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廣域市(東區)

故事工作室是作為山腹道路都市再生工程──山腹道路文藝復興的據點而建,收集山腹道路一帶居民生活故事的紀錄保管中心,每2個月會定期推出新的企劃特展。當初開幕時還特別舉辦了夜壺展,展出山腹道路年長居民寄贈的夜壺,以及他們的生活故事。而居民各自的故事也構成了此處的歷史,故事工作室將之收集並保管起來,成為日後各種文化創意內容二次加工的資源倉庫。 * 開館日 : 2013年03月06日


釜山廣域市(水營區)

2016年9月6日至11月30日,在高麗製鋼水營工廠、釜山市立美術館一帶舉辦「2016釜山國際美術雙年展」。除了主要展示與特別展示以外,更有許多其他活動與展示,歡迎蒞臨參觀。


釜山廣域市(中區)

[45年傳統的韓國專門餐廳] 釜山光復洞嫩豆腐專門店(藝堂)是經歷過兩代的老字號韓餐廳,店內乾淨整潔且透露出高級的氣息。店內的傳統嫩豆腐、海鮮蔥煎餅、石鍋拌飯、烤肉、蒸排骨的味道都是一絶,不僅韓國人喜歡來此用餐,來自國外的遊客也經常來店裡品嚐地道的韓國風味。


釜山廣域市(中區)

位於釜山市光復洞流行商街的街頭流行衝浪專賣店,可購買衝浪板相關的商品,初學者亦可獲得專家指導。除了國外知名街頭品牌產品外,還可購得韓國國內知名品牌。賣場另有展示獨特的太陽眼鏡與護目鏡,亦可購買各類飾品與帽子。


釜山廣域市(沙下區)

洛東江河口的乙淑島和釜山市江西區鳴旨洞一帶10餘年前還是東亞最大的候鳥棲息地(天然紀念物179號,1966年指定)。後來由於洛東江河口堤堰的完工和蘆葦田遭受破壞,前來棲息的候鳥大量瑞減。幸好每到冬天還有天鵝和鴨類飛來,維持了冬季候鳥棲息地的命脈。此處為洛東江的江水和南海海水交匯處,主要有天鵝、綠頭鴨、鷸、斑頭鸕鷀等水鳥棲息。其中最容易發現天鵝的蹤跡,有時還可看到鷲、白尾海鵰等猛禽類。乙淑島候鳥公園以保護候鳥,保存包括溼地在內的生態為目的,分為3個區域(教育利用區、緩衝地區、核心保存區),由洛東江ECO中心負責管理。為了保護候鳥,溼地保護區內禁止出入,而候鳥棲息地禁止一切破壞行為。由於路燈會阻礙候鳥的睡眠和行動,因此統一熄燈,停車場的路燈則在20:00以後熄燈。*教育使用地區 – 開放空間 (野餐廣場, 停車場), 管制空間 (戶外學習場, 建築復原地, 水道)*緩衝地區 – 溼地調整區間 (人工候鳥棲息地) / 生態導覽介紹區*核心保存區 – 溼地調整區間 (人工候鳥棲息地) / 研究, 調查, 管理以外的目的管制出入※ 為保護管理候鳥棲息地,教育使用地區中的管制空間、緩衝地區、核心保存區進行出入管制 


釜山廣域市(機張郡)

說到機張就會令人聯想到大邊港的鯷魚,這裡的鯷魚是聞名全韓國的春季代表海產。每年會在4月底~5月鯷魚豐收期舉行「機張鯷魚節」,為機張郡最具代表性的活動之一。主要希望能藉由慶典廣泛宣傳春季代表美食機張鯷魚,並透過活動促進消費與提升地區經濟發展,並開發週邊海岸及觀光景點相關旅遊商品,強化機張郡身為21世紀未來海洋城的印象與大邊港的魅力。藉由獨特春季美食慶典,讓遊客們皆留下浪漫回憶,也有豐富的特產體驗活動,除引發各界關心外,還可刺激機張居民熱情參與,謀求地區居民歡樂和諧。美麗的釜山港口大邊港也是2001年張東健、劉梧城主演熱門電影《朋友》的拍攝景點,電影中張東健一邊回想小時候在有燈塔的海邊游泳,一邊抽煙的地方就是美麗的大邊港。在清澈海水與燈塔圍繞下的大邊港,即使不是慶典期間,仍是吸引眾多遊客造訪的釜山知名觀光景點。


