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安東市)

 * 學問的殿堂-屏山書院 * 屏山書院的前身為豐山縣的豐岳書堂,高麗末期開始成為士林們學習學問的殿堂。愚伏鄭經世(1563-1633)在1613年(光海君5年)為緬懷西厓柳成龍的德才,與儒生們商議後建造了尊德祠供奉其牌位。1629年柳成龍的第三個兒子修巌柳袗獲德配享(有學問之人牌位可供奉在文廟或書堂、書院等)的賞賜,又於1863年(哲宗14年)獲賜‘屏山’的匾額。1868年(高宗5年)大院君下達書院撤廢令時,全國有47座(包括安東2座)書院被保存下來,屏山書院就是其中之一。屏山書院內的建築有供奉牌位的尊德祠和講堂立教堂,以及保管文物的藏板閣、曾為宿舍的東齋和西齋、神門、典祀廳、晚對樓、庫直舍(管理舍)等。進入斜坡地下方的外三門-復禮門,左邊有著蓮花池,而池子的對面有一排很高的石牆。沿著石牆的階梯而上,可看到非常難得一見的珍貴大型樓閣-晚對樓呈東西向坐落於此。* 國寶<懲毖錄>的作者-關於柳成龍 *柳成龍籍貫豐山,1564年(明宗19年)上任司馬試後,陸續擔任了都承旨、禮曹判書、右議政、左議政等官職。壬辰倭亂時為領議政保護君王,並致力於修築城郭、製作炸藥等擴充軍備,並設立訓鍊都監培養軍隊。1598年(宣祖31年)因北人的彈劾而被革職,回到故里後持續教導後進。包含國寶第132號『懲毖錄』在內,其留下許多著作。1604年(宣祖37年)又成為扈聖功臣,加封豐原府院君。其以道學、文章、德行、字體馳名,特別受到嶺南地區的後生晚輩們景仰。 


首爾(廣津區) , 首爾東部

高句麗遺蹟寶庫“峨嵯山”位在首爾和九里市交界的峨嵯山,為海拔287m的小山,因山勢平緩,是九里和鄰近市民們經常利用的山行步道。約40分鐘左右上登山路後,就可一覽漢江和首爾市景。今日的烽火山、忘憂里共同墓地區和龍馬峰等範圍內,推測在朝鮮時代當時,統稱為峨嵯山。這一帶在三國時代形成的20餘座堡壘,經發掘調查發現關於高句麗軍事遺蹟的重要性,並於2004年指定為國家指定文化財。* 峨嵯山石質古墳 - 久尾川村西邊的岩石山在海拔125m處的石墓。磐石(寬而平坦的岩石)上以大石建造的墓相當特異,2個長石豎立著,一邊用來擋住入口,上方用板石蓋住。* 大聖庵 - 新羅647年建的寺剎,原名為梵窟寺。1921年開始才改為大聖庵,今日的大聖庵為1992年遭祝融之災後,重新蓋建的建築。* 溫達石塔 - 峨嵯山溫達石塔是位於藥水旁的石塔。目前只剩下石塔部分遺蹟。當時石塔的規模已無法查證,推斷為高麗時代的石塔。


忠淸北道(丹陽郡)

丹陽市外巴士客運站為位於忠清北道丹陽郡丹陽邑別谷里的丹陽郡巴士客運站。附近有丹陽溫泉、古藪洞窟、島潭三峯、石門、泉洞洞窟、多里安觀光地、玉筍峰、龜潭峰、舍人岩等丹陽知名觀光景點分布。


江原道(三陟市) , 束草・雪岳山

異斯夫公園是傳承新羅將軍異斯夫開拓精神的家庭型主題公園。園內能近距離欣賞東海岸的美麗風景,還有能讓家人、朋友、戀人們徜徉在充滿童心的世界的四季雪橇場,夜間則可欣賞到回憶的名畫與浪漫夜景。


全羅南道(求禮郡)

