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中區)

藥峴聖堂為長約32m,寬約12m,總面積396m²(約120多坪)的小規模聖堂建築。1886年(朝鮮高宗23年)容許宗教自由後,隨著天主教信徒的增加,而決定於明洞聖堂之下設立公所,此即為今日聖堂之前身。1891年由當時曾為明洞聖堂主教的Doucet神父於蛤洞購置土地,再由副主教Coste神父進行設計及監督施工,藥峴聖堂於1892年正式誕生。聖堂所在之處因在過去是栽培藥草的地區,為擁有許多藥草田的山嶺,故被稱為「藥田峴」,簡稱「藥峴」,泛指今日首爾萬里洞至首爾站一帶,聖堂之名也由此而來。藥峴聖堂做為韓國第一座西洋式聖堂建築而備受矚目。雖然有部分呈現歌德式建築的特色,但聖堂整體為呈現半圓形笨重的拱形屋頂與窗戶較窄等羅馬式建築特色的磚造建築。聖堂為十字型平面構造,側面窗檐高度較低,不採尖拱而採圓拱造型,而正面出入口與左右兩側突出的出入口窗戶部分,則各自呈尖拱造型的歌德式建築特色,可謂將兩種建築特色巧妙融為一體的優美建築。* 腹地面積 - 1,309㎡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Heyri藝術村是一個集合韓國國內多位作家、藝術家、製作人、建築家及音樂家等作品創作而成的一個藝術村。因此在藝術村裡,無論是住宅、工作室、美術館、博物館都極具設計新穎感。有些藝術家們在Heyri藝術村內創作,並且也在現場販售作品。自2005年起,Heyri藝術村內的博物館、展示館、音樂廳等建築物約有40多棟,預估在3~4年之內可以增加到400多棟。Heyri文化藝術村內也有許多兼具展示館及咖啡廳、餐廳的休憩設施。Heyri藝術村內一直維持著與大自然共存的理念,所以藝術村內所有的建築物不得蓋超過三層樓以上,外觀也都各有風格特色,建築本身就可以稱得上是一件藝術品。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 海云台

釜山廣域市立博物館位於釜山市海雲台區佑洞,與釜山文化會館、市民會館、市立博物館同為釜山具代表性的文化空間。市立美術館於1998年開館,規模為地下2層、地上3層,具有展覽廳、收藏庫、教育研究室、辦公室、戶外雕刻公園等。美術館透過收集、展示、研究各類美術作品、資料,以及推動國際交流,提供寬廣的美術文化空間。多樣性的藝術作品及藝術家活動,提高了釜山市民對藝術文化的認知,亦提供了健全的藝術活動空間,成為大眾易於親近藝術的場域。參觀時間為上午10點至晚上8點,每週一與元旦休館。


大田廣域市(大德區)

* 大田與清州的命脈、大清湖 *大清湖為跨越大田市與忠清北道清州市、沃川郡、報恩郡的人工湖,於1975年動工,1980年竣工,提供大田和清州地區飲用水等各種用水,為中部內陸地區的重要水源。湖水面積為72.8㎢,水深80km,總蓄水量可達15億噸,為韓國第三大人工湖。湖水上方海拔200~300公尺處有小山與森林,為著名兜風路線。平時有許多候鳥與留鳥,夏天時上流處常可見白鷺。* 大清湖周邊景點 *登上觀景臺可清楚觀賞到大清湖與周邊景致,1998年開館的水文化館裡,有立體電影院和水族館等多項遊樂設施,還有草地廣場可供休憩。附近有遼闊的錦江遊樂區、長溪觀光區(大清海洋樂園)、文義文化財園區等,不妨一併同遊。


首爾(中區) , 東大門

新堂洞辣炒年糕街形成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70年代的後半,70年代尾聲至80年代,則是新堂洞炒年糕街的全盛時期。1980年代每一家炒年糕店都出現了「DJ區」,當時會傾聽大家的故事和播放音樂的所謂的「帥氣DJ哥哥」儼然成為了新堂洞辣炒年糕街的象徵。另外,那個時候也是高中棒球的全盛時期,當時只要位於東大門棒球場附近的德壽商業高中和善鄰商業高中的比賽一結束,新堂洞辣炒年糕街就會擠滿了學生,這些學生就這樣成為了二十多年的常客。他們只要懷念起以前,就會回到這條巷子來,吃著辣炒年糕,找回他們的青春。而事實上,新堂洞辣炒年糕街的歷史還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1950年代,據說新堂洞辣炒年糕街的馬福林奶奶早於1953年就開始賣起了炒年糕。以前有間東亞電影院,位於現在新堂洞炒年糕街的附近,在電影院的前面有賣炒年糕、玉米、馬鈴薯等的攤販。在一開始時,炒年糕只是放入辣椒醬製成的炒年糕,但新堂炒年糕這幾十年多年來,已經不再是塞塞牙縫的小吃,而是可以當作正餐的料理之一。最近,炒年糕裡最基本的材料必須具備雞蛋、粉絲、魚板、Q麵,還有魷魚、蝦子、起司等新口味的誕生。


