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城北區) , 大學路・城北洞

貞陵是朝鮮太祖繼妃神德王后康氏的墳墓。作為朝鮮開國君主的太祖,在尚未建國前,依據高麗的風俗,在鄉里與首爾兩地各有一位夫人,在故鄉之妻為韓氏,而在首爾之妻為康氏。韓氏為太祖誕下六子二女,且在太祖登基前去世,而為太祖誕下李芳蕃與芳碩兩兄弟與一女的康氏,在太祖登基後被扶正並封為顯妃,幼子芳碩也被封為世子,因而埋下了日後王位爭奪的導火線。太祖5年(1396年),康氏因病去世,太祖哀痛不已,將她追封為王后,並下旨修建貞陵。但在時隔不久的太祖7年(1398年),第五子李芳遠(後來的朝鮮第3代王太宗)因長期不滿最年幼的芳碩被封為世子,發動政變殺死所有康氏所出的王子,史稱第一次王子之亂。備受打擊的太祖無心政事,將王位讓給次子芳果(第2代王定宗),從此以太上王的身分退居殿後,並常到貞陵悼念康氏並供佛。後來因陵域過大,曾引起當時最高行政機關議政府朝臣的非難。太祖過世後,對貞陵的薄待變得更為露骨,當初因世子之爭對康氏懷恨在心的太宗,甚至下旨將原位於今日貞洞一帶的貞陵,移葬到現在城北洞的位置。因太宗之故而遭到破壞與忽視的貞陵,雖然顯得比其他王陵簡陋,但整體結構與其他王陵相同。過了紅箭門後即為祭祀用的丁字閣,旁邊也有放著石碑的碑閣,後面是王陵,有文官石像、石馬、石羊、石虎各一對護衛在旁。但與別的王陵不同的是,一般王陵從紅箭門到丁字閣的路都是直的,而貞陵的路則是彎曲的。在非常重視形式的當時,路修成不同於別的王陵的彎路,可見貞陵在當時曾慘遭破壞。如今除了基石外,多數建築、石雕皆為第18代王顯宗時期所復原。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位於通仁市場裡的手藝紫菜包飯始於1980年代,至今已是市場中著名的美食之一,甚至在日本也小有名氣!手藝紫菜飯卷內餡豐富、超有飽足感,不僅味道好,價格又劃算,一卷只要2,000韓元。每天都有上千名客人為了品嘗手藝紫菜飯卷的美味而上門。  


首爾(中區) , 市廳・光化門 

撼動心臟的強烈打擊樂Beat!刺激感性的優美韓國國樂旋律!包含POP搖滾的國樂另類變身! Live Comic Music Show "Fanta-Stick"是以韓國的樂器為主,同時以世界性的名稱為跳板。將韓國傳統樂器與拍子,還有數位節奏等所有東西結合在一起,在舞台上散發出生命與獨特的味道。讓心臟跟著一起跳動的強烈打擊樂器節奏,刺激著感性的美麗弦樂旋律,韓西融合的旋律配上任何人都能觀賞的劇情,帶著生命的音樂以及趣味十足的笑聲,是個充滿樂趣的表演。每日晚上8時,於貞洞Fanta-Stick專用館都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感動! 


首爾(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本店為道地中餐館, 位於麻浦區上岩洞, 裝潢精緻典雅, 菜點亦精緻可口。


首爾(中區) , 市廳・光化門 

50年期間,平壤冷麵的原汁原味一直被江西麵屋保留下來。這裡的麵條使用江原道土種蕎麥和澱粉,透過均勻攪拌後所製成的麵條相當Q彈好吃,再配上濃郁又涼爽可口的湯底,成就一碗碗傳統美食。想要品嘗冷麵的旅客一定不能錯過。


首爾(鍾路區) , 三清洞・首爾北部

泡菜冷麵是北韓著名的傳統美食,位於地下室的雪木軒店裡雖只擺了幾張桌子,但凡是到了用餐時間,門口便會排起長長的隊伍。如今餐廳主人老奶奶的女兒在雪木軒對面一棟3層樓房裡經營餐廳,雖然店名和口味依舊相同,懷舊的顧客可以在雪木軒的元祖本店用餐,喜愛整潔明亮裝潢的客人可選擇到新分店品嚐看看。雪木軒的特色美食是將麵條放入裝著碎冰的泡菜冷湯汁裡,再加入香油、紫菜、雞蛋和芝麻等食材,美味又爽口,每到夏天更是受到歡迎。另一道料理是將米飯取代麵條,米飯泡在冰涼的泡菜湯裡吃味道也是相當的可口,更是在其他地方很少見的獨特吃法。此外雪木軒的烤牛肉餅也是店裡深受客人青睞的人氣料理。


首爾(江北區)

世宗文化會館所營運的「夢森林藝術中心」是可以在大自然中欣賞各式各樣的表演與展覽的空間。其由表演場館與美術館組成,還有中國餐廳「梅琳」和複合餐廳「La Foret」、觀景台等場館設施,提供遊客高素質的服務與便利性。 * 開館日 : 2009年10月17日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Ca'del Lupo義式餐廳位於鍾路區孝子洞,3號線景福宮地鐵站往Paris Baguette麵包店方向。Ca'del Lupo雖然為義大利菜餐廳,但建築物卻是傳統韓屋,打破了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展現東西合併的風格。上菜之後,店員還會親自灑上香料,如果想同時感受東方的溫和與西方的簡潔俐落,推薦大家前往Ca'del Lupo。


首爾(西大門區)


首爾(西大門區) , 市廳・光化門 

1898年1月為了建造象徵自主獨立的標誌, 主管機關獨立協會開始負責興建獨立門, 其經費也由協會募捐的善款而來。在原本是用來迎接中國使臣的迎恩門的位置上, 韓國人建築師沈宜錫雇用中國勞工建成了韓國最早的西洋式建築。另外,獨立門高14.28公尺、寬11.48公尺,是模仿法國凱旋門所建造而成的一個建築物。1979年因成山大路的工程,獨立門搬遷到現在的位置。獨立門雖是朝鮮末期和獨立協會相關事蹟中之一,然而與其說是從日本等其他外來勢力中獨立,倒不如說獨立門所象徵的是韓國從中國的控制下獲得獨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