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公州市)

公山城位於公州市,是百濟(234-678)時的山城。城牆長約2.5公里,一般有兩條環游山城的路綫。一是從停車場出發,經西門的錦西樓再沿著水泥鋪成的小道遊覽;另一是從小道左轉而上,在城牆上游覽。 散步的小道經過專門整修,行走時很安全。城牆上的路雖然崎嶇狹窄,但可以欣賞到錦江江畔的景色。走上小道最先看見的是山城村莊前的拱北樓。從拱北樓往前,經過一個小山頭便來到了建於世祖4年(1458年)的靈隱寺。 寺廟旁還有挽河樓和荷花池。這裡不僅濃縮了公山城最美的景色,也同樣可以欣賞到錦江的美景。沿小道而上就是公山城最大的樓閣-臨流閣,這裡雖然位於將錦江美景盡收眼底的地勢,卻因爲樹木的遮擋而不能讓遊客如願。如今的公山城融歷史與文化於一身,具有較高的遊覽價值。 而優美的錦江風景和幽靜的漫步小道也是遊客旅遊時不容錯過的部分。若想走遍總長約3公里,高約110公尺的城牆,全程約需2小時30分鐘。


忠清南道(瑞山市)

瑞山公用巴士客運站於1980年2月獲得汽車停車場事業許可證而開始營業。行駛路線有忠清南道地區和首爾、京畿道、忠清北道、慶尚南道、慶尚北道、全羅南道、江原道等。 市區內部行駛路線有瑞山和泰安兩地。


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慶尙南道(河東郡)

雙蹊寺位於智異山南麓,與華嚴寺同為代表智異山的著名古寺。新羅聖德王23年(723年)義湘的弟子三法修建了此寺,並起名爲玉泉寺。840年真鑒國師從中國把茶樹的種子帶來,種在寺的周圍,將其更名爲雙蹊寺。現存的寺廟是壬辰倭亂(1592-1598)時遭到毀壞後重建的。前往雙蹊寺的最佳時期是春季。從花開市場到雙蹊寺入口的路上,60年樹齡的合抱櫻樹盛開,仿佛進入了夢幻世界。這就是有名的花開市場十里櫻花路。據說凡是走過這條路的戀人們都必能終成眷屬,因此也叫婚禮路。沉醉於櫻花美景中,步行40-50分鐘左右,便到了雙蹊寺。經過售票處前面的小橋,左右有兩塊巨岩,上面分別刻著「雙蹊」和「石門」兩個大字。據說這是新學的大學者崔致遠(857-?)用拐杖的一端所書。雙蹊寺中心是大雄殿,其前面的庭院內有「真鑒禪師大空塔碑」,碑文也是崔致遠創作並書寫,這是韓國四大金石文之首。此外大雄殿東面的雙蹊寺磨崖佛是將巨大岩石的一面挖出一大塊後,刻出如來坐像的浮雕,雕像很厚,十分獨特。此外八泳樓是佛教音樂的發源地。據說韓國佛教音樂的創始者真鑒禪師(774-850)在中國學習佛教音樂後歸國,創造了符合韓國民族特點的佛教音樂――梵唄,這裡出了許多優秀的梵唄名家。真鑒禪師看到魚兒在蟾津江中躍出水面,遂以八音律創作了《魚山》,因此這裡被稱爲八泳樓。雙蹊寺與茶有著很深的聯繫。新羅興德王3年(828年)金大廉出使唐朝後回國時將茶樹種子首次帶回國,並奉王命將其種在智異山南面雙蹊寺一帶,這裡便成了韓國最早的茶葉栽培地。


京畿道(利川市) , 利川

早在500餘年前朝鮮王族時代,利川已被譽之為溫泉勝地。結合溫泉與樂園兩種概念興建而成的利川溫泉樂園,同時也是韓國首座德國式溫泉渡假村。樂園內所有浴池及溫泉皆採用100%純溫泉水,擁有各項運動設施、娛樂遊戲場所、文化館等設備,尤其是檸檬香池、茉莉花香池、草莓香池等依季節不同精心打造出加入各種天然入浴劑香料的特色溫泉浴池,最受到情侶及家族同伴的喜愛。此外利川溫泉樂園經常定期舉辦多樣化豐富的活動,以及為配合各式主題型湯池而準備的異國風味美食料理試吃體驗活動等,兼具健康、美容、皮膚和減輕壓力功效的利川溫泉樂園也被公認為一流的溫泉型渡假村勝地。


慶尙南道(巨濟市)

