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廣津區) , 首爾東部

高句麗遺蹟寶庫“峨嵯山”位在首爾和九里市交界的峨嵯山,為海拔287m的小山,因山勢平緩,是九里和鄰近市民們經常利用的山行步道。約40分鐘左右上登山路後,就可一覽漢江和首爾市景。今日的烽火山、忘憂里共同墓地區和龍馬峰等範圍內,推測在朝鮮時代當時,統稱為峨嵯山。這一帶在三國時代形成的20餘座堡壘,經發掘調查發現關於高句麗軍事遺蹟的重要性,並於2004年指定為國家指定文化財。* 峨嵯山石質古墳 - 久尾川村西邊的岩石山在海拔125m處的石墓。磐石(寬而平坦的岩石)上以大石建造的墓相當特異,2個長石豎立著,一邊用來擋住入口,上方用板石蓋住。* 大聖庵 - 新羅647年建的寺剎,原名為梵窟寺。1921年開始才改為大聖庵,今日的大聖庵為1992年遭祝融之災後,重新蓋建的建築。* 溫達石塔 - 峨嵯山溫達石塔是位於藥水旁的石塔。目前只剩下石塔部分遺蹟。當時石塔的規模已無法查證,推斷為高麗時代的石塔。


慶尙北道(安東市)

 * 學問的殿堂-屏山書院 * 屏山書院的前身為豐山縣的豐岳書堂,高麗末期開始成為士林們學習學問的殿堂。愚伏鄭經世(1563-1633)在1613年(光海君5年)為緬懷西厓柳成龍的德才,與儒生們商議後建造了尊德祠供奉其牌位。1629年柳成龍的第三個兒子修巌柳袗獲德配享(有學問之人牌位可供奉在文廟或書堂、書院等)的賞賜,又於1863年(哲宗14年)獲賜‘屏山’的匾額。1868年(高宗5年)大院君下達書院撤廢令時,全國有47座(包括安東2座)書院被保存下來,屏山書院就是其中之一。屏山書院內的建築有供奉牌位的尊德祠和講堂立教堂,以及保管文物的藏板閣、曾為宿舍的東齋和西齋、神門、典祀廳、晚對樓、庫直舍(管理舍)等。進入斜坡地下方的外三門-復禮門,左邊有著蓮花池,而池子的對面有一排很高的石牆。沿著石牆的階梯而上,可看到非常難得一見的珍貴大型樓閣-晚對樓呈東西向坐落於此。* 國寶<懲毖錄>的作者-關於柳成龍 *柳成龍籍貫豐山,1564年(明宗19年)上任司馬試後,陸續擔任了都承旨、禮曹判書、右議政、左議政等官職。壬辰倭亂時為領議政保護君王,並致力於修築城郭、製作炸藥等擴充軍備,並設立訓鍊都監培養軍隊。1598年(宣祖31年)因北人的彈劾而被革職,回到故里後持續教導後進。包含國寶第132號『懲毖錄』在內,其留下許多著作。1604年(宣祖37年)又成為扈聖功臣,加封豐原府院君。其以道學、文章、德行、字體馳名,特別受到嶺南地區的後生晚輩們景仰。 


全羅南道(求禮郡)

