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中區)

首爾圖書館可提供廣泛的首爾市相關資料,除了有首爾相關資訊外,還有歷史、文化、都市計畫、交通、環境、行政等各種領域的資料,以及海外旅遊訊息、研究論文、影像資料、電子資訊等。


首爾(鍾路區) , 市廳・光化門 

光化門為景福宮南門,亦是宮殿正門。朝鮮法宮景福宮正門光化門是國王進出用大門,比起其他宮闕正門來說,其規模與格式相對要來得雄偉華麗。光化門城牆的東西末端各自為東十字閣與西十字閣,是朝鮮五大宮闕中唯一有著闕門形式的宮門。光化門為擁有石造三座虹霓門的雙層門樓,中央虹霓門為王專用道、左右則為王世子及臣子們的出入門,而過去的門樓內部是用來吊掛提醒時間的銅鐘建築。像這樣包含光化門在內的城門形式,可以確定景福宮就是朝鮮王朝的法宮。雖然其他宮殿也建造了低矮的城門,但景福宮的光化門不僅是石造高大城門,內部還另外有興禮門,其作用彷彿就像城廓的門一樣,可看出其與眾不同的高規格,再在顯示了其為法宮正門的事實。 景福宮創建初期的光化門曾被稱為‘午門’而無特殊名稱,太祖3年(1395)鄭道傳為其更名為‘正門’,世宗8年(1426)整修景福宮時由集賢殿學者們取了‘光化門’之名,一直沿用至今。日帝強佔期隨著朝鮮總督府的建造,光化門一度被移建至宮闕東門建春門的北方,韓戰期遭受砲擊造成門樓損毀,而石造部分則留下滿滿彈痕。1968年朴正熙政權時期曾重建被破壞的門樓,並將光化門移回原位置附近。但當時僅使用鋼筋混泥土重建,也並未對準景福宮中心軸,而是以當時做為中央廳使用的舊朝鮮總督府為中心,因此與原位置有3.5度左右的誤差值。不僅如此,當時位置也比原來要後退了14.5公尺左右。為找回失去原貌的光化門,2006年起開始進行拆除重建工程,並歷經3年又8個月後於2010年8月15日竣工。 底下穩重的基壇使用花崗岩建造,其上坐落兩層門樓,不僅遠眺視野良好,也顯示出宮闕正門的威嚴。基壇三座拱門型出入口,可看出景福宮被稱為朝鮮正宮的氣派。石造基壇上使用泥土燒製如磚頭般的塼石建造圍繞矮牆,上頭裝飾的八卦花紋反映出朝鮮時代的宮闕特徵。  


首爾(中區) , 市廳・光化門 

為了紀念韓國銀行創立50週年所開設的韓國銀行貨幣博物館,除了展示韓國國內外的貨幣文化歷史資料與韓國銀行的歷史資料、沿革之外,也是為了充實民眾對於貨幣的相關知識,鼓吹透過物價安定以達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而設。另外韓國銀行貨幣博物館除了扮演文化空間的角色之外,亦將韓國海內外的貨幣4,500多件、韓國銀行的業務、貨幣的製造過程、偽鈔辨識方法、錢與國家經濟等相關資料,進行體系化研究並加以保存與展示,扮演了大眾知識教育的角色。整個博物館共分為4個展區。


首爾(鍾路區) , 東大門

原名為興仁之門的東大門是首爾都城的正東側關門,朝鮮時代太祖李成桂為防禦首都決定築城時,東大門也開始一併動工建造並於翌年完工。太祖5年(1396年)9月建立至今已有590年歷史,因經過多次整修及改建,最原先的圓形建築仍舊完善保存下來,後被政府指定為寶物第1號。 現在的東大門是大院君掌權時期的高宗6年時重新翻修建造而成的,原名為興仁之門,自日據時代起則開始改稱其為東大門。中間建置的虹霓門中擁有正面5間及側面2間的門樓,是棟2層樓的建築物,也是首爾八大城門之中唯一一座自外部起就開始費力建保護牆的城門,現今大門周圍城牆皆已拆除,僅剩保護牆和城門被遺留下來。後來將原本的車道改建為廣場,並設置照相區等,讓遊客能直接欣賞壯觀的城門。鄰近區域為東大門時裝城,總吸引大批人潮前來造訪。尤其是在時裝城一帶夜晚五光十射的大型照明燈對照之下,隱隱約約顯露著美麗光彩的興仁之門與之形成融合古今的特殊景色,使東大門成為夜晚遊客拍照留念的熱門景點。


