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道(濟州市) , 济州岛西部

         水月峰位于濟州最西端,是一處小山坡,也是有名的觀看日落之地。山體經海流及海蝕作用,在西岸一帶形成1.5公里的懸崖,形似一面屏風包圍。頂部是寬闊的熔岩地帶,上有六角形的水月亭,可鳥瞰四方。在亭子中遠望,濟州島西面的大海盡收眼底。浮于北面的海邊的是遮歸島(亦稱竹島),除了頂部有樹林外,其餘部分都是黑色玄武岩的懸崖。遮歸島也是有名的垂釣之地,每年1月至3月、6月至12月最適合釣魚。日落時海岸被染成紅色,令人不禁連發感嘆。


全羅南道(光陽市)

沿著智異山腳下蜿蜒的蟾津江前行,即到達隨處可見梅樹的蟾津村。這裡的村民們以種植梅樹取代榖物,每逢3月,梅花就如白雪落下般白淨美麗,又如天空的彩霞落到溪谷般壯觀。這裡從江面上吹來的暖風和充足的降雨量適合從事梅果農作,平均一個部落一年的收穫量超過100噸。梅花村的梅花在3月初沿著智異山稜線開始綻放,梅子採收期則在6月。 梅子與其他花朵不同之處在於開花季是春天來臨之前,夏天昆蟲活動活躍前採收,因此是最不需要噴灑農藥的天然水果。清梅果農園是全國最早開始集中栽植梅樹的農園,1930年間由栗山的金午天(音譯)先生所開墾而成。園內有樹齡高達70年的古木和整片梅樹園,農園後頭的竹林和製梅用的2,000多件甕器增添了些農家的莊園氣氛。蟾津村於每年梅花盛開的3月舉行梅花慶典。


全羅南道(新安郡)

離木浦49.4公里、智島邑海上3公里的曾島羽田海水浴場,過了務安海際半島,在智島邑松島乘船處乘船30分鐘後即可到達曾島。經過韓國境內最大的鹽生產地泰平(音譯)鹽田後,往東南方走就到達位於羽田里的海水浴場。羽田海水浴場白沙涵蓋長4公里、寬100公尺之面積。在水平線的那一端可看到90餘個大大小小的無人島。乾淨的海水和周邊茂盛的松樹林,是享受涼爽夏日的好所在。 這裡的泥灘裡含有化學成分的鍺,每到夏天,這裡就會舉辦相關慶典。新安郡的鍺成分相當豐富,因此生產開發新安泥化妝品並販賣。目前由新安泥公司生產的化妝品特徵是,這裡的鍺、無機鹽、海草酸比起其他地區的泥巴還來的豐富、粒子微密。從清淨海域 (blue belt)內採取的泥巴,依據皮膚活性成分,具有保濕和增強彈性、毛孔管理等效果。另外,北邊的防築里道德島前的宋元代遺物埋藏海域(國家指定文化財史蹟第274號),挖掘了600多年間埋藏在海裡的宋元代陶瓷器等23,024件的遺物,相當引起國內及國際上的注目。 曾島4面環海,因此鹽田多。這裡的特產就是羽田鹽。除此之外,這裡的清淨海域無污染,生魚片等海鮮相當美味。扶南島、葛島、竹島等島嶼皆適合釣農魚和鰻魚。其中,曾東里鹽產地的淡水釣魚相當有名,易於釣鰻魚和鲫魚。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

享受春與秋的地方-琵瑟山杜鵑花/紫芒群落地帶 琵瑟山以大見峰(海拔1,083m)為中心,左右延伸有照華峰(海拔1,058m)與觀機峰(海拔990m)。琵瑟山從主峰往南邊照華峰間1,000公尺的高地上,有著991,740m²(30萬坪)規模的杜鵑花群落地,是韓國其他地方怎麼樣都找不到的傲人景觀,春天時整座山就像是著了火般通紅一片。 到5部稜線為止,主要都是茂密的針葉樹林,一年四季滿山翠綠。6-9部稜線由奇岩怪石與闊葉樹林所組成,秋天來臨時,整座山頭被楓葉裝飾得五彩繽紛。跟稜線山頭比較起來相對緩和的高原,數萬坪的紫芒群落極為壯觀,以秋天登山的好去處而遠近馳名。山中有瑜伽寺與道成庵,以及地區居民休養生息的琵瑟山自然休養林。 琵瑟山的經歷與由來 自古以來,琵瑟山就以靈驗的修道地點而名聞遐邇,傳說聖人千明就出於此地。特別是名僧一然20多歲時曾在此修行,讓此山可以說是有著深遠的經歷。當時一然大師居住在琵瑟山寶幢庵內,並接觸了各種信仰和經典,爲後來編寫《三國遺事》壂下了廣泛的思想基礎。


江原道(襄陽郡)

