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北道(高敞郡)

冬湖海水浴場位在扶安邊山半島和高敞郡之間,沿著寬闊的沙灘有上百年的海松林,而在松林裡欣賞日落將會是無與倫比的美麗。這裡的海灘長1km,水深在0.5~1.5m之間,是小孩也可安心玩耍的海邊。在海松林上方有個山丘,山丘上有韓國唯一的一間海神堂-水城堂,每年都會有許多漁民為了豐收來此祈願。另外,在東湖海水浴場旁的七山海魚類豐富,更是出了名的釣點。


忠淸北道(丹陽郡)

錦繡山位於忠清北道丹陽郡赤城面,海拔高1,015m。因在遠處眺望山勢時,山稜線的模樣猶如一位躺臥的美女,故又被叫做美女峰。此地最早被稱為白岩山,朝鮮時代著名理學家退溪李滉擔任丹陽郡守時,曾形容此地「景色之美猶如錦繡」,山名也因此被改為錦繡山。 春季滿山躑躅花,夏季綠樹成蔭,秋季楓紅似火,冬季白雪靄靄,一年四季擁有各具特色的美景,使錦繡山名列丹陽八景中的第二景 。此外,附近還有歷史劇的水上攝影場,每年10月更定期舉辦楓葉節,全年遊客絡繹不絕 。


京畿道(廣州郡)

2000年11月開館的Young eun美術館,位於京畿道廣州市自然林裡。Young eun美術館為當代美術作品的研究、所藏、展示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並兼備國內初有的創作Studio之複合文化設施,對於以美術作品的保存和展示為出發點的過去美術館型態,大膽地做嶄新的變化。讓創作的現場可以作家與作家、作家與評論家和企劃者,以及與Living Art共存的目標前進。具有綜合性美術文化團地的功能的Young eun美術館,收容造型藝術、公演藝術等多樣化樣式的藝術,並有創作、展示、教育等的複合式機能,踏向領導文化之文化觸媒空間方向前進。 美術館內設有展示場、戶外展示空間、所藏庫、學藝室、展覽會議室、資料資訊中心、教室等主要設施。另外還有Art Shop、餐廳、創作Studio(平面Studio、立體Studio、版畫工房、陶藝工房)、研究棟(作家生活館)等的附帶設施,是一個可以進行多樣化文化體驗的空間。


江原道(襄陽郡)

米川谷溪谷位於襄陽郡,翻越九龍嶺便到。因為到目前為止來此地旅遊的人還比較罕見,因為也完好的保存了整體的森林和自然環境。溪谷兩邊樹木繁多,溪內德魚類數量也十分龐大。茂密的森林、清淨的溪水、奇岩怪石、野生動植物是米川谷溪谷休養地的重要特色。並且擁有50年以上的天然林山林浴也是一絕。 除此之外,還設有新羅法興王時修建的石燈、石塔等文化遺產。


江原道(春川市)

春川湖是在1965年2月春川大壩竣工後形成的人工湖。攔截北漢江而建成的高40米,長453米的大壩上面有連接春川和華川的5號國道,大壩上遊和下遊一帶附近建成旅遊地域,週邊有餐廳,散步路,野營場,釣魚區,以及為家庭出遊提供的休閒空間。另外湖水週邊還有大片的林區,自然景觀非常秀麗。


慶尙南道(密陽市)

* 鳳凰翩翩起舞的聖地,舞鳳寺* 舞鳳寺因與可清楚眺望到密陽市區全景的密陽名勝嶺南樓相鄰,地理辨識度較高,非常便於前往。密陽江上遊絕壁上有寓有阿娘傳說的阿娘閣,沿台階上行則可到達素有韓國3大樓閣之稱的嶺南樓與舞鳳寺。在參觀完舞鳳寺之後,可以前往嶺南樓、密陽博物館、阿娘閣、樸是春故居等地遊覽,在此遠眺下密陽江下遊對面公園的美景也是不錯的選擇。坐落於這座傳統都市中心的嶺南樓已成為密陽的像徵,與密陽江交相輝映,令人不由地為其拍手叫絕。供奉著寶物第493號舞鳳寺石造如來坐像的舞鳳寺位於密陽江延伸方向的山腳下,它與屹立於江面丘陵之上的嶺南樓構建了一幅美輪美奂的山水畫,景色可與中國嶽陽樓相媲美,深受詩人墨客的喜愛。 * 舞鳳寺的代表遺物,舞鳳寺石造如來坐像 * 舞鳳寺石造如來坐像結跏趺坐(佛教修禅人的坐法),手持降魔觸地印,頭頂螺發,眉宇間伴有白毫。最近已對其進行重新修葺,脖間畫有佛教三道。飽滿的天庭與長長下垂的耳朵給人以莊重威嚴之感。坐佛身披法衣,衣服褶皺充滿韻律感,胸間則披有裙衣。


