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松坡區) , 蠶室(樂天世界)

首爾奧林匹克紀念館是爲紀念88年首爾奧運盛會的成果,有重大意義、發揚奧運精神而修建的。位於奧林匹克公園內的紀念館由地下一層和地上三層構成。走進一層大廳,首先進入眼簾的是名爲亞細亞龍的飛翔模型,而經過大廳最先來到的則是和平之場展示館。該展示館內介紹了奧林匹克的起源、歷史、近代奧林匹克復興後至現代奧林匹克100年間的發展史。遊客們不僅可以瞭解當時各運動會的盛況和賽後花絮,也能從中學習到一些有關奧林匹克的常識。除了和平之場,1層還有企劃展示室和音樂欣賞室。上到2層,遊客可以重溫自首爾申辦奧林匹克成功之日起,一直到傳遞聖火、開幕式、閉幕式,整個奧運會進行的過程。此外,還能看到各國對首爾奧運會的評價及奧運會的吉祥物小老虎。而在可容納100人的simulation放映館裏還可以欣賞到濃縮在70mm 膠片上的88首爾奧林匹克大會。2層還設有自助餐廳。紀念館的3層是資料室,內有關於奧運會的刊物、影片、記錄片等各種記錄資料。最後,位於地下1層的是運動館。舉重、排球、足球、滑雪、滑板、射擊等競技遊戲器械可供遊客使用。


首爾(瑞草區) , 江南・三成(COEX)

首爾Palace飯店位在首爾盤浦洞,是江南一帶的特級飯店。2009年整體重新裝潢整修,因而有了更加現代化及幹練的空間與風格。 飯店共有280間客房,暨舒適又安穩。飯店內餐廳共有自助吧、日式、中式等,四間餐廳。附帶設施有健身房、三溫暖、室內高爾夫球場、婚禮廳、宴會廳等,能夠滿足房客多方的需求。交通上位於要塞-高速巴士客運站站(地鐵3、7、9號線),徒步僅需5分鐘。附近還有中心城和百貨公司、江南高速巴士客運站等,兼具購物觀光和交通便利的特點。


首爾(鍾路區)

史迹第465號的京橋莊既是曾經韓國臨時政府的活動空間,又是凡溪金九先生與世長辭的歷史現場。首爾市將韓國臨時政府的最後廳舍、凡溪金求先生的離世之地進行了複原,使其成為首爾市民了解近現代歷史的教育空間。在京橋莊的內部展有臨時政府時期的歷史資料,它於2013年3月2日(週六)起開始對外開放。 自1948年白凡金九先生逝世後,京橋莊曾長期被當作大使館及醫院使用,此次複原工程將原本變形的內部結構進行拆除,重點對遺留下來的建築本身面貌進行了修複。部分無法修複的地方則根據《朝鮮與建築》(1938年8月刊)中收錄的京莊橋的圖紙進行了重建。目前,京橋莊內主要展有韓國臨時政府時期的遺物、影像,設有信息搜索廣角,為市民提供多種了解歷史的渠道。


首爾(中區) , 市廳・光化門 

貞洞教會竣工於1895年,是韓國最早的基督教堂。竣工當時貞洞教會占地115坪,1926年對教會兩側進行增建後面積擴大爲175坪。貞洞教會被指定爲第256號歷史遺跡,紅色的磚牆呈現出北美哥特式建築的特點,教會內則有創建人Appenzeller牧師的半身像和50周年紀念塔。貞洞教會發行了韓國國內最早的月刊雜誌《教會》,並最早設立了暑期聖經學校,在傳教方面起到了先驅者的作用。 貞洞教會位於街景優美的貞洞,尤其秋天落葉紛飛,景色最爲迷人。貞洞教會附近的旅遊景點有貞洞劇院、德壽宮、首爾市立美術館等。


首爾(東大門區) , 東大門

首爾藥令市為韓國最大的韓藥材流通中心,為朝鮮時期做為救濟和醫療中心的補濟院遺址的首爾藥令市-韓醫藥博物館是成立於東大門區的國立博物館,展示韓國傳統韓醫藥相關遺物和韓藥財等,是個充分發揮承繼、保存、發展優秀韓醫藥作用的文化空間。2006年9月13日開館的韓醫博物館具有全館規模707坪大小的展示空間,相關設施及設備多達500餘件,和韓醫藥相關的遺物有420餘件,以及350餘種各種韓藥材展示,也陳列許多和韓醫藥相關的書籍,讓來訪的各位可以容易的了解到許多受益良多的韓藥材的各種效能。此外,也將會有呈現朝鮮時代補濟院的原始樣貌及韓方體驗室、多功能會議室、休憩空間及博物館紀念品店等。


