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廣域市(沙上區)


釜山廣域市(中區)

韓國最大規模的水產市場-札嘎其市場,是釜山最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每年秋天在此都會舉辦打著「來來看、來看看、買買看」口號的札嘎其慶典,讓遊客可以感受到位於海邊的水產市場的特有的蓬勃生機。另外,在市場不僅可以購物,還能買到在冒著裊裊炊煙的炭火下烘烤的鰻魚,還可以一嚐難得一見的鯨魚肉,甚至還能以低廉的價格盡情品嚐美味的壽司。 


釜山廣域市(中區)

* 盛載著市民的民主精神之處,民主公園 * 1999年10月16日正式開放的釜山民主公園,是為紀念釜山市民對韓國近現代史發展做出重大貢獻,接連於「4.19民主革命」、「釜馬民主抗爭」、「6月抗爭(6月民主運動)」時為民主獻身的崇高精神而設立。公園的設立,也有成為市民互動交流之處,並做為歷史教育地點,期許後代子孫能繼承並將民主精神發揚光大的目的。同時,也蘊含著提高釜山做為民主化運動搖籃的歷史地位之期待。 公園內有許多設施。最主要的是民主抗爭紀念館,內部除了展覽室以外,還設有大表演廳(中劇場),是適合舉辦國際會議、學術活動、各種演講、歌唱或電影舞蹈發表會等活動的綜合文化空間,此外還有做為小型會議室、演講會場、電影院使用的小表演廳(小劇場)。 戶外則設有平時為話劇與音樂表演場地,週末假日做為婚宴會場使用的戶外劇場,以及約400棵樹木生長的樹木園與野生草本花卉公園。在環繞整座公園的路上,不僅有停車場,還設有苦難、追思、祈願、正義等主題休憩空間。而在紀念館內側廣場,設有呈圓型燈火模樣,環繞整座建築,高20m的大型雕塑「民主的火炬」,透過夜間照明,呈現熊熊燃燒的景象。附近還有釜山中央圖書館、光復會館、釜山大捷勝戰紀念戰蹟碑等。 * 民主公園的主要設施 * 內部設施(民主抗爭紀念館)建築規模為地下1層樓、地上3層樓,樓地板面積達5,278㎡。1樓為大表演廳(中劇場)、小表演廳(小劇場),2樓為辦公室、常設展覽室,3樓為企劃特展室、民主主義資料保存室、餐廳。外部設施則有戶外劇場、蓮花池、4.19廣場、環園路、樹木園、野生草本花卉公園等休憩空間。


釜山廣域市(東莱區)

位在釜山溫泉場、金井山城、社稷棒球場、綜合運動場附近的居昌磨盤店,日復一日製作僅限當天料理使用的豆腐。1樓為接待一般散客的空間,單人訪客也可以自在的用餐。提供有研磨嫩豆腐、海鮮嫩豆腐、牡蠣嫩豆腐、排骨嫩豆腐,以及豆腐鍋、麻婆豆腐、泡菜豆腐、清麴醬湯等。2樓為團體客與家足具餐專用場地,提供有豆腐燉排骨、嫩豆腐火鍋、艾草包豆腐等等。  


釜山廣域市(東莱區)

位於釜山東萊溫泉區的鹿川溫泉飯店成立於1960年,擁有50多年的傳統。規模包括地下一層樓與地上七層樓,設有多間客房。鹿川溫泉為天然湧泉,水溫維持在65℃,爲在水質、水溫與湧出量方面都相當傑出的食鹽溫泉。客房分為韓式暖炕房與西式床鋪房,部分客房內設有網路線,在商務中心裡亦備有電腦,可進行商務作業與小型會議。每間客房皆供給天然溫泉水,並備有家族泡湯設施。飯店附帶設施則有大眾溫泉池,住宿房客可以優惠價格使用設施。


釜山廣域市(影島區)

* 釜山港發展的象徵─釜山大橋 * 釜山大橋與1934年完工的影島大橋同為連接影島的交通路橋,其不僅具備了迅速疏通影島地區造船工業園區與新興港灣逐漸增加的交通量的功能,更扮演著港口連接道路的角色。 釜山大橋長260公尺、寬20公尺,共具備了4車道,兩端更有著寬2公尺的引道。其與影島大橋呈平行,兩者僅距離約100公尺。釜山大橋採取了拱橋式的建築工法,高達31公尺的鋼造拱型更成了釜山的地標之一。 釜山大橋為迎接韓國大門的釜山港開港100週年,象徵釜山港的發展而建造。其構造相當具有特色與美感,並且完全仰賴韓國國內的技術打造完成,具有相當大的意義。


釜山廣域市(中區) , 南浦洞(札嘎其市场)

札嘎其市場銷售近海乃至遠洋的水產,與海有關的產品可說是應有盡有,以海洋水產城市之姿,成為釜山極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 此地最早是光復後返國的韓國人、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後避難的難民與當地居民於南港一帶開店而形成,迄今已是東方最大,供應各種水產的綜合魚市。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 海云台

iam服務式公寓是合作運營的都市型別墅,同時也是客房旅館。特別為家人與團體旅行的遊客準備了寬敞的客房,且位於可徒步前往海雲台沙灘與冬柏島的距離範圍內。全部客房皆可煮飯,在屋頂的天空庭院可通過一起燒烤,結識新朋友。此外,提供行李保管與郵寄服務,使旅客能輕裝享受旅行。週圍景點主要有海雲台海水浴場、劄嘎其市場、國際市場、電影殿堂等。


釜山廣域市(影島區) , 南浦洞(札嘎其市场)

* 茂密的樹林與海洋相呼應-影島太宗臺遊園區影島是由絕影島縮減而來的名稱,從古至今這裡就以牧馬場聞名,這裡出產跑起來速度快到連影子都看不到的名馬,即因生產「絕影名馬」而被稱為絕影島。太宗臺與五六島都是釜山代表性的岩岸,位於釜山市廳前沿著影島海岸約9.1km處的最南端。面積為54萬2千3百90坪,以海拔250m的最高峰為中心,內有茂密的海松、熱帶性闊葉樹日本桂、楠木、冬柏樹、柃木等200多種樹木。每逢乾旱,太宗臺東萊府使就會在太宗臺舉行祈雨儀式,特別是每年農曆五月初十下的雨被稱爲太宗雨。太宗臺是新羅第29代太宗武烈王在完成統一三國的偉業後,巡視全國時沉醉於此處美景,並在此射箭遊玩而得名。* 太宗臺是如何形成的?因波浪侵蝕海岸所形成的峭壁與奇岩怪石結合而成的太宗臺,茂密樹林與波浪相呼應而形成絕美景色,天晴時可清楚看到遠處日本的對馬島,古時候就是詩人與文人墨客喜愛的名勝。特別是燈塔底下發達的隆起波蝕地形,其中的神仙岩非常有名,判定其大約形成於距今12萬年前的第四次最後間冰期。太宗臺於第四次最後間冰期後,因釜山才有的間歇性隆起運動而有了今天的樣貌。來到太宗臺岩石海岸不僅能欣賞到美麗的風景,還能了解釜山的自然史,其價值獲得極高評價。


釜山廣域市(中區)

形成於光復後,迄今60多年的時間裡,逐漸成為國內具代表性的傳統市場。作為釜山代表性的批發零售市場,到了21世紀持續改善市場環境。市場歷史悠久,可以以市價七至八折的便宜價格購買到優質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