慶尙南道(泗川市)

好似一頭巨大的大象在喝水,南逸臺海水浴場的象岩是泗川市的觀光名勝地。而南逸臺海水浴場擁有清澈的海水、柔軟的沙灘、蔥鬱的森林,規劃有觀景台、釣漁處等,是個一年四季絡繹不絕的海水浴場。特別夏季有各種海邊慶典、海洋電影節等活動。此外,更可搭乘參觀附近的知名景點-昌善‧三千浦大橋、閑麗海上國立公園的遊覽船。


京畿道(加平郡)

位在大成里的大成水上休閒是個可以體驗滑水運動、快艇、寬板滑水、香蕉船、遊覽船、遊戲船等多樣性水上設施的地方。設施部分有餐廳、販賣部、運動場、露營場、寬闊的山櫻花樹林等,適合一家大小出遊或是團體活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裡位在北漢江的上游,因此溪水相當乾淨。


江原道(麟蹄郡)

芳台山位於江原道麟蹄郡麒麟面芳洞裡境內,處在麟蹄郡和洪川郡邊界地區。它北臨雪嶽山,點鳳山,南臨開仁山。山脈呈向四週伸展的走勢,山脊綿長,峽谷深邃,風景壯麗,在古籍《鄭鑒錄》中對芳台山翺缈的山勢多次提及。因為這裡交通條件還不是很便利,所以自然環境沒有受到汙染,溪谷還如一絲未染過般乾淨,曉分谷裡碧綠的溪水像珠子一樣,滾動岩石上,滑落到山谷間,而赤分谷就像展開的扇子一樣,樣子非常奇特。因遠看像缽一樣而得名的“缽峰”(1,443m)和九龍德峰(1,338m)是芳台山的兩大主峰。芳台山自然休養林裡,林木蔥翠,密實的葉子含蓄了豐沛的水分,庭院石和兩段瀑佈是山間醒目的絕妙美景。 紫椴、桦樹、鬆樹、栎樹等樹種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展現出多姿的風貌,給秀麗的自然景觀更加錦上添花。物種豐富的山林中,熱目魚、鲶魚等魚類和野豬、兔子、野雞、狍、鬆鼠等野生動物也舒適的棲息著。峰頂“缽峰”的西南坡下,清靜的自然林間,開仁藥水(天然泉水)安然的躺在葉縫枝杈間。常年水流噴湧不斷的開仁藥水,方圓千裡,無人不曉,相傳它是1891年池德參(鹹北人)從事水利工作時,探察發現的。身處芳台山間,夏季高大的樹木郁郁蔥蔥,遮天蔽日,從枝葉間掠過的山風清爽無比,溪谷裡萦繞的水汽也帶給肌膚清涼之感,是極佳的避暑勝地。芳台山的赤分谷和骨庵谷、龍澤谷、開仁洞溪谷等一到秋天,丹楓就如火如荼的染滿山野。從山頂鳥瞰,西面的九龍德峰(1388)、硯石山(1321)、鷹峰山(1156)、加七峰(1240)等壯麗的山川秀色一眼就可盡收眼底。


忠淸北道(鎭川郡)

蒼鷺從每年3月起,會在鎮川郡梨月面老院里老谷村後方約1,000年樹齡的銀杏樹下築巢繁殖,11月時再飛往台灣等地度冬,現已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13號保護。此處從數百年前起就是廣為人知的蒼鷺棲息地,而村莊居民們大約從1百年前開始就負責照料這些嬌客。此處到1973年為止都還有白鷺與蒼鷺一起棲息,現今僅剩下蒼鷺了。 * 觀光最佳時期 : 4月、9~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