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南楊州市) , 議政府

位於京畿道的KOFIC南楊州綜合攝影所擁有各式露天攝影佈景、攝影棚和放映廳。除此以外,從2000年開始對外開放的南楊州綜合攝攝影所內還設有講述電影發展史的電影文化館、讓遊客可以直接參與的電影體驗館和陳列劇中所用服飾及其它物品的道具服裝室等設施,共可分成影像製作設施和觀覽體驗設施兩大區域。影像製作設施包含場景器材租借及錄音、特殊效果製作等後製設備,同時也是亞洲屬一屬二大規模的電影攝影所。另外公開給遊客觀覽體驗設施有開放式場景和位在室內的展覽設施,其中較為著名的包括在2000年大受好評之鉅作《JSA共同警備區》及刻劃朝鮮時代畫家張承葉生平故事的作品《醉畫仙》等知名電影都曾在此取景拍攝。攝影所觀覽時間大致約需2小時,於2002年完工的春史館是提供給使用南楊州綜合攝影所的電影人員和參與電影相關節目的民眾,作為休憩用的便利設施及提供舉行研討會議之場地。


江原道(襄陽郡)

洛山寺是位於洛山海水浴場北邊4公里處的寺廟,擁有1300年歷史。爲新羅(西元前57-西元後935)義湘大師(625-702)於第30代王文武王(661-681在位)11年時所建,寺內有七層石塔、銅鐘、虹霓門等文化遺産。傳說該寺是義湘在中國唐朝留學後回國,祈禱時遇觀世音菩薩,遂在菩薩指點處修建法堂,並取名洛山寺。後洛山寺又經多次重建,現在的建築建於1953年。洛山寺通過一柱門和虹霓門進入寺內。在虹霓門前轉入寺內,法堂兩側可見用泥石混合並鋪瓦的土垣和烏竹。洛山寺海水浴場北面一側的銅鐘旁,有一小後門沿小徑與義湘臺和紅蓮庵相連。義湘臺是建於海邊絕壁上的亭子,義湘大師曾在此參禪。紅蓮庵是義湘大師在海邊石窟上所建的庵。法堂的簷廊上挖了一個直徑約10釐米的洞,從這裡可以望見大海。經義湘臺往右側山麓上走,那裡的神仙峰上矗立著站立望海的石造佛相-海水觀音像。該佛像據說在東洋最大,即使在很遠的勿淄港也可看到。洛山境內的景觀以洛山八景為稱的八大地方出名。① 洛迦暮鐘② 在雪嶽山眺望的晚霞(雪岳返照)③ 廣石夜瞻④在基洞升起的晚炊煙霧(基洞暮煙)⑤ 在望月臺前的沙灘上飛下鴨雁(平沙落雁)⑥ 從遠方望月臺前要進港的船隻(遠浦歸帆)⑦ 南大川的水流(九萬長川)⑧ 在望月臺上望月的情致(望亭秋月)* 文化財七層石塔 (寶物499號)、虹霓門 (有形文化財33號)、石牆 (有形文化財34號)、義湘臺 (有形文化財48號)、舍利塔 (有形文化財75號)、紅蓮庵 (有形文化財36號)、洛山寺一帶 (有形文化財35號)


慶尙北道(慶州市)

鮑石亭(面積7,432㎡)位於溪邊的岩石上,1963年1月21日被指定為史跡第1號。這裡原是新羅(BC57-AD935)時期行宮的遺址,現在當時的建築已不復存在,只留了下形如鮑魚的石水渠。石槽呈彎曲形,如同鮑魚殼一般,故取名鮑石亭。鮑石亭由約63塊石材組成,寬35CM,平均長26CM,全長約10米。據說以前曾將南山溪谷流出的水導入鮑石亭後再通過石龜噴出。但現在石龜已不復存在了。新羅的國王們經常帶領著君臣、貴族們來此遊玩。據說他們把酒杯放在沿石槽而流淌的水中,在酒杯移到自己身邊之前吟詩,享受曲水流觴之風流韻致。鮑石亭旁邊是南山的鮑石溪谷,這裡溪水清澈,景色宜人,自新羅時期起就深受人們的青睞。因此新羅王室選擇這裡建造了行宮。現在仍有數百年櫸樹、松樹、竹林,氛圍十分幽雅。


慶尙北道(慶州市)

