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南區)

SPASIS使用富含礦物質,自地下456m處湧出的天然岩盤泉水。泉水的酸鹼質維持在ph6.3~7.0,硬度為20~40,有益肌膚美容,且透過「負離子水發電系統」管理水質,以每天供應乾淨的水。在3樓不僅有戶外的超大型橡木柴火汗蒸幕可感受大自然,還有濟州火山岩三溫暖、喜馬拉雅岩鹽房,黃土鍺元素暖炕房等設施,能促進新陳代謝,有益身體健康。4、5樓則被規劃為遊戲與休息空間,尤其這裡也以韓國唯一能享用炸雞啤酒的汗蒸幕聞名,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位於濟州島中文觀光園區的「PLAY K-POP」,是將K-POP融合全新多媒體技術所打造出的數位主題樂園。有超越現場演場會的夢幻全像投影演唱會「Live Holo」,以及如同真的貫通觀眾身體的360度擬真3D動畫「Live 360」,此外還有展示室、特別企劃展、餐飲設施與明星週邊商店,是能讓觀眾猶如身歷其境的參與型娛樂空間。


首爾(城東區)

龍踏站天橋原本不過是見證附近居民平凡日常生活的一座天橋,但在《鬼怪》劇中,則是極具意義的地點。死神與Sunny的初次見面與重逢、三神奶奶與德華不期而遇等重要場景皆在此拍攝。


首爾(廣津區)

纛島游泳池是位於首爾市民心中最具代表性的休憩園地──漢江纛島市民公園的室外游泳池。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Joanne Bear博物館>位於濟州島南部西歸浦市的中文旅遊園區內,為世界知名泰迪熊設計家的工作室與展示空間。在博物館可看到強調「環保與自然主義」,使用天然素材作成的泰迪熊,是可感受到濟州自然之美與享受休閒時光的地方。位於低矮小坡上的<Joanne Bear博物館>包含以韓流明星裴勇俊為主題的「Joanne Bear」,並展示各種泰迪熊與北極熊,因此吸引許多日本觀光客前往朝聖。不僅如此,在此還可親眼製作泰迪熊的過程。此外,展示館2樓咖啡館後院有庭院、休憩區,以及可眺望全景的頂樓。這裡並提供各種文化活動,還可購買到Joanne Bear相關商品,給予旅客另一種樂趣。“搶救泰迪熊,身為泰迪熊作者,能夠做些什麼?”泰迪熊作者經過一番苦惱後,決定設計以家庭為主題的北極熊,並從 Save the Polar Bear活動開始,並同時致力於自然與環境的保護。 


忠清南道(扶餘郡)

進入扶餘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街區北邊海拔僅106m,由茂密的森林所組成的扶蘇山。踏入扶蘇山的每一步皆與百濟的歷史、王室故事相交織。如百濟滅亡前,三千位宮女於落花岩上投河自盡,為了追憶這些宮女於1929年設立了百花亭。此外還有泗疵樓、半月樓、宮女祠、皋蘭寺、扶蘇山城(史蹟第5號)、欣賞日出的迎日樓、供奉百濟忠臣的三忠祠、曾為穀倉的軍倉址等。白馬江南邊,包圍扶蘇山的山城,為泗沘時代的都城,因為在扶蘇山上因此取名為扶蘇山城。雖然此處被推定為百濟的第26代王-聖王,於西元538年遷都時所建。但其實早在西元500年,百濟的第24代王-東城王時,就已經有了山城的雛形。而現在的模樣則推測是於605年,第30代王-武王時期保留至今。透過扶蘇山城我們可以了解到百濟城郭的發展史,實屬相當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料。


全羅北道(全州市)

位於全州市區的德津公園擁有一池廣闊的湖水,是由傳統涼亭與菖蒲池構成,且設有人工瀑布與木橋的自然公園。德津公園最有名的莫過於7~8月間盛開的蓮花,夏天時,碧綠的荷葉一片片滿覆湖面,加上盛開的蓮花,形成令人驚嘆的壯觀景致。湖上還有一座吊橋,從橋上俯瞰荷花百態,美不勝收。而湖水邊的音樂噴泉表演也值得一看。此外,公園內還有「兒童憲章」、「辛夕汀詩碑」、「金海剛詩碑」、「全琫準將軍像」等9個石造紀念物,連同淡雅的蓮花香氣一起,讓造訪此地的遊客得以在此感受到全州的風情。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Alpensia渡假村設有專為滑雪板玩家及家庭滑雪遊客特別準備的6條滑雪道,不但有長1.4公里的初級與中級者專用滑雪道,讓不熟練的初級滑雪者也能盡情體驗動感的滑雪樂趣,還有專為滑雪板愛好者設置的專用滑雪道,讓滑雪板玩家能享受超乎想像的刺激速度。Alpensia滑雪場在非滑雪季時,滑雪道下端的緩衝區域則會變身成為10萬平方公尺的野生植物花園,一年四季不論何時來到此處,都能享受舒適休閒的愉快假期。


江原道(束草市) , 江陵

蔚山岩由6個花崗岩山峰組成,周長4公里。登上蔚山岩,不僅可以看到大青峰,還可以看到外雪嶽的全景。蔚山岩名字的由來有3種傳說,一說是由於出現籬笆路而稱作「蔚山」(按韓語語法得來),又說取自慶尚南道蔚山的地名,還有說是將「哭的山」用韓語漢字化。天上下雨打雷的聲音好像整個山在哭泣,所以也稱天吼山。從小公園上蔚山岩山頂,來回需要3至4個小時。在海拔873公尺的蔚山岩,四周為懸崖峭壁,相當壯觀。在去蔚山岩的路上,會行經雪嶽洞小公園的新興寺,途中還有搖晃岩等景點。


首爾(西大門區) , 市廳・光化門 

西大門刑務所是大韓帝國末期,受日本殖民期間高壓期間所蓋的監獄。80餘年間見證了韓國近、現代動盪期的災難與民族的恨等歷史,是韓國民族抗日獨立運動期間,日本帝國主義下的代表性鎮壓機關。 1908年10月21日以硬性監獄為名啟用。之後日本統治期間搶走了韓國的國權,抗日的民族獨立運動在全國各地發起,日本帝國逮捕了許多韓國的愛國志士,並關進這座監獄。因犯人人數增加,又另外在麻浦孔德洞蓋了另一座監獄,於1912年9月3日改名為西大門監獄。就像名字的變化一樣,為了保存民族受難的歷史,於1992年8月5日改為現在的“西大門獨立公園”。考慮到歷史性與保存價值,至今還完整保存7棟。其中獄舍3棟與死刑場被指定為史跡第324號。1995年起在西大門區展開了有關西大門獨立運動史跡地保護區活動。因祖國獨立運動,在日帝侵略下進行抗爭而被捕入獄後慘遭迫害的殉國愛國先烈們。除了替先烈們的靈魂祈禱,還為了要無時無刻提醒子孫們先烈們的獨立精神,重新裝修後,於1998年11月5日建立了具有歷史教育意義的“西大門刑務所歷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