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南道(木浦市)

* 南農許楗先生所建的美術館,南農紀念館 * 南農紀念館為韓國南宗畫巨匠,雲林山房第三代主人──南農許楗(1908~1987)先生為保存祖先遺物,延續韓國南畫傳統而於1985年5月設立的美術館。 館內展有曾得朝鮮末期詩書畫大家秋史金正喜盛讚「海東第一人」的小痴許鍊之作品,以及其子孫米山許瀅、南農許楗、林田許文、五堂許塡等人的作品,雲林山房五代畫家的創作盡在其中。此外,也展出朝鮮時代至現代的南畫大家作品300多件,能一覽韓國南畫的命脈。 不僅書畫作品,南農紀念館也展有自伽倻與新羅時代至朝鮮時代的陶器、瓷器等200多件,以及中國與日本陶瓷,每年都吸引許多遊客造訪,是木浦與韓國美術史的代表景點之一。


全羅北道(扶安郡)

蝟島海水浴場於1969年開放,為歷史悠久的海水浴場。周圍群山環繞,沙灘長1km,水淺且潔淨,是全家人避暑的熱門勝地。猶如在籃子內一般呈凹陷狀、長1km的細沙灘、如白玉般透明清澈的海水,以及不深的水深,使此處成為蝟島上備受歡迎且最具代表性的海水浴場。尤其是坐在視野良好的沙灘上,還能欣賞到旺嶝島如畫一般開展的美麗遠景。此外,相對而言較淺的水深,也使此處成為適合戲水、享受海水浴、足球、足壘、沙灘排球等各種球類運動的好去處。


京畿道(驪州市) , 楊平


光州廣域市(北區)

* 城市中的生態學習場,光州湖水生態園 * 光州湖是由自然觀察園,生態學習場,草坪休憩廣場,水邊濕地等各主題團地組成的生態公園。離光州市區約30分鐘路程,方便市民前來,自2006年3月開始營業之後,主要作為兒童的自然生態學習場及市民的休息空間所使用。   * 光州湖水生態園帶給您的自然 * 整體感覺清爽安靜,如果不是很冷的季節,幾乎都可以看到鮮花以及動植物的生態資料。鮮花主題園內種植有金達萊,迎春花,玫瑰,踯躅,繡球花等形形色色的野生花共17萬株。另外浮葉植物園,岩石園以及野茉莉樹,木瓜樹,楓樹等3,000余株樹木也是一道美景。在這裡還可以直接觀察到鳥科動物的孵化以及成長過程。  


蔚山廣域市(北區)

在韓國,除了江凌、東海、三涉的所在地江原道可以看海以外,蔚山從朱田至甘浦一帶的海岸線也深受遊客的喜愛。沿海的國道在山路中彎延,因此也是駕車兜風的路線。


江原道(旌善郡)

高麗末期侍奉高麗王朝的7位儒臣,隱居於旌善。某天創作了一首思念國王與故鄉的律詩,地方的儒生聽到後,將詩講解給聽不懂的人並流傳出來,繼而成為地方上充滿感情的口傳歌謠。旌善阿里郎是江原道無形文化財第1號,為了保存、培養並繼承發展鄉土固有文化,於2001年10月7日建立了旌善阿里郎傳授館。


全羅北道(群山市)

月明公園是由月明山、長介山、雪琳山、占方山、石峙山等連結所組成的群山名勝,這裡曾經是群山60~70年代最棒的學校旅行路線。是總面積約77萬坪,步道長約12km的廣大公園。連接海望洞與新興洞,為群山的象徵。而爬上月明公園的象徵守市塔一眼就能看遍群山前海與錦江堤壩,還有群山市街道與長項製鍊所等周邊全景。公園山頂有展望臺、海洋雕刻公園、守市塔、三一運動紀念碑、開港35週年紀念碑、思考中的市民像、蔡萬植文人碑。守市塔ˇ的形象意義有燃燒的煙火與隨峰飄揚的帆,公園西邊雪琳山山腳有古老的隱寂寺,占方山與雪琳山間則有攔下河流建造的第一水源地。公園內造景優美,樹齡30年以上茂密的藤木與櫻花樹景觀秀麗,每年4月會舉辦全國性的櫻花寫真攝影大會。雖然四季都很漂亮,但春天櫻花盛開時的模樣最令人讚嘆。  


