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南道(陜川郡)

與通度寺、松廣寺並列韓國3大寺剎的海印寺,建立於802年。目前寺剎內雖有大大小小的經殿,但皆為近代才建立而成的,只有藏經板殿為朝鮮初期建立,並保持當時的面貌。藏經板殿為保存13世紀流傳下來,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高麗大藏經板8萬餘章的木造建築。規模、型態一樣的兩棟建築分列在南北兩端,南邊的建築稱為<修多羅殿>,北邊的稱為<法寶殿>。沒有華麗的裝飾與漆色,僅扮演保管大藏經板的作用。通風良好、溼度強,適當維持室內溫度的高超科學技術,此建築物至今完好保存著八萬大藏經板。藏經板殿正確建立的時間不得而知,但1488年以朝鮮世祖之名建立後,韓半島遭逢火災或戰爭等災難皆為波及於此。作為保管世界唯一的大藏經板的建築物,不僅本身的建築之美與其中隱藏的科學技術,並於1995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 海云台

Pishon為歐洲風格的生活用品專賣店,展售各國獨特而實用的生活用品。在這裡可以看到一般品牌店或室內設計專賣店找不到的正品款式。從晚宴餐具到普羅旺斯風格(Provencal Style)的裝飾品等,商品玲瑯滿目。來自法國、義大利、德國、西班牙、英國等世界10多個國家,70多種品牌的時尚生活名品盡在Pishon。


首爾(龍山區)

位於首爾市梨泰院洞的Petra Palace是中東美食餐廳,可以品嘗到真正的地中海料理,提供新鮮健康的美食。


全羅北道(高敞郡)

禪雲寺與金堤的金山寺同為全羅北道的兩大本寺,擁有悠久歷史與出類拔萃的自然景觀,以及珍貴的佛教文化財,遊客川流不息。寺廟經營有可以體驗寺廟文化與享受休憩的寺廟寄宿。除了可以透過與僧侶茶談、缽盂供養、敲鐘體驗、108拜及參禪、兜率庵巡禮等活動體驗佛教文化之外,還可以欣賞山茶花群落地等週邊自然景觀。


首爾(中區) , 市廳・光化門 

撼動心臟的強烈打擊樂Beat!刺激感性的優美韓國國樂旋律!包含POP搖滾的國樂另類變身! Live Comic Music Show "Fanta-Stick"是以韓國的樂器為主,同時以世界性的名稱為跳板。將韓國傳統樂器與拍子,還有數位節奏等所有東西結合在一起,在舞台上散發出生命與獨特的味道。讓心臟跟著一起跳動的強烈打擊樂器節奏,刺激著感性的美麗弦樂旋律,韓西融合的旋律配上任何人都能觀賞的劇情,帶著生命的音樂以及趣味十足的笑聲,是個充滿樂趣的表演。每日晚上8時,於貞洞Fanta-Stick專用館都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感動! 


京畿道(龍仁市) , 龍仁

愛寶樂園夢幻聖誕節自11月6日至12月31日為止盛大舉行。為迎接冬季前夕的11月,愛寶樂園夢幻聖誕節於6日正式開跑,13日起更同時舉辦夢幻星光銀河慶典,為遊客帶來夢幻浪漫的冬季慶典。 相較其他季節,初冬造訪愛寶樂園,能更悠閒地利用雷霆瀑布、木質雲宵飛車(T Express)、遺失的峽谷等熱門娛樂設施或野生動物世界。同時還能感受聖誕氣氛,盡情徜徉在華麗的光之饗宴,不論家庭、朋友、情侶等,都可在此留下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


釜山廣域市(東區)

位於釜山站100米處的杏仁酒店是為旅行或商務訪客準備的高級精品酒店。位於交通便捷的中心地區,便於遊覽釜山市區。前方有釜山市區遊巴士站點,具備可輕鬆前往釜山各景點的優勢。提供24小時免費行李保管服務,可實現身心輕便舒適的旅行。在附近的劄嘎其市場可品味新鮮的生魚片,還可遊覽因電影而聲名雀躍的國際市場、太宗台、海雲台海水浴場等。


江原道(襄陽郡)

