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永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酒店位於漢江週邊的金融、政治和文化、信息中心地汝矣島,連接首爾市中心和仁川國際機場,便於商務往來,為商務人士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京畿道(果川市) , 首爾大公園

左面是賽馬公園,右面是首爾大公園(動物園,植物園等),前面是首爾國立科學館,因此家庭、外國人、公司職員都可以在這裡聚會。 只需30分鐘的路程,便可在都市生活中享受大自然、森林浴,還可以被古木的韻致所感染,可謂展示四季風情的淺海餐飲文化麥加地。另外,寬闊的空地上設有供單位體育活動使用的足球場。 ※ 被指定為京畿道最佳營業場所 ​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位於北村嘉會洞的白麟濟故居,是妥善保存近代韓屋樣式,極具代表性的日據時代韓屋。整個建築建於能將北村盡收眼底,約2,460㎡的腹地上,以氣派的舍廊房為中心,一旁是寬闊的裡屋與庭園,最高處則是雅致的別堂。白麟濟故居既保有傳統韓屋之美,又巧妙地融入近代的變化,不管是建築規模與歷史價值,都被視為足以與前總統尹潽善的故居相提並論的北村代表建築。 白麟濟故居不僅使用1907年京城博覽會時初次被引進首爾的鴨綠江黑松做建材,還具備同時代典型上流住宅的許多特色。有別於一般以不同棟區分舍廊房和裡屋的傳統韓屋,這裡將兩個空間以走道相連,不需走到門外即可在兩處之間自由移動。而日本式的走道、舖有榻榻米的房間,還有紅磚與玻璃窗的大量使用,無一不反應出建築當時的時代背景。此外,舍廊房的一部分還被建為2層樓的建築,這也是朝鮮時代傳統韓屋所未有,僅見於白麟濟故居的特徵。白麟濟故居能一次欣賞到庭院裡氣派的舍廊房、中庭處寬闊的裡屋、後院雅致的別堂,可謂能多方面感受韓屋之美的珍貴古蹟。 * 白麟濟故居自1913年落成以來,所有權幾度轉移,直到1944年才轉至當時醫界第一人的白麟濟先生名下,其名也由此而來。2009年首爾市購入此地並重新修繕,直到2015年11月18日才正式對外開放。


慶尙北道(慶州市)

「慶州世界文化Expo」自1998年至2015年共舉辦了8次活動。累積訪客已達1,620萬人,是屬韓國國寶級的文化博覽會。2015年8月21日,為期59天的「絲路慶州2015」更是將活動推向了新的高峰。活動將傳統文化與ICT尖端技術相融合,再加上豐富的創意點子與多種韓流內容物,都讓慶州世界文化Expo獲得好評。2016年慶州Expo將隨時開放,讓訪客可以隨時享受多種展覽、表演、影片、體驗等。


首爾(鍾路區) , 大學路・城北洞

從首爾鍾路區鍾路5街十字路口到惠化洞圓環約長1.1公里的路段,為有著之名的韓國特色開放文化藝術街。大學路以馬羅尼矣公園為中心,附近有著文藝振興院、文藝會館等各種藝術團體與密集的表演場地、畫廊等文化空間,已逐漸成長為充滿藝術文化的街道。這裡不僅是韓國話劇表演的中心,亦是聚集了各種大小劇院與時尚個性、文化、餐飲店等的複合式文化區域。首爾大學附設醫院對面的羅馬尼矣公園一帶,每到週末都會有各種多采多姿的街頭表演,春夏也會舉辦附有特色的慶典活動。被稱為首爾市‘年輕街道’的大學路,除了有數不盡的各式街頭演出外,並設置著帶有象徵性的裝飾藝術,吸引路過的行人駐足欣賞。同時也因多樣化的美食聚集人潮,為適合男女老少的首爾優秀景點。


光州廣域市(北區)

光州FamilyLand是位於光州廣域市北區生龍洞的都市近鄰公園。設有游樂設施、四季雪橇場、溜冰場、游泳池等。2002年更增設了高爾夫球場、網球場等體育設施,致力於使原本以兒童與青少年族群為主的光州FamilyLand,成為連中老年族群也能一起同樂的湖南地區新觀光勝地。


首爾(麻浦區) , 弘大

在首爾,年輕人經常聚集的地方之一就是弘大一帶,這裡有許多各式各樣的餐廳,尤其是在弘大前兒童公園往極東廣播公司(FEBC)方向走下去,就會看到深咖啡色的木製「YOGI」餐廳招牌,在弘大附近以麵類、水餃、辣炒年糕等美食而著名的餐廳。 裝入滿滿一碗送往客人桌面上的泡菜冷麵,口味清淡爽口,是店裡最受歡迎的人氣料理。另外加入辛香辣椒醬調味攪拌而成的辣拌冷麵味道非常可口,還有採用大骨熬煮成的湯頭加入麵條的牛骨湯麵,也是這裡的招牌料理。想品嚐麵類料理,不妨造訪YOGI,即能以低廉實惠的價格,享受到豐富美味營養健康的麵食。  


慶尙北道(慶州市)

本店有著65年的歷史,在慶州地區作為傳統悠久的冷面店而聞名。本店只使用國產荞麥和澱粉,並且用手親自和面壓制的冷面勁道可口。另外,用純韓牛骨熬制的肉湯也同樣清純爽口。是固守兩代傳統冷面原有味道的平壤冷面店。


濟州道(濟州市) , 济州岛东部

濟州道立美術館位於濟州美麗又清淨的大自然中,是藏身在充滿藝術光輝與氣息森林裡的美術館。館中以濟州的傳統文化為基礎,完美地反映了文化藝術史,不僅介紹了濟州的美術史,遊客還能在此領略世界美術史與其演變。更特別的是,能在此欣賞到韓國代表性畫家張利錫所捐贈的110幅作品。透過常設展、特展、張利錫紀念展區、戶外展示區,能進入豐富的作品世界,了解到所謂藝術的創意性與多樣性。此外,也企劃並進行各種文藝活動。


首爾(中區) , 市廳・光化門 

沿著德壽宮石牆路走到後方就能看到貞洞劇場,重明殿就位於那邊的巷內。重明殿是由俄羅斯建築師Seredin Sabatin設計,1897年至1901年建造的皇室圖書館,地上2層、地下1層樓的西洋式建築,起先被稱為漱玉軒。1904年德壽宮火災後,重明殿成為高宗處理政務的便殿與接見外國使節的謁見室,也是日後訂立乙巳條約的悲劇歷史現場。重明殿原來是德壽宮城內的建築,因建造了德壽宮與重明殿間的石牆路而被排除在宮殿外。重明殿保存了韓國近代建築最早草創時期的風貌,但因1925年的火災大部分都燒毀而失去原貌僅剩外牆。解放後經歷過好幾次的建築用途與所有人更換,直至2006年9月才將所有權轉移到文化財廳,2007年2月被劃分在史蹟第124號的德壽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