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龍山區) , 梨泰院・龍山

國立韓文博物館將韓國的代表性文化遺產-韓文的歷史與價值做展示,並提供體驗、學習的機會。建築樓地板面積為1萬1,322㎡,地下1樓與地上3樓備有戶外學習空間、展示活動的草皮廣場與休憩區。1樓有韓文世界(圖書館),2樓為固定展示室與美麗世界(韓文文化商品店·品茶店)。3樓為企劃展示室、兒童專用韓文遊戲區、外國人專用韓文學習區等。


忠淸北道(堤川市)

* 清風文化財園區、卓越的自然環境與文化財*清風擁有秀麗的自然景觀及豐盛的文化遺產,但建造忠州壩時,清風面後山里、黃石里,水上面池谷里的村落與文化財曾陷入被水埋沒的危機。不過忠清北道廳從1983年開始,費時3年將淹沒的文化財,依原貌重新修復,建立了現今的文化財園區。 並在園區建有鄉校、官衙、民宅、石雕等43件的文化財,在4棟民宅中展示了1600餘件的生活用品。這裡有高麗時代所建的官衙宴會場所--寒碧樓(寶物第528號)與清風石造如來立像(寶物第546號)等兩件國家級寶物,另有進出清風府的關門八詠樓(忠北有型文化財第35號),朝鮮時代清風府衙門的錦南樓(忠北有形文化財第20號)、凝清閣(忠北有形文化財第90號)、清風鄉校古屋(忠北有形文化財第64號)等建築物與都護府時代府使與將帥的頌德碑、善政碑、烈女碑、功德碑等。在寒碧樓可以一眼盡收忠州湖美景,週邊還有飛鳳山、龜潭峰、玉筍峰、陵江九曲、錦繡山、丹陽八景、月岳山國立公園、山安堡溫泉等觀光景點。* 清風文化財園區的多個文化財與景點 ** 寒碧樓 (寶物第528號)高麗忠肅王 4年(1317),為紀念清風縣升格為郡而建的官衙附屬建築。1972年因洪水而倒塌,1975年才依原貌重新修建。本樓底部為石建土牆,在天然的基石上搭建圓柱,採收分取線方式(Entasis)的建築方式建成下方支柱與地板,上方樓房使用傳統柱心包系(使用栱包減輕支柱重量的建築方式)法呈正面隔為4間、側面3間的歇山頂(韓文稱八作)建築。樓閣的右方為正面隔為3間、側面一間的懸山頂階梯式翼廊(又稱耳堂,指緊貼大門的房舍)。* 凝清閣本建築用途不明,原建於寒碧樓左側,建造時間不詳,在明宗初期李滉(1501~1570)擔任丹陽郡守時始稱"凝清閣"。仁祖15年(1637),忠清監事鄭世規日記中有在此留宿的紀錄。高宗37年(1900),府使玄仁福曾重修此閣。原址位於清風面邑里203-1號,因興建忠州壩,於1983年在現址重建。2樓建築中,下層是以石頭糊土石所建,上層為正面3間、側面2間房的歇山樓房。建築物左側有木製樓梯,做為上下樓之用。* 錦屏軒 (忠清北道有形文化財第34號)這裡舊為清風府廳社的東軒(地方官員辦公之處)建築。清風在三國時代是沙熱伊縣,於新羅景德王時改為清風縣。高麗忠肅王時改為知郡事,朝鮮世祖時升為郡。顯宗初期改為都護府,高宗32年升為郡,1914年行政區域改制後訂為清風面。肅宗7年(1681)時府使吳道一所建,之後肅宗31年(1705)年由李喜朝重建,英祖2年(1726)時朴弼文重修,掛上了權敦仁親筆所寫的匾額。高宗37年(1900)府使玄仁福又進行全面整建。本位於清風面邑里203-1號,因建造忠州壩,1983年移至現址修復。是正面分為3間,側面3間的歇山頂房屋。又叫作明月亭,內懸掛了"清風館"的匾額。* 錦南樓 (忠清北道有形文化財第20號)原為清風府衙門,內掛有"都護府節制衙門"之匾。純祖25年(1825),清風府使趙吉源建造並懸匾。高宗7年(1870)府使李直鉉及37年(1900)年府使玄仁福都進行過重修,在1958年也有整修。