官廳、民家、寺院、商家與防禦設施的遺址。錦江流經羅城南側與西側,羅城更曾開鑿水路作為護城河之用,成為守護都城的雙重屏障。 * 扶餘羅城的意義 * 羅城是為了守護百濟首都而建造的外郭城。據推測,建築時間約在百濟聖王(西元523∼554年)時期。而羅城也與同為外郭防禦設施的扶餘青山城、青馬山城,共同被視為保護首都的重要外城。 [文化財現況] * 史蹟第58號(1963年1月21日) * 面積 - 697,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