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結果 3,936 個
Eos飯店緊鄰東北亞的交通樞紐-仁川的購物勝地地鐵1號線富平站,交通十分便利。這家飯店屬於新型建築,相當乾淨,建築外觀、地板、家具都以大理石裝飾,給顧客乾淨俐落的感覺。富平站一帶是繁華的商業地段,可以品嚐美味佳餚、享受購物的樂趣。還有諸多景點。仁川作為海濱城市,有很多可以享受海水浴的海水浴場,還可以登陸大大小小的島嶼欣賞日出和日落。您還可以到月尾島、中國城和蘇來浦口享用美味佳餚、觀賞優美景色。
大邱國際機場位於慶尚道的中心地帶,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可輕易前往全國各地,也身兼大邱、慶北唯一的國際交流重心的功能。慶山、靈川等大邱近郊地區,在30分鐘內即可抵達,而慶州、安東、浦項等慶北觀光景點則在90分鐘內可以抵達,為嶺南圈的機場重地。
含池博是已註冊商標之知名店家。1978年10月於方背洞開張,至今已傳承2代。 店內準備多種套餐組合供選擇,並依季節會有不一樣的變化,讓訪客百吃不膩。
位於金屬活字印刷本《直指心體要節》的故鄉清州的清州Ramada Plaza飯店,是韓國中部圈唯一的特1級飯店(相當於5星級),規模達地上21層樓,地下3層樓,共有328間客房,以及最多可容納2,000人的大型宴會廳,包含Café Ramada等6間餐廳與酒吧、健身中心。此外,美食餐廳街、購物中心、電影院、免稅店等皆座落於飯店園區內,提供顧客一站式(ONE-STOP)的服務,讓顧客賓至如歸。
朝鮮光海君10年(1618年)時進行修繕高麗時代外牆的工程,並於1656年設置廣城堡,此堡壘的墩臺則是在1679年才完成,鰲頭、花島、廣城墩臺及鰲頭亭皆屬於廣城堡。1745年改建為完整的石城,當時還設有城門。廣城堡曾在辛未洋擾時受到猛烈的攻擊,1871年4月24日美國的威爾‧羅傑斯為要求通商,率領艦隊與1,230人的兵力進攻,登陸部隊在成功佔領草芝嶺與德津鎮後,又於廣城堡遇上朝鮮軍。當時朝鮮軍指揮官魚在淵帶領著所有勇士們,在位居劣勢的情況下仍然勇猛奮戰,沒有砲彈就以刀槍代替,沒有刀槍就用石頭或赤手空拳與敵人決鬥、無人卻步,但最後依舊不幸壯烈殉國。此戰役後,城池及門樓皆被嚴重破壞成為廢墟。直到1977年才將按海樓、廣城墩、孫乭項墩臺、龍頭墩臺與壯烈戰死沙場的無名勇士們之墓,以及魚在淵將軍的雙忠碑閣等眾多文物修補完成,當時建造的「江華戰跡地淨化紀念碑」就豎立於龍頭墩臺上。1998年在海岸邊建構了寬廣的休憩空間,提供給前來參觀的遊客方便使用。廣城堡已被指定為史蹟第227號,每年農曆4月24日固定於上午11時起舉行廣城祭儀式,紀念包括魚在淵將軍在內所有壯烈犧牲的無名勇士們。廣城堡完整保存了曾在戰爭當時使用的大砲、砲臺及城牆,非常適合大人帶著小孩前來古蹟巡禮實地考察,在城牆上俯瞰海景與墩臺的曲線也讓人印象深刻。* 左/紅夷砲 - 砲口填裝式火砲,射程距離為700m,自朝鮮英祖起鑄造使用。以爆炸的力道將砲彈發射出去,但本身並不會爆炸,威力較弱。* 中間/小砲 - 填裝砲彈後在後頭小孔點火射擊的砲口填裝式火砲,射程距離為300m,擁有韓國傳統火砲中最為發達的型態。* 右/佛朗機 - 佛朗機原為法軍使用大砲,因壬辰倭亂而成為朝鮮軍廣為使用的火繩砲。一門砲內有5~9個砲彈,為可連續射擊的武器。* 廣城墩臺是廣城堡內的3個墩臺之一,肅宗5年(1679)由咸鏡道、黃海道、江原道的8,000位僧軍與4,300位御營軍合力在40天內完成,1977年復原4個砲座與3門砲。* 孫乭項墩臺 - 此墩臺建於朝鮮肅宗時期,原來墩臺的中央有3間武器庫與3個砲座。城郭長108m,為高宗8年(1871)辛未洋擾時與美國海軍激烈對抗的戰場。
