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安東市)

可品嚐到韓式燒烤的店家。 招牌菜是鮮韓牛排骨。 位於慶尚北道安東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慶尙北道(慶州市)

世界韓商大會是世界各地的在外同胞與韓國國內企業家自發參與,為構築全球韓商通訊網,提高民族國際競爭力所舉辦的國際商務會議。包含海外持續進行活躍商務交流活動的同胞企業家在內,連同各界專家、青年世代等,眾多經營者皆共襄盛舉。主要活動項目有各產業的商務研討會、一對一商務會議、企業展、在外同胞諮詢等。


慶尙北道(漆谷郡)

*位於漆谷的大型綜合溫泉──漆谷道開溫泉 * 道開溫泉於1998年6月1日開幕,設有寬敞的停車設施,為可同時容納2,000多人入浴的大型綜合溫泉。住宿設施、便利商店、韓式餐廳、停車場等設施完善,周邊則有松亭自然休養林、多富洞戰跡紀念館、倭館地區戰跡紀念館等景點。 * 在漆谷道開溫泉感受原始溫泉的舒適 * 漆谷道開溫泉為弱鹼性硫磺溫泉,富含硫磺(12.3mg)、鍺(0.01mg)、鈉(30.6mg)、氯(3.11mg)、氟(3.09mg)等成分。浴池面積為1,740.8m²(526.6坪),從地底下820公尺火山岩盤層湧出的35度弱鹼性溫泉水每天採水量為5,000噸,水量充足,約可同時供應20,000人入浴,同時由於未經淨水器等的過濾還原裝置,可說是原始中的原始溫泉。


慶尙北道(榮州市)

毘盧寺是座落於小白山毘盧峰南端山麓的山寺,為680年(文武王20年)義湘大師所興建的新羅古剎,至今仍保有佛像、幢竿支柱等遺物,述說著此寺廟悠久的歷史。毘盧寺入口左側佇立著榮州三街洞幢竿支柱,為新羅時代興建而成,高4.8m,兩根支柱互相對望,兩支柱內側平坦,而前、後面的柱角與中心部位刻有條紋。此外還有支撐用的竿臺石與插竿用的洞口,整體結構非常縝密。 走進毘盧寺內,烏龜石雕上佇立著石碑,十分引人矚目,此即為眞空大師普法塔碑。真空大師為新羅王孫,進入伽倻山出家為僧。937年(太祖20年)晉見高麗太祖祝賀後三國的統一後圓寂辭世,因此太祖追封真空師號,並於毘盧寺興建普法塔碑。 此外,榮豊毘盧寺石阿彌陀與石毘盧舍那佛坐像為新羅末期9世紀後半所興建的佛像,石毘盧舍那佛坐像從其端正的身軀、圓潤的臉龐、生氣勃勃的肩膀線條等可看出其描繪著實際人間的面貌。石阿彌陀佛特徵亦與石毘盧舍那佛坐像類似,可知出自同一匠人之手。 毘盧寺珍藏著這般珍貴的文化遺產,除了小白山毘盧峰的壯麗景觀外,也增添旅客到訪的樂趣。 *主要文化財 - 榮豊毘盧寺石阿彌陀與石毘盧舍那佛坐像(寶物第996號)、三街洞石造幢竿支柱(地方有形文化財第7號)


慶尙北道(浦項市)

於虎尾岬迎日廣場舉辦的浦項虎尾岬真章魚節,是為了宣傳捕撈自東海浦項虎尾岬清淨海域的真章魚,並將其品牌化後打造成地區代表特產,同時趕上現代人養生風潮,除了宣傳虎尾岬真章魚的優秀性之外,還可提升當地居民的收入。


慶尙北道(安東市)

可品嚐到各式韓式料理的店家。 位於慶尚北道安東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招牌菜是清麴醬。


慶尙北道(安東市)

可品嚐到安東當地特色湯麵的店家。 招牌菜是安東麵。 位於慶尚北道安東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慶尙北道(淸道郡)

清道GoodSPA親子泳池別墅的特色在於設有兒童室內遊樂設施與室內游泳池,兩棟三層樓的建築裡共有27間客房,採渡假別墅型態。以入口為中心,左右兩側分別為A棟與B棟,所有客房皆為設有洗手間與廚房的樓中樓格局,基本人數為3人,最多可供6~7人住宿。除了A棟302號~305號、B棟305號與306號以外,在落地窗前的客廳均設有安全的室內攀爬設施,可讓孩子們盡情玩耍。每間客房裡都有使用溫泉水的寬敞游泳池,僅有A棟302號以SPA按摩浴缸代替游泳池;在專用露台還可烤肉。廚房裡,冰箱、調理爐與廚房用品一應俱全,可烹煮餐點。飯店等級寢具有助於舒眠,在防疫、消毒方面亦分外用心。A棟一樓設有兩座可供所有房客使用的游泳池、休息室與咖啡廳,公用游泳池同樣使用溫泉水,即便是寒風四起的日子也能溫暖地游泳。渡假別墅鄰近清道斜坡滑車、清道普羅旺斯與紅酒隧道等景點。


慶尙北道(盈德郡)

太白山脈的末端與盈德郡的西邊相接連,地勢西高東低,東邊最終與海岸相接連。傳說七寶山以前曾有七樣寶貝,因而命名為七寶山。七寶山山水秀麗,在山上可以眺望東海青藍的海水。山的中間地帶有新羅時期留下來的「有金寺」,至今仍有僧侶在寺院理念誦佛經,給人一種脫離俗世之感。在山腳入口處,有許多基本設施,亦有國立七寶山自然休養林,這裡可是每年夏天避暑的熱門選擇呢。


慶尙北道(漆谷郡)

韓國國內唯一的3重城-架山山城及架山岩 位於架山上的架山山城是利用山谷建造而成的石城,建於朝鮮仁祖18年(1640)。架山因擁有七個山峰而別名七峰山,海拔901m的架山位在新羅時代五岳信仰中心的八公山山頂西邊約10km處。山頂有著被七座峰包圍的低矮平地,從這裡向四方延伸出7個山谷。經歷壬辰倭亂與丙子胡亂後, 朝鮮中期為戰略性防禦而花費100多年建造了山城。可以很清楚看到利用自然地形建造的山城早、後期建築技法,分為內、外、中城,為韓國國內唯一的3重城。城內過去有著漆谷都護府,以及客舍、人和館等官衙與軍官廳、軍器庫、堡壘、砲樓、將臺等。山頂的架山岩可容納百餘人,是非常適合吹著風欣賞大邱市全景的休憩好地方。 道詵掌握地脈的架山岩傳說 架山岩又被稱為架巖,四面都很陡峭聳立的岩石。上面約有80坪左右的寬廣平地,平地東邊有一個很大的洞窟。四方視野開闊的岩石上,往西南方看去就能將大邱廣域市全景盡收眼底。傳說統一新羅時代的高僧道詵為了掌握這裡的地脈,在岩石上的洞窟內埋藏了鐵製的牛與馬,但在朝鮮時代觀察使李命雄建造城時將其清除掉了。 [文化財資訊] -架山山城 指定編號 : 史蹟第216號 指定年度 : 1974年3月26日 建築時代 : 朝鮮 規模 : 面積19萬4,436㎡、外城3,754步(數量單位,約合韓尺6尺)、中城602步、內城4,710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