華嚴寺位於求禮邑東邊5.4km之處,是坐落於韓國民族靈山智異山山腰處的千年古寺。544年(百濟聖王22年)緣起祖師所建造,寺廟的名稱取自華嚴經的華嚴二字。起初只有海會堂與大雄像寂光殿,其後643年(善德女王12年)慈藏律師擴建,875年(新羅憲康王)道詵國師再次擴建。壬辰倭亂遭逢火災,1630年(仁祖8年)碧巖禪師重新修建,7年後仁祖14年(1636年)完成。寺廟內包含覺皇殿在內,國寶4件、寶物5件、天然紀念物1件、地方文化財2件等多項文化財與20餘棟的附屬建築。其中覺皇殿被指定為國寶第67號,為相當有名的建築物,亦為現今當中韓國國內最大規模的木造建築,其雄壯的外觀令人驚歎不已。覺皇殿前的石燈高6.3m、直徑2.8m為韓國最大,是統一新羅時代表現佛教中興期的作品,被指定為國寶第12號。覺皇殿外邊位於名為孝岱的小坡上有四獅子三層石塔,為創建華嚴寺的緣起祖師幫母親祈求冥福而設立的塔,其特殊的美工與精緻的雕刻技術堪稱名作,為國寶第35號。覺皇殿內部後邊的靈山會掛佛幀於1997年被指定為國寶第301號。華嚴寺內寶物中,大雄殿兩旁的五層石塔其出色的造型性與精緻的雕刻技術,被指定為國寶第132號與133號。另外大雄殿以優越的藝術性被指定為寶物299號,以國立公園智異山為背景,調和出自然美景。另外從河東到華嚴寺的19號國道路邊種有櫻花樹,每到4月櫻花盛開,為極佳的兜風路線,附近還有蟾津江梅花村、故蘇城郡立公園、智異山國立公園、雙溪寺等景點,吸引旅客前往旅遊參觀。* 文化財華嚴寺覺皇殿前石燈(國寶第12號)、華嚴寺四獅子三層石塔(國寶第35號)、華嚴寺覺皇殿(國寶第67號)、華嚴寺靈山會掛佛幀(國寶第301號)、華嚴寺東西五層石塔(寶物第132號、133號)、華嚴寺大雄殿(寶物第299號)、華嚴寺圓通殿前獅子塔(寶物第300號)、華嚴寺華嚴石經(寶物第1040號)、華嚴寺的櫻花樹(天然紀念物第38號)、華嚴寺普濟樓(全羅南道有形文化財第49號)、華嚴寺九層岩石燈(全羅南道有形文化財第132號)


()

大王岩公園與蔚州郡澗節串是韓國太陽最早升起的地方。步道沿途有林蔭、櫻花、冬柏、迎春花、木蓮等,而28萬坪清新空間的公園旁則是日山海水浴場的沙攤。 位於韓國東南端往東海方向最尖細部分尾端處的大王岩公園,也因東海領航的蔚崎航路標識所而聞名。此處的航路標識所建於1906年,為韓國第三處建立的標識所。此處的松竹園可免費租借房間,提供製造美麗回憶的民宿。從公園入口處道燈塔約有600m的蔭鬱松林步道,百餘年樹齡的大松樹提供了舒適幽靜的樹蔭。 離開松林映入眼簾的海岸絕壁彷彿史前時代的恐龍化石般就站在蔚藍海水前,給人錯覺般的巨大岩石聚集於此。紅色岩石與深藍的東海形成強烈對比,而大王岩的樣子就像是在天空中翻騰的龍一般。橫跨以點點相連的岩石為柱子的鐵橋,就能踏上大王岩,往大王岩的大王橋建於1995年,是由現代重工業捐贈建立的橋。 大王岩彷彿升天墜落的巨龍般,又被稱作龍墜岩的岩石有著新羅文武王護國龍傳說故事。緊跟在王身後離世的文武大王妃與丈夫一樣,像是東海的護國龍般,成為岩石長臥於此。 除了大王岩之外,因長相怪異而差點被推倒的男根岩,還有襯帽岩與自殺岩,以及距海邊稍微有點距離的岩島、處女峰等填滿了視野。奇岩海岸的右手邊有著故李鍾山老師建立的舊方魚津水產中學,其下方有著佔地約500m的卵石田,更替岩石海岸增添了不少美麗風味。朝北方則能看到遠處的現代重工業工廠全景。


濟州道(濟州市) , 新济州

2007年8月開幕的濟州獐鹿生態觀察園,由可以觀察到200多隻自由奔跑的獐鹿的日常觀察園,以及可以一次掌握獐鹿生活的影像展示室所組成。此外,這裡也提供自然生態體驗、餵食獐鹿體驗、與生態專家一同觀察火山岳生態等各式各樣的活動,遊客還可搭乘濟州觀光巴士(+82-64-728-3211)前來。


慶尙北道(慶州市)

位於慶尚北道慶州市民俗工藝村內的新羅歷史科學館,致力於研究慶州文化財的建築原理,並製作模型進行展示。 1樓展示室展有新羅王京圖、皇南大塚出土文物、南山遺跡復原圖等,而2樓展示室展出新羅金冠、百濟金冠、海印寺藏經版等,地下展示室則有石窟庵模型、八公山軍威三尊石窟等。位於頂樓的戶外展示區還展示了感恩寺址與瞻星臺等。 此外,新羅歷史科學館由於傾注心力分析文化財的構造與建築之美,研究將文物以科學的方法保存,因而備受關注。


全羅南道(麗水市)

