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蒼龍門屬於華城的東門,規模與形式皆與華西門相似。值得注目的是,位於城門左側的牆壁上,還留有當時地方官吏名稱的「實名牌」。將地方官吏的資料,刻在花崗石的城壁上,文字至今仍鮮明可見。相較於八達門、華西門、長安門上模糊不清的實名牌,蒼龍門顯得更加可貴。


全羅南道(順天市)

為保護順天灣而打造出的順天灣國家庭園在順天道沙洞一帶庭園腹地112萬㎡(34萬坪)的土地上栽種有505種79萬株樹木與113種315萬株花,鬱金香與躑躅等百花齊放,形成壯麗景觀。分享之林周邊3萬㎡土地打造油菜花園區,五月中旬一齊綻放,將可欣賞到一片黃色花海。 園內設有餐廳,亦可攜帶外食進入,並於主要動線栽種5萬棵朴樹與櫸樹,打造自然樹蔭棚。20日開幕當天也將開始營運往返順天灣庭園與順天文學館(4.64km)的Sky Cube小型自動軌道列車(PRT),參觀完庭園的旅客可搭乘PRT前往文學館,下車後可轉搭蘆葦列車至順天灣入口霧津橋(行駛距離約1.2km)。


江原道(束草市) , 江陵

沿著臥仙台溪流往上走約300m左右,即可抵達飛仙台。曾有仙女下凡到此欣賞風景的傳說,因此取名為'飛仙台',高聳入山的奇岩絕璧非常的壯觀,從前就吸引了許多詩人和儒生來此飛仙台絕壁上題字,至今仍可以看到岩石上的字跡。從小公園出發到飛仙台共3km左右,需要50分鐘,是非常值得推薦的登山路線。從束草市內道雪嶽洞搭乘巴士約需30分鐘。


慶尙北道(慶州市)

* 善德女王陵(史蹟第182號)位在慶州市普門洞的善德女王陵是新羅(BC 57-935年)第27代王-善德女王(在位632-647)的陵墓。由於父親眞平王沒有兒子,於是由大女兒善德女王繼承王位,成為新羅的第一個女王。在位16年間興建了芬皇寺與瞻星臺,還有新羅最大的皇龍寺9層木塔,堪稱是新羅佛教建築的全盛時期。另外她也帶領著日後成為太宗武列王的金春秋、名將金庾信等人一起為日後新羅統一三國大業打下基礎。但由於是女王的緣故,王權不安穩,在發生內亂的過程中死亡。善德女王陵周長73m,是圓形的封土墳,除了利用天然的石頭在墳的下方砌有兩層的保護石之外沒有特別的裝飾,比起其他王陵規模算小。王陵的下方有四天王寺址與神文王陵等。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 海云台

Johyun藝廊由趙顯(音譯)代表,一開始於釜山的廣安里藝術村「藝廊世界」裡邁開第一步。後來歷經1999年的一次搬遷,2007年6月再度搬遷至新建成的海雲臺迎月路現址。 Johyun藝廊1、2樓的展示館和釜山市立美術館1樓的設有藝術商店,另外,首爾也有分廊。對藝術有興趣的旅客不妨來釜山或首爾的Johyun藝廊走一走吧。


首爾(冠岳區)

冠岳山高629m,1973年冠岳區從永登浦區分出來後,將此山冠上區的名稱而成,是冠岳區內的象徵。冠岳區的文化遺產大部分都位在冠岳山上,1968年建設部公告指定為第34號都市自然公園,至今仍為眾多首爾市民經常前來的首爾休憩名勝景點。 處處顯著的岩峰與深遂的山谷形成險峻的山勢,雖然山的規模不大,但因距離市中心很近,無論是誰都能計畫僅一天的登山行程。春天時,冠岳山入口處櫻花盛開,躑躅開花時則會舉辦躑躅祭。春季一齊綻放的躑躅花、夏季濃密的綠蔭與溪谷深處東西瀑布豪壯的水聲、秋季的楓紅、冬季的雪景,都是名山冠岳自豪的面貌。 冠岳山頂上有地上雷達觀測所,以及朝鮮太祖李成桂決定將首爾作為首都時建造的戀主寺與圓覺寺。山頂上除了有圓覺寺與戀主庵,還有其餘大大小小的寺廟。位在危險陡峭懸崖上的戀主臺,是聚集所有登山路線的地方。 * 冠岳山關門 - 設置於冠岳山入口處的門,以傳統韓屋式八角屋頂建造