釜山廣域市(影島區)

行經釜山大橋,一進入釜山廣域市影島區便能看見的29層樓高飯店,樂華茲飯店的最大優點即是絕大部分的客房皆可眺望大海,此外,依房型還可俯瞰釜山大橋、影島大橋、釜山港大橋等銜接起釜山各地與影島的橋梁,白天有釜山的活力城市風光,夜晚則是璀璨動人的夜景。380間客房共分為14種房型,包括設有陽台與泡泡浴缸的Standard Terrace Ocean、以落地窗營造出開闊感的Corner Double Half Ocean及Corner Double Ocean等,選擇多樣。提供早餐的樂華玆Sky Cafe & Bar位於28樓,市區全景一覽無遺的樂華茲SKY29 Rooftop設於29樓,確保著絕佳視野。步行10分鐘可達釜山地鐵1號線南浦站與奚琴藝術村,搭車10分鐘還可遊覽有釜山聖托里尼之稱的白川文化村、札嘎其市場與松島海上纜車等景點。


釜山廣域市(東區)

釜山蘇克巴克多特科馬旅館(Busan Sukbak.Com)位於釜山東區,向因旅行、旅遊、商務出差等來到釜山的外國遊客和本國遊客提供賓至如歸的舒適休息空間。旅館擁有廚房、洗衣機、衛生間、淋浴間、化妝間等便利設施。推薦的旅遊線路有草梁傳說路、歷史的立體模型、日出和夜景、二妓台海岸散步路、鬆島海岸散步路。美食包括二妓台奶奶紅豆冰、草梁羊雜碎、草梁市場東林排骨等,讓您盡享旅行的快樂。


釜山廣域市(東莱區)

東萊邑城址包含自東將臺所在的忠烈祠後山,經馬鞍山再到西將臺所在的東萊鄉校後山的丘陵地,以及如今東萊區市街中心平地的部分地區,是典型的平山城建築,兼具山城與平地城優點的代表邑城。整個邑城據估最早約建於高麗末期至朝鮮初期。西元1592年(朝鮮宣祖25年)壬辰倭亂當時,在東萊府使宋象賢公的率領下,軍民上下一心在此對抗倭軍,使東萊邑城成為壬辰倭亂初期最大的激戰地。而後邑城被荒置多年,直到1731年(英祖7年)東萊府使鄭彥燮考量東萊作為國家門戶的重要性,才擴建了邑城,使邑城比壬辰倭亂時的城更具規模,成為如今留存的東萊邑城之前身。 東萊邑城原本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人生門與暗門,各個城門上設有門樓,東門為志喜樓,西門為心成樓,南門為無憂樓,暗門為隱一樓。其中最重要的南門還設有翼城,前方有洗兵門,後方有朱鳥門,形成雙層的構造。西門、暗門、北門為了保護城門,特別設了半月型的甕城。此外,還有設於城內高處以觀察敵情或指揮戰鬥用的東西將臺,以及望樓與15個堡樓。但在日據時代,以市區規劃之名,硬是拆除了從西門到南門位於平地上的城牆,連南門到東門的城牆也被拆掉變成民宅。如今只剩下以馬鞍山為中心一帶的山地還留有舊時的城牆。 2000年以後,透過考古調查確認了壬辰倭亂當時的城郭痕跡(朝鮮前期邑城)、壬辰倭亂後砌成的平地城郭痕跡、朝鮮末期修築的城郭,為東萊邑城整體的確切範圍、規模等相關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線索。而釜山市也針對毁損、荒廢或留存的城址,持續進行考古發掘調查與修復工程。


釜山廣域市(釜山鎮區)

位於釜山的三光寺為迎接2015年佛誕節,特地設置多達4萬多個蓮燈,並自5月3日至5月25日為止舉辦三光寺燃燈慶典。慶典期間,在三光寺境內不僅可以欣賞到蓮燈隧道莊嚴壯觀的景致,也將進行各種特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