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龍山區) , 梨泰院・龍山

聖托里尼位於梨泰院哈密頓飯店後方的巷子裡,為希臘料理餐廳。讓人聯想到希臘聖托里尼島的室內裝潢與當地主廚所製作的希臘料理,使這裡成為眾所皆知的知名餐廳。聖托里尼的代表料理包括希臘烤肉餅、希臘烤肉串與茄子千層派。


首爾(西大門區) , 新村・梨大

Chloris新村1號店,是以法國巴黎聖米歇爾街道上具有歷史的Salon de The為主題於2004年所開的Chloris本店。嚴選歐洲傳統的Tea品牌,以Chloris專屬的比例再次調配出混合的獨創性Tea Line,受到廣大的顧客青睞。拋開熱鬧的街道,能夠幫助思緒的法式家庭空間是其特色,包圍著本店的木蘭與洋丁香庭園讓Chloris四季都有著不同的韻味。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嶄新藝術空間‘Palais de Seoul’藝廊開幕於2010年1月,位在有文化藝術村新據點之稱的景福宮西村通義洞。以擁有約330坪超大規模展場為傲的‘Palais de Seoul’,其名稱帶有‘首爾的宮’之意。從地下1樓到地上2樓共有三個展覽場,還有位於1樓的藝術商店,以及能舉辦開幕活動的頂樓花園。2010年向韓國現代美術界邁出第一步後,至今透過眾多展覽帶來繪畫、照片、影像、人體彩繪與玻璃造型等各種範疇的藝術品。不僅舉辦國內外知名作家的展覽,也致力於發掘新進作家的實驗展。* 開館日 : 2010年1月8日


首爾(松坡區) , 蠶室(樂天世界)

從奧林匹克公園北2門向夢村土城方向前行便可到達夢村歷史館,這裡是展示百濟文化代表遺物的地方,通過參觀可對百濟文化有所了解。夢村土城作為漢城時代百濟的重要城郭之一,從1983年至1989年,經過六次精密地調查才發現了這裡的窯洞舊址和土器等遺物。在夢村歷史館中可對當時祖先們遺留下來的痕迹一目了然。 步入展館,可以觀賞到在岩寺洞、明逸洞、驿三洞等漢江流域一帶留下歷史足迹的漢城百濟時代的地穴居和古墳模型,處處洋溢著百濟時代的氣息,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便踏入到了夢村土城的遺物館。遺物館的正中央是夢村土城的模型,四週則是各種土器、磨刀石、網錘等當時的生活器具。雖是模型,但卻可以看到與公州和扶余相關的石獸、飾物、金銅鞋、彌勒半跏思惟像、七只刀等從日本運過來的百濟遺物。 將夢村土城中挖出來的百濟時代居住地完整保存著的“百濟豎穴址”從建築外觀到內部,全部模仿地穴居而建,進入其中會讓人產生回到先史時代的錯覺。百濟遺址夢村土城、石村古墳還有這裡出土的遺物全部在此進行展出。 夢村歷史館是展示漢江流域百濟文化、遺址及其遺物的地方,也是首爾兩千年來作為古都的歷史鑒證,開館於1992年1月。歷史館主要對古時的居住地、古墳群、夢村土城遺址模型及遺物進行展出,在此可將曾經璀璨一時的百濟時代的文化和歷史一覽無余。 尤其是夢村土城作為推定早期百濟都城為河南慰禮城的重要歷史遺址,具有重大意義,是一處鮮活的歷史教育場。


首爾(陽川區)

傳承3代的名聲和美食 雖然牛肉是到處都可常見的食物, 但是光陽牛肉餐廳以傳承3代特有的醃製技巧, 以及鮮嫩肥美的肉質自豪,不僅是牛肉而已,其配菜也非常的美味可口。 ​


首爾(城東區) , 首爾東部

鷹峰山為位於首爾特別市城東區鷹峰洞漢江河畔的小山丘,海拔高度為94公尺。山頂設有八角亭,於此可俯瞰漢江景色。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Art Link藝廊為了讓藝術品作家與給予藝術家能量的藝術收藏家、大眾間有更多的接觸,於2003年3月開館。Art Link藝廊不僅透過現場空間展示,還以線上呈現的手法更加促進了現代美術以及大眾的交流。 アートリンクは作品の作り手と芸術品コレクター、大衆を繋げるための空間で、2003年3月にオープンしました。ここでは、on/off lineの全てのツールを通じて、現代美術と大衆との円満な疎通を試みています。    


首爾(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弘大街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可購買到時尚、高雅而低價的商品。Daria就是符合弘大街特色的女裝專賣店。在舒適的店內陳列著各式女裝,以高雅的風格及低價滿足了女性消費者的購物慾望。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位於大學路的1m古典藝術廳是專為小朋友所設的古典專用體驗館,1m古典藝術廳以將專業的古典音樂變得更容易、有趣地傳達給小朋友,並增添其好奇心為宗旨。1m古典藝術廳可在1m的距離看到演奏者,讓舞台與觀眾席之間沒有距離。在同樣的高度、空間下共同互動,這樣的表演空間讓觀眾與音樂確實合而為一。1m體驗古典為在東崇藝術廳3年期間,創造共約2萬名兒童觀賞,為韓國最長壽的古典節目活動。多重的樂器,絕不是以CD播放,而是以近距離來觀賞聆聽。讓觀眾直接感受樂器的震撼,並可聽到有趣的講解與過去不為所知的樂器常識,相當精采可期。


首爾(中區)

俄羅斯公館是建於19世紀90年代的文藝復興建築。據推測,該建築物由俄羅斯土木工程師A.J. Scredin sabatine所設計。日本爲了加強在朝鮮王國(AD 1392-1910)的勢力,1895年發動了乙未事變。在這次事變中,日本公使三浦梧樓爲首的日本浪人們殺害了一直支援清朝(1636-1912)的大韓帝國皇后——明成皇后(1851-1895),之後爲了安全,高宗和太子曾在舊俄羅斯公館裡避難1年。舊俄羅斯公館1945年後變爲蘇聯領事館,6·25戰爭(1950-1953年)期間大部分被焚毀。只有塔身和地下一部分被保留下來,1973年才復原成現在的樣子。* 面積 -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