首爾(龍山區) , 乙支路・忠武路・南山

於1997年2月18日開幕的南山戶外植物園是利用1994年拆除的龍山區漢南洞外國人住宅區舊址所建造的植物園。總面積達59.241㎡,共有13個主題園區,共種植了269種、117,132株植物;木本植物包含松樹等亦有129種、共60,912株;草本植物包含老姑草等則有140種、56,220盆。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济州岛西部

山房山溫泉為位於三島(馬羅島、加波島、兄弟島)、五山(漢拏山、山房山、軍山、松嶽山、簞山)中心,濟州島最早的大眾溫泉,也是韓國國內稀有的碳酸溫泉。2004年5月被指定為沙溪溫泉源保護地區(濟州島告示第2004-12號),占地面積達11,111㎡,而後建築面積1,000多坪,可同時容納1,000名遊客的大眾溫泉池──山房山溫泉源池「鳩鳴水(因水聲如鳩鳴叫之聲而得名)」,以及建築面積約150多坪的餐廳「Sanggoji(濟州島方言的彩虹)」落成,於2005年3月正式開放。 古早以來,碳酸溫泉即以「心臟之湯」馳名,由於其含有的二氧化碳成分能被皮膚吸收,使微血管受到刺激而擴張,促進血液循環,使血壓下降,減少心臟負擔,因而有此美名。* 鳩鳴水的由來據說在很久以前,沙溪地區怪疾肆虐,苦無治療之法的大政縣監(朝鮮時代官名,相當於今日之縣長),一天突然夢到一位白髮老人,告訴他在蝙蝠翅螃下的一方土地,即可找到解藥。縣監因此四處尋訪,最後終於在一處看到了被夕陽染紅的天空,形如一隻蝙蝠。其眼前所見的,正是簞山的自然現象。「正是這裡!」縣監大喜,將刀往地上一插,隨即有水自地裡泉湧而出。而後居民們飲用此水並做為沐浴之用,長久以來的疾患就如同被水洗去一般消失無蹤。


首爾(江南區)

首爾重要無形文化財傳授會館是為了韓國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傳承所建立,邀請韓國所指定的重要無形文化財師傅們入住,對弟子傳授技藝及對一般民眾講習。傳統技藝方面有8個財團入駐,除了文化財師傅們將技藝傳授給弟子的課程以及對一般民眾的講習,還有定期的發表公演與國內外邀請公演。工藝方面有12個公坊入駐, 除了文化財師傅們教授課程之外,製作的工藝品也在館內展出。主要的設施包含擁有147個座位的民俗劇場'風流'、2~3樓的常設展示與企劃展示場'傳統工藝館'、販賣重要無形文化財師傅與傳承工藝家作品的展示賣場、會議室、技藝練習室、工藝教育室等。* 開館日 - 1997年11月29日


首爾(松坡區) , 蠶室(樂天世界)

石村湖水北邊原位於蠶室西湖的南端渡口漢江上,經過歲月流逝土壤堆積,後已被新建的人工島所覆蓋。從廣津橋橋墩下至蠶室棒球場,就是現在石村湖水流經的松坡江和新川江沿岸新形城的汊流。1969年著手於開發漢江主流河床整頓工程時,決定將此江的部份水域填埋,剩下的則選擇保留原狀,直到1980年代初期重新整治湖水時才建造出現在的松坡渡口公園。「松坡渡口公園」是在松坡大路開通後,以東西來劃分成為東湖、西湖,並建構湖水公園來實現理想化的生態公園型態。慢跑步道及散步小徑皆設置完善,提供給市民遊客舒適的休憩空間。建於1971年的石村湖水源頭來自於漢江,面積為217,850平方公尺,蓄水量約737噸,水深達4~5公尺。


首爾(鍾路區) , 三清洞・首爾北部

2002年創立的嘉會博物館,主要展示承載韓國人的生活與願望的民畫與符咒。步入能感受韓國特有傳統風貌的韓屋展覽室內,可見到有蘊含昔日人們純真率直情感的民畫、反應咒術信仰的圖畫、統一新羅時期的人面瓦和鬼面瓦等各種展品。此外也展出符咒屏風與各種符咒等,藉此可一睹前人如何努力克服困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