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廣域市(中區)

韓國最大規模的水產市場-札嘎其市場,是釜山最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每年秋天在此都會舉辦打著「來來看、來看看、買買看」口號的札嘎其慶典,讓遊客可以感受到位於海邊的水產市場的特有的蓬勃生機。另外,在市場不僅可以購物,還能買到在冒著裊裊炊煙的炭火下烘烤的鰻魚,還可以一嚐難得一見的鯨魚肉,甚至還能以低廉的價格盡情品嚐美味的壽司。 


釜山廣域市(機張郡)

機張市場位於機張邑大羅里的中心地區,因市場現代化的計劃,在1985年轉變為現代式常設市場,目前販售機張生產的水產與農產品等各式商品,為知名市場之一。. 機張市場的特徵為依季節不同來販售當季盛產物,春天為海帶與鯷魚,秋天則是白帶魚。尤其是在中秋節前後兩個月所販售的機張白帶魚為聞名全國的美味,使得從全國各地蜂擁而至的批發商人與一般民眾總將市場擠得水洩不通。機張市場的水產等商品售價要比全國最大的水產市場札嘎其市場來得實惠便宜,成為當地住家民眾最常前往的市場。


釜山廣域市(東莱區)

位在釜山溫泉場、金井山城、社稷棒球場、綜合運動場附近的居昌磨盤店,日復一日製作僅限當天料理使用的豆腐。1樓為接待一般散客的空間,單人訪客也可以自在的用餐。提供有研磨嫩豆腐、海鮮嫩豆腐、牡蠣嫩豆腐、排骨嫩豆腐,以及豆腐鍋、麻婆豆腐、泡菜豆腐、清麴醬湯等。2樓為團體客與家足具餐專用場地,提供有豆腐燉排骨、嫩豆腐火鍋、艾草包豆腐等等。  


釜山廣域市(沙上區)


釜山廣域市(東莱區)

位於釜山東萊溫泉區的鹿川溫泉飯店成立於1960年,擁有50多年的傳統。規模包括地下一層樓與地上七層樓,設有多間客房。鹿川溫泉為天然湧泉,水溫維持在65℃,爲在水質、水溫與湧出量方面都相當傑出的食鹽溫泉。客房分為韓式暖炕房與西式床鋪房,部分客房內設有網路線,在商務中心裡亦備有電腦,可進行商務作業與小型會議。每間客房皆供給天然溫泉水,並備有家族泡湯設施。飯店附帶設施則有大眾溫泉池,住宿房客可以優惠價格使用設施。


釜山廣域市(金井區)

韓國品牌innisfree是主打濟州島純淨自然的自然主義美妝品牌。保留了天然的健康,致力於讓與化妝有關的所有生活,都能與環保綠色生活的態度結合。位在釜山金井區長箭洞的innisfree釜山大店,是以韓國人與外國人為對象的事後免稅店。距離釜山地鐵1號線釜山大站3號出口100多公尺,就在釜山大學青春街的中心位置。店面採用清爽的綠色為主色調,散發符合大學商圈的年輕氣息,店內展示護膚、彩妝、美髮、美體、男性化妝品等不同領域的產品,展售台上也陳列有新商品、活動商品、禮品組等配合消費者需求,讓消費者購物更加便利。由於青春街的主客群多為20至30歲的年輕人,故主打適合該年齡層的商品,店內更有能協助外國遊客購買商品、可以外語溝通的員工。店內放置有化妝品空瓶回收箱,藉此實踐innisfree的自然主義精神。innisfree釜山大店營業時間為每天上午11點至下午10點,全年無休。


釜山廣域市(中區) , 南浦洞(札嘎其市场)

札嘎其市場銷售近海乃至遠洋的水產,與海有關的產品可說是應有盡有,以海洋水產城市之姿,成為釜山極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 此地最早是光復後返國的韓國人、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後避難的難民與當地居民於南港一帶開店而形成,迄今已是東方最大,供應各種水產的綜合魚市。


釜山廣域市(影島區)

* 釜山港發展的象徵─釜山大橋 * 釜山大橋與1934年完工的影島大橋同為連接影島的交通路橋,其不僅具備了迅速疏通影島地區造船工業園區與新興港灣逐漸增加的交通量的功能,更扮演著港口連接道路的角色。 釜山大橋長260公尺、寬20公尺,共具備了4車道,兩端更有著寬2公尺的引道。其與影島大橋呈平行,兩者僅距離約100公尺。釜山大橋採取了拱橋式的建築工法,高達31公尺的鋼造拱型更成了釜山的地標之一。 釜山大橋為迎接韓國大門的釜山港開港100週年,象徵釜山港的發展而建造。其構造相當具有特色與美感,並且完全仰賴韓國國內的技術打造完成,具有相當大的意義。


釜山廣域市(中區)

形成於光復後,迄今60多年的時間裡,逐漸成為國內具代表性的傳統市場。作為釜山代表性的批發零售市場,到了21世紀持續改善市場環境。市場歷史悠久,可以以市價七至八折的便宜價格購買到優質的商品。


釜山廣域市(影島區) , 南浦洞(札嘎其市场)

* 茂密的樹林與海洋相呼應-影島太宗臺遊園區影島是由絕影島縮減而來的名稱,從古至今這裡就以牧馬場聞名,這裡出產跑起來速度快到連影子都看不到的名馬,即因生產「絕影名馬」而被稱為絕影島。太宗臺與五六島都是釜山代表性的岩岸,位於釜山市廳前沿著影島海岸約9.1km處的最南端。面積為54萬2千3百90坪,以海拔250m的最高峰為中心,內有茂密的海松、熱帶性闊葉樹日本桂、楠木、冬柏樹、柃木等200多種樹木。每逢乾旱,太宗臺東萊府使就會在太宗臺舉行祈雨儀式,特別是每年農曆五月初十下的雨被稱爲太宗雨。太宗臺是新羅第29代太宗武烈王在完成統一三國的偉業後,巡視全國時沉醉於此處美景,並在此射箭遊玩而得名。* 太宗臺是如何形成的?因波浪侵蝕海岸所形成的峭壁與奇岩怪石結合而成的太宗臺,茂密樹林與波浪相呼應而形成絕美景色,天晴時可清楚看到遠處日本的對馬島,古時候就是詩人與文人墨客喜愛的名勝。特別是燈塔底下發達的隆起波蝕地形,其中的神仙岩非常有名,判定其大約形成於距今12萬年前的第四次最後間冰期。太宗臺於第四次最後間冰期後,因釜山才有的間歇性隆起運動而有了今天的樣貌。來到太宗臺岩石海岸不僅能欣賞到美麗的風景,還能了解釜山的自然史,其價值獲得極高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