海濱飯店位在濟州道最引以為傲、最美麗、氣候最溫和的西歸浦海岸, 是1級飯店。提供最新型的設備和舒適的空間,134間客房和最親切的服務,客房內可以看到漢拏山和海岸, 充滿高雅的氣氛, 新館 1層有可容納200人的大宴會廳, 適合舉辦、 花甲宴等大規模活動的宴會廳, 備有最新的畫面, 照明等各種設備,不管舉辦任何活動都很便利。還有氣氛舒適的西式餐廳, 韓式餐廳等可以一邊欣賞西歸浦海岸一邊享用美食的空間。
山中美人-雪嶽山 朝鮮半島中樞太白山脈中最高的雪嶽山(大青峰1,708m)為南韓最美麗的山脈,春季躑躅等各種花卉盛開,夏季有清澈、乾淨的溪水,雪嶽節期間的秋季楓葉,以及冬季靄靄白色雪景等,一年四季中任何時間前往,都會讓旅客發出驚嘆聲。 以寒溪嶺與彌矢嶺為分界線,東邊稱為外雪嶽,西邊則為內雪嶽,寒溪嶺以南五色地區則為南雪嶽。 南雪嶽地區自古以五色泉水與溫泉聞名,而鑄錢谷一帶的龍沼瀑布、十二瀑布、女深瀑布等地景觀秀麗,點鳳山(1,424.2m)亦屬南雪嶽區域。 南雪嶽地區有五色-大青路線、寒溪嶺-末青-大青路線等代表登山路線,五色路線起點為Greenyard Hotel上方國道旁的國立公園售票處,寒溪嶺起點為寒溪嶺休憩所旁的雪嶽樓階梯。
自2001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的京畿世界陶瓷雙年展,經歷近15年的光陰,已彰顯韓國陶瓷的價值,並使韓國成功成為世界陶瓷的軸心。2011年的京畿陶瓷雙年展舉著「條條大路通陶瓷」的旗幟,挑戰融合的CeraMix新提議,繼而受到各界關注與正面評價。2013年的京畿陶瓷雙年展,則成功透過海內外專家與言論,使之前未被視為藝術一環的陶瓷,成功被視為美術的一種。2015京畿世界陶瓷雙年展以「色: 陶瓷光譜(Ceramic Spectrum)」為主題,不僅展現陶瓷藝術充滿創意的一面,也從一般對「色彩」的物理性與光學性意義出發,進一步將其分類或慣用意義加以擴大。著眼於「色彩」的特性,以藝術家固有的表現手法與美學態度進行詮釋。本次雙年展依據主題「色」分為三個範疇,分別是「異色-令人注目的陶瓷藝術的新傾向與可能性」、「彩色-透過與其他體裁的融合呈現現代陶瓷的主要面向」、「本色-反映東北亞3國的傳統要素」,連結了陶瓷的未來、現在與過去。
1971年於忠壯路開業, 在尚武地區已經營至第二代。每日使用之食材皆是當天從全羅南道務安運來的新鮮生章魚。
烏頭山(119m)山頂上的烏頭山城,其名稱依照紀錄的不同稍有差異。《大東地志》內稱其為鳥頭城、《輿地圖書》內為烏頭山城、《世宗實錄地理志》與《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內則紀錄為烏鳥城。這座山城以漢江與臨津江交界處的烏頭山山頂為中心建造,長約620公尺,為百濟時代的馬鞍形山城。四面陡峭,西邊為臨津江、南邊面朝漢江、東邊是農耕地,北邊則與山腳相連。山頂上到處都散佈著城牆用石材,可以看出從三國時代到朝鮮時代持續修築的痕跡。1990~1991年間發掘調查結果,出土的大部分為土器、白瓷、瓦片、鐵鏃等。此處為非常重要的軍事要地,雖然在建立統一展望臺後,已難以看出其原來的樣貌,但根據相關專家對於遺跡附近的實地考察結果,可確定臨津江與漢江交界的西邊內陸有高1~1.5m、長約30m、寬6~7m、完整保留下來的古城牆。建築方式為基石上堆疊地臺石(5~15cm)後,內側為全部只填充石頭的後填充石形式。在大巖盤上採集石頭使用,而將其斷面作為城牆的型態是研究百濟時代城墎的重要遺跡。從烏頭山城位置及山勢等週邊地形條件來看,有學者主張它就是廣開土大王陵碑、《三國史記》與《百濟本記》等紀錄中所提到的百濟北邊關彌城,金正浩的《大東地志》中則紀錄烏頭山城就是百濟的關彌城,是最近在學界引發不少關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