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太白市)

全國最大的向日葵花田和各色各樣美麗的野生花,在向日葵花節都能一起欣賞。江原道太白市黃蓮洞九臥牛村每年都會舉辦向日葵節。活動場地共有300餘種野生花,且總面積超過20萬坪,遊客可以在此盡情拍照玩耍,並參加多種體驗活動。 


OPS
釜山廣域市(水營區)

1989年2月以三益製菓的名稱開幕,1994年改名為OPS,為OPS的第一間店面。位於南川洞海邊市場對面,堅持著24年的傳統味道與服務,因此顧客絡繹不絕。 店內可品嘗使用天然材料與純手工製作烘烤的新鮮麵包,還有使用新鮮水果直接現點現做的新鮮果汁、冰沙等自然飲品,以及熱巧克力等都可以外帶。店內夏季販售的紅豆冰與冬季販售的紅豆麻糬湯,使用的都是100%國產紅豆製作的OPS招牌紅豆泥。可使用附近公營停車場,如用電話事先預約,則可無須等待直接將想要的產品帶走。


首爾(城北區) , 大學路・城北洞

貞陵是朝鮮太祖繼妃神德王后康氏的墳墓。作為朝鮮開國君主的太祖,在尚未建國前,依據高麗的風俗,在鄉里與首爾兩地各有一位夫人,在故鄉之妻為韓氏,而在首爾之妻為康氏。韓氏為太祖誕下六子二女,且在太祖登基前去世,而為太祖誕下李芳蕃與芳碩兩兄弟與一女的康氏,在太祖登基後被扶正並封為顯妃,幼子芳碩也被封為世子,因而埋下了日後王位爭奪的導火線。太祖5年(1396年),康氏因病去世,太祖哀痛不已,將她追封為王后,並下旨修建貞陵。但在時隔不久的太祖7年(1398年),第五子李芳遠(後來的朝鮮第3代王太宗)因長期不滿最年幼的芳碩被封為世子,發動政變殺死所有康氏所出的王子,史稱第一次王子之亂。備受打擊的太祖無心政事,將王位讓給次子芳果(第2代王定宗),從此以太上王的身分退居殿後,並常到貞陵悼念康氏並供佛。後來因陵域過大,曾引起當時最高行政機關議政府朝臣的非難。太祖過世後,對貞陵的薄待變得更為露骨,當初因世子之爭對康氏懷恨在心的太宗,甚至下旨將原位於今日貞洞一帶的貞陵,移葬到現在城北洞的位置。因太宗之故而遭到破壞與忽視的貞陵,雖然顯得比其他王陵簡陋,但整體結構與其他王陵相同。過了紅箭門後即為祭祀用的丁字閣,旁邊也有放著石碑的碑閣,後面是王陵,有文官石像、石馬、石羊、石虎各一對護衛在旁。但與別的王陵不同的是,一般王陵從紅箭門到丁字閣的路都是直的,而貞陵的路則是彎曲的。在非常重視形式的當時,路修成不同於別的王陵的彎路,可見貞陵在當時曾慘遭破壞。如今除了基石外,多數建築、石雕皆為第18代王顯宗時期所復原。


首爾(中區)

傳統義大利餐廳&Bar的Peninsula,以義大利中部托斯卡尼的地方料理為依據,再用現代高級感重釋,能品嘗到義大利料理的山珍海味。還能享用以季節特選食材及有機小麥製作的各種義大利麵、披薩等傳統義大利式料理,以及500多種的酒類收藏,並提供專業品酒師選出與料理相配的紅酒,體驗Peninsula幻想般搭配。


首爾(江西區) , 首爾西部

鄉校是主導整個朝鮮時代韓國教育文化的重要文化遺產,是供奉和祭奠儒家大儒孔子及其他聖賢學者之處,在當時也擔負地方教育的使命,是如同今日的國高中一般的教育機關。陽川鄉校是首爾現存唯一的鄉校,建立於朝鮮太宗12年(1411年),並於1981年完成古蹟維護工程,將年久失修之處重新修復,內部共有大成殿、明倫堂、典祀廳、東齋、西齋、內三門、外三門等建築。目前這裡每年都於春秋兩季舉辦祭孔大典(釋奠大祭),還以當地居民與中小學生為對象,開辦教授漢字、書法與四君子水墨畫等課程,致力於推廣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及傳統文化的再獻。* 建築規模 – 大成殿 54㎡、明倫堂 77.91㎡、典祀廳 11.52㎡內三門 11.97㎡、外三門 18.63㎡、東齋 29.52㎡、西齋 29.52㎡* 建立時期 – 朝鮮太宗12年(1411年)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春川Bears觀光飯店可以一眼望見衣岩湖的美景,是春川地區景觀最好的休養飯店,附近有昭陽江多功能水壩、淸平寺、三岳山、江村遊園區、九曲瀑布、中島遊園區等觀光景點,可以在此享受釣魚、汽艇、高爾夫球、漆彈、登山、滑水等運動。尤其是在日落時分,衣岩湖上耀眼的晚霞令人難忘。此外,夏天的沁涼湖水,秋天的火紅楓葉,冬天的藹藹百雪,不管何時來到這裡,都能欣賞到絕佳美景。 所有飯店人員將以燦爛笑容與親切服務,竭盡心力為來到春川Bears觀光飯店的每一位遊客服務,讓所有人都能留下美好回憶。