原位於清風面邑里203-1號,因建造忠州壩,1983年移至現址修復。是正面分為3間,側面2間的八角形房屋,二樓的閣樓建在架高的石柱上。* 自然學習院花田 - 朝鮮菊、漢拏朝鮮菊、紫苑、馬蘭、鑽形紫菀花道 - 稻柳樹道、白躑躅花道、山躑躅花道、皋月杜鵑道、杜鵑花道* 清風後山里古宅本屋原為位於清風面後山面105號的民宅,因建造忠州壩,而在1985年遷址於此,是建於朝鮮末期的ㄱ字形歇山頂瓦房。以大廳地板為準,面向東南。大廳右側有2間房大小的對房(主臥房對面的房間),檐廊架高,下面放了炕灶以取暖。大廳的左側有起居室,在大廳的左後方設有專門祭拜的房間。房屋內部架構很特別,是韓國中部地區普遍可見的民宅類型。* 清風道化里古宅本屋原為位於道化里的民宿,因建造忠州壩於1985年遷於此地,是建於朝鮮末期的ㄷ字型廡殿瓦屋。中間有三間房大小的大廳,左側邊間有兩間房與兩間房大小的廚房,內有圓竹製的煙囪及在窗邊燒松明子的照明設施,是在太白山脈一帶山地民宅可以見到的特徵。從移動前的痕跡可以推斷出前方另有一間倒座房,原房舍的配置應該是口字型(類似四合院)。* 清風黃石里古宅本宅原為在清風面黃石里164號的民宅,因建造忠州壩於1985移至此地重建。房室的構造分為內房(正房)與外房,內房為正面4間、側面2間的歇山頂瓦房,為朝鮮末期的建築,從左到右分別是廚房、主臥房、起居室與客廳。主臥房與起居室前有一長檐廊,廚房與廚房分開在兩旁。檐廊、與客廳到廚房間方柱的名字都很特別。外房為正面3間、側面1間的草房。位於清風文化財團地勿台里到堤川約10km的路段,因為忠州壩的建設,打造了清風湖畔新都市,蜿蜒於5座美麗的錦繡山峰的山間道路,沿著此路一邊可以看到錦繡山的奇岩怪石,一邊可以盡享忠州湖的湖光景色,是非常適合乘車兜風的路線。另外在清風湖造填後所種植的樹木開始開花後,也成為受歡迎的賞櫻名勝。在櫻花盛開的4月中旬,會在清風湖畔舉行櫻花慶典活動。於清風湖畔櫻花慶典開始的前一晚,會有燃燈遊行和龍神祭,主要活動分為上下午,會舉辦各邑、面的民俗競技與體育比賽,是市民交流的園地,而其他活動還有櫻花寫真大賽,以及在地飲食試吃空間,讓大家可以嘗嘗地方美味。* 連理枝與連理木很靠近的兩棵樹,經過漫長歲月漸漸結合成一顆樹的現象稱為連理。因為兩者合而為一,常被用來比喻男女間堅定的愛情,也被簡稱為"愛情樹"。如果是樹枝長在一起叫連理枝,根長在一起即為連理木。連理木偶可見到,但是連理枝就很稀少了。不只是樹枝不易有機會與其他樹碰到,就算相遇也常因風的吹搖而無法相連。在中國傳說中常說比翼鳥與連理枝,雌雄比翼鳥的眼睛與翅膀各只有一隻,所以必須比翼齊飛。連理枝雖是兩根樹,但樹枝相連紋理相通,意指男女之間情深意重。唐朝詩人白居易於描寫唐玄宗與楊貴妃悲戀的長恨歌中就寫到"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石造如來立像(寶物第546號)此佛像高341公分,就石刻方式來看應是統一新羅(約西元10世紀)的作品。佛像面容飽滿慈悲,厚實的雙頰上人中清晰,雙耳及肩。脖子刻有三道紋路(意指佛家三道),左手扶地。身披通肩衣(蓋於兩肩的法衣),內著內衣打結於腹部,法衣呈V字形層層落在法座上。1093年從興建忠州壩埋沒的清風面邑里,移至此地修復。在堤川遺物展示館附近6km遠處,是KBS大河戲"太祖王健"的水上拍攝場地,佔地約3,967m²(1,200餘坪)的腹地上,重現了水軍官衙4座、民宿4座、望樓(觀景樓)、船舶等古時高麗開城、禮成江、碧瀾渡港口等場景。而2km遠處的清風湖畔則有噴水秀(最高可達162m),在財團地裡也可以觀賞到幻想般的噴水表演。


