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淸北道(丹陽郡)

1977年12月被指定為忠清北道紀念物第19號的泉洞洞窟位於丹陽郡泉洞里村落後山山腰,總長470m的天然石灰洞窟。約4億5,000前年形成,以擁有美麗花盤洞窟聞名的泉洞洞窟內,鐘乳石、石筍、石柱、鐘乳冠等像森林般茂密,形成壯觀的景象,各種洞窟堆積物櫛比鱗次,堪稱‘洞窟的標本室’。雖然規模小,且為單一空洞的洞窟,但無數洞窟的地形極為發達,其色彩也非常華麗、美麗,令人聯想到極樂世界。因此與位於丹陽郡古藪里,被指定為第256號天然紀念物的古藪洞窟一起獲得韓國最美麗石灰岩洞窟的肯定。


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濟州偶來第15路線是從翰林港飛揚島渡輪碼頭出發,為經過平繡浦口、聖老洞農產品集合場、惠鄰教會、納邑小學、錦山公園入口、百日紅路入口、高內峰下的下加里岔路,最後再到高內浦口的一條長達19公里徒步專道。一開始從翰林港出發,展現在眼前的是絶妙的景色,路途中除了海岸道路,還會經過村莊小路、林道、山路等各種充滿濟州魅力的風景。另外,第15路線與其他路線比起來,相對而言較長,路勢雖不陡,但途中會經過低矮山岳以及林道。


仁川(延寿區)

※2019_20韓國觀光100選 ※ 鬆島中央公園位於鬆島國際城市的核心地區——國際業務團地內的尖端業務地區和居住園區中間,是為了防止都市的熱島現像,有效地再利用雨水採用最新施工法組建而成的。韓國最初引入海水組建的水上公園,還運營水上出租車等。週邊特級酒店,購物中心等便利設施使這裡成為休養度假的熱點地區。


釜山廣域市(中區)

龍頭山札嘎其觀光特區,是有著悠久歷史與文化,充滿魅力的文化觀光區。在這個釜山舊市區代表觀光景點,不僅能感受傳統市場溫暖的人情味,還能品嚐果仁糖餅、拌粉條、紅豆粥、紅豆刨冰等美味小吃,遊覽寶水洞、40階梯等眾多有著故事的小巷,親身體驗這裡的歷史氣息。這一帶有著包含龍頭山公園在內的購物勝地光復洞,以及札嘎其市場、國際市場、富平罐頭夜市等傳統市場,還有影島大橋、寶水洞舊書街、釜山近代歷史館等舊市區歷史文化資源,一年四季都能購物、遊覽,還常舉辦各種活動、慶典,海內外遊客絡繹不絕。2013年11月,睽違47年影島大橋終於修復完成,成為獨一無二的新興觀光景點。這裡的傳統市場也不斷改變,富平罐頭市場新開了夜市,國際市場也設立了新的國際複合文化空間。加上釜山國際電影節、釜山札嘎其慶典、釜山聖誕樹文化節等慶典的舉辦,提供了新的景點與娛樂活動,不只吸引懷念過去的中壯年層,也吸引年輕人造訪這裡。登上龍頭山公園,可將釜山全景盡收眼底;到影島大橋,可欣賞少見的大橋閉合景象;或到札嘎其市場,可品嚐各種新鮮海產;或到40階梯與寶水洞舊書街,可悠閒地四處散步。有機會就造訪龍頭山札嘎其觀光特區,在此留下旅途的美好回憶吧。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

以南平文氏的宗祠而聞名的三憂堂文益漸的後代子孫大約在500年前進入大邱,在仁興定居的則為其第18代後孫─ 仁山齋文敬鎬(1812~1874)。其原為了建立只屬於文氏宗族的村莊,而選在高麗時代的大寺院仁興寺的遺址建立了今日的仁興村。最先建設好的建築物為西元1920年左右建好的龍湖齋,亦即今日廣居堂的所在地。在80年代後期,此地大多為初期建造的草屋建築,直到100年後才逐漸形成現今的聚落。現在具有70多間瓦屋的仁興村的建築年代雖未滿200年,但仍保存著嶺南地區的貴族世家的風貌,而如此與週遭景觀融合的韓屋村也鮮為少見。


慶尙南道(昌原市)

昌原龍池路239街一帶是備受昌原年輕人喜愛的新興景點。被稱為昌原林蔭洞的此處,風格獨具的咖啡廳、藝廊與工房林立,街道兩旁是夾道的水杉樹,以及由住宅改建的各式建築,相當適合漫步閒逛,或在有露臺的咖啡廳小歇片刻,享受悠閒的午茶時光。


江原道(東海市)

東海岸最大的名沙十里汽車露營勝地望祥海邊位於墨湖港北方3km處,作為國民觀光地,與附近的玉溪、鏡浦等組合成東海岸的衛星觀光地。總長1.4km的寬廣沙灘與青鬱松林(樹齡20~30年)、清澈的海水、淺淺的水(傾斜度2~4度,平均水深0.5~1m)等,擁有東海岸海水浴場中最寬廣、舒適的環境,海水浴場內也有停車場、露營場、淋浴間、共用洗手間等各種便利設施。海水浴場正上方就有汽車露營場,深受開自家用車前來的遊客喜愛。附近還有包含泉谷自然洞窟、武陵溪谷與湫岩燭臺石在內的景點,南邊海水浴場(魯峰、大津、於達、Hansem、Kamchu、湫岩海水浴場)比比皆是。與附近的墨湖港合為鄰近江陵~三陟海岸觀光地中的一個,因魷魚、海螺、海蔘、海鞘、比目魚等豐富的海產而顯得豐饒。


江原道(鐵原郡)

位於江原道鐵原邑官田里的勞動黨舍,是一棟於1946年完工的3層建築。韓戰前曾為北韓勞動黨舍的此建築,在戰爭中受到嚴重損害,不僅整體被熏黑,表面還留下了密集的彈孔,這一派淒涼也正好襯托出南北分裂的殘酷。而此地也曾出現在知名歌手的音樂錄影帶中,並被作為知名音樂會的舉辦地。目前,勞動黨舍作爲鐵原郡安保旅遊景點,每年都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造訪。2001年2月被指定爲近代文化遺産後,開始受到政府的保護。


慶尙南道(陜川郡)

伽倻山於1966年6月24日被列為史蹟與名勝第5號,1972年10月13日被列為國立公園第9號。伽倻山國立公園整體面積佔地76.256㎢,位於慶尚南道與慶尚北道交界處,海拔1,430M的最高峰象王峰(又名牛頭峰)高高耸立,山勢巍峨。伽倻山自古以來即以海東十勝地、朝鮮八景之一馳名,新羅時期曾為華嚴宗主道場,如今供奉八萬大藏經的海印寺也位於此處。  


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濟州偶來小路第16條路線始於高內浦口,途經南頭烽火台、舊岩碼頭、水山峰圍路、水山田路、三別抄最後一個將軍抗蒙精神的所在之地缸坡頭裡遊園地、古城叢林之路、青花村後最終達到光令1裡事務所,全程15.7km。途中包括部分上坡路,在經過新嚴碼頭後設有台階,中途還會遇到叢林,故而不適合推嬰兒車或輪椅的遊客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