全羅南道(康津郡)

朝鮮時代地方軍事組織全羅兵營城位於全羅南道康津郡兵營面城東里,在壬辰倭亂與丁酉再亂時擔當西南部地區軍事本部的重要角色。全羅兵營城是建築於朝鮮太宗17年(1417)長1,060m左右的平地城,目前保存下來的有城壁地基的下半部,以及城郭設施部份的屍軀門3個、龍城7個、建築地基、礎石與25個碑石(面事務所內),是韓國南海岸地區兵營中保存狀態最為完整的。朝鮮孝宗7年(1656)至顯宗4年(1663)間,荷蘭船員Hamel因漂流至此地滯留歸國後撰寫了’Hamel漂流紀',內部詳細記載了韓國當時的政治、文化與風俗。


忠清南道(公州市)

* 天地人間首屈一指的寺廟-甲寺 * 甲寺是位於老松與櫸樹森林茂密的雞龍山西北方山腳的寺廟,距離公州市19km處,距離東鶴寺徒步約3小時左右。就像春麻谷、秋甲寺這樣暗示的話一般,甲寺的秋天楓紅是無比美麗的。三國時代初期,百濟久爾辛王元年(420年),從高句麗前來的阿道和尚創建了這座寺廟。歷史上的甲寺又被稱為雞龍甲寺、甲寺、甲士寺、雞龍寺等,曾為統一新羅時代華嚴宗十大寺廟之一的名寺。 甲寺取自於‘天地人間首屈一指’的甲等之意,其名稱如此流傳下來。正如其名,有如頭一個寺廟般,朝鮮世宗6年(1423)的寺廟改組合併中被屏除在外,算是很早定下名字的寺廟。世祖時,因王室的庇護拿到了‘月印釋譜’的木刻匾額。1597年壬辰倭亂燒毀,宣祖37年(1604)開始重建大雄殿與振海堂,直到今日。寺廟周圍有龍門瀑布、水晶峰、天真寶塔、君子臺等秀麗名勝,特別是南邊溪谷中的9曲特為絕景。 * 大雄殿 道指定有形文化財第108號。此建築為甲寺的本殿,於丁酉再亂時燒毀,宣祖37年(1604)重建、高宗12年(1875)補修後才成為現今的樣貌。原本的位置在現今大寂殿的附近,重建時移至現在的位置建造。 * 甲寺講堂 道指定文化財第95號。為僧侶們講解佛經之處,建築物上懸掛著鷄龍甲寺的匾額,整體架構為沒有繁複技巧的雄偉感朝鮮建築形式。 * 甲寺功牛塔 這座塔位於過了流經大雄殿到大寂殿間小溪後的溪谷邊山麓上,傳說是從原本甲寺的附屬庵子移到現在的位置。塔由3層的塔身與基壇部所構成,塔身第1層刻著建立塔的內容,2、3層則是塔名,皆以陰刻方式雕刻。塔建立的過程從塔身上刻著的銘文判斷,是為了讚揚重建時期的功績而建。銘文內容如下:‘臥塔起立,人道偶合﹔三兮乙乙,厥功居田(重新扶起倒下的塔,是人道偶然的配合﹔三次的努力再努力,其功之最)’。 * 甲寺浮屠 此浮屠(供奉僧侶舍利或遺骨的墓塔)為寶物第257號,原來位於甲寺後山,而後移到現今位置。不僅是新羅時代的代表樣式,雕刻技巧更是卓越,為研究新羅末期與高麗初期浮屠樣式的重要資料。 * 甲寺銅鐘 為寶物第478號,此鐘位於過了甲寺解脫門後右手邊的新建四角屋頂鐘閣內。鐘體上有銘文,建造於朝鮮宣祖17年(1584),可從此得知甲寺的寺名在當時叫做甲士寺。鐘高127cm、口半徑為91.5cm,日制時期因獻納的名目充公上繳,解放後才歸還,是與整個韓國民族一同受難的梵鐘。於1584年(朝鮮宣祖17年)建造的鐘,大致上維持著從新羅以來的傳統梵鐘樣式,也同時有著不用甬筒就敲打發出聲音等朝鮮時代的特徵。龍鈕(綁著鐘的弔環)上刻著寫實的龍紋、肩部有9個輪廓(突起的裝飾),以及蓮花形式的撞座(敲響鐘的部分)等皆是新羅以來韓國梵鐘的傳統要素。撞座間雕刻著地藏菩薩,鐘體上有標示著製造時期的銘文,除了是能夠解韓國鐘變遷的重要資料外,上頭標示著的'甲士寺'也能看出當時與現在不同的寺名。 * 甲寺鐵幢竿及支柱 寶物第256號的甲寺鐵幢竿與支柱是是架設寺廟的鐵竿與柱子。幢竿是廟前豎立的旗竿,標示著佛祖或菩薩的威信與功德,是為了懸掛趕走邪惡東西旗幟-幢的旗竿,而幢竿支柱則是為了在左右支撐著幢竿的支撐柱子。甲寺鐵幢竿是由半徑50cm的鐵桶24個連貫而成,高約15m。但1893年時,其中4個鐵桶斷裂,因此變得比原本還矮。此鐵幢竿與支柱的建造時期,可從甲寺是新羅義湘大師所創的華嚴宗第10代寺廟之一,與基壇側面刻著的眼象雕刻來推測是新羅時代的物品。完整無缺保存下來的甲寺鐵幢竿支柱,是研究幢竿型態的珍貴資料。   [文化財資訊] 甲寺鐵幢竿及支柱(寶物256號) 甲寺浮屠(寶物257號) 甲寺三身佛掛佛幀(國寶298號) 甲寺銅鐘(寶物478號) 宣祖2年刊月印釋譜板本(寶物582號) 甲寺石造藥師如來立像(忠南有形文化財50號) 甲寺石造菩薩立像(忠南有形文化財51號) 甲寺史蹟碑(忠南有形文化財52號) 甲寺講堂(忠南有形文化財95號) 甲寺大雄殿(忠南有形文化財105號) 甲寺大寂殿(忠南有形文化財106號) 甲寺表忠院(地方文化財52號) 甲寺三聖閣(地方文化財53號) 甲寺八相殿(地方文化財53號) 甲寺天真寶塔(地方文化財68號)


