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粵華苑為中國廣東省於水原孝園公園西側所建的中式庭園,保存了廣東地區傳統庭園的特色,建築與庭園設計相輔相成,十分協調。2003年10月京畿道與廣東省締結「友好交流與合作關係協議」,依據其內容,雙方約定在彼此的城市內建築對方的傳統建築,粵華苑因而自2005年6月15日起動工,於2006年4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 粵華苑的設計採自廣東省傳統的嶺南庭園樣式,於屋內往窗外看,即可欣賞到美麗的庭園景致。後花園並以土石堆砌出假山,再打造人工湖與人工瀑布,其上設有涼亭。 園內處處可見刻有詩文的建築,皆依據廣東地區的傳統建築樣式建造而成,白色石灰粉牆襯著藍色磚瓦與木造建築為其特色。而屋頂接合處則採用木材、石磚、石灰雕塑等建材。 由80位中國工匠於2005年6月跨海來到韓國親手精心打造出的粵華苑,佔地6,026㎡(1,820坪),耗資34億韓元,皆由廣東省一力承擔。而依據2003年10月締結的協議,京畿道方面則在中國廣州的越秀公園內,仿全羅南道潭陽郡瀟灑園的形式,興建韓式庭園海東京畿園,並於2005年12月對外開放。


首爾(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西江大學為一所位於首爾市新水洞的私立大學。以天主教信仰和耶穌會的教育理念為基礎,跟隨大韓民國的教育精神而設立的一所教育機關。以小班制培養精英的教育方式,帶領韓國私立學校掀起一波風潮的西江大學,透過嚴格的學士管理和以學生為中心的主修選擇制度,兼具其知性和人性,培養具備國際觀的人才和養成而努力。1960年設立的西江大學,校園坐落在延世大學、梨花女子大學鄰近的新村地區,校園雖不大卻以具有堅強實力的名門大學為名。


全羅北道(全州市)

保存韓國之美的全州傳統韓紙院將傳統韓紙製造技法完整重現的全州傳統韓紙院,是滿載著千年精神生產韓紙的地方。此處生產的韓紙有80%以上輸出到日本,剩下的為韓國國內消費所用。韓紙與其他紙類不同,為祖先們匠人精神所孕育出的重要遺產,而韓紙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品。來到這裡可以學習撈篩韓紙、加入花紋、烘乾等韓紙製作過程。紙的寶庫-全州全州韓屋村大街小巷內的景點眾多,就算只走在韓屋村的大路上,各種博物館與體驗館、美麗的商店等櫛比鱗次,提供不少樂趣。其中絕對不能錯過的地方就是全州傳統韓紙院,提到‘全州’,最先想到的特產之一就是‘韓紙’。全州從千年以前就因生產名品韓紙而聲名遠播,就算是韓紙使用量驟減的現代,全州仍擁有超過10餘處的韓紙工廠,此處生產的畫宣紙佔全韓國流通量的80%。全州韓紙院除了展示販售書法、東洋畫、工藝用等常見韓紙外,還有用來反射黃土遠紅外線補強健康機能的黃土壁紙用韓紙,以及煤炭韓紙等特殊韓紙。撇開功能不談,光看到美麗染色下韓紙層層排列的模樣,就可感受到其美麗並不亞於其他藝術作品。這裡並不只是一般的韓紙陳列與販售處,其本身所聚集的韓紙就如藝術品一般。韓國最早受到世界級名品認可的韓紙!快來全州傳統韓紙院充分感受韓紙的魅力。


