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高陽市)

築建於德陽山山頂的幸州山城(史跡第56號)為壬辰倭亂當時,由包含義勇軍與僧人的兩千三百名士兵大敗三萬倭軍的地點,史上稱為幸州大捷,為壬辰倭亂三大捷之一。宣祖25年(1592)爆發壬辰倭亂當時,身為全羅道巡察史的權慄將軍在此擊退三萬倭軍,並乘勝追擊,佈陣於水原禿山城,奪回了首爾,屢建佳績使他官拜京畿、忠清、全羅三道的總指揮官。宣祖26年(1593)2月11日,僧將處英率領包括僧軍共萬餘名的兵將進攻幸州山城。在這場戰役中,首度運用了「丟擲灰袋」的戰術。女人們將長裙剪短並縫製成圍裙後穿上,再用圍裙裝盛石頭,藉以幫助作戰。這也是幸州裙的由來典故。正確的築城時間與目的並無法得知,但因為在城中挖掘出大量的百濟時代磚瓦片與土器等遺物,因而推論其為百濟時代所建。幸州山城內設有恭奉權慄將軍肖像的忠壯祠,原本在幸州渡口內村中設有正面三間、側面一間的幸州紀功祠,但卻在6.25事變時燒毀。日後在大規模的幸州山城淨化工程時期重新建造,同時加蓋涼亭與大門,確定了腹地。1602年建立的幸州大捷碑存留於碑閣內,並有1963年樹立的大捷碑,碑上的文字則是朴正熙前總統的真跡。日後隨著自由路的開通與新幸州大橋竣工,使得交通越顯便利,每到假日便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 幸州大捷祭每年3月14日於幸州山城舉辦祭典,以紀念擊敗倭軍,讓國家免於危機並建立卓越功勞的忠壯公權慄都元帥所率領的幸州大捷,活動除了祭禮之外,還有各種文化活動。幸州大捷祭中最重要的活動為紀念幸州大捷的祭禮。活動在恭奉權慄都元帥肖像的忠壯祠進行,有各界人士參與。儀式依序為由高陽市長擔任初獻官,為招喚將軍靈魂點香並將酒倒在母土上的將神禮、奉獻將軍神位的獻牌、享用祭祀酒與祭物的飲福禮,以及望燎禮、辭神禮(向守護祠堂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行禮)等。在解放前原為春秋兩季各舉辦一次,現在則是在每年陽曆3月14日進行;舉辦地點原本為位於幸州渡口附近的幸州紀功祠,但因6.25戰爭被燒毀後,便在1970年改於復原完成的忠壯祠舉辦。


慶尙北道(鬱陵郡)

在每年八月,為了宣傳鬱陵島上代表性特產-魷魚而辦的鬱陵島魷魚慶典,是個眾多觀光客和當地居民同歡的觀光慶典。 鬱陵島夜晚的海上,補魚船的集魚燈(為了聚集魚群所使用的燈火)讓鬱陵島越夜越美麗,也可說是鬱陵島的象徵之一。 主要的活動有青藍的東海上試抓魷魚、試搭漁船、體驗的同時又可品嚐各式各樣的魷魚料理。除此之外還有海釣大會、海上抓泥鰍大賽、走訪古道、南瓜糖遊戲等的體驗活動,現場準備特產販賣攤、小吃街、獨島/鬱陵島攝影展等多樣的附設活動等著大家一起來參與。  


慶尙北道(慶州市)

慶州泰迪熊博物館位於慶州普門旅遊區內現代飯店旁夢想中心入口處,在2011年4月6日正式開幕營業,博物館的佔地面積為4,600餘平方公尺。除擁有其他分館內既存的觀光設施及展示品之外,因考慮到慶州的文化歷史背景特色,於是透過不同的展示概念及素材,再次重新呈現出逐漸被遺忘的世界,藉此提高遊客的興致並能夠快樂的加入冒險之旅。 不只是有為成人遊客設計的主題觀光區,還有推出韓國第一個不單純只是展示恐龍模型,而是結合泰迪熊和恐龍、海底探險、新羅時代時光之旅而成的各項展示等,專門準備給前來參觀的孩童們。另外透過觀賞表演或是3D影像來體驗歷史和科學的發展,除了有趣之外還具有教育意義及增添許多豐富有益的可看性。 • 恐龍世界探險:1億7千萬年前恐龍時代慶州展演 • 海底探險:北極海、南極海、熱帶海洋下的海底生物和人魚公主等展示 • 新羅時代時光之旅:穿著數千年前新羅時代衣飾的泰迪熊在主要文化財、歷史遺跡地上的再現 • 幻覺藝術:立體恐龍繪圖 • 古董泰迪熊歷史館:從1900年代~1950年代的手工製珍藏泰迪熊展示 • 藝廊:世界名作大衛、維納斯、希臘勝利女神等雕像展示 • 瑪麗‧安東尼特皇后作品展示 • MBC電視台連續劇『宮』劇中物品展示 • 善德女王攝影區等專區