太和江為橫貫蔚山中心的江,繞過火龍淵彎道,經過鶴城,留下水三山之名,是蔚山唯一流向東海的河流。東西約36㎢、南北28㎢的流域其大部分形成山岳地帶,江的兩邊與下游有肥沃的平原,成為今日蔚山市民重要的水源。 為蔚山太和橋與三湖橋間太和江兩邊形成的竹田,長達4km(寬20~30m),稱之為太和江10里竹田。此竹田因日據時期洪水常氾濫的關係,農耕地深受其害,居民們為防止洪水而栽種竹子,而沙灘上的樹木也變成今日的10里竹田。 蔚山市於2011年5月完成大規模的工程,‘太和江大公園草花園區’開幕,總共16萬㎡的腹地上罌粟、矢車菊、清麥、金雞菊、滿天星等7種,6千餘萬朵的春花綻放,形成一片花海景象,為單一規模全國最大水邊花草園區。


首爾(江西區) , 首爾西部

江西濕地生態公園是位於傍花大橋南端與幸州大橋南端之間,地處漢江河畔的生態公園。此地是由淡水池塘所形成,於是種植許多濕地及水生植物的濕地公園,也在2002年7月因應而生、開園營運。被蘆葦田以及柳樹林環繞的濕地裡,有兩條貫穿整個濕地的探訪步道以及候鳥觀賞平台。在夏季和冬季,候鳥遷移來此的季節,也會開設各種生態學習課程。 *面積:370,000㎡


全羅南道(新安郡)

曾島為無污染的清淨海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生物多樣性保全地區,為亞洲最早的Slow City。從曾島往下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韓國最大的鹽巴產地太平鹽田。圍海造田而成的鹽田和農地井然有序地展開,島上魚類豐富,總人口數的26%從事漁業活動。曾島維持著漁村的傳統風貌,可用身心體驗漁村生活之地。另外,鹽田體驗和參觀鹽巴博物館,更可增加曾島旅遊的深度。此外,90餘個散怖的無人島,海平線極美的羽田海水浴場、出現在曾島泥灘上的長頭魚、遺蹟紀念碑、泥灘生態展示館等等,有著豐富多樣的觀光景點。


慶尙南道(陜川郡)

海印寺是韓國三大寺院之一,於新羅哀莊王(802年)3年由順應和理貞兩位僧人所建,朝鮮時期(1392-1910)八萬大藏經從江華島轉移至此後曾改稱爲法寶寺刹。所謂「海印」出自于華嚴經的「海印三味」,指的是菩薩的正確覺悟世界,也指我們未受污染的清潔無瑕的本心。海印寺內保藏著八萬大藏經(國寶第32號)和藏經板殿(國寶第52號)等15處珍貴文物及200多件「私寶」等眾多的文化遺産和古蹟,1995年12月被指定爲世界文化遺産。其中代表性的有一柱門、大寂光殿、八萬大經等。一柱門是眾生進入聖佛世界的第一道關,也是高麗建築的代表作。大寂光殿氣勢雄偉,面積達125坪,是海印寺的法堂,與院子前面的三層石塔共同展示著千年古刹的威容。海印寺國寶的代表當屬八萬大藏經。當時蒙古入侵,國難當頭,爲了祈天保佑度過國難,於高麗23年(1236年)起經過16年的漫長歲月完成了八萬大藏經的編印工作。在長68cm、寬24.5cm、厚3cm的木版兩端夾上木頭以維持版面的平衡,同時在版上塗漆以防腐爛。製版用的木材全部用的是南海及巨濟地區的紅楠,使用前先將紅楠在海水中放置數年,再將其陰乾。爲了祈求菩薩保佑趕走蒙古軍隊,國王和全體國民齊心協力,數次反復才將其完成。經版共有81340塊,經文達6791卷。


釜山廣域市(影島區)

國立海洋博物館是以「我的海洋,我們的未來」為主題,涵蓋了海洋文化、海洋歷史、海洋歷史人物、航海船隻、海洋生物、海洋體驗、海洋產業、海洋領土、海洋科學等所有有關海洋的事物的綜合海洋博物館。國立海洋博物館的美麗外觀是以水滴形象化後建造而成,作為世界級的海洋韓國的地標也毫不遜色。而就規模而言,其更是韓國感到驕傲的第三大建築物。 國立海洋博物館不僅收藏了1萬4千多件的展品,讓遊客可以藉由這些海洋文物縱觀過去、窺探未來之外,還設置了8個常設展示館與企劃展示館、兒童博物館等展覽場區。此外,國立海洋博物館裡還設置了海洋圖書館、水族館、大講堂、露天劇場、4D影像館等複合文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