首爾(中區) , 東大門

位於南山東邊的山麓的獎忠壇公園,是朝鮮英祖時期爲守衛南邊都城而建闢的,原為南小營之所在地。在1895年8月20日,發生的明成皇后於景福宮內遭受日本刺客殺害事件,當時宮內大臣李耕稙及侍衛大將洪啓薰等眾多將兵為了擊退日本軍人最後都不幸犧牲。據此高宗皇帝在1900年11月下令建蓋獎忠壇祀堂來告慰英魂,現在的新羅飯店迎賓館就是位在其原來位置。直到1908年以前,每年春季秋季都會舉辦祭祀儀式。祀堂在韓戰中遭受破壞而毀損,1969年獎忠壇碑被遷址到現今位置。在獎忠壇建立完成的1919年,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扼殺韓國民族精神而興建了博文寺,並將這裡改建為公園,直到光復以後,日本帝國統治時期興建的建物才被全數拆毀。在1984年9月22日建設部發布告示,指定獎忠壇公園為第374號近隣公園,並將部分區域與南山自然公園合併,其餘原有的部分依舊維持原稱。獎忠壇公園一帶,包括有獎忠壇碑、水標橋、崇政殿、關聖廟和臥龍廟等文化遺產,還有3.1運動紀念碑、韓國儒林獨立運動巴里長書碑、萬海韓龍雲史碑,以及柳寬順、李儁烈士和金龍煥先生銅像等,是一座與抗日運動相關充滿愛國衷情的民族公園。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與天地淵、天帝淵並列為濟州三大瀑布之一的正房瀑布是亞洲唯一的直接流入海中的海岸瀑布,高23m,寬8m。正房瀑布的懸崖上刻有「徐市過之」幾個字,相傳為徐福奉秦始皇(BC259-BC210)之命尋找長生不老藥時,曾經過此處而留下。西歸浦的得名也是取自徐福由此向西而歸之意。正房瀑布所在懸崖倚海而立,其上有古松斜長,彷彿就要落入海中。這裡向東300m有一處高5m的小正房瀑布,夏天十分適合休身養性。海岸懸崖上還有瞭望臺,可觀賞海邊的美景。


首爾(麻浦區) , 首爾西部

世界盃公園是爲紀念2002年首次在韓國舉辦的第17屆世界盃足球賽,同時也爲整治自1978年以來15年間掩埋共約9,200萬噸垃圾的蘭芝島而修建之公園,於2002年5月1日正式開放。歷時6年的淨化工程(處理掩埋垃圾中污染環境成分的工程)及1年多的公園建設。世界盃公園位於首爾世界盃體育場附近,由和平公園、天空公園、彩霞公園、蘭芝川公園與蘭芝漢江公園共同建構而成,公園佔地廣闊,面積高達105萬坪,吸引許多民眾喜愛在傍晚時分到這裡溜冰或散步休憩。 * 和平公園 446,283㎡ (135,000坪) 紀念21世紀首個世界盃賽事,提高韓國與首爾形象的現代公園,發揮著作為世界盃體育場前院,以及首爾西北部地區中心公園的作用。和平公園也是代表世界盃公園整體的公園,是追求自然與人類共存共生,祈求和平的空間。擁有未來指向型開放廣場「UNICEF廣場」,以及從漢江引水,種植許多能淨化水域的水生植物的「蘭芝蓮花池」等。 * 蘭芝漢江公園 776,863㎡ (235,000坪) 位於漢江邊的蘭芝漢江公園與其他漢江公園不同,是往江邊方向延伸、具和緩坡度的新概念親水公園,佔地規模為13個漢江公園中的第2大,擁有自然生態濕地與自然環境保存空間、遊覽船碼頭、草地廣場與露營場、遊艇場、弓箭場、運動場等設施。 * 天空公園 191,736㎡ (58,000坪) 天空公園是世界盃公園5個公園中距離天空最近的公園,曾經遍地都是垃圾的,如今則成為擁有數個觀景臺,擁有美麗景致的草地公園。除首爾市內外,遊客用肉眼即可直接觀賞南山、北漢山和冠岳山景色。此外這裡還設有5台風力發電機,爲整個公園及公園管理事務處提供充足的電力。此處也種植了大片的紫芒,每到秋天還會舉辦紫芒節,在紫芒節期間天空公園更會開放夜間參觀,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造訪。 * 彩霞公園 340,497㎡ (103,000坪) 由漢江下游第一垃圾掩埋場上端部分約10萬3千坪的掩埋場重建而成。掩埋場環境惡劣,為解決利用度低的問題,並預防地盤下陷,鋪設草坪建立不會破壞地形的環保高爾夫場,並在高爾夫場附近設置了能欣賞漢江風景與美麗彩霞的市民空間,以使地盤穩定,並達到環境利用的最大化。 * 蘭芝川公園 446,283㎡ (135,000坪) 蘭芝川公園是在天空公園下的蘭芝川附近開發的公園。過去曾經垃圾污水橫流,現在已整頓恢復成清澈河流的新面貌。此處還有約50,000棵樹木生長的樹林,並沿著水岸設置散步路,也為附近的身心障礙者、青少年、老人等設有各種休閒運動設施。


