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安東市)

銷售安東傳統食品的店家。 位於慶尚北道安東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招牌菜是假祭祀飯。


慶尙北道(浦項市)

寶鏡寺是新羅時代的知命法師,在602年從秦朝留學回來後創建的。當時知命法師向真平王進言,稱在東海岸的名山上,將自己從秦朝某道人那裡得到的八面寶鏡埋於地下,再在其上建立佛堂的話,不僅可以阻擋日倭的侵略進攻,還可以預防週邊國家的入侵,可實現三國統一。真平王聽後大悅,與知命法師一同來到東海岸,最終在內延山下埋藏了八面寶鏡,建立了寶鏡寺。作為慶北3景的寶鏡寺,週邊景觀優美,並有12處溪谷瀑佈,森林生長茂盛,郁郁蔥蔥。 * 主要文化財 1) 寶鏡寺圓真國師碑(寶物第252號) 2) 寶鏡寺圓真國師浮屠(寶物第430號) 3) 寶鏡寺五層石塔(有形文化財第203號) 4) 寶鏡寺寂光殿(有形文化財第254號) 5) 寶鏡寺枳子樹(天然紀念物第11號) 6) 寶鏡寺大雄殿(文化財資料第231號) 7) 肅宗大王親筆刻板(動產文化財登錄第3382號)


慶尙北道(慶州市)

清宮韓屋位在距離慶州佛國寺站(東海線)步行10分鐘處。由兩棟建築物組成的韓屋內,共有10間客房。推開大門入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擁有翠綠草坪的寬廣庭院、無法推測樹齡的巨大松樹、小巧的蓮池、氣宇軒昂的韓屋交織成的風景。庭園雖看起來帶點異國風情,但只要了解清宮韓屋建成的契機,就能夠理解這一點。清宮韓屋的初代屋主曾將妻子獨自留在慶州,遠赴日本經營事業,由於長時間無法陪伴在妻子身邊而感到抱歉,故回到韓國之後,便希望能建造最棒的韓屋與妻子共度餘生。此後這棟房子代代相傳,後世子孫便以初代屋主的號「清宮」為其命名,並開放為韓屋住宿體驗空間。由於屋主曾在日本長期居住,才催生出這融合韓國傳統韓屋與日式庭園的空間。庭園內保留了當時夫妻曾用過的桌子,遊客可特別注意。雖是傳統韓屋,但所有客房內均配備有電視、冰箱、冷氣與衛浴,與孩子一同入住也不會有任何不便。


慶尙北道(浦項市)

Eco酒店位於韓國著名的鋼鐵城市浦項,在韓國最大的制鐵公司POSCO制鐵前的兄山轉盤處。作為價格低廉的商務酒店,這裡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的商務人士入住。靠近POSCO、鋼鐵工業園區、綜合體育場、竹島市場等, 交通便捷。免費提供早餐,酒店服務人員真誠為您提供賓至如歸的服務。


慶尙北道(聞慶市)


慶尙北道(淸道郡)


慶尙北道(奉化郡)


慶尙北道(奉化郡)

晚山古宅背靠春陽面宜陽里南側的矮山,朝東而坐,高聳的挑山頂大門坐落於11間規模的行廊齋之間,一進門就能看到寬敞的舍廊院子,正前方即是舍廊房和裡屋相連的「口」字型正屋。正屋為正面5間、側面8間、共21間的規模,大部分住宅的舍廊房朝南而建,但這間古宅的舍廊房則向東,裡屋則是南向的。結果就是和裡屋相連的中門變成朝北,為了阻擋因此入侵的冷風,中門與內院連接時轉了一個彎,同時也擋住了視線。舍廊房由2通間大廳和2通間舍廊房組成,前面是檐廊,而舍廊房右側是龕室。舍廊檐廊後面是地板房和裡間。 裡屋和舍廊房的後方相連,環繞著內院。在裡大廳左側,裡屋呈縱向長長地朝南而坐,右邊則前後坐落著上房和2間裝飾地板房。廚房和中間房在裡屋前方相連成左翅形狀,還有一扇通往裡屋後院的門。3間倉庫在裝飾地板房前面以右翅模樣相連。由於晚山古宅是春陽面富人家的宅邸,建築的用材十分龐大,且選用了優質木材。  


慶尙北道(安東市)

可同時品嚐到辣燉鱈魚頭和蕎麥麵的店家。 招牌菜是燉鱈魚頭。 位於慶尚北道安東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慶尙北道(鬱陵郡)

位於慶尚北道鬱陵郡苧洞里的苧洞港是鬱陵郡最大的港口,也是大部分鬱陵島魷魚的集散地,並且在1967年1月被指定為漁業發展基地。漁船為了要捕捉魷魚而紛紛打開集漁燈的景象,甚至被譽為鬱陵8景之一的「苧洞漁火」,進而變得相當有名。此外,位於港口防波堤旁的燭台岩,也被稱做孝女岩。因為這裡有著老爺爺與孫女一直等著去捕魚卻沒回家的父親,最後卻成為了石頭的傳說。 苧洞在剛進行開墾的時期,因為泥灘上有許多苧麻聚集,形成了自然的苧麻林,於是便被稱為「苧麻灘」,「苧麻灘」的意思是「有著許多苧麻的泥灘」,於是漸漸便成為了此地的地名。而為了要用漢字表示地名,於是便取苧麻的苧,形成了「苧洞」的地名。而朴正熙總統也在1961年的5.16革命之後來到了苧洞港,並與當地居民承諾要建立防波堤。現在的苧洞港則是做為漁業發展基地,不僅形成了魚市場,也是一個總是充滿活力的地方。苧洞以苧洞川為中心,分成了道洞3里與苧洞1里。道洞3里被稱為「大苧麻灘」;苧洞小學所坐落的苧洞1里則是被稱為「中間苧麻灘」;而從苧洞1里到內水田之間的苧洞2里,則是被稱為「小苧麻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