首爾(永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63廣場(63大廈)是位於首爾市永登浦區汝矣島的摩天樓,共有地上60層,地下3層樓,樓高249公尺(海拔264公尺),樓地板面積達16萬平方公尺,高高矗立於空中,坐擁不少景點,是首爾數一數二,極具象徵性的觀光景點。在此可將孕育首爾的漢江從廣渡口至幸州大橋景色盡收眼底,面朝南山、北岳山和冠岳山,亦可遠眺美麗風景,當然首爾江南江北的全區風光也能在此一覽無遺。每到傍晚時分日落西海,晚霞與江邊道路車燈的光線相互輝映,形成63廣場不同凡響的絕景。目前的63廣場,是在經歷內部整修後,於2006年1月21日以嶄新面貌重新開幕營業,才呈現今日的樣貌。


首爾(松坡區) , 蠶室(樂天世界)

位在漢江支流邊上的百濟土城,為利用自然地形建造的泥土堆疊城牆。北邊城牆做成壇的地方,發現曾建築木柵的痕跡,可得知過去曾使用木製柵欄做為防禦設施。位於奧林匹克公園內的"夢村土城",建於百濟籌畫建立古代國家根據地的漢城時代,即西元3~4世紀時期建造的居城之一,推測是河南慰禮城。被列為史蹟第297號,利用從南漢山延伸下來的丘陵地,建築構造為外城與內城重疊交錯的城牆。城內保存展示有夢村土城內挖掘的百濟文物(三足土器、長頸甕、蛋型缸、圓筒狀器皿托盤等生活用具),而房屋地基與儲藏洞穴等都依照挖掘當時的樣貌展示。


首爾(松坡區) , 蠶室(樂天世界)

首爾芳荑洞古墳群是1975年,於蠶室地區進行土地開發過程中所發現的古墳遺蹟。至1976年,已在此發現了8座古墳。1983年進行了還原工程,並打造成公園。古墳所在地-芳夷洞一帶原本是海拔30~50公尺的丘陵地,經開發後成為現在的平地。1~6號墳,位於同一丘陵處,7號和8號墳則位於另一座丘陵上。這裡所有墓塚上端皆呈半圓形。墓的內部於土面上用石頭搭成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玄室,並設有玄道,但每個墓塚的內部都不盡相同。這裡大部分墳墓都遭遇過盜墓,但仍在部分墓中挖掘到了灰青色堅硬的高腳盤和缸。挖掘當時因推測這些遺物出自百濟時代,於是將墳墓群的名稱命名為百濟古墳群,但後經證實,此處遺物屬於統一新羅時代。


首爾(銅雀區) , 江南・三成(COEX)

國立墓地位於冠岳山山麓的主峰上,銅雀的山脊如同屏風般三面環繞,前有蜿蜒的漢江流經。佔地43萬餘坪的保護區內,供奉著以舊韓末年起義軍為首,為了光榮復國而投入戰爭的愛國志士、以國家發展和民族繁榮獻出一生的國家有功者、處於危機中英勇救國壯烈犧牲的國軍將士和預備軍人等十六萬五千多名的殉國先烈及護國英魂長眠於此。其中包括在顯忠塔內牌位奉安館裡被供奉的十萬四千多名先烈的牌位,另外也祭奠著七千多名無名勇士的骸骨和五萬四千多名的碑墓安葬在此。墓地依照愛國志士、國家功臣、國家有功者、將士(將校-士兵)、警察墓地等分開,內部設有顯忠塔、顯忠門、忠誠噴水池、顯忠池、顯忠館(電影館)、照片展示館、遺物展示館、公園等,於1955年建成國軍墓地,在1965年升格為國立墓地,到1996年6月1日由國立墓地管理辦事處正式改名為國立顯忠院,每年的6月6日顯忠日當天也會舉行全國性盛大的追思活動。


首爾(江東區) , 首爾東部

在岩寺洞遺址內,從入口巨大的支石墓,小至條紋陶器樣式的垃圾桶,真實地重現了新石器時代的生活樣貌。早在1925年,洪水沖走了漢江江邊的沙子,使埋在地下的條紋陶器裸露了出來,才進而發現了史前人類的居住地,經過考古學家的努力後,才以現在的樣貌出現在大眾眼前。約在6000年前,這裏是新石器時代最大的聚居地,所以在這裏發掘出了當時人們生活的房子,石頭器具及石箭等,此外還出土了大量的最具代表性的條紋陶器,房子裏還有最具新石器時代特徵的燈檯,並且還有點火的地方。岩寺洞史前人類居住地規模極爲龐大,在23600多坪的土地上,有兩個約556坪的原始生活展覽館,9個窯洞,一個小型開放式「體驗窯洞」。走進這些展覽館眞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走在這裡就象在新石器時代漫步一樣。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除了窯洞和小路外,還有可供人們小憩的飲水桌。這裡相當適合全家一起旅遊,參觀所有的景點只需一個小時,所以有充足的時間爲孩子講解、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