全羅北道(全州市)

阿里郎飯店位在全州市外巴士公共客運站與全州高速巴士客運站旁。搭乘計程車前往全州站僅需約10分鐘,交通十分便利。 阿里郎飯店不僅令熟悉韓國文化的人備感親切,更一直是到訪全州的旅客最佳的住宿地點。客房分為W房、地暖房、一般雙床房、豪華雙床房等房型,W房提供加大床鋪與寬敞的休息空間,牆壁則以傳統的窗戶格紋裝飾,讓遊客留下深刻印象。一般雙床房與豪華雙床房皆提供一張單人床與一張雙人床,地暖房則鋪了溫暖的電熱毯。 阿里郎飯店鄰近全州綜合體育場及棒球場、全北大學與全北大學醫院、德津公園等設施。而距離全州旅行必去的知名景點全州韓屋村,也只要10分鐘的車程。如果不喜歡人聲鼎沸的韓屋村,那不妨到豐沛之館附近的客舍1路、2路、3路走走,那是近來新興的熱門街道,有許多餐廳、咖啡廳與手工啤酒館等超有氣氛的店家聚集。


江原道(江陵市)

在正東津有三處海水浴場,即正東津站前、沙漏公園前、正東津防波堤處的海域。較為寬廣且方便前往的是正東津站及沙漏公園前的海域。沙漏公園、雕刻公園、獻花路都是觀光景點。正東津站前有許多貝類與海帶,有許多遊客特地前往,聆聽海浪,享受美味海鮮。位在江東面正東津1里,擁有長250m、廣達1萬3千㎡白沙灘的正東津海邊,自1997年正東津海日出觀光列車通車後,觀光客更是四季絡繹不絕。村落裡隆起的山傳說是由於自江原道高城而來,因此叫做高城山。山頂有座八角亭,於1999年6月底完工,命名做迎仁亭,供遊客欣賞日出之用。


慶尙北道(榮州市)

浮石寺是新羅文武王16年(676年)海東華嚴宗的宗祖義湘大師,奉王命所創建的第一座華嚴宗寺廟。大師在唐朝留學時聽到唐高宗想要侵略新羅的消息,轉而告知新羅王。他以鑽研的華嚴道理為基礎統一國論,並為了克服內外磨難而歸國並創建了韓國華嚴思想的起源寺廟。浮石寺的名稱來自於佛寺西邊的大石頭,這塊石頭與底下的石頭並沒有連接在一起,而是騰空在上面,因而得名。高麗時代稱之為善達寺或興教寺,因1916年修補時發現了墨書銘,而於高麗初期重建了無量壽殿等寺內建築。恭愍王7年(1358年)遭遇敵人攻擊,禑王2年(1376年)再次重建無量壽殿,禑王3年(1377年)重建了祖師堂。寺廟範圍內有新羅時期的遺物,無量壽殿前的石燈(國寶第17號)、石造如來坐像(寶物第220號)、三層石塔(寶物第249號)、幢竿支柱(寶物第255號)、石造基壇等。另外還有高麗時代的遺物,無量壽殿(國寶第18號)、祖師堂(國寶第19號)、塑造如來坐像(國寶第45號)、祖師堂壁畫(國寶第46號)、高麗刻板(寶物第735號)、圓融國師碑等。無量壽殿是韓國最悠久的木造建築物之一,而祖師堂壁畫則是畫在木造建築物的壁畫中最古老的,現在保存在遺物館內。無量壽殿內供奉的如來坐像是韓國從以前到現在最好的塑像,位於無量壽殿西邊的遺物則有曾屬於義湘大師的護法龍。* 文化財 - 無量壽殿(國寶第18號)、無量壽殿前石燈(國寶第17號)、祖師堂(國寶第19號)、塑造如來坐像(國寶第45號)、祖師堂壁畫(國寶第46號)、石造如來坐像(寶物第220號)、三層石塔(寶物第249號)、幢竿支柱(寶物第255號)、高麗刻板(寶物第735號)


濟州道(西歸浦市)

