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漣川郡)

漢灘江一帶因為火山活動的關係,留下許多熔岩石。這些熔岩為玄武岩,在熔岩冷卻之時產生的氣泡,導致岩石上留下許多小坑洞,因而稱作球顆玄武岩。又因為漢灘江一帶景色優美,在早期就為相當出名的景點。漢灘江由北韓平康開始,流經鐵原、抱川、漣川等地,與臨津江滙流形成漢灘江。溪谷壯麗、左右兩側的岩壁以珍貴稀有的岩石連成一線,處處是風景。江的上游有孤石亭、蓴潭溪谷,下游附近有各種育樂設施,具有觀光景點所擁有的條件。漢灘江旅遊區地理位置佳,內設有汽車露營場、休閒拖車、以恐龍為主題的兒童遊樂場,以及戲水池、生態水池、足球場等設施,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前往的休養景點。


忠清南道(舒川郡)

 能同時觀賞到日出和日落的地方,舒川馬梁浦口  忠清南道舒川郡與全羅北道群山市僅一江之隔,是韓山苎麻佈的主要出產地,而舒川郡西面的馬梁裡則是靠近海邊的漁村聚集區,地形由於一條尾巴一樣延伸出來,村落以有一條狹長細小的馬梁浦口。並且這裡由於天然的地理位置,是韓國國內唯一的能同時看到日出和日落的地方。另外,12中旬時開始還能看到太陽從南邊升起的奇景。  


全羅南道(麗水市)

草島因島上草很多,因而取名“草”。另外島上海鳥也很多,另外也有鳥島之名。草島位於麗水西南方77km,巨文島北方18km的海上,周圍有大大小小的島嶼。島中央的上三峰為最高點,島整體上大部分為山地,由大洞、鎮幕與義城三個村莊組成。最高峰的上山峰所看到的日出與鎮幕-木島間分開的海洋,是草島的驕傲。西北方有大洞海水浴場、西南方是汀江海水浴場,從麗水到草島有定期的遊客船航行。 從上山峰(338.7m)上觀賞日出與媲美摩西奇蹟的鎮幕-木島海洋分裂現象,是草島引以為傲的景觀。位於草島的鎮幕里汀江村的汀江海水浴場,做為家族休養地是當之無愧。600m的海岸充滿圓圓的鵝卵石與美麗的沙灘,清澈的海水與華利的週邊景觀讓前來的遊客滿足而歸。帶著孩子期盼補魚的丈夫歸來,等到變成石頭的母子石等美麗天然岩石,以及茂密的常綠樹林,在這裡全都可以看到。這邊的黃金海岸可以說是既美麗又安靜的避暑勝地,特別是搭船1~2小時就能欣賞本島與鄰近吾人島,市個搭遊覽船觀光的好路線。


光州廣域市(光山區)

月峰書院是1578年以金繼輝為首的地方儒林為了紀念奇大升先生的學問與德行,在光山郡飛鴉面山月裡創建望川祠,並供奉其排位。1646年(仁祖24年)遷到現在的位置,1654年(孝宗5年)被賜匾名“高峰”。1671年在宋時烈等的建議下,將供奉在附近德山祠的樸祥和樸淳的排位也牽至此,1673年追加供奉了金長生與金集的排位。一直負責供奉先賢與地方教育的書院於1868年(高宗5年)由於大院君的書院撤廢而廢止。之後由全羅南道儒林於1938年建5間冰月堂,1972年增建4間庫直舍,1978年增建外三門與藏板閣,1980年增建祠宇,1981年建內三門。冰月堂被指定為光州廣域市紀念物第9號,藏板閣則保管著《高峰集》木板474板。      


忠清南道(舒川郡)

* 可遇見茂密山茶林的地方,馬梁里山茶林 * 舒川八景之一的西面馬梁里山茶林(又稱冬柏林)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169號,這裡有擁有5百多年樹齡的85株山茶樹,形成面積達8,265平方公尺的茂盛樹叢。 3月下旬到5月上旬前去山茶樹林,可以盡情地觀賞在綠葉之間靦腆綻放的紅色山茶花,登上山頂的山茶亭則可以一覽西海的蔚藍大海和落日交映的美景。特別是五力島的風景和大海的美景就好像一幅和諧的畫,令人心曠神怡。而這一地區由於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地理特殊性,是可以同時看到西海岸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所以人氣倍增。每年3月在山茶亭一帶舉辦山茶花章魚慶典,並在馬梁里舉辦送日落迎日出慶典。 馬梁里山茶林西邊由於海風過強,生長的株數較少,而東邊則分佈了70多株,一般的山茶樹能長到7公尺高,而這裡的山茶樹最多只能長到2公尺左右。 * 馬梁里山茶林中的另一特點,冬柏亭 * 馬梁里山茶林位於距西島小學4.5公里左右的一處海岸小山丘上,沿著山丘小路往山頂行走的話,便能看到一處名為「冬柏亭」的充滿古風古色的亭子。附近有80多棵的山茶樹在此生長,等到山茶(冬柏)開花時,景色十分美麗。    


