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廣域市(儒城區)

大田世界盃體育場為可容納42,000多人的足球專用賽場,為舉辦2002年韓日世界盃(2002 FIFA WORLD CUP KOREA/JAPAN)的賽場之一,也是當時韓國代表隊成功踢進8強的圓夢之處。體育場的設計充滿了韓國傳統建築的幽靜舒適的氣氛,可遮蓋95%觀眾席的半封閉式頂棚創意來自於傳統茅草屋頂的模樣。另外在大田的世界盃體育場有60個出口,若遇緊急狀況時,可讓所有的觀眾在10分鐘內疏散。此體育場同時也是韓國大田職業足球隊Citizen的主場。


首爾(冠岳區)

首爾大學美術館在經過多年的準備後,從首爾大學博物館現代美術部中獨立出來,成為韓國首個大學美術館。美術館由三星集團出資建立,荷蘭世界建築師 Rem Koolhaas設計而成,擁有展示室、大講堂、講習室、教育設施等,是為一處體現獨特的建築美的文化空間。其站在大學美術館的特殊立場,將重點放在教育項目上,欲使美術館成為校內成員及地區居民都可以親近美術的文化教育場所。首爾大學美術館展示了各種不同的媒體,從國內外近現代美術到建築、圖書資料等皆有,而通過首爾大學美術館的獨特設施,打造出了音樂、文學、電影、戲劇等相互融合的復合文化空間。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主題樂園位於著名的旅遊勝地濟州島上,佔地面積2萬多坪,其中雲集著北京紫禁城、倫敦塔橋、意大利比薩斜塔等30多個國家的100多件著名建築物模型。此外,還有濟州石文化、民俗信仰、恐龍化石等陳列空間。處處設計獨具匠心的主題樂園不僅是觀覽的文化空間,也有供遊客直接參與體驗的活動場所。 所謂的濃縮的主題公園,就是將人與建築按著一定的比例縮小,有序的陳列在區域內,給人以視覺上最直觀的欣賞。小人國主題公園在當今世界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並吸引了各國公園建造師們的矚目。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李孝石文學館位於南安橋對面的水碓車的後山山腰,孝石先生生前家址也就在文學館的路口。期待已久終於在2002年9月7日第四屆孝石文化節期間正式對外開放,李孝石文學館主要是展示先生生前的作品傳記和親筆原稿遺物等。提供展覽的親筆原稿及遺物等,多以可山文學宣揚會為中心而形成的。另外在去年5月25日,現居於美國的孝石先生長子家族及後代子孫共同參與了每年固定舉辦的孝石先生追慕式,並且捐贈給文學館孝石先生生前之親筆原稿作品及勳章證等重要遺物作為展示。


釜山廣域市(西區)

 在市中心遇見的原始山林-岩南公園面積56萬2500㎡,自然公園的東邊是南港、西邊是甘川港、前方是動物檢疫所,南邊則緊鄰閑麗海上國立公園。位於釜山西區岩南洞的岩南公園距離釜山繁華的南浦洞不超過4km,以前被稱為血清所入口的這條路能看到海岸線的美麗景色,松島海岸與釜山南港一眼就能清楚眺望。1972年12月30日依據建設部告示指定為公園,但因為內部混合了軍事保護區,而有一陣子限制出入,直到1996年4月5日才開放。之後的總工程投入34億韓元,建造了展望臺、雲橋、步道、廣場、戶外公演舞台等設施與停車場。海洋性樹木所組成的樹林、陡峭的奇岩絕壁聳立,與蔚藍的海洋形成美麗的景色。這裡還曾發現櫛文土器、貝塚等新石器時期的遺物。從入口處沿著小徑往上走,沿途森林步道上的松樹茂密,很適合在這裡享受森林浴。登上雲橋之後來到山頂的展望臺,這裡有座相當好的亭子。公園內到處設置有體育設施,海邊附近則設有可以海釣的區域。預計之後將設置自然學習場,讓公園活用成為文化與生態的學習空間。步行至松島海水浴場需20分鐘左右,附近還有頭島公園與松林公園。岩南公園生態環境景觀約1億年前形成的堆積岩與原始林,再加上101種的野生花與374種植物等,擁有市中心少見的自然生態群落。公園內部還有釣魚區、展望臺、步道等,是充滿各種設施的原始自然公園。從入口處沿著小徑往上走,沿途森林步道上的松樹茂密,很適合在這裡享受森林浴。登上雲橋之後來到山頂的展望臺,這裡有座相當好的亭子。公園內到處設置有體育設施,海邊附近則設有可以海釣的區域。 


忠清南道(牙山市)

溫陽民俗博物館收集、保存並展示悠久歷史洪流中韓國人的生活面貌,是系統性展出包含韓國人的食衣住與宗教、文化等生活各個層面的地方。為讓成長中的孩子們了解韓國傳統文化並培養認同的自信心,進而發展成為新價值創造的墊腳石。另外,除教育、傳統繼承、學術等目的外,向世界宣揚韓國文化的獨創與優越性為博物館所訂下的宗旨。


慶尙北道(聞慶市)

