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扶餘郡)

 *百濟武王的蓮花 - 薯童公園和宮南池* 宮南池(史蹟第135號)是百濟武王以對善花公主的愛意而建造。位於王宮的南側別宮裡,是韓國最早的人工蓮花池,並依據《三國史記》的記載名叫宮南池。根據三國史記的記載,武王35年(634)間,在宮城南方開挖水池,從大約20餘里遠的地方引水灌入,周圍種植柳樹,水池的中間模仿建了座中國傳說中的三神山的方丈仙山。目前大家所看到的蓮花池是在1965~67年間重新修建復原,規模是原本自然溼地的1/3左右。事實上,百濟王宮附近建造蓮花池的傳統已在漢城時代開始就有了。只是漢城時代的王宮附近還未挖掘出蓮花池遺蹟,因此並無實體的證據可供確認。比起熊津時代的王宮─公山城,蓮花池於考古當時與倍推測為王宮址的建物址一併被挖掘出來。公山城挖掘出的蓮花池,是底部較為窄小,越往上漸漸變寬的圓形蓮花池。直徑約7.3公尺,底部直徑4.8公尺,深3公尺的大小。由此可推測,百濟時代有在王宮附近建造蓮花池的傳統,具有久遠的背景。但漢城時代和熊津時代的蓮花池,只能推斷,與宮南池三神山的存在一樣已不可考。* 宮南池的意義 *宮南池的故事裡出現的武王,推斷是名為薯童(武王別名)之人,在這個地方建造別宮,宮南池推測是與百濟王有密切關係的別宮蓮花池。 宮南池不僅是研究百濟的庭園時的重要指標,另外《日本書紀》裡記載,宮南池的造景技術對日本也有一定的影響。 


首爾(江北區)

沿著牛耳洞公車終點站旁寺院鋪設的清潭路前進直行,會出現"道詵山隘"和清潭大宗師親筆揮毫的"慈悲無敵,凡生度量"的石刻碑文及清潭瀑布岩關等。向上走2.5公里左右,以三角山的主峰白雲臺萬景峰、仁壽峰為背景, 會看見道詵寺的玄關安養庵和心之廣場。護國參會總寺道詵寺於1,100年前,由新羅末期著名的度僧道詵大師親自勘查主持建成的,以絕妙的山勢加上秀麗的風景來襯托。大師預言到,千年後末世佛法將在此作亂,因此在這裡建廟避邪。此後道詵大師作為新統領,將鼎立在寺廟旁的一顆大石頭分為兩半,一面刻下將近20多卷觀世音菩薩像相關的經文、另一面以鑿子琢磨出的磨崖佛像,卻未留下絲毫切刻過的痕跡,令人稱奇。朝鮮光武7年時,光武帝將道詵寺正式指定為國家祈願道場。進入到寺廟內部,可見護國參會院的老翁,以及建築內清潭紀念館裡清潭大宗師的遺物和宣筆。在登上千佛殿的路旁有一個蓮花池清潭,池中花芯裡面裝有香客扔擲許願祈福的銅板。冥府殿裡供奉著生前情緣深厚的故 朴正熙總統和故 陸英修女士(大德花),以及 鄭周永 現代集團會長的遺像,另外冥府殿前院裡一棵200多年前某位高僧從印度帶回來植種的菩提樹古木上,有一位12歲少年以刻版書寫了石刻的大雄寶殿字樣,看過的人無不讚嘆不已。登上大雄寶殿旁的階梯,會出現道詵大師雕刻的磨崖佛像所在的石佛殿,這裡是以向觀世音菩薩祈禱靈驗而著名的,一年當中天天都有絡繹不絕的香客到此來朝聖。經過寺院裡的龍岩門,往白雲臺和仁壽峰的登山路即呈現眼前。


忠清南道(扶餘郡)

 * 擁有豐富景觀資源的白馬江 * 流經忠清南、北道的白馬江發源於全羅北道長水郡長水邑,從江景開始為忠清南道與全羅北道的道界。白馬江是流入群山灣的錦江下游區域通稱,其名稱有著“百濟第一大江”之意,從窺岩面虎岩里天政臺到世道面頒詔院里為止的16km則被稱為錦江。《三國史記》裡記載為白江,而《日本書紀》中則有著白村江等的相關紀錄。百濟都城進駐以後,錦江的角色更為重要,而白馬江則成為當時日本、新羅、中國唐朝、西域的貿易要衝。* 白馬江的景點 *圍繞扶蘇山的白馬江流域,有著決定百濟時代重要國事的天政臺,以及落花巖、釣龍臺,還有古德來雕刻公園與浮山、大哉閣、自體發熱的自溫臺、水北亭等人們腳步所及之處、船隻航行所經之地皆有著古老傳說。皐蘭寺底下、白馬江邊像小島一樣的岩石就是釣龍巖,傳說中國唐朝將軍蘇定方侵略百濟時,妨害其渡江的龍就是在這塊岩石上鉤的。大哉閣則位於古德來對面、白馬江畔浮山的峭壁上,裡邊自然巖盤的刻書石上刻有‘至痛在心,日暮途遠’幾個字。 