首爾(冠岳區)

1976年開業至今, 如今已是這一帶規模最大的辣炒韓式糯米腸店家了。被許多地方報導過, 因此人潮絡繹不絕。白糯米腸比調味糯米腸還受歡迎。天冷的冬天, 熱騰騰的糯米腸湯飯也十分受歡迎。不過這家的量比起別家來要少一些。


京畿道(抱川市) , 抱川

熊城渡假村為首爾近郊的大型綜合休閒渡假村,也是擁有符合國際滑雪聯盟(FIS)認證滑雪道的城市近郊型滑雪場。此地也是韓國最早引進租借制度的滑雪渡假村,讓旅客即使沒有任何準備,亦可輕鬆享受滑雪的樂趣。滑雪場還爲初學者設置了廣場型滑雪道,即使初次接觸滑雪者,也能安心使用。包含國際滑雪聯盟認證的88Challenger滑雪道在內,共有10條滑雪道,以及每小時可運送15,200名旅客的8台吊纜、滑雪教學專用滑雪道、雪橇場等。此外,還有自首爾至熊城滑雪渡假村的免費接駁巴士(預約制),讓旅客可以輕鬆前往滑雪(詳細資訊請參考網站)。


首爾(江西區) , 首爾西部

鄉校是主導整個朝鮮時代韓國教育文化的重要文化遺產,是供奉和祭奠儒家大儒孔子及其他聖賢學者之處,在當時也擔負地方教育的使命,是如同今日的國高中一般的教育機關。陽川鄉校是首爾現存唯一的鄉校,建立於朝鮮太宗12年(1411年),並於1981年完成古蹟維護工程,將年久失修之處重新修復,內部共有大成殿、明倫堂、典祀廳、東齋、西齋、內三門、外三門等建築。目前這裡每年都於春秋兩季舉辦祭孔大典(釋奠大祭),還以當地居民與中小學生為對象,開辦教授漢字、書法與四君子水墨畫等課程,致力於推廣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及傳統文化的再獻。* 建築規模 – 大成殿 54㎡、明倫堂 77.91㎡、典祀廳 11.52㎡內三門 11.97㎡、外三門 18.63㎡、東齋 29.52㎡、西齋 29.52㎡* 建立時期 – 朝鮮太宗12年(1411年)


全羅北道(扶安郡)

扶安郡鎮西面鎮西里的熊沼鹽田是韓國少有的天然鹽地,這裡接近海邊,與其他鹽田不同的是,其位於熊沼灣內。朝鮮時代時,從茁浦灣到熊沼灣製作出的火鹽(將海水燒沸製作的鹽),與Kummopo(舊鎮)出產的米一起運送到鹭粱津,包含比其他地區多出10倍左右的礦物質。包含熊沼鹽田一帶在內,從彩石江道高敞的沿岸,有聞名全世界的沙灘。在這裡幸運的話可以直接看到鹽田作業情況,對於小孩子們體驗學習也很有幫助,鹽熱夏季時主要是在傍晚作業。