京畿道(龍仁市) , 龍仁

愛寶樂園的夏日代表慶典「Summer Splash」,舉辦在每年6~8月。今年依舊會舉辦潑水活動,消去遊客的一身暑氣。重頭戲-「潑水大遊行」更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除此之外還有煙火秀、3D燈光秀等夜間活動。更多樣化的活動內容讓來訪的遊客,不論男女老少皆能留下難忘的夏日回憶。 


忠清南道(公州市)

雞龍山國立公園忠清南道第一名山,地跨大田市、公州市、論山市。1968年被指定爲國立公園,海拔845.1米,山勢雄偉而優美。之所以叫雞龍山,是因爲山脊形似一條頂著雞冠的龍。從風水角度來看,此山地理位置非常好;從巫俗信仰的角度看,還有一些神秘的傳說。雞龍山的主峰天皇峰(845.1米)、三佛峰、神仙峰、觀音峰等十五座山峰。山上有奇岩怪石,西面有龍門瀑布、東面的隱仙瀑布、南面的雌龍墜、雄龍墜瀑布,許多名勝點綴其間,頗爲聞名。春天裡通向東鶴寺的路儼然成了一條櫻花隧道,夏日裡東鶴寺的山谷更是新綠叢叢,風景優美。秋日裡甲寺與龍門瀑布周圍的楓葉融爲一體。冬天三佛峰的雪景更是壯觀。雞龍山有美麗的瀑布、珍稀動植物,還有關於太古時期的神秘的傳說及遺迹。有東面東鶴寺、西面的甲寺、西南方的新元寺、東南方的龍華寺。山谷中的水池和瀑布更是絕妙景致。


慶尙南道(金海市)

解釋伽倻的建立與發展歷史最好的遺蹟-大成洞古墳群 大成洞遺蹟位於伽倻時代<建國說話>記載中,以龜旨峰和金海貝塚而著名的會峴里貝塚中,也鄰近東部的金首露王陵,就是公設運動場正北邊後方標高22.6公尺高地上的以王陵為中心所形成的。此遺蹟是在1990年至1992年由鏡城大學博物館經過三次的發掘調查,判定出大成洞古墳群是金官伽倻王及領導者的共同墓地。立地條件良好的丘陵是依陵線高低分別為王陵,再來是相對應的領導者墓陵,而在傾斜面上的則形成為地位較低者的墳墓。 鏡城大學博物館三次的遺蹟挖掘分別是在1990年6月~7月及1990年9月~1991年4月等兩階段的發掘調查。第一階段挖掘出4世紀末~5世紀初金官伽倻王的陵墓2基,而第二階段則是發掘調查出3世紀後期~5世紀前期所形成的多個王侯墓及37基的各種墳墓。這些也是能將韓國古代史中被列為長久空白的第4世紀後半段歷史重新架構起來的重要寶貴資料。 大成洞古墳群的歷史性意義 被發掘調查出的古墳共以136基為主,包括木棺墓、木槨墓、甕棺墓、石槨墓、橫穴和橫口式石室墓,其中又以木槨墓的墓祭最為主要。古稜依陵線高低所形成的大型木槨墓,以埋葬主體的大小和附葬的遺物品材質及數量來斷定是否為第3世紀後期到第5世紀前期金官伽倻領導者們的古墳。尤其是可透過此遺蹟裡大型木槨墓來調查重要的幾項歷史事實,第一項是以第3世紀末為起點,首次以馬匹來作為殉葬的工具,並以拗彎武器來附葬的習俗及騎馬用鐵製甲冑、北方遊牧民族墓祭、馬具類、陶質土器及鄂爾多斯縣銅復等北方遊牧民族的風俗和大量的遺物來反映出土的真實性。第二項則為利用挖掘出的筒形銅器、巴形銅器及各種碧玉製石製品等出土資料來探考古代與日本之間的交涉實況。透過這些考古資料可以用來闡明大成洞古墳群為首居一指的伽倻時代建國、發展、政治及社會組織構造的重要歷史遺蹟地。


江原道(東海市) , 束草・雪岳山

以頭陀山與青玉山為背景形成的武陵溪谷,指得是虎巖沼開始至上流龍湫瀑布為止總長約4km的溪谷。流過巨大岩石間匯聚而成的武陵溪谷以可坐數百人的武陵盤石開始,經過三和寺、鶴巢臺、玉流洞、仙女湯等,到龍湫瀑布為止,形成令人讚嘆不已的美麗景觀。此地又稱為武陵桃園,高麗時代動安居士李承休在此完成了‘帝王韻紀’,由朝鮮時代三陟府使金孝元為其命名。奇岩怪石林立形成絕景,給人如臨仙境般的幻覺。朝鮮前期4大書法家之一蓬萊楊士彥的石刻,以及梅月堂金時習等許多詩人墨客共在此留下1,500餘首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