被美麗的瀉湖-Mae湖所包圍的南涯里共有三處海灘,其中最北邊的南涯海邊規模最大,白沙灘長2km、寬100m、平均水深1~2m,地勢平緩,沙子質地柔軟。在Mae湖的水岸兩邊長著漂亮的蘆葦,每到秋天,曬著日光透射出金色光芒的蘆葦們總美地像一幅畫,吸引遊客來訪。因與南涯港相近,總能吃到新鮮美味的海鮮,且南涯港還是東海日出三大名勝地之一。Mae湖附近有天然紀念物第229號-白鷺•蒼鷺的繁殖地。


慶尙北道(安東市)

安東泥川洞石佛像是一座頭高2.43公尺、全身高12.38公尺的巨型磨岩石佛像。近來因新建的燕子院(寺廟)而被人稱爲“燕子院石佛”。該石佛身體部分是在石壁上雕刻出來的,而頭部則是單獨製作的。這種單獨製作佛像頭部的方式盛行於高麗時期(AD918∼1392),而由該佛像臉部輪廓及細節刻畫可推定,該佛像誕生於11世紀前後。1963年1月21日安東泥川洞石佛像被指定爲第115號寶物。


忠清南道()

位於世宗特別自治市的世宗文化藝術會館是集表演與展示功能為一身的複合文化空間,不僅為世宗市的藝術家們提供了創造活動的機會,也擁有讓市民提升文化涵養的表演場地(870席次)與展示室等空間。 * 開館日: 2000年10月4日


江原道(華川郡)

破虜湖是1944年為攔阻北漢江峽谷建造的華川水庫,所產生的人工湖水。為10億噸水量規模的湖水,上流有和平水庫。一山、月明山等高山環繞,周圍風景十分秀麗。附近還有茂密的森林與清澈的溪谷,目前被開發成旅遊景點當中。另外未受污染的深水區裡有鯉魚、鯽魚、鮎魚、班鱖等淡水魚棲息,是備受矚目的釣魚點,因此吸引許多釣客前往。 破虜湖名稱是6.25戰爭當時1951年5月,中共軍10、25、27聯隊與海軍1聯隊將士,在一陣激烈地游擊戰之後,打敗中共軍,敲響勝利之鼓。華川貯水池為擊退賊寇的湖水,因此李承晚總統將其命名為破虜湖,並親自提筆揮毫。


慶尙北道(慶州市)

慶州骨窟庵磨崖如來坐像,位於祇林寺山脊的骨窟庵高處岩壁,是利用天然洞窟打造出的12個石窟中最上方的磨崖佛像。朝鮮時代謙齋鄭敾繪製的「骨窟石窟」曾描繪的木造前室,目前僅剩下岩石上的痕跡。 從高聳而立的頭頂髮髻、輪廓深邃的臉龐、細長的眼睛、小嘴、窄長的鼻子等外觀可一窺比過去更加具體化的形象。相較於立體的臉龐,身軀較為扁平,肩膀呈水平且寬敞,但脖子與胸口上方已損壞。衣服皺摺呈現規則平行狀,腋下有表示手臂與身體曲線的V字型線條。岩壁上刻畫的光背可透過刻畫蓮花紋的頭光背與佛像周圍火焰紋路見其痕跡。 扁平的身軀與狀似階梯式的衣服皺摺、腋下V字型的曲線等,因與867年打造的鷲棲寺毘盧遮那佛坐像(寶物第995號)外型相似,因此被推算為統一新羅後期所建造的。


忠清南道(論山市)

階伯將軍遺址地 這裡是和百濟末期成忠•興首一起並稱為百濟3忠臣的階伯的遺墟碑,位於靠近黃山原野的地方。 1966年在發現廟的當時,破損得很嚴重,安置了支石後複原為了週長47.6m ,直徑15.15m, 高6.5m的墳墓。1976年 5月19日增添了墳土,並立了刻有“傳百濟階伯將軍之墓”的石碑。 百濟最後的將領, 階伯將軍 階伯 (?~660)是百濟的將軍。554年聖王在管山城戰死後百濟和新羅的關繫惡化。 641年義慈王即位後和高句麗聯手攻擊新羅。但是被孤立的新羅聯合唐朝伺機攻擊高句麗和百濟。後來由於義慈王政治上的失誤使得百濟處於混亂狀態,和高句麗的同盟關繫也漸漸瓦解。在660年(義慈王20年),蘇定方和金庾信聯合軍襲擊了百濟的軍事重地炭峴和白江,義慈萬給了階伯5,000名軍士出戰。階伯將軍以一敵百,經過了4次艱苦地奮戰取得了暫時的勝利,但是最後百濟的軍隊還是敵不過聯合軍,階伯將軍戰死沙場。從此階伯將軍就懷著痛恨長眠黃山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