位於慶尚北道慶州市民俗工藝村內的新羅歷史科學館,致力於研究慶州文化財的建築原理,並製作模型進行展示。 1樓展示室展有新羅王京圖、皇南大塚出土文物、南山遺跡復原圖等,而2樓展示室展出新羅金冠、百濟金冠、海印寺藏經版等,地下展示室則有石窟庵模型、八公山軍威三尊石窟等。位於頂樓的戶外展示區還展示了感恩寺址與瞻星臺等。 此外,新羅歷史科學館由於傾注心力分析文化財的構造與建築之美,研究將文物以科學的方法保存,因而備受關注。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全羅北道(全州市)

藉由全州韓紙文化節宣傳千年全州韓紙的優秀性,並透過傳統韓紙工藝的競賽,發掘韓國全國優秀工藝家的同時,期許帶動全州韓紙工藝的發展。除此之外,全州韓紙文化節也以韓國韓風(han-style)為中心積極跳脫地區文化節的特性,欲一躍成為韓風代表的全球性節慶。以「與韓流合夥的全州韓紙浪潮」為標語,企劃各式各樣活動,無論男女老少、韓紙人非韓紙人、韓國人外國人等,所有階層的人們,皆可以透過「韓紙」這個媒介一起融洽地參與活動。


京畿道(利川市) , 利川

利川栢沙村擁有超過百年樹齡的巨大山茱萸樹所形成自生群落地.每年4月上旬都會舉行山茱萸慶典活動。初春時分山茱萸會綻放出黃澄澄的花朵,一到秋季又會結滿紅色飽滿多汁的果實,山茱萸花覆蓋住整個村莊,因此利川栢沙村也成為韓國最大的山茱萸產地。慶典期間將舉辦包括山茱萸花遊行及各式各樣的民俗遊藝活動等,提供給遊客們參觀欣賞。特別的是以山茱萸樹林為背景所拍出的照片美麗動人,因此有許多攝影師專程前來此地拍照取景。  


全羅北道(全州市)

致命者山聖地是爲悼念1800年迫害天主教時期在全州地區殉教的童貞夫婦柳重哲及李順伊(rugalda)等人而修建的墓地。柳重哲是朝鮮時代殉教的天主教領袖柳恒檢的兒子,和李順伊結婚後,兩人決定作一對童貞夫婦。於是在結婚後的4年期間保守童貞,之後就遭處刑。致命者山聖地除殉教者柳恒檢等7人的家族墓地外,還有十字架之路、紀念聖堂等。* 特徵1) 柳恒檢和童貞夫婦殉教者之墓2) Montmartre廣場分享愛心、可以休息的入口下端廣場。3,000坪的第1、2停車場,可進行相關活動。(樹林音樂會、戶外活動、野餐、露營等:須事前預約)3) 山上紀念聖堂海拔300公尺高的山頂岩壁上建的紀念聖堂。4) 天然奇岩“耶穌瑪利亞”之石童貞夫婦之墓上的天然奇岩。5) 祈禱花之路從入口至山頂經由教友們之手打造的花之路。


首爾(江西區) , 首爾西部


全羅南道(麗水市)

被列為第304號國寶的鎮南館,為全羅左水營城內唯一流傳至今的建築物。壬辰倭亂結束後隔年1599年,接任李忠武公職務的全羅左水使李時言,在丁酉再亂時遭受祝融的鎮海樓原址上建立一個擁有75間閣房的大規模客舍。有著鎮撫南邊之意的「鎮南館」,根據《亂中日記》記載,鎮海樓曾為公務之用,自1664年起經節度使李道彬進行大大小小的整修後,又於1716年節度使李汝玉時期因大火焚燒而全毀,1718年由李濟冕重建後保留至今。純宗5年(1911年)時為麗水普通公立學校,並在日據時期做為麗水中學及夜間商業中學之用。 正面15間(54.5公尺)、側面5間(14公尺)及佔地面積240坪大的建築物,為八角屋頂的屋簷之一層建築,並以68條圓型柱子所搭建而成。鎮南館正前方的望海樓於日據時期被拆除,直到1991年4月重建為2層樓閣,在2009年9月重新粉刷建築物後整體煥然一新。遺蹟物展示館為鎮南館的附屬設施,裡面述說著鎮南館的歷史及陳列壬辰倭亂當時所留下的各種遺物。每逢週末,麗水市文化觀光解說員會進行詳細導覽解說。全南有形文化財第33號的麗水石人像也豎立於館內,週邊可供遊覽的景點還包括有紫山公園、梧桐島、突山大橋、忠愍祠及萬聖里海水浴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