忠淸北道(丹陽郡)

* 立於江中的三座山峰-島潭三峰 *島潭三峰位於南漢江清澈碧綠緩緩流動的江水中,以威嚴雄壯的將軍峰(丈夫峰)為中心,左邊有姿態婀娜的妾峰(女兒峰),右邊有反方向背對坐著的妻峰(兒子峰)等,三峰聳立於水上。相傳朝鮮開國功臣鄭道傳的號「三峰」亦與此處有關。根據傳說正妻討厭為了生兒子而娶妾的丈夫,轉身背對而坐,越仔細看,越覺得三峰的樣貌與名稱相當貼切,令人不禁感嘆祖先們的智慧與想像力。將軍峰上還有名為「三島亭」的六角亭子,早年理學家退溪先生曾在此留下「山明楓葉水明沙,三島斜陽帶晩霞,爲泊仙槎橫翠壁, 待看星月湧金波」這首歌詠此處美景的詩。島潭三峰周邊於1998年設置音樂噴泉,打造了休憩空間,讓造訪三峰與石門的遊客能在此消除疲勞。每到夜晚,配合音樂舞動的水舞噴泉,更添增美麗浪漫的氣氛。* 三峰逸事 *三峰原本位於江原道旌善郡的三峰山,因為在洪水時被衝下來,才成為今日位於丹陽的島潭三峰。相傳從那之後,丹陽每年都付稅金給旌善郡,但鄭道傳表示:「又不是我們讓三峰衝下來的,我們反而因為水路受阻,損失慘重,沒有理由為了毫無用處的山峰繳稅,需要的話請拿回去」,從此不再需要繳納稅金。


首爾(永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位於楊花洞的仙遊島公園是由仙遊淨水場改建而來的,這也是韓國第一個再利用生態公園。具有神仙嬉遊之地涵意的仙遊島,1978年~2000年期間為供應首爾西南部自來水的淨水場,2002年4月起則改建成生態公園。園中的漢江歷史館展示有漢江流域的地質、生態界、漢江邊的文化遺跡等資料,水生植物園中則可觀察到水生植物的生長與淨化過程。 時光花園中還特別設置了許多小庭院,分別種植有四季的林木與花卉,讓前來的遊客無論在什麼季節,都欣賞到美麗的自然景色。在漢江市民公園楊花地區,連結仙遊島的仙遊橋是用天然的原木建成。月牙型的拱橋在夜晚燈光的照映下,更顯浪漫、多情,因此又被稱為彩虹橋,是首爾著名的美麗夜景之一。


全羅北道(全州市)

全州韓紙博物館為國內造紙業中,為運營生產報紙用紙和出版品用紙的大廠之一。韓國的傳統韓紙文化和現今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韓紙樣貌,在這裡都可以同時觀賞得到,並為了讓遊客了解韓紙的特性,及寄與韓紙文化的發展,於2007年開始正式更名為全州韓紙博物館。目前收藏有韓紙工藝品、韓紙製作工具、古文書、古書籍等與韓紙相關的遺物。並且每年以不同的主題舉辦韓紙特展,讓大家認識韓紙的優秀性和韓紙之美。


首爾(鍾路區) , 市廳・光化門 

世宗大王銅像位於景福宮正門前的世宗路上的光化門廣場,世宗大王為韓國知名的民族英雄,因考慮其為韓國歷史上第一位於景福宮登基且去世的王,所以在光化門前設立了世宗大王的銅像。藉此建立民族自尊,向全世界發揚韓民族的優越性。世宗大王銅像為高6.2m、寬4.3m的坐像,並採坐北朝南的帝王方位,前方250公尺有李舜臣將軍像。銅像的面容不強調君王的威嚴,反而呈一副溫和的表情,其一手拿著書,另一手則是招呼著百姓前來的模樣,整體給人一種容易親近、溫和的感覺。世宗大王銅像前方廣場展示了渾天儀、測雨器、仰釜日晷等模型,廣場邊緣則設有水道以及年表刻文。 另外銅像後方則設有6根石柱,並刻有集賢殿學士圖、鑄字所圖、六鎭開拓圖、對馬島征伐圖、地音圖、書雲觀圖等,象徵了世宗大王所創下的偉業。而銅像後方亦設有通往位於地下的世宗故事館的出入口。


釜山廣域市(沙上區)

三樂生態公園是位於釜山廣域市沙上區三樂洞的市民公園,其總共佔地143萬坪,內有12種運動項目的運動設施以及草地廣場、野生花園區、天然溼地、自行車道、散步道、文化體驗區等體育休閒空間,演唱會、運動會、慶典等各式各樣的活動也常在此舉辦。按摩步道與野生花體驗園區也相當受出門遊玩的家庭的歡迎。而因其擁有廣大的停車場,交通也相當便利,讓居民們可以很方便地抵達。此外,三樂生態公園佔地達1萬7千坪的草地公園中的油菜花田,也漸漸成為釜山相當有名的新名勝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