新緣橋於2009年9月28日開通,是大韓民國的最南端且最長的人行步橋。其位於濟州西歸浦港與鳥島之間,是依照濟州島上的傳統木筏‘Tewoo’為模型,將其形象化後所建成的步橋。新緣橋的建設在讓西歸浦港不輸給雪梨港與那不勒斯港,躍身變為世界級的港口的層面上,有著重大的意義。 此外,新緣橋是韓國國內最先使用單線鋼索的斜張橋,長169公尺、寬4~7公尺。帆船形的主塔高45公尺,並且裝設了LED照明設施,在夜晚格外漂亮。 漫步於新緣橋上可以一眼望盡西歸浦港、文島、虎島等西歸浦前海的景色以及漢拿山的絕妙美景。另外,穿過新緣橋還可以輕鬆地到達總面積達10萬2千多平方公尺的無人島―鳥島。在鳥島上不僅可以觀賞到保護區里的暖溫帶樹林,還有長達1.2公里的木制甲板路、廣場、碎石路、森林散步道、主題照相區等休閒設施。另外,隨著新緣橋的開通,鳥島城市自然公園也全面開放,成為西歸浦的又一觀光勝地,並且經常舉辦演奏會等活動。


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水原文化財團特地策劃了「水原華城月光同行之旅」,讓遊客能夠在月圓之夜的隱隱月光下,伴隨著月光行者充滿感性的導覽與解說,一同觀賞世界文化遺產水原華城以及華城行宮的夜景,並感受朝鮮時代的建築之美,以及在華城行宮欣賞韓國傳統公演等精彩節目,擁有一段充滿特別回憶的旅程。


首爾(中浪區)

橫跨首爾市忘憂洞與面牧洞以及京畿道九里市的忘憂山,海拔高度為281.7公尺,首爾市立墓園的忘憂墓園亦位處於此。此墓園於1933年被指定為公墓,兒童文學家小波方定煥以及民族代表33人中的獨立運動家吳世昌、韓龍雲,以及身為天花疫苗普及的先驅者的醫學家以及國文學者的池錫永等韓國偉人皆安葬在此。之後此地亦追加設立了詩人朴寅煥、文一平、徐丙浩、吳在英、徐光晁、劉相奎、教育家吳兢善等的生平事蹟碑,並且被作為教育園區使用。在文化財的部分則有被稱為龜甲碑的朝鮮中期文臣忠翼公申景禛的神道碑(首爾有形文化財 第95號)。另外,位於忘憂里公園內長達5.2公里的環繞道路,亦被舖上柏油改造成了散步道路,並透過公開徵選後,於1998年4月取名為「思索之路」。除此之外,此處還有自然觀察路、木造亭、泉水等設施,自然公園內的樹木管理良善、空氣清新,故吸引相當多的市民前來。


忠清南道(禮山郡)

位於忠清南道禮山郡德山面德崇山的修德寺,為韓國佛教的重要寺院之一。修德寺的主要建築為1308年建造的大雄殿,被列為國寶的修德寺大雄殿為韓國最早的木造建築,自1528年至1803年為止,共歷經4次修建,但仍維持著過去的原貌。而寺內除了大雄殿之外,尚保有修德寺3層石塔等眾多文化財。* 傳說百濟時代創建的修德寺至統一新羅時代為止,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寺院丹青大幅脫落,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整修。當時的法師在籌措修建費用方面,遇到極大的困難。有一天,突然有位妙齡女子前來,自願到寺裡的膳房幫忙。由於她的美貌出眾,「修德小姐」的消息不脛而走,附近許多人紛紛前來,只為了一睹其廬山真面目。連日來寺裡都是人山人海,甚至新羅的宰相之子「定慧」還前來提親。女子表示要等佛寺修建完,才答應這場婚事,青年聽到答覆後,就把大量家產投入寺院的整修,使原本需要10年時間的修復工程,短短3年就圓滿完工。落成典禮當天,這名青年以大功德主的身分參加,他催促修德小姐和他一起離開,但女子卻說衣服沾到髒污要去換件衣服,隨而進入旁邊的房間,之後再無動靜。久等的青年忍不住打開房門走進房內,而女子馬上準備躲到另一間房。慌張的青年想挽留,但就在要抓住女子的瞬間,旁邊的岩石突然裂開,女子和房門憑空消失,徒留女子的一隻襪子,以及裂了一道大縫的岩石。從此之後,每逢春天在岩石裂縫處就會神奇地開出形如襪子的花。相傳那名女子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因此就以那名女子的名字「修德」作為寺院的名字。而愛上女子的定慧感到人生無常,到山頂上另建一座寺廟,即為定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