華嚴寺位於求禮邑東邊5.4km之處,是坐落於韓國民族靈山智異山山腰處的千年古寺。544年(百濟聖王22年)緣起祖師所建造,寺廟的名稱取自華嚴經的華嚴二字。起初只有海會堂與大雄像寂光殿,其後643年(善德女王12年)慈藏律師擴建,875年(新羅憲康王)道詵國師再次擴建。壬辰倭亂遭逢火災,1630年(仁祖8年)碧巖禪師重新修建,7年後仁祖14年(1636年)完成。寺廟內包含覺皇殿在內,國寶4件、寶物5件、天然紀念物1件、地方文化財2件等多項文化財與20餘棟的附屬建築。其中覺皇殿被指定為國寶第67號,為相當有名的建築物,亦為現今當中韓國國內最大規模的木造建築,其雄壯的外觀令人驚歎不已。覺皇殿前的石燈高6.3m、直徑2.8m為韓國最大,是統一新羅時代表現佛教中興期的作品,被指定為國寶第12號。覺皇殿外邊位於名為孝岱的小坡上有四獅子三層石塔,為創建華嚴寺的緣起祖師幫母親祈求冥福而設立的塔,其特殊的美工與精緻的雕刻技術堪稱名作,為國寶第35號。覺皇殿內部後邊的靈山會掛佛幀於1997年被指定為國寶第301號。華嚴寺內寶物中,大雄殿兩旁的五層石塔其出色的造型性與精緻的雕刻技術,被指定為國寶第132號與133號。另外大雄殿以優越的藝術性被指定為寶物299號,以國立公園智異山為背景,調和出自然美景。另外從河東到華嚴寺的19號國道路邊種有櫻花樹,每到4月櫻花盛開,為極佳的兜風路線,附近還有蟾津江梅花村、故蘇城郡立公園、智異山國立公園、雙溪寺等景點,吸引旅客前往旅遊參觀。* 文化財華嚴寺覺皇殿前石燈(國寶第12號)、華嚴寺四獅子三層石塔(國寶第35號)、華嚴寺覺皇殿(國寶第67號)、華嚴寺靈山會掛佛幀(國寶第301號)、華嚴寺東西五層石塔(寶物第132號、133號)、華嚴寺大雄殿(寶物第299號)、華嚴寺圓通殿前獅子塔(寶物第300號)、華嚴寺華嚴石經(寶物第1040號)、華嚴寺的櫻花樹(天然紀念物第38號)、華嚴寺普濟樓(全羅南道有形文化財第49號)、華嚴寺九層岩石燈(全羅南道有形文化財第132號)


慶尙南道(晋州市)


忠淸北道(丹陽郡)

救仁寺為大韓佛教天台宗的總本山,掌管全韓國140座天台宗寺院。寺院建於1945年,而後於1966年改以現代式混凝土興建,建築頗具特色。寺院內包括5層樓的大法堂,以及三寶堂、說禪堂、總務院、仁光堂、香寂堂、度香堂等,共有50多棟建築,呈現寺院全區建築密布的景觀。此外,寺內還有能供應萬人齋飯的現代設施。若造訪救仁寺,千萬不能錯過大法堂與法語碑。大法堂為1980年4月29日竣工的5層建築,是韓國國內最大的法堂,而法語碑全名「上月圓覺大祖師法語碑」,為匯集上月圓覺法師所講授的所有法文,將之化為簡單明瞭的法語再銘刻而成的碑石,法語內包含佛祖八萬大藏經的所有真理,盛載了寬廣而微妙的佛理。


京畿道(利川市) , 利川

利川溫泉為從首爾及京畿道最方便前往的溫泉,自日據時代起便被開發成為利川的著名旅遊景點。水質無色、無臭、無味,含有鹽化鈣、鹽化鈉、碳酸鈣、鎂等成分,尤其是富含大量的鈉,有效改善各種皮膚病、神經痛、婦人病、眼疾等。水溫為30度左右,雖然重新加熱後使用,但因為溫泉噴出量充足,足以供應室內游泳池與其他便利設施使用。目前提供溫泉服務的包括米蘭達利川飯店、溫泉樂園等地。


全羅南道(麗水市)

被列為第304號國寶的鎮南館,為全羅左水營城內唯一流傳至今的建築物。壬辰倭亂結束後隔年1599年,接任李忠武公職務的全羅左水使李時言,在丁酉再亂時遭受祝融的鎮海樓原址上建立一個擁有75間閣房的大規模客舍。有著鎮撫南邊之意的「鎮南館」,根據《亂中日記》記載,鎮海樓曾為公務之用,自1664年起經節度使李道彬進行大大小小的整修後,又於1716年節度使李汝玉時期因大火焚燒而全毀,1718年由李濟冕重建後保留至今。純宗5年(1911年)時為麗水普通公立學校,並在日據時期做為麗水中學及夜間商業中學之用。 正面15間(54.5公尺)、側面5間(14公尺)及佔地面積240坪大的建築物,為八角屋頂的屋簷之一層建築,並以68條圓型柱子所搭建而成。鎮南館正前方的望海樓於日據時期被拆除,直到1991年4月重建為2層樓閣,在2009年9月重新粉刷建築物後整體煥然一新。遺蹟物展示館為鎮南館的附屬設施,裡面述說著鎮南館的歷史及陳列壬辰倭亂當時所留下的各種遺物。每逢週末,麗水市文化觀光解說員會進行詳細導覽解說。全南有形文化財第33號的麗水石人像也豎立於館內,週邊可供遊覽的景點還包括有紫山公園、梧桐島、突山大橋、忠愍祠及萬聖里海水浴場等。


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仁川港客輪站由位於仁川港的國際客輪站與沿岸客輪站所組成,其中國際客輪站分為第1國際客輪站與第2國際客輪站兩處,而沿岸客輪站則主要前往各島嶼地區與濟州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