義湘臺位於從洛山寺到紅蓮庵觀音洞的海岸山坡上。它是新羅時代(新羅 西元前57年-935年)文武王676年(文武王 661-681年)建造洛山寺時,在義湘大師打坐修行的地方建的亭子,現存的亭子建於1925年。登上8角形的義湘臺,紅蓮庵是必去之地。在洛山寺建成5年後建造的紅蓮庵是義湘大師修煉的山洞。每當義湘大師7日祈禱之際,海水中就開放紅色的蓮花,故名紅蓮庵。紅蓮庵位於海邊石洞的峭壁旁,構成一道絕美的風景。在義湘臺看日出也很壯觀。朝鮮(1392-1910)時代中期的詩人松江鄭澈(1536-1593)在《關東別曲》中這樣描繪了義湘臺看日出的感受。“在梨花凋謝,貓頭鷹哀鳴的時候,登上洛山東面山坡上的義湘臺,半夜起來看日出,只見祥雲萬丈,六龍托日,太陽從海上升起之時,整個世界都在晃動;太陽升上天空,燦爛得連光線都可以細數。”義湘臺的日出自古就是這樣令人感歎。


忠清南道(牙山市)

孟思誠古宅背對著雪華山西側、眺望排芳山東邊,數百年來安然無恙的保存下來,為韓國古宅中歷史最悠久的民宅。原為高麗末期忠臣崔瑩將軍的住宅,後來傳給了崔瑩將軍孫女婿的孟思誠。家屋的型態為「ㄷ」字型的山形屋頂房,木材像曾做為柴火燒過似燻得黑黑的,柱子與樑間有著以鳳舌(鳳凰的舌頭)裝飾的單鉤,屋內天花板為「螺形屋頂」,是不常見的木頭天花板形式。被指定為史蹟第109號的孟氏杏壇有如其名,為擁有杏樹壇的孟氏住宅,包含有孟思誠古宅、九槐亭、雙杏樹等,被稱為 「孟氏杏壇」 。孟思誠親手種植了兩棵銀杏樹,並在此修業、傳授學識給後輩。


慶尙北道(慶州市)

半月城是從西元101年婆娑王22年到西元935年新羅滅亡為止的一座宮殿。地形似初弦月,又稱為新月城和月城;又是國王居住的王城,又稱在城。從朝鮮時代開始一直到今日都被稱為半月城。月城是由石頭和泥土和成的土石築城,長度1841m,城內面積是193585平方公尺,東邊有東宮臨海殿和雁鴨池相連結,北邊有瞻星臺,南邊有南天的小溪發揮防衛線的功能,保護著城河。根據記錄,門分為南門、歸正門、北門、仁和門、玄德門、武平門、臨海門;樓閣有月上樓、望德樓、鳴鶴樓、鼓樓;殿有朝元殿、崇禮殿、平議殿、南堂、月正堂、右司祿館、左司祿館、玲閣省;宮有內城、永明宮東宮、月池宮、永昌宮、內黃殿等。現在在月城地下鋪有青銅器時代的無文土器、統一新羅時代的土器、瓦片和建築物硝石等。傳說在城建好之前有個叫做瓠公的人,於昔脫解王年幼時,刻意企圖占據此地。南姐王得知後,立即將昔脫解王招為女婿,昔脫解王因而成為了新羅第四代君王。之後婆娑王22年西元101年時在此地築城並移居至此地,之後歷代君王們都是住在半月城內。根據韓國著名的歷史典籍三國遺事(13世紀時著作)記載,新羅的第四代君主昔脫解王(AD.57~80)年輕時,得知半月城是個風水絕佳之地,因此硬是將這塊地搶了過來,建造了半月城。因為這個契機,讓當時新羅的第二代君主南解王(AD.4~24)對昔脫解王甚是欣賞,而將女兒嫁給他,後來昔脫解王也成為了新羅第四代君王。直到新羅的最後一任君主敬順王(AD.927~ 935)為止,約900年間統治新羅的君王們,都是住在半月城內。過去華麗、莊嚴的宮殿,並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失,我們可以藉由這些古城,想像新羅時代的繁華盛世。目前在半月城內還有朝鮮時代(1392~1910年間統治韓半島的王朝)所建的石冰庫、射箭場、騎馬場、傳統民藝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