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松月洞在過去種有許多松樹,本又稱為松谷或松山,後因在松林間所欣賞的月色特別美麗而得名。當地於1883年仁川港開港後,開始有外國人居住,漸漸形成小社區。近年因為年輕人口外流,使得村落逐漸沒落。為改善社區環境,利用花朵與世界知名的童話故事為主題,打造成童心未泯的童話村。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杜家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這座20世紀30年代後半期的房屋,是在韓國近代建築的開拓者樸吉龍(1898-1943)設計的基礎上改良而成的韓屋。它是明成皇後(1851-1895)的後代闵益杜的家,體現了韓國住宅的變遷史,是一處重要的建築物。外觀上看,闵益杜家為傳統韓屋,但內部設有盥洗間和洗澡堂,走廊連接各房間,這在當時是十分現代和前衛的建築。2001年在首爾市政府援助下,闵益杜家進行了大規模修複,於是便產生了東西方文化渾然相融的Fusion風味餐廳,改名為“闵家茶軒”。外觀仍然保持韓屋特點,內部則擇維多利亞風格的家具和壁爐等加以裝飾,使之更符合融合西餐廳的特點。闵家茶軒在韓餐的基礎上,增加了西式菜單,午餐和晚餐各6種套餐。套餐中包括著名綠茶產地寶城郡出產的3種綠茶,以及茶軒自行加工的8種茶和韓果、打糕等。此外,還有200多種葡萄酒。


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自由公園位於仁川廣域市的應峰山上,早期被稱作“萬國公園”。在日本殖民時期,改稱為西公園(另有設置日本神社的東公園),現則更名為自由公園。1957年10月3日(開天節),在應峰山頂上鑄立了韓戰時期,從仁川登陸的總指揮麥克阿瑟將軍的銅像。站在自由公園裡,可以將仁川市內的人文景物、周圍山色、港口風情、和海上風光等,盡收眼底。特別是夜晚,在這裡欣賞仁川港的夜景更是情侶們的約會路線。鄰近有中國城、新浦洞市場、仁川百貨公司等,稍微距離遠一點的景點有月尾島、沿岸碼頭。


大邱廣域市(南區)

前山觀景臺位在大邱廣域市的南區,是一處可鳥瞰大邱市區的觀光名勝地。觀景臺建築被評價為都市與自然、歷史與未來的完美結合場所,且因具備餐廳與住宿,因此深受遊客的喜愛。前往觀景臺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大山谷處乘坐纜車前往,約需15分鐘。另一種是在Anjirang谷沿登山步道步行前往,約需1小時。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 海云台

* 韓國最大海底主題水族館-釜山水族館 * 透過海雲臺區廳與民間投資合作,由澳洲的Oceanis集團投入共390億韓元的預算所建造的韓國最大海底主題水族館。釜山水族館的地面樓層是可做為市民休息空間的戶外公園及停車場,而地下1樓至地下3樓是總面積4,000餘坪的韓國最大海洋水族館。地下1樓設有體驗館、主題餐廳、休息室和紀念品店,而地下2、3樓則是各種不同主題的水族設施。水族館中最具代表性的展示館是長達80公尺,由3千噸重之水塔所構成,可從270度及90度觀看全長3公尺以上之大型鯊魚的海底隧道,鯊魚和各種魚群同時悠遊其中的景象也是非常壯觀。在水深7公尺的珊瑚礁展示館也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珊瑚魚群聚集漫游於此。 * 水族館的各種展示館 * 水族館衣主題別區特性區分成99個區域與80公尺的海底隧道、3千5百噸的主題水族館、可以直接觸摸350多種50,000多隻身海魚類的水池等,擁有各種可體驗所有水中生態界的最尖端設施。除此之外,還有熱帶雨林生態館、水獺展示館、企鵝展示館、水母展示館及深海生物館等各式各樣的主題館可供觀賞。而具有豐富洋生物專業知識的解說員會進行專業講解,以及備有和學校間的互動交流計畫和兒童教育專案,讓青少年及孩童可以透過參訪水族館而產生更多的夢想與希望。


