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淸北道(丹陽郡)

古藪洞窟為位於忠清南道丹陽郡丹陽邑古藪里山腰的洞窟,約5億年前古生代前期在海底堆積的石灰岩發達形成母岩的石灰岩洞窟。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256號,總長1,700m的鐘乳洞窟。古藪洞窟的名稱取自於古藪洞名,探查此村落的歷史,會發現有個與壬辰倭亂相關的傳說。「離開漢陽,踏上避難之旅的密陽朴氏兄弟,其中弟弟定居於清州,而哥哥為尋找安息之地而徘徊於山間野嶺,後因馬的腳病了而停留於此,為今日古藪里的起源,這村落居住著密陽朴氏。」古藪洞窟於1973年10月被韓國洞窟學會考察團所發現,設立裕信高等學校、昌現高等學校的學校法人裕信學院於1976年將此開發為學生們的自然學習場,成為韓國國內備受矚目的洞窟。洞窟內有馬陸、螞蟻類;水裡有蝦類、短溝蜷、魚等25種生物棲息,獅子岩、章魚岩、禿鷹岩、瑪麗亞像等120餘個的鐘乳石與石筍,非常壯觀地排列著。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 海云台

借用中國峨眉山之名, 1996年1月在海雲臺瑪瑞納中心開業的峨眉山中國餐廳, 以一流口味和貼心服務, 深受廣大中華料理愛好者喜愛,來釜山訪問的著名人士也經常光顧於此。


釜山廣域市(釜山鎮區)

元祖凡川洞辣炒年糕以「火辣辣的辣炒年糕」而聞名,是韓國最早開始製作辣味濃厚的辣炒年糕的店家之一。


慶尙北道(聞慶市)

「穿越回朝鮮時代」 聞慶鳥嶺開放式攝影場是因2000年KBS電視臺的大河劇《太祖王建》在此拍攝而聞名的攝影場,之後KBS的大河劇主要皆在此拍攝。2008年在聞慶市的支援下,將過去原以高麗時代為背景的拍攝場景全新改建為朝鮮時代的風貌,能一次看到朝鮮時代不同身分地位者的住宅構造、生活形態,以及宮殿與軍隊、官廳衙門等各種建築。


仁川(南洞區) , 仁川市區

仁川大公園為仁川廣域市東部公園事務所管轄的11個都市自然公園(仁川大公園、中央、富平、桂陽、白馬、藥師、虎鳳、連喜、不老1、不老2、黔丹)之一,位於南洞區長壽洞,傍著官帽山與上芽山。仁川大公園為仁川唯一的大面積綠地公園(89萬坪),依年度組成事業界(1982~2006年)興建中,為厭倦都市生活的現代人提供一個舒適的休憩處。


濟州道(濟州市)

位在濟州國際機場3F國際線出境處的GALLERIA免稅店有國內外知名品牌,如: CHANEL、DIOR、MCM等,販售種類從香水、珠寶、包包、香菸、酒類、巧克力應有盡有。


江原道(束草市) , 江陵

以雪嶽山為中心形成的山村文化、東海捕魚為重心的漁村文化,以及韓國戰爭以後流離失所的百姓形成的避難民文化,這三個文化共同形成束草的獨特鄉土文化。在束草市立博物館和難民文化村可以參觀到束草的獨特民俗風情。還有歲時活動體驗、北韓文化體驗、博物館文化講座等各式各樣的體驗活動。


忠清南道(扶餘郡)

位於忠清南道扶餘郡百濟文化園區內的<百濟歷史文化館>是展現熊津及曾經絢爛光彩的百濟時代歷史和文化空間,也是韓國獨一無二的百濟史專門博物館。擁有地下一層樓至地上二層樓的規模,包括共分為四間作為可供展示百濟歷史和文化探訪的常設展覽室、企劃展覽室、百濟體驗館、歷史資料室、3D影像館及大禮堂等多樣化空間及教育設施。百濟歷史文化館不是展示出土遺蹟物,而是將百濟時代重要的遺蹟和歷史事實以縮小版模型、照片及影像等方式來呈現,更加方便遊客參觀與了解百濟的過去。另外也會定期舉辦類似像是「以照片來見證100年前的扶餘」等相關的特別企劃展覽。百濟歷史文化館所座立在的百濟文化園區,是韓國首個重整再現三國時代王宮中的百濟王宮之處,也有泗批宮、陵寺、生活文化村、偉禮城、古墳公園、百濟之林等建物一同組成,是非常適合家族及朋友前往參觀旅遊的好所在。


大邱廣域市(中區)

鳳山文化街是大邱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藝術街道,從鳳山洞大邱學院至鳳山十字路口的一條路上,有大大小小20多間畫廊密密麻麻的聚集在一起。從1991年幾間畫廊連開在一條小巷弄開始,逐漸轉變成為文化藝術的街道,也成為大邱市民對文化藝術需要日漸增大的滿足空間。在道路被包裝的乾淨整潔,路上排立著古色古香的街燈和精心栽種的花叢群落的鳳山文化街,開設的青少年文化之家深受歡迎,從專業藝術家到一般市民從開館以來絡繹不絕前來參觀的人數持續增加中。鳳山文化街在一年之中經常舉辦各項作品展,鳳山美術季也定期在每年10月舉行,整條街慶典也被人山人海包圍的更加熱鬧有趣。


京畿道(龍仁市) , 龍仁

京畿道兒童博物館是韓國第一座為兒童所建的獨棟體驗式博物館。為遏止填鴨式教育在韓國教育現場蔓延,博物館提供能讓兒童自我主導學習的互動式展覽與教育活動,讓小朋友們能在此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並依小朋友各自的興趣與發展階段,選擇適合的學習內容,熟悉各式各樣的主題與概念,盡情發展想像力與創意力。 * 開館日 : 2011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