首爾(城北區) , 大學路・城北洞

貞陵是朝鮮太祖繼妃神德王后康氏的墳墓。作為朝鮮開國君主的太祖,在尚未建國前,依據高麗的風俗,在鄉里與首爾兩地各有一位夫人,在故鄉之妻為韓氏,而在首爾之妻為康氏。韓氏為太祖誕下六子二女,且在太祖登基前去世,而為太祖誕下李芳蕃與芳碩兩兄弟與一女的康氏,在太祖登基後被扶正並封為顯妃,幼子芳碩也被封為世子,因而埋下了日後王位爭奪的導火線。太祖5年(1396年),康氏因病去世,太祖哀痛不已,將她追封為王后,並下旨修建貞陵。但在時隔不久的太祖7年(1398年),第五子李芳遠(後來的朝鮮第3代王太宗)因長期不滿最年幼的芳碩被封為世子,發動政變殺死所有康氏所出的王子,史稱第一次王子之亂。備受打擊的太祖無心政事,將王位讓給次子芳果(第2代王定宗),從此以太上王的身分退居殿後,並常到貞陵悼念康氏並供佛。後來因陵域過大,曾引起當時最高行政機關議政府朝臣的非難。太祖過世後,對貞陵的薄待變得更為露骨,當初因世子之爭對康氏懷恨在心的太宗,甚至下旨將原位於今日貞洞一帶的貞陵,移葬到現在城北洞的位置。因太宗之故而遭到破壞與忽視的貞陵,雖然顯得比其他王陵簡陋,但整體結構與其他王陵相同。過了紅箭門後即為祭祀用的丁字閣,旁邊也有放著石碑的碑閣,後面是王陵,有文官石像、石馬、石羊、石虎各一對護衛在旁。但與別的王陵不同的是,一般王陵從紅箭門到丁字閣的路都是直的,而貞陵的路則是彎曲的。在非常重視形式的當時,路修成不同於別的王陵的彎路,可見貞陵在當時曾慘遭破壞。如今除了基石外,多數建築、石雕皆為第18代王顯宗時期所復原。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位在西歸浦市表善里的表善海水浴場總面積達158,678m²(48,000多坪),白沙灘長200m、寬800m、水深1m左右。退潮時呈現的是圓形的白沙灘,漲潮時像是水深1m左右的圓形湖泊,不同的時間前往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氣氛,沒有水的白沙灘適合孩童嬉戲。海灘正面觀看的日出場景相當有名。白沙灘是由貝殼砂所組成,據說神經痛的人來個砂按摩相當有療效。每年8月在天賜的美麗表善白沙灘舉行包含各式活動及豐富內容的表善海邊白沙節。海邊附近有露營場、停車場、脫衣室、淋浴場等便利設施,且鄰近城邑民俗村與濟州民俗村。


忠清南道(牙山市)

腹地面積272,000平方公尺的神井湖觀光區為1993年於牙山市防築洞一帶建構而成,擁有草地廣場、鳥舍、野生花園、雕刻公園、青少年休鍊設施及高8.45公尺的李忠武公銅像等。特別是雕刻公園是由雕刻作品裝置和野生花園所組合成的區域,為附近居民和青少年朋友提供一個可以活用的文化藝術體驗空間。神井湖觀光地入口處佔地約3,000餘坪面積的生態公園內,栽種有松樹、躑躅、杜鵑等21種植物形成自然學習公園。另外每逢冬季,雕刻公園內會擺設寬8公尺、高3公尺的大型冰雕造型物,增添冬天時節園區更加豐富的可看性。在觀光地前面的神井湖上,可以愉快搭乘水上摩托車、快艇、天鵝船等設施,以及一年四季都深受遊客們歡迎的湖上釣魚活動。而位於觀光地後方內部擁有蒼鬱森林的南山公園,非常適合作為享受山林浴及進行休閒運動的好地方。神井湖觀光地是家族出外郊遊旅行的好選擇,附設的青少年身心鍛鍊場,也可提供公司行號團體作為戶外聚會使用,週邊烤河鰻魚及燉鯽魚等各式傳統風味餐廳林立。一年四季秀麗明媚的自然休養地,再加上鄰近溫陽溫泉地區,理所當然受到遊客們的熱烈歡迎。


首爾(西大門區) , 新村・梨大

位於首爾新村的echae是間著重於基礎的整潔的汽車旅館,其華麗的裝修與每間以不同主題構成的客房皆極其吸引眼球。新村是充滿年輕與活力的地方,僅在新村街道上走走,就能達到轉換心情的效果。如果您想找尋在青春空間“新村”制造旅行美好回憶的地方,推薦echae,也希望您在同時運營的echae2、echae3,度過幸福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