大田廣域市(儒城區)

國立中央科學館是座收集、研究各種科學技術資料,並展示的科學文化館。最受到注目的是天體館,是由韓國境內最大的23公尺半圓形屋頂所建成。在天體館可以觀賞到浩大宇宙的真實面,也能了解人類對於宇宙探險的開發過程。園區內還擁有韓國唯一具國際水準的宇宙劇場,共有242個座位,依序入座。在劇場內可以親身體驗浩瀚宇宙的閃耀星空、在天體運轉模型中眺望夜空裡閃閃發亮的繁星,讓人不禁深深地沉醉。再加上超大型的環體影像裝置(Astrovision),讓觀眾彷彿身入其境地觀賞宇宙探險。在國立中央科學館中的常設展示區裡,展示有自然史、自然科學、科學技術等4,000多種資料。館中也設有韓國自然展示館,及陳列各種武器、國樂器的展覽區。另外還有展示大自然奧妙特區,了解大自然的力量,進而運用到交通、運輸上,促使人類生活的便利。往常設展示區外走去,高麗時代觀測星像的瞻星臺、磁浮列車、和草食性恐龍的巨大模型等,都是攝影留念的絕佳場所。觀賞完園內這麼多展覽後,對於大自然的奧妙、科學技術的原理等,應能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在科學館內還設有電影院,可以同時容納776名觀眾,每天上午11點、下午2點整,各播放一場科學影片和宇宙探險等。


首爾(麻浦區) , 弘大

切頭山原本是指頭部高高吊起的現象,因與蠶的頭部相似而原被稱為蠶頭峰。山下有楊花鎮渡口,各地方的租稅穀物運輸船與其他農漁蔬果船隻利用漢江出入。楊花鎮週邊因與蠶頭峰景色相稱而出名,過去有許多雅士文人在此乘船吟詩。1866年2月法國軍艦假借朝鮮鎮壓天主教為由駛入漢江,一路進入楊花鎮與西江。對此憤怒的大院君下令在蠶頭峰斬首無數的天主教徒(史稱丙寅迫害),所以後來這裡就改稱為切頭山。韓國天主教會為紀念丙寅(1866年)迫害殉教100週年,於1967年10月成立了殉教紀念館。如今的切頭山聖地內包含有韓國天主教會相關史料與文物、遺物展示館,以及供奉28位殉教者遺骸的遺骸室、參拜聖堂、殉教者教育館、戶外展示館等。切頭山殉教聖地是先人用信仰與生命見證了韓國天主教會的殉教精神,是意義不凡的聖地。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於2003年3月22日正式開館的濟州國際會議中心 ,位於中文旅遊區,佔地16,600餘坪。濟州國際會議中心後方有漢拏山,前方放眼望去是一望無際的蔚藍太平洋,為地下2層、地上5層的建築。濟州國際會議中心擁有可容納3,500名(最多4,300名)的國際會議廳和會議室、展示場及其他附屬設施,具備國際會議規模應有的專業設施。出色的建築外觀與濟州島的自然景觀融合為一體。


首爾(中區) , 仁寺洞・鍾路

韓國觀光公社旅遊諮詢中心TIC位於韓國觀光公社首爾中心的2樓,提供海內外訪韓旅客各種旅遊資訊與服務。不僅有韓英日中四國語言的韓國觀光景點、住宿、飲食等相關旅遊諮詢服務,還備有各種旅遊手冊與地圖等宣傳文宣免費供遊客索取。此外,內部還有醫療觀光諮詢中心等各種設施,多方面滿足旅客的需求。


慶尙北道(慶州市)

1973年被發掘的155號古墳天馬塚,為新羅特有的積石木棺墳。高12.7m,直徑50m,在封土內部有以石頭堆積成的積石層。積石層裡則有長6.5m,寬4.2m,高2.1m的木房,中央放著木棺與墓主屍身。出土的文物共計有11,526件,而其中的天馬圖為韓國古墳中首次出土的珍貴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