被列為第304號國寶的鎮南館,為全羅左水營城內唯一流傳至今的建築物。壬辰倭亂結束後隔年1599年,接任李忠武公職務的全羅左水使李時言,在丁酉再亂時遭受祝融的鎮海樓原址上建立一個擁有75間閣房的大規模客舍。有著鎮撫南邊之意的「鎮南館」,根據《亂中日記》記載,鎮海樓曾為公務之用,自1664年起經節度使李道彬進行大大小小的整修後,又於1716年節度使李汝玉時期因大火焚燒而全毀,1718年由李濟冕重建後保留至今。純宗5年(1911年)時為麗水普通公立學校,並在日據時期做為麗水中學及夜間商業中學之用。 正面15間(54.5公尺)、側面5間(14公尺)及佔地面積240坪大的建築物,為八角屋頂的屋簷之一層建築,並以68條圓型柱子所搭建而成。鎮南館正前方的望海樓於日據時期被拆除,直到1991年4月重建為2層樓閣,在2009年9月重新粉刷建築物後整體煥然一新。遺蹟物展示館為鎮南館的附屬設施,裡面述說著鎮南館的歷史及陳列壬辰倭亂當時所留下的各種遺物。每逢週末,麗水市文化觀光解說員會進行詳細導覽解說。全南有形文化財第33號的麗水石人像也豎立於館內,週邊可供遊覽的景點還包括有紫山公園、梧桐島、突山大橋、忠愍祠及萬聖里海水浴場等。


江原道(襄陽郡)

洛山寺是位於洛山海水浴場北邊4公里處的寺廟,擁有1300年歷史。爲新羅(西元前57-西元後935)義湘大師(625-702)於第30代王文武王(661-681在位)11年時所建,寺內有七層石塔、銅鐘、虹霓門等文化遺産。傳說該寺是義湘在中國唐朝留學後回國,祈禱時遇觀世音菩薩,遂在菩薩指點處修建法堂,並取名洛山寺。後洛山寺又經多次重建,現在的建築建於1953年。洛山寺通過一柱門和虹霓門進入寺內。在虹霓門前轉入寺內,法堂兩側可見用泥石混合並鋪瓦的土垣和烏竹。洛山寺海水浴場北面一側的銅鐘旁,有一小後門沿小徑與義湘臺和紅蓮庵相連。義湘臺是建於海邊絕壁上的亭子,義湘大師曾在此參禪。紅蓮庵是義湘大師在海邊石窟上所建的庵。法堂的簷廊上挖了一個直徑約10釐米的洞,從這裡可以望見大海。經義湘臺往右側山麓上走,那裡的神仙峰上矗立著站立望海的石造佛相-海水觀音像。該佛像據說在東洋最大,即使在很遠的勿淄港也可看到。洛山境內的景觀以洛山八景為稱的八大地方出名。① 洛迦暮鐘② 在雪嶽山眺望的晚霞(雪岳返照)③ 廣石夜瞻④在基洞升起的晚炊煙霧(基洞暮煙)⑤ 在望月臺前的沙灘上飛下鴨雁(平沙落雁)⑥ 從遠方望月臺前要進港的船隻(遠浦歸帆)⑦ 南大川的水流(九萬長川)⑧ 在望月臺上望月的情致(望亭秋月)* 文化財七層石塔 (寶物499號)、虹霓門 (有形文化財33號)、石牆 (有形文化財34號)、義湘臺 (有形文化財48號)、舍利塔 (有形文化財75號)、紅蓮庵 (有形文化財36號)、洛山寺一帶 (有形文化財35號)


京畿道(利川市) , 利川

利川溫泉為從首爾及京畿道最方便前往的溫泉,自日據時代起便被開發成為利川的著名旅遊景點。水質無色、無臭、無味,含有鹽化鈣、鹽化鈉、碳酸鈣、鎂等成分,尤其是富含大量的鈉,有效改善各種皮膚病、神經痛、婦人病、眼疾等。水溫為30度左右,雖然重新加熱後使用,但因為溫泉噴出量充足,足以供應室內游泳池與其他便利設施使用。目前提供溫泉服務的包括米蘭達利川飯店、溫泉樂園等地。


忠淸北道(陰城郡)

花村是為照顧被家庭或社會遺棄的人們而設立的社會福利設施。創立者吳雄鎮神父因看見崔貴童老爺爺照顧乞丐無私奉獻的行為,拿出當時身上所擁有的1300韓元,建了有5間房的「大愛之家」,於1976年將他們移入此地照顧,而成為花村的起源。目前包含加平花村,在菲律賓、印度、烏干達等亦設有「花村」,致力於實踐全世界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