「穿越回朝鮮時代」 聞慶鳥嶺開放式攝影場是因2000年KBS電視臺的大河劇《太祖王建》在此拍攝而聞名的攝影場,之後KBS的大河劇主要皆在此拍攝。2008年在聞慶市的支援下,將過去原以高麗時代為背景的拍攝場景全新改建為朝鮮時代的風貌,能一次看到朝鮮時代不同身分地位者的住宅構造、生活形態,以及宮殿與軍隊、官廳衙門等各種建築。


首爾(鍾路區) , 三清洞・首爾北部

仁王山,從太祖及無學大師祈禱的遺址,往社稷坑道直到紫霞門為止的首爾外城牆,是從古時推砌出的城牆中保留下來的。日據時期,山的名稱沒有使用原有的「王」字,而是改成了「仁旺」,等到1995年才將其名重新改回原本的「仁王」。多數人較為喜愛的路程是從社稷坑道為起點出發,經過城牆處和山頂,在從付岩洞下山。如有更多閒暇時間,步行在青瓦臺前方相連的八判路、孝子路、景福宮也是很好的選擇。從社稷公園後面的登山道路往上步行會看到黃鶴亭,是朝鮮時代為了練習射箭而開通的,到了日據時期將原在慶熙宮內的黃鶴亭遷徙到這裡。被樹林環繞寬敞的休憩處,開滿了光彩照人的繡球花群。爬到山頂上可以看盡以景福宮為中心連同仁王山一併將朝鮮時代的漢陽包圍住的內四山中的駱山、南山及百岳山。山頂下方謙齋出現的”仁王霽色圖”中的鷹岩、裙岩也形成一大景觀。在經過社稷公園三岔路口繼續向上走的行程當中,經常可見許多上班族利用中午休息時間愉快的散步休憩。走過在空氣中飄散出清香樹木味道的階梯,登上虎岩可以欣賞的到東邊的青瓦臺全景。如欲行走山岳縱貫路程的話,在登上頂峰之後從弘濟洞採石場或付岩洞下林閣、紫霞門方向下山即可。延著城牆往古代城牆路向上走,或是走走停停漫步展望身後的美景都是不錯的行程。行經彰義門,跟隨城牆內部的道路一直往石階梯上行走,會走出城牆之外。城牆外面的路約長200公尺,太祖.世宗.肅宗時代,堆積遺留下來的城石路依舊可見。夾存在城石縫中黑黜的青苔,訴盡出首爾悠遠的歷史。再次進入城牆內的路,當您氣喘呼呼登上階梯路休息片刻之際,可以盡收其他不同的廣闊風景,在仁王山山頂上能將四面八方景色展望一覽無餘。仁王山上挺拔的石岩表面上連著蕩春臺城的山脊,在壬辰倭亂及丙子胡亂之後為了防禦首都,將北漢山城一併連接起來加固城牆。登上山頂站在立紗帽岩附近,可以看見圍繞在首爾的山岳及漢江水流之間密密麻麻的高樓森立。走過山頂從青雲洞方向往下行走的路途中,古老的面貌依舊保存著,城璧原形的美麗仍可盡收眼底。西大門區的弘濟洞和鍾路區的毋岳洞、樓上洞、玉仁洞、付岩洞連接在一起的仁王山山頂高度約為338.2公尺。從北漢山望去,以北岳山為中心,左側有駱山,右側有仁王山,因此譽有左青龍右白虎的美稱。有著特殊形態暨雄偉的巖石及巖壁,無不激起登山客的感嘆,站在山峰上也能俯瞰首爾市中心的建築物和青瓦臺附近的綠地。


首爾(冠岳區)

湖林博物館由湖林尹章燮先生捐贈的遺物和基金建立而成的。尹章燮先生於1981年7月設立聖寶文化財團,接著於1982年10月在首爾市江南區大峙洞開設湖林博物館,後於1996年3月擴張遷移至首爾市冠岳區新林洞,於1999年5月重新開幕。新落成的湖林博物館總面積廣達4,627㎡,地下1層、地上2層的建築物內有4個常設展示室、1個企劃展示室、戶外展示場、收藏館、會議室、資料室,還有咖啡廳、禮品區等便利設施。館內珍藏了陶器、陶瓷器、繪畫、真跡、金屬工藝品等1萬餘件遺物,其中不乏被指定為國家文化財的文物,其所藏品的多樣化和品質、優秀性極受肯定。湖林博物館透過常設展、每年舉辦的企畫展、購入文化財特別展,向國民宣導傳播韓國藝術之美和獨創性。


忠清南道(扶餘郡)

落花岩是位於扶餘白馬江下游的高聳石頭絕壁。落花岩有一個淒美的傳說,那就是百濟於此戰敗於新羅和唐的聯合軍後,百濟的三千多名宮女像落花一樣紛紛投身於白馬江的說法。因此在落花岩留有百濟女性們視貞節比性命還重要的意義。位於落花岩下的百花亭是0929年郡守洪漢杓所建的。位於絕壁下的落花岩字體是由當時的學者宋時烈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