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軍威郡)

八公山位於作為韓半島支柱太白山脈的南側,地處洛東江和琴湖江的交匯之處,風景秀麗,猶如拔地而起的屏風。自古這裡就跻身於韓國的名山靈嶽之中,古人曾一度堅信此山是座靈山,因為從其山體的外形來看,仿若三尊佛像。 八公山的山頂由外形迥異的花崗岩而形成,突起而高挑,而山谷則有奇岩怪石和茂密的叢林所組成,更加彰顯了名山的風範。 八公山在1980年5月被指定為道立公園,原屬於慶尚北道,但自1981年7月1日,大邱被提升為直轄市後,隨著道和市的分劃,被分成大邱市的東區、軍威郡、缶溪面、山城面、孝令面一部分和永川市、溪谷郡、慶山郡、龜尾市、善山郡等。 供奉三尊佛像的三尊石窟、藏有普覺國師一然禅師著述的三國遺事的麟角寺,現均屬軍威郡歷史遺物的範圍。並且,這裡到處可見供奉的藥師佛,可謂是藥師信仰的發源地,有句話說,在這座上裡,遍地是佛,不論是山陵還是山谷,均可見到供奉著的佛祖,稱之為佛的國度也不為過。 八公山是一座使韓國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散發光芒的靈山,行在山中,或許是受到佛祖靈氣的點化,會讓人丟掉所有的雜念,得到片刻心靈上的淨化。


忠淸北道(堤川市)

用一杯茶靜養身心 茶療,顧名思義就是用茶來養病和保健的療法。遊客可在這裡品嘗各種用韓藥材制作的茶,還可以通過芳香療法來檢查健康狀態。芳香足療和韓方茶制作等活動也深受人們喜愛。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為了讓民眾對動畫有正確的認識,體認到其珍貴,春川動畫博物館作為國民精神文化的教育場,於2003年10月1日正式開館。而這也是韓國首座以動畫為主題而誕生的專門博物館,發掘、收集、保管、展示、研究動畫的各種相關資料,目前已吸引250萬人次的遊客造訪。這裡有介紹動畫的起源、誕生、發展,還有動畫的種類、製作技法、製作過程的各種區域,還能一覽動畫相關機器發展史、韓國動畫歷史與世界動畫史。此外,還能欣賞立體動畫,並進行動畫音效、配音與拍攝人偶動畫等各種豐富的動畫相關體驗。


京畿道(楊平郡)

2002年12月竣工、2004年3月正式對外營業的漢江生態學習園地是將南漢江的挖採場進行改造複原而成,過去在這裡流淌的南漢江江水給水生植物以及生態資源提供者淨化還原的生長環境,但由於大量的開採和伐木導致這裡水質變差,垂柳等植物滅絕,鳥類遷徙給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惡果,而重新修複的園區則讓人們在遊覽時感受自然、保護自然、懂得自然的可貴性。 漢江生態學習園地是由環境部/漢江流域環境廳牽頭,環境保全協會管理的生態棲息空間,在這裡不僅能觀賞南漢江流域的美麗景色,同時還能學習到生態資源環境的重要性。


江原道(麟蹄郡)

萬海韓龍雲先生,是在日據時代的黑暗時期心中永不熄滅民族之心,喚醒民族魂的韓國文學史代表詩人、佛教禪師兼民族運動家。為彰顯並宣揚大師的文學性、自由思想、進步思想與民族思想,東國大學特別設立萬海村,作為承繼與實踐大師精神之設施。


全羅北道(南原市)

為了紀念寫出韓國代表性大河長篇小說<魂火>的崔明姬小說家,投入約47億韓元於2004年10月建立了魂火文學館。大河長篇小說<魂火>以1930年代為背景,描寫出全羅北道南原沒落的兩班階級與日帝支配下急速變化的時代。設施分為魂火文學館與管理‧教育支援館,文學館內部展示著小說裡各種場面的模型(diorama,在背景屏風前設置模型,製作出的場景),另外還有作家崔明姬的親筆信與各種體驗設施。魂火文學館所在地魯峯村周圍,還有宗家、晴湖貯水池、迎月苑、露積峰、書道站等小說內出現的各個場景。


京畿道(安養市)

安養川發源於義王市旺谷洞的白雲山西側,經過軍浦市、安養市、光明市與首爾的衿川區、九老區、陽川區、永登浦區等,於城山大橋西側與漢江匯流。本河川因經過安養市而命名為"安養川",在朝鮮時代時稱大川·岐灘。


慶尙北道(榮州市)

毘盧寺是座落於小白山毘盧峰南端山麓的山寺,為680年(文武王20年)義湘大師所興建的新羅古剎,至今仍保有佛像、幢竿支柱等遺物,述說著此寺廟悠久的歷史。毘盧寺入口左側佇立著榮州三街洞幢竿支柱,為新羅時代興建而成,高4.8m,兩根支柱互相對望,兩支柱內側平坦,而前、後面的柱角與中心部位刻有條紋。此外還有支撐用的竿臺石與插竿用的洞口,整體結構非常縝密。 走進毘盧寺內,烏龜石雕上佇立著石碑,十分引人矚目,此即為眞空大師普法塔碑。真空大師為新羅王孫,進入伽倻山出家為僧。937年(太祖20年)晉見高麗太祖祝賀後三國的統一後圓寂辭世,因此太祖追封真空師號,並於毘盧寺興建普法塔碑。 此外,榮豊毘盧寺石阿彌陀與石毘盧舍那佛坐像為新羅末期9世紀後半所興建的佛像,石毘盧舍那佛坐像從其端正的身軀、圓潤的臉龐、生氣勃勃的肩膀線條等可看出其描繪著實際人間的面貌。石阿彌陀佛特徵亦與石毘盧舍那佛坐像類似,可知出自同一匠人之手。 毘盧寺珍藏著這般珍貴的文化遺產,除了小白山毘盧峰的壯麗景觀外,也增添旅客到訪的樂趣。 *主要文化財 - 榮豊毘盧寺石阿彌陀與石毘盧舍那佛坐像(寶物第996號)、三街洞石造幢竿支柱(地方有形文化財第7號)


京畿道(高陽市)

女性史展示館是韓國第一座以女性歷史為主題而成立的展示館暨文化空間,2002年12月9日開館於首爾大方洞。2014年9月1日轉移至京畿道高陽市,新址運用高科技與數位媒體來做展示,將過去的歷史文化與現代做結合。 固定展示室將韓國古代至近現代歷史洪流中,女性歷史的發展與人物做介紹。企劃展示室則提供更深層的女性史相關資料。本館除了分析過去的女性資料,更致力於推廣教育項目、開設無年齡區分的演講課程,擴展社會平等概念及女性史的認知。


全羅南道(潭陽郡)

*全羅南道5大名山-秋月山* 與潭陽邑距離13km的秋月山(731m)是全羅南道紀念物第4號,亦是全羅南道5大名山中之一。樹林茂盛,又充滿奇岩怪石,向上豎立的石壁們就像城牆一般包圍整座山,僅西邊有方便通行的道路。從潭陽邑看秋月山,形狀好似一位躺著的和尚,從古至今一直是座名山,山上除了有藥草,更長有珍貴的蘭花。 秋月山下半部坡度較為平緩,老松樹們緊密地排列著,每到夏天便成為最佳的避暑勝地。 *秋月山的重要看點* 在抵達上峰以前有個名叫菩提庵的山寺,從秋月山山頂往下眺望可以看見潭陽湖和整片的風景,都是旅客來到秋月山不可錯過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