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西大門區) , 市廳・光化門 

西大門刑務所是大韓帝國末期,受日本殖民期間高壓期間所蓋的監獄。80餘年間見證了韓國近、現代動盪期的災難與民族的恨等歷史,是韓國民族抗日獨立運動期間,日本帝國主義下的代表性鎮壓機關。 1908年10月21日以硬性監獄為名啟用。之後日本統治期間搶走了韓國的國權,抗日的民族獨立運動在全國各地發起,日本帝國逮捕了許多韓國的愛國志士,並關進這座監獄。因犯人人數增加,又另外在麻浦孔德洞蓋了另一座監獄,於1912年9月3日改名為西大門監獄。就像名字的變化一樣,為了保存民族受難的歷史,於1992年8月5日改為現在的“西大門獨立公園”。考慮到歷史性與保存價值,至今還完整保存7棟。其中獄舍3棟與死刑場被指定為史跡第324號。1995年起在西大門區展開了有關西大門獨立運動史跡地保護區活動。因祖國獨立運動,在日帝侵略下進行抗爭而被捕入獄後慘遭迫害的殉國愛國先烈們。除了替先烈們的靈魂祈禱,還為了要無時無刻提醒子孫們先烈們的獨立精神,重新裝修後,於1998年11月5日建立了具有歷史教育意義的“西大門刑務所歷史館”。


首爾(廣津區) , 首爾東部

世宗博物館為世宗大學創立者朱永夏博士與崔玉子博士所創,內部分類展示兩人40年來所蒐集的民俗用品、木工藝、服飾、飾品、陶瓷器與書畫等。本博物館原為1959年忠武路校舍附設的“首都畫廊”,之後隨著校舍遷移至現今君子洞而於1965年在世宗館1樓成立“民俗館”展示,1968年8月在現“愛智軒”北邊新建民俗館(現世宗畫廊),擴張並常設展示,對於學術研究有所貢獻。韓國古代建築百濟塔樣式的4層樓鋼筋混凝土建築於1973年5月5日竣工,新的世宗博物館開館,而後又於1977年5月20日擴建。1979年世宗大學改制後,博物館也跟著改名為“世宗博物館”,並直至今日。持續不斷致力於韓國的文化、藝術、民俗與考古學等研究,提供給學者及學生們具體鮮明的實例。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國立民俗博物館將朝鮮時期的生活型態,按照地域、功能、時代、類型等在各區展示。共有4,000多件珍貴的歷史民俗資料,於館中展示開放參觀。特別是在中央大廳,定期有各種傳統文化、民俗等相關展覽。 館中的第1展示室,主要是以韓民族的生活型態為主,紀錄著從遠古時代到朝鮮時代(1392~1910)為止,韓民族生活的模樣。各時代的文化差異、特徵、史蹟遺物等,都可在此比較、了解。在時代變遷的過程中,所遺留下的陶瓷器、農具、印刷品等,也都陳列在展示室內。第2展示室主要以生活型態為主,農耕、狩獵、捕魚、衣服、房屋等相關資料,都可在此搜尋。再加上各種手工藝品、裝飾品、碗具、泡菜、醬缸臺等,讓人目不暇給。第3展示室的主題是韓國人的一生,從出生、成年禮、結婚、到死亡為止,都清楚地展示在館中。特別是市場的商業交易和傳統民俗信仰,更刻劃地生動傳神。 而戶外的露天展示區,更比室內多了一份輕鬆自在,還可欣賞到濟州特有的石頭爺爺、水車、園頭幕涼亭等。


京畿道(龍仁市)

愛寶樂園環境學院的參觀教學目標,為使參訪者在體驗污水處理設施與廢水淨化課程的同時,認識到環境的寶貴,並為了美好的未來環境,具體實踐環境保護。愛寶樂園的淨水設施,主要負責處理於遊樂園與加勒比海灣等處所產生的,每天平均7,000多噸的污水與廢水,最多甚至可處理高達14,000噸的污、廢水量。將集水井匯聚的污、廢水進行微生物分解與過濾過程,至產生乾淨的水為止,約需24小時。淨化完成後的水,則拿來再利用,如用來澆整個園區的花等。一部分則排入河川,水質以能讓鯉魚棲息其中為準,淨化得十分徹底。與小學教科書內容連結的參觀教學,介紹水質污染的原因,並以喚醒人們重視水的寶貴為目標,分為基礎課程與深入課程,整個參觀教學活動的進行,自集水井至放流為止,使參訪者能體驗淨水的全部過程。


濟州道(濟州市) , 济州岛东部

濟州道立美術館位於濟州美麗又清淨的大自然中,是藏身在充滿藝術光輝與氣息森林裡的美術館。館中以濟州的傳統文化為基礎,完美地反映了文化藝術史,不僅介紹了濟州的美術史,遊客還能在此領略世界美術史與其演變。更特別的是,能在此欣賞到韓國代表性畫家張利錫所捐贈的110幅作品。透過常設展、特展、張利錫紀念展區、戶外展示區,能進入豐富的作品世界,了解到所謂藝術的創意性與多樣性。此外,也企劃並進行各種文藝活動。


釜山廣域市(南區)

