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鬱陵郡)

杏南海岸步道是前來鬱陵島的遊客們最常走的路線,在這裡可探訪鬱陵島的神秘感和多采多姿的景觀。連接自然洞穴和溪谷的橋樑底下,海岸的絕景令人讚嘆不已。海岸步道和杏南村連結在一起,結束海景的步道,還有連結山景的路線供遊客們繼續遊覽,山林裡可以體驗鬱陵島自然生態的健行步道。 在步道的末端是杏南燈塔。沿著燈塔方向前行有展望臺,在那裡可以俯瞰整個苧洞港。此外,苧洞村是看日出的極佳景點,從湫岩、觀音島、北苧岩甚至到竹島一覽無疑。 週邊觀光景點還有道洞藥水公園、 獨島展望臺、海上遊覽船、聖人峰、竹島南西日落展望臺和道洞港。    


慶尙北道(慶州市)

奈勿王陵位於慶州鄉校的北方矮丘上,為一座巨大的圓形土墳。墳墓的底部周圍露出天然石塊的稜角,這點與武烈王陵的情況類同,因此可以推測出王陵裡另外設置了護石在其中。在《三國史記》中並無有關奈勿王埋葬之處的記錄,但在《三國遺事》中曾記載其埋葬於瞻星臺的西南方,與現址十分吻合,其和同期的早期王陵相較之下較具備規模。 保護區域 1萬2818平方公尺、底部直徑2.2公尺、高度5.3公尺


慶尙北道(慶州市)

佛國寺與普門觀光園區間的吐含山山麓觀光道路旁,坐落著45棟散發過去風貌的傳統瓦片屋與草屋,在這座高達2萬坪的村莊裡居住著精通各種工藝的職人,旨在繼承必須加以保存的先祖精神、風貌與手藝。村莊內設有金屬、陶瓷、木工、寶石、石工、刺繡、土器工藝等18間工房,可參觀製作過程,以及免費遊覽民俗工藝展覽館,更能向製作者便宜購買產品。


慶尙北道(慶州市)

與皇龍寺一樣有著堆砌石牆的芬皇寺是新羅第27代善德女王3年(634年)建立的,高僧元曉大師與慈藏法師曾經住過的寺廟。歷史悠久的芬皇寺原本保有很多歷史文物,但因蒙古入侵和壬辰倭亂(1592年)等戰亂全都遺失了。現在芬皇寺還保有的有模塼石塔、和諍國師碑趺(讚揚新羅的代表法師‘元曉’的碑石基座)、三龍變漁井(守護新羅的三條龍所居住的井)、幢竿支柱等。被指定為國寶第30號的模塼石塔(高9.3m)是以安山岩石磚堆砌而成,是新羅時代最早的石塔,雖然現在只剩下三層,但學者推論本來規模應該有7層或9層。芬皇寺入口的幢竿支柱是高3.6m的兩根石柱。寺前高掛旗幟的樹木、鐵條或石頭等稱為幢竿。這裡的幢竿基石被雕成烏龜的模樣,是其他幢竿支柱很少見的,除此之外從芬皇寺後牆北側30多公尺處水井出土的佛像現都移至國立慶州博物館的庭院裡陳列。


慶尙北道(慶州市)

新羅第29代王太宗武烈王(金春秋,在位654∼661)的陵墓,坐落於慶州西北仙桃山之南方丘陵末端。金春秋是新羅中代第一個以眞骨(新羅時代的血統等級,指父母其中一系有王族血統)身份登基的王,與中國(唐)聯合併吞了百濟,為統一大業打下基盤 ,但未能完成統一就不幸去世。 陵墓的周長114m,高8.7m,是比較大規模的陵墓,陵墓下方堆有天然的石塊,但現在都被土所覆蓋。在陵墓東邊有座石碑及石龜底座,石碑上刻有"太宗武烈大王之碑"的字樣,是武烈王的次子金仁問所題,讓後世知道這是武烈王之陵墓。


慶尙北道(安東市)