慶尙北道(慶州市)

新羅文化館是位於大陵苑和瞻星臺之間約佔300坪的空間,提供具有慶州特色的文化體驗,像是製作文化財模型巧克力、製作金冠、製作風箏以及國樂體驗等各種傳統體驗。


京畿道(始興市)

始興河溝生態公園是京畿道唯一可看到內灣泥灘與舊時鹽田的美麗公園,在此能觀察火雞、鹼蓬、海蓬子等鹽生植物,以及招潮蟹、厚蟹等潮間帶生物。 始興河溝因為擁有優美的風景與良好的生態環境,被列為始興市的1級生態環境保護區,2012年2月更被指定為國家海洋濕地保護地區。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山葡萄農園就坐落在紺岳山(675公尺)山腳下,因為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故此地盛產山葡萄、山葡萄酒、山葡萄飲料等。山葡萄農園內有加工設施、發酵室、地下熟成室、地下熟成隧道等可供參觀,還提供山葡萄酒、飲料試喝。此外,山葡萄農園還提供給團體遊客各式各樣的體驗活動,如製作山葡萄酒、山葡萄果醬、布丁、天然肥皂等活動。再加上現代化的自動露營場,最適合想要遠離都市生活、親近大自然的遊客前往。


京畿道(水原市)

水原光教博物館以展示打造光教新都市時出土的文物為主。館內設立了有光教歷史文化室、涉獵韓國現代史上政治、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閔寬植仙生捐贈室-小崗‧閔寬植室、提供關於李舜臣將軍資料與獨島等韓國國土、日據時代相關物件的史芸‧李鍾學室等展示室。水原光教博物館另外有沈溫先生墓、惠寧君墓等歷史遺蹟。水原光教博物館為地區居民與訪客提供充分學習與休憩的空間。  


首爾(江南區) , 江南・三成(COEX)

作為江南地區與全國主要城市相連的火車站,2016年12月9日,這裡開通了SRT(Super Rapid Train)高鐵。


忠清南道(扶餘郡)

* 百濟寺廟的原址-定林寺址 *百濟將都城移至扶餘時期(538-660)的中心寺廟,挖掘調查時期於講堂址發現了寫著「太平八年戊辰定林寺大藏唐草」的字跡。太平八年為遼的年號,同等於高麗顯宗19年(1028年)。與這個字跡一同出土的文物數量,是此處出土的高麗瓦片中最多的,為能夠代表定林寺曾於高麗重建的文物。從伽藍配置形式看來,為典型的一塔式配置。從南邊起分別以中門、石塔、金堂、講堂的順序,建築於一直線上,周圍規劃有迴廊。但特別之處在於,包圍伽藍中心部份的走廊型態並非正四角形,而是呈現北方間隔較寬的梯形。從挖掘調查結果看出,原本寺廟前有蓮池,為了保護石佛坐像的建築建造於1933年。遺留有百濟時代建造的5層石塔(國寶第9號),以及高麗時代製作的石佛坐像(寶物第108號)。出土文物包含百濟與高麗時代的裝飾瓦片,還有百濟硯臺、陶器與泥土捏製而成的佛像等。* 國寶第9號的著名定林寺址五層石塔 *建造於扶餘定林寺址的石塔,在窄且矮的第一階基壇上豎立了5層的塔身。與新羅聯合消滅百濟的中國唐朝將帥蘇定方,在此塔留下有著「征伐百濟紀念塔」意思的字句,因而一度被誤稱作「平濟塔」,備受侮辱。基壇每一面中間與稜邊上放置著柱石,塔身部各層主石每個稜邊上都豎立著柱子,上下較窄、中間凸出的技法,是利用了木造建築內的肚凸法;薄而寬的屋頂石為屋簷四角微微上彎的淡雅姿態。窄而淺的1層基壇與表現出肚凸法的柱子,以及薄而寬的屋頂石等型態,在在忠實顯現出木造建築的型態,又並非一昧的模仿,而是表現出精練創意的造型,整體型態非常莊重美麗。與益山彌勒寺址石塔(國寶第11號)同為百濟時代流傳下來的唯二石塔,不僅是甚為貴重的歷史資料,透過精緻的造型美,更是散發出高格調氣度的美麗作品。此石塔與益山彌勒寺址石塔同為百濟時代建造的貴重石塔,可以稱得上是韓國石塔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