江原道(原州市)

* 活生生的大自然─白雲山自然休養林 * 白雲山位於江原道原州市板富面與忠清北道堤川市白雲面交界,白雲山自然休養林則位於白雲山海拔高度1,087m處。白雲山自然休養林距離交通相當四通八達的要衝之地─原州市區,只有15分鐘。其距離與中央-嶺東高速公路連接的南原州交流道,也僅約10分鐘。與原州-清州間的19號國道也有連接,交通非常便利。 此外,從白雲山頂往北連綿而下的溪谷,則是稱做龍沼谷。 在此不僅有擁有龍的傳說的大龍沼與小龍沼,還有一整片蒼鬱茂盛的樹林,再加上清澈的溪水以及奇岩怪石,形成一個耐人尋味的祕境。龍沼谷的河流流域面積大,且水量充沛,是一年四季都很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前往度假的好地方。 * 白雲山自然休養林多種類的樹木及花草* 在白雲山自然休養林內, 有著多樣性的樹種分佈。人造林與天然闊葉林相互融合地恰到好處,從遠處看來的景象十分美麗。跟著行進路線前進至休養林區的1.7km處,可以到錦帶花與山櫻花的分佈區域,到了盛開時期,將會形成蔓延整片的花海的美景。在休養林區內,可以輕易地發現麝鹿、山豬、貍貓等野生動物,也能看到各種闊葉木、荷包牡丹、 耬斗菜、 毛茛花等各式各樣野生花種與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