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公州市)

位於公州市反浦面鶴峰里的東鶴寺,距離公州市區約25公里、大田市區約8公里。東鶴寺創建於724年,935年新羅(B.C.57~A.D.935)滅亡後,為了紀念新羅的開國始祖朴赫居士,於937年擴建並更名為東鶴寺。東鶴寺在1950年韓戰時被燒毀,一直到1960年後,才又被重建修復。東鶴寺是韓國歷史最悠久,也是最早的比丘尼寺院,目前還增設了比丘尼大學,現有150多位的比丘尼,在此修行並學習佛法。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位於江原道春川市孝子洞的Momzit慶典劇場,建築分為地下1層樓至地上3層樓,整體面積規模為1,522.72平方公尺。擁有可容納150名觀眾的表演場、練習室、梳妝室等設施,這裡除了進行默劇表演之外,同時也是國樂、舞蹈、戲劇等多樣化領域小型公演的專用表演空間。以"一個人的姿態就能改變世界"為理念,Momzit慶典劇場提供給春川市所有希望展現身體、律動、形象等各方面表演藝術家及喜愛藝術的觀眾,能夠共同盡情表現或欣賞的文化空間。


首爾(冠岳區)

冠岳山落星垈公園是將高麗名匠仁憲公姜邯贊將軍(948年~1031年)的誕生地聖域化的地方。1973年從首爾市將將軍的出生遺址地進行整頓,形成現在的公園。落星岱3層石塔的第一層塔身前面用楷體刻着“姜邯贊落星岱”銘文,所以其又被稱為姜邯贊塔或姜邯贊落星岱塔。建成年代為高麗時代,建築原料為花崗岩,塔高4.48米。因為有這個塔,所以從前在此地的村子又叫做塔谷,舊時村裡的人們都相當敬仰姜邯贊將軍,追慕他的偉業。* 安國寺安國寺是模仿高麗時代木造建築的代表——榮州浮石寺無量壽殿所建造的,裡面供奉着姜邯贊將軍。其規模為正面5間、側面2間,青瓦屋頂高高聳立,給人一種十分雄偉的感覺。其與首爾大學後門相連的路位於東邊,故有許多人前來參觀,也使其成為了首爾南部地區的名勝景點。* 落星岱遺址落星岱為姜邯贊將軍誕生的所在,其原本是落星岱3層石塔的所在地。1973年落星岱修整後,將石塔移入安國寺內,並在原位置上樹立起遺墟碑,以表示此地是有名的歷史遺址。因此,雖然紀念姜邯贊將軍的誕生地而聖域化的地方雖然是落星岱,但其真正的誕生地是遺墟碑所在的地方。


全羅北道(群山市)

群山機場位於群山市沃西面仙緣里,於1970年8月為了產業發展和作為美軍機場之用而開航,主要往返首爾地區。但於1974年3月由於石油波動的關係,為了減少石油的耗損而停航。後於1992年12月在美軍基地旁建設了今日的群山機場,飛行首爾金浦航線和濟州航線,年間高達45萬7千名旅客使用。 近年由於旅客銳減,因此飛金浦的航線於2002年5月以後中斷飛行。群山機場於1992年建立單層客運站後,每年有約38萬名的旅客使用,外部停車場可同時容納316輛車。  


釜山廣域市(影島區) , 南浦洞(札嘎其市场)

* 茂密的樹林與海洋相呼應-影島太宗臺遊園區影島是由絕影島縮減而來的名稱,從古至今這裡就以牧馬場聞名,這裡出產跑起來速度快到連影子都看不到的名馬,即因生產「絕影名馬」而被稱為絕影島。太宗臺與五六島都是釜山代表性的岩岸,位於釜山市廳前沿著影島海岸約9.1km處的最南端。面積為54萬2千3百90坪,以海拔250m的最高峰為中心,內有茂密的海松、熱帶性闊葉樹日本桂、楠木、冬柏樹、柃木等200多種樹木。每逢乾旱,太宗臺東萊府使就會在太宗臺舉行祈雨儀式,特別是每年農曆五月初十下的雨被稱爲太宗雨。太宗臺是新羅第29代太宗武烈王在完成統一三國的偉業後,巡視全國時沉醉於此處美景,並在此射箭遊玩而得名。* 太宗臺是如何形成的?因波浪侵蝕海岸所形成的峭壁與奇岩怪石結合而成的太宗臺,茂密樹林與波浪相呼應而形成絕美景色,天晴時可清楚看到遠處日本的對馬島,古時候就是詩人與文人墨客喜愛的名勝。特別是燈塔底下發達的隆起波蝕地形,其中的神仙岩非常有名,判定其大約形成於距今12萬年前的第四次最後間冰期。太宗臺於第四次最後間冰期後,因釜山才有的間歇性隆起運動而有了今天的樣貌。來到太宗臺岩石海岸不僅能欣賞到美麗的風景,還能了解釜山的自然史,其價值獲得極高評價。


京畿道(加平郡) , 議政府

鱉島為京畿道加平郡加平邑達田里1號一帶的島。1943年隨著清平大壩的建設,在北漢江上生成的鱉島,距離南怡島以直線距離計算約為800m左右。「就如鱉般樣貌的小山坡」之島,因而被取名為鱉島。由東島、西島、中島、南島等4大塊島所形成的鱉島上有休閒及生態公園等設施。具有汽車露營場的西島一帶為韓劇IRIS的外景地;中島則有直徑超過100m草地廣場的生態文化公園,鱉島露營場西邊另有自然生態主題公園「二和園」。鱉島不僅以露營聖地聞名,透過2004年開始舉辦的鱉島國際爵士音樂節也使此地更加廣為人知。


慶尙北道(鬱陵郡)

山的形狀就如聖潔的人一樣故名聖人峰。一年平均有300天雲霧繚繞更加深人們對它的神秘感。山頂有如祭壇般的石頭上,有稱作將軍腳印的足跡。海拔984公尺的聖人峰率領兄弟峰、彌勒山、羅里嶺等大大小小的山頭。山毛櫸、楓樹等珍貴樹種所覆蓋的山頂,被列為自然紀念物189號。山間健行可從道洞或苧洞出發,在道洞經由大願寺上登山路後,可到達冠帽山底下的岔路口。若行走苧洞路線,清涼的風吹拂有如自然的空調般涼爽,更可以遊覽鬱陵島上有名的蓬萊瀑布,是盛夏觀光路線的好選擇。從道洞經由冠帽峰的登山路線約3小時內便可攻頂。聖人峰的冬季雪景也相當的壯觀值得一遊。


首爾(江南區) , 江南・三成(COEX)

三聖山為紀念在己亥迫害(1839年)時,因在沙南基宣教而被迫判處死刑的第一批外國傳教士的聖地。而1839年9月21日受到軍門斬首的極刑的 St. Imbert Laurentius 范主教與 St. Maubant Petrus 羅神父、 St. Chastan Jacobus 鄭神父的遺體皆供奉在此。


慶尙北道(慶州市)

被指定為史蹟第172號的五陵,是新羅初代王朴赫居世王與王妃閼英夫人、第2代王南解王、第3代王儒理王、第5代王婆娑王等四位朴氏王與一位王妃的陵墓,合稱五陵。五陵的東邊有供奉開國君王牌位的崇德殿,後方則完整保存了相傳為閼英夫人出生地的閼英井。


江原道(原州市) , 平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