京畿道(廣州郡) , 議政府

於2008年12月19日正式開幕的昆池岩渡假村,距離首爾江南只需40分鐘車程為其最大特點。此外,昆池岩渡假村是首都圈內最具規模的大型滑雪場,擁有476間特級飯店水準的公寓式套房、SPA和滑雪場等各項附屬設施,屬於休閒綜合型渡假中心。昆池岩渡假村為減少滑雪道冗長的等待時間,並顧及旅客的安全和便利,預計實施滑雪場進出人數限制制度。除滑雪季票使用者外,人數預定限制在4,500名左右,若非滑雪場會員,可利用網站先行預約,若當天滑雪旅客預約人數未滿的情況下,將開放現場購票,週末假日人潮眾多,建議提前上網購票。昆池岩渡假村為配合不同級別的滑雪愛好者,設計出9條擁有寬廣幅度的滑雪道。園內還有3臺空中吊車可以連接到山頂,長約1.8公里的初中級滑雪道也是首都圈內最大規模。另外還有生態河川沿著渡假村中心潺潺流動,讓遊客們可以充分感受到清新純淨的大自然,渡假村內還備有最新型SPA和大眾浴池等其他設施服務。


慶尙北道(慶州市)

國立慶州博物館因忠實呈現新羅千年文化而深受歡迎,最近因博物館內美術館開館,以及重新規劃考古館、雁鴨池館與特別展示館後,整個展示空間煥然一新。近來博物館著重於改善展示室與遊客便利設施等硬體設備的擴充,而之後將更致力於博物館經營及與終生學習相關的軟體開發。為配合變化與革新的時代,除需要專門的營運方式之外,這個時期還要訂定能夠體現博物館整體的中長期發展方案。做為新羅文化保存、展示、調查與研究的核心文化中心,往後將持續推廣促進各種企劃展與國際交流事業、社會教育活動等,期望躍升成為東亞中樞的文化複合機關。


慶尙北道(慶州市)

依慶州普門觀光園地開發計畫,在慶州市東邊的明活山古城址下所興建的1,652,900m²(50萬坪)人工湖。普門湖附近也具備了國際規模的旅館與慶州樂園等各種娛樂設施與休閒公園。普門湖的散步道與腳踏車道相當典緻,是相都受歡迎的健行路線。慶州市內的櫻花不是只有局部地區才有,而是整個慶州市內都像櫻花天地一般,相當特別。雖然全市內都開滿櫻花,但普門湖周圍與佛國寺公園的櫻花特別美麗,只要風一吹,櫻花瓣就如雪花般飄落,相當迷人。慶州市在每年櫻花盛開的4月會舉行慶州櫻花馬拉松大會。


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華城行宮是正祖到顯隆園時暫時停留的地方,規模比其他行宮雄偉,使用率也較高,所以有人甚至稱之為景福宮的「副宮」。正祖18~20年興建華城,並於八達山東側建立了行宮,平時則作為留守府(即現在的市政府)。華城有蒼龍門(東)、華西門(西)、八達門(南)、長安門(北)4個門樓,因其優異的建築技術被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在韓國被喻為第一個新都市開發的案例,受到極大的肯定。朝鮮第22代王正祖,為了哀悼慘遭關進米櫃而死的父親思悼世子,將其墳墓遷葬到當時最好的明堂水原(現今的華城市),並命令住在陵寢周圍的居民搬到八達山下,建造了城市和城郭。參與華城的國弓體驗、八達山頂孝園敲鐘以及行宮的各種傳統文化體驗,能讓遊客對韓國的文化財有進一步認識。此外還有試穿大長今服裝、許願樹、蓋紀念戳章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