全羅南道(木浦市)

* 韓國唯一的國立海洋博物館,國立海洋文化財產研究所 位於全羅南道木浦笠岩文化街的國立海洋文物研究所是文化財廳的所屬機關,創建的目的是為向大眾介紹珍貴的海洋文化遺產,也是韓國國內唯一的海洋博物館。2009年4月27日由國立海洋遺物展示館正式改名為國立海洋文化文化財產研究所,腹地面積佔9,789坪的展覽館為地下1層樓~地上2層樓的建築,總收藏品高達2,000多件。 設有4間展覽室、戶外水上展示空間及特別企劃展覽室,將沉睡在海底的古船及多種文化財產等分別公開展示,不僅可以瞭解古時候海邊村落的人類生活面貌,還能進一步認識韓國船的歷史等。另外在戶外海邊的水上展示空間,可以了解先人是如何開拓海洋,以及他們的海洋文化和留下來的歷史足跡。 * 國立海洋文物研究所的歷史 1994年12月14日正式開幕,直到1999年12月26日由社會教育館及收藏庫重新修建。原由木浦海洋遺物保存處理室負責經營管理的展示館,在1981年8月25日由文化財廳接手主管,於1990年1月3日命名為國立海洋遺物展覽館,2009年4月27日正式更名成為國立海洋文化財產研究所。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世界民俗樂器博物館為韓國首間彙集世界各地民俗樂器的博物館。從使用石頭、皮革、樹木、動物骨頭製成的balafon、Djembe、Didgeridoo、Angklung等非洲樂器,到中東、伊斯蘭、東北亞及太平洋島國的樂器,館內一共收藏了約70個國家的500餘件樂器。 在博物館中,不僅可以欣賞到各種樂器,還可以參與各種擊打樂器的體驗。除了樂器外,還有世界各地的傳統服飾、玩偶、農樂樂器等。為了滿足訪客知識上的各種需求,博物館更開設了音樂講座,配有可讓訪客深入學習樂器文化的藝術體驗空間。


江原道(平昌郡)

被譽為韓國短篇文學界著名巨作的"蕎麥花開時",故事作品的背景地就是可山李孝石先生出生成長的地方。1990年由文化觀光部指定為[全國第1號文化村],自此開始李孝石文化村每年固定在8月底9月初時舉辦"蕎麥花開時孝石文化節"。 村內包括有孝石先生生前家址、紡車碓房、可山公園、李孝石紀念館、蕎麥鄉土資料館等建築,以及如小說背景中出現的蕎麥花圍繞著山腰盛開的場面。每年夏末初秋定期舉行的孝石文化節,以文化及蕎麥為素材來提供豐富多彩的可看性,樸實又具有主題性的濃厚鄉土色彩讓前來參加的遊客對慶典的安排讚不絕口。蕎麥花在南安洞一帶盛開得惹人喜愛,也讓緬懷孝石先生文學精神為目的而行的考察團接連不斷的到此參訪。 慶典中還會展開包括作品背景地考察、全國孝石賽詩場、街頭民俗公演、扮演作品中人物角色的公演隊伍、攝影大會、蕎麥花開時話劇及電影放映等活動,還有以蕎麥為食材製作而成的特色風味小點,如:蕎麥冷麵、蕎麥煎餅等。


江原道(束草市) , 江陵

青草湖的形狀像是一隻臥倒的牛躺在束草市中間,連接著束草與大海。青草湖與附近的永郞湖、江陵的鏡浦湖形成東海岸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湖。在青草湖周邊有象徵「99江原國際觀光EXPO」的73.4m觀景臺,還有IMAX大螢幕欣賞電影的主題館,旅客亦可於碼頭搭乘海上遊覽船體驗美好的海岸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