安東湖-釣魚及休憩的好去處。安東湖為四大江開發計劃-攔截洛東江上游的一環。 安東水庫的堤壩規模為高83m、長612m,是繼昭陽江之後的第二大壩。 安東湖周邊環境優美,有碼頭可供遊客搭乘遊覽船,此外還是出名的釣魚場所。特別是棲息在安東湖的大口黑鱸,肉質鮮美,相當具有人氣。每年在此舉辦的大口黑鱸國際釣魚大賽總是帶來龐大的收益和人氣,成為新一帶熱門觀光慶典。附近的陶山書院、河回村等也是知名觀光名勝地。安東湖和水庫等的風景相當秀麗,因此這裡的湖畔觀光也相當出名。附近景點還有安東西冰庫、安東民俗村‧安東民俗博物館‧連續劇-「太祖王建」拍攝地等。另外水壩興建以前,原址當地的文化財也被遷移擺設成戶外民俗景觀地,供遊客觀光。


慶尙北道(慶州市)

被指定為史蹟第172號的五陵,是新羅初代王朴赫居世王與王妃閼英夫人、第2代王南解王、第3代王儒理王、第5代王婆娑王等四位朴氏王與一位王妃的陵墓,合稱五陵。五陵的東邊有供奉開國君王牌位的崇德殿,後方則完整保存了相傳為閼英夫人出生地的閼英井。


慶尙北道(慶州市)

雞林位於瞻星臺和月城之間,傳說慶州金姓的始祖闕智出生於這裡,因此為鷄林增添了一份既深且神秘之感 (史蹟第19號)。傳說新羅脫解王時代,瓠公在這片林間聽到雞啼,走近一看,驚訝的看到一只金櫃掛在樹枝上,瓠公將此事向皇上報告後,皇上親自將此金櫃取下,打開蓋子一看,裡面竟有一個姓金的娃兒。王將娃兒命名為金閼智,此事過後本來稱為始林、鳩林的這片樹林,改稱鷄林,更做為了新羅的國號。廣大的樹林中,櫸樹高大滋長。因金太子的出生,朴姓未能如願繼承王位,此後新羅的王都是金氏,一直到現在,人們也一直認為鷄林受歷屆國王及櫸樹的媲護,並視鷄林為聖地,自大陵苑-櫸樹-半月城沿線,一到春天,道路兩旁會開滿油菜花。


慶尙北道(鬱陵郡)

山的形狀就如聖潔的人一樣故名聖人峰。一年平均有300天雲霧繚繞更加深人們對它的神秘感。山頂有如祭壇般的石頭上,有稱作將軍腳印的足跡。海拔984公尺的聖人峰率領兄弟峰、彌勒山、羅里嶺等大大小小的山頭。山毛櫸、楓樹等珍貴樹種所覆蓋的山頂,被列為自然紀念物189號。山間健行可從道洞或苧洞出發,在道洞經由大願寺上登山路後,可到達冠帽山底下的岔路口。若行走苧洞路線,清涼的風吹拂有如自然的空調般涼爽,更可以遊覽鬱陵島上有名的蓬萊瀑布,是盛夏觀光路線的好選擇。從道洞經由冠帽峰的登山路線約3小時內便可攻頂。聖人峰的冬季雪景也相當的壯觀值得一遊。


慶尙北道(聞慶市)

聞慶瓷器命脈與傳統文化的交會處 ── 聞慶陶瓷器展示館 聞慶陶瓷器展示館為忠清北道無形文化財第10號沙器匠(民俗沙器製作)的故鄉,亦是為了宣揚在朝鮮時代初期,以粉青沙器陶窯地而聞名的聞慶的陶瓷器。總面積1,055㎡,為地上2樓、地下1樓的規模。內部展示並販售土器、青瓷、白瓷、近/現代陶瓷器與水石。此外,還設有陶瓷器實習體驗,建築後方則設置了聞慶的傳統火窯。價值深獲認可的聞慶陶瓷器聞慶陶瓷器的價值在今日受到各界矚目,除了陶藝家本人的技能之外,更有聞慶陶瓷器特有的歷史與傳統。在這裡有重要無形文化財「沙器匠」與匠師中最高名譽的「名匠(陶藝領域)」。在朝鮮王朝初期,聞慶以粉青瓷器陶窯地而聞名,遵循古法的匠師們將靈魂灌注到作品中,美麗色澤與自然型態更充分展現出韓民族的純樸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