仁川(翁津郡) , 仁川市區

位於茅島Baemikkumi海邊的Baemikkumi雕刻公園,因為此處地形猶如船底破了個洞一般而得名(Baemikkumi音近韓文的「船底洞」)。這裡也是雕刻家李一浩的個人創作空間,他利用前院的草坪將作品一一展示,而形成了如今的雕刻公園。園內的各個作品與大海呈現絕妙的融合,相當值得一觀。


慶尙北道(慶州市)


慶尙北道(鬱陵郡)

面積1.5 ~ 2.0㎢(2.0㎢ = 605,000坪)東西約1.5km、南北約2km的羅里盆地,是鬱陵島內唯一的平野。羅里盆地屬破火山口(caldera – 岩漿回流、火山自身塌陷或淺部岩漿囊噴發而形成的火山口),盆地裡岩漿噴出形成的卵峰(611m)及從卵峰上流下的岩漿再次形成的第二個火口平原。東北邊有羅里村,西南邊有現今無人居住的卵峰村。于山國時代開始就有人在此居住,到了朝鮮時代因空島政策數百年無人居住,高宗在位時期,因開拓令而人民再次來到這塊土地上。從很久以前開始定居在這的居民以啃食羅里(Hason illy)的根為食,所以之後便稱作羅里村。開拓當時約有500多人定居在這,是鬱陵島第一個集體部落。


全羅北道(茂朱郡)

位在全羅北道茂朱郡的跆拳道園是世界182國6千萬跆拳道人口的聖地,亦是韓國的引以為傲的文化觀光遺產。我們的世代由我們來創造,以將此地推廣為世界文化遺產“大韓民國跆拳道公園”為目標,這裡將成為世界跆拳道人文化交流的場所,跆拳道文化藝術產業的集中地,具傳統與現代樣式建築的跆拳道公園是世界所有跆拳道人的精神故鄉。設立時間2005年 ~ 2013年(2009年動工、2013年完工)2007年6月起跆拳道公園展望臺開放參觀。* 規模總面積 2,314,060m²(70萬坪)園區建築面積1011574.8m²(30萬6千坪)建築延面積261158.2m²(7萬9千坪)


全羅南道(求禮郡)

被指定為全羅南道文化財資料第35號的泉隱寺是統一新羅時代創建的古寺,位在求禮郡智異山的西南方,是大韓佛教曹溪宗第19教區本寺華嚴寺的分寺,與華嚴寺、雙溪寺同為智異山3大寺廟之一。泉隱寺位在智異山中特別明亮及溫暖的地方,周邊不僅風光明媚,寺院旁還有從深遂溪谷流下的清澈溪水,並被雄偉的山峰群圍繞。泉隱寺的原名是甘露寺。因興德王3年(828年)印度僧侶與德雲祖師創建寺廟當時,寺廟境內有座像露水般清澈且清涼的泉水,據說喝了此泉精神格外清爽而取此名。當時寺內有很多法師駐於此地,高麗忠烈王時升格成為‘南方第一寺剎’。後來寺廟因壬辰倭亂被火燒毀,重建時據說泉水裡一直有一隻大蛇出沒,但將蛇捕殺後泉水就不再湧出,所以之後就更名為‘泉隱寺’。但更名後寺廟就不斷發生火災及災殃,村人擔心是否因殺了守護寺廟的大蛇而災難不斷。朝鮮4大名筆之一的李匡師聽到此消息,就以如流水的字書體寫了‘智異山泉隱寺’的匾額掛在一柱門上,據說後來就不再發生火災。泉隱寺內有法堂的極樂寶殿(全羅南道有形文化財第50號),與泉隱寺極樂殿阿彌陀後佛幀畵(寶物第924號)。進入寺廟時,會先經過一柱門(進入寺廟的第一道山門),而後再經過韻致獨特的亭子-垂虹樓,最後才會進入寺廟內,感覺相當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