五六島Skywalk一帶過去叫做「seungdumal」,原本因形如馬鞍被稱為「seungduma(漢字音近「乘頭馬」)」,後來末字的發音才轉變為韓文音的「mal」。而當地的海女與居民則把這裡稱為「challokkae(韓文意指瘸腳)」。命名由來據說是此地因海浪侵蝕慢慢產生六個島後,原本突起的部分陷了進去,形成了渡口與入海口的小丘,好像馬一瘸一拐的樣子而得名。 位於韓國東海與南海交界的此處,在2012年9月12日開始動工,於2013年10月18日正式開放,以「行走在天上」之意將步道命名為「五六島Skywalk」。 Skywalk位於高達35公尺的懸崖上,用鐵製的支柱加上24片玻璃板,做成呈馬蹄型,全長15公尺的玻璃步道。腳下所踩的玻璃是用4片厚12mm的玻璃板貼上防彈包膜,特別製作成厚55.49mm的高荷重防彈玻璃,十分安全。透過下方的透明玻璃可以看到海浪拍打著絕壁,給人強烈的刺激感。Skywalk也是知名的攝影勝地,站在此處,可見大海於眼前開展,無時無刻都呈現美麗的姿態,依天氣瞬時變幻各種色彩。當天氣晴朗時,甚至還可以看到日本的對馬島。最近更被選為釜山Korea Route內的觀光景點,可謂名副其實的新興熱門景點。


首爾(中區)

俄羅斯公館是建於19世紀90年代的文藝復興建築。據推測,該建築物由俄羅斯土木工程師A.J. Scredin sabatine所設計。日本爲了加強在朝鮮王國(AD 1392-1910)的勢力,1895年發動了乙未事變。在這次事變中,日本公使三浦梧樓爲首的日本浪人們殺害了一直支援清朝(1636-1912)的大韓帝國皇后——明成皇后(1851-1895),之後爲了安全,高宗和太子曾在舊俄羅斯公館裡避難1年。舊俄羅斯公館1945年後變爲蘇聯領事館,6·25戰爭(1950-1953年)期間大部分被焚毀。只有塔身和地下一部分被保留下來,1973年才復原成現在的樣子。* 面積 - 1,102㎡


首爾(松坡區) , 蠶室(樂天世界)

從奧林匹克公園北2門向夢村土城方向前行便可到達夢村歷史館,這裡是展示百濟文化代表遺物的地方,通過參觀可對百濟文化有所了解。夢村土城作為漢城時代百濟的重要城郭之一,從1983年至1989年,經過六次精密地調查才發現了這裡的窯洞舊址和土器等遺物。在夢村歷史館中可對當時祖先們遺留下來的痕迹一目了然。 步入展館,可以觀賞到在岩寺洞、明逸洞、驿三洞等漢江流域一帶留下歷史足迹的漢城百濟時代的地穴居和古墳模型,處處洋溢著百濟時代的氣息,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便踏入到了夢村土城的遺物館。遺物館的正中央是夢村土城的模型,四週則是各種土器、磨刀石、網錘等當時的生活器具。雖是模型,但卻可以看到與公州和扶余相關的石獸、飾物、金銅鞋、彌勒半跏思惟像、七只刀等從日本運過來的百濟遺物。 將夢村土城中挖出來的百濟時代居住地完整保存著的“百濟豎穴址”從建築外觀到內部,全部模仿地穴居而建,進入其中會讓人產生回到先史時代的錯覺。百濟遺址夢村土城、石村古墳還有這裡出土的遺物全部在此進行展出。 夢村歷史館是展示漢江流域百濟文化、遺址及其遺物的地方,也是首爾兩千年來作為古都的歷史鑒證,開館於1992年1月。歷史館主要對古時的居住地、古墳群、夢村土城遺址模型及遺物進行展出,在此可將曾經璀璨一時的百濟時代的文化和歷史一覽無余。 尤其是夢村土城作為推定早期百濟都城為河南慰禮城的重要歷史遺址,具有重大意義,是一處鮮活的歷史教育場。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位於北村嘉會洞的白麟濟故居,是妥善保存近代韓屋樣式,極具代表性的日據時代韓屋。整個建築建於能將北村盡收眼底,約2,460㎡的腹地上,以氣派的舍廊房為中心,一旁是寬闊的裡屋與庭園,最高處則是雅致的別堂。白麟濟故居既保有傳統韓屋之美,又巧妙地融入近代的變化,不管是建築規模與歷史價值,都被視為足以與前總統尹潽善的故居相提並論的北村代表建築。 白麟濟故居不僅使用1907年京城博覽會時初次被引進首爾的鴨綠江黑松做建材,還具備同時代典型上流住宅的許多特色。有別於一般以不同棟區分舍廊房和裡屋的傳統韓屋,這裡將兩個空間以走道相連,不需走到門外即可在兩處之間自由移動。而日本式的走道、舖有榻榻米的房間,還有紅磚與玻璃窗的大量使用,無一不反應出建築當時的時代背景。此外,舍廊房的一部分還被建為2層樓的建築,這也是朝鮮時代傳統韓屋所未有,僅見於白麟濟故居的特徵。白麟濟故居能一次欣賞到庭院裡氣派的舍廊房、中庭處寬闊的裡屋、後院雅致的別堂,可謂能多方面感受韓屋之美的珍貴古蹟。 * 白麟濟故居自1913年落成以來,所有權幾度轉移,直到1944年才轉至當時醫界第一人的白麟濟先生名下,其名也由此而來。2009年首爾市購入此地並重新修繕,直到2015年11月18日才正式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