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江南區)

SHINee、INFINITE、2PM、Wonder Girls等頂級K-POP韓流偶像總出動,現場精彩表演將由KBS2TV進行直播,並透過KBS Wolrd於全世界120個國家同步播出。


京畿道(安山市)

安山文化藝術殿堂於2004年6月17日竣工。繼成功舉辦熱音二娛節和vHarmony節,以及對建築各部位進行精密檢修與驗收之後,安山文化藝術殿堂便於2004年10月2日的「安山市民日」當天正式開館。安山文化藝術殿堂配備全國最尖端的設施,有能力承辦任何規模的世界級表演大作。


慶尙南道(巨濟市)

Admiral飯店位在觀光資源(海金剛、外島、鶴洞海水浴場)跟人文資源(捕虜收容所、古縣城、大宇造船等)一應俱全的幻想之島 - 巨濟島上,擁有129個客房和具備最先進設備的商務中心、大小宴會廳,以及能夠品嘗各種美食的餐廳,附帶設施非常多樣化。尤其根據不同季節、依照地區特產開發的特產品,更讓投宿旅客得以在此享受購物樂趣,另外還會贈送海金剛遊覽船10%折扣券。


首爾(鍾路區)

首爾中心鍾路區的代表慶典「古GO鍾路文化慶典」,將於9月11日晚間6點30分在大學路馬羅尼矣公園盛大舉行開幕活動,至9月20日為止,於鍾路區各地展開各種活動。本次慶典活動以「傳統與現代的融合」為主題,準備了各種能欣賞與享受的韓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活動。期望能透過慶典,讓人跳脫日常生活的忙亂,盡情樂在其中,一起留下快樂的回憶並度過極具意義的時光。


全羅南道(順天市)

仙巖寺位於曹溪山山麓東邊,對面西邊的山腰上也有座著名的憎寶寺廟松廣寺。百濟聖王7年(529年)由阿道和尚最先建立了毘盧庵,新羅景文王1年道詵國師在禪宗9山中,依據桐裏山門旋風在此處建造了現在的仙巖寺。仙巖寺周圍被樹齡數百年以上茂密的麻櫟、冬柏、楓葉、栗子樹等包圍,秋天的楓紅更是出名。廟前有拱型的昇仙橋(寶物第400號),底座是使用自然的堅固岩盤,中央部份的龍頭顯得非常有神秘感。大雄殿前左右兩側的三層石塔(寶物第395號)也非常引人注目,是保留了最多寺剎傳統文化的寺廟之一。除了有7件寶物以外,還有莊嚴華麗的大雄殿、捌相殿、圓通殿、金銅香爐、一柱門等12樣地方文化財。沿著仙巖寺本寺外的登山步道往上爬,可以看到用巨大岩石雕刻高17m、寬2m的摩崖佛。另外,守著800年傳統的自生茶園、從松廣寺到仙巖寺的曹溪山登山步道、有如水晶般的溪谷、茂密的樹木,以及秋天美麗的楓葉,都讓此處更加漂亮。仙巖寺附近與智異山、白雲山相同,都有自生的骨利樹,每年驚螫前後可以品嘗到泉水。


江原道(東海市)

三和寺位在江原道東海市的頭陀山、武陵溪谷入口附近,是由具有悠久歷史的千年古剎月精寺管理的小寺院。新羅善德女王11年(642年)時慈藏律師在此處建寺,當時稱做黑蓮臺,864年時梵日國師改建,稱之三公庵,高麗太祖時又改稱三和寺。 寺院境內有大雄殿、藥師殿、寂光殿、梵鐘閣、極樂殿、毘盧殿、七星堂、無香閣等建築,除此之外還有被指定為國家指定寶物第1277號的3層石塔與第1292號鐵造盧舍那佛坐像。 另外,三和寺還設有教導佛法的佛教學院以及可以體驗美麗寺煞文化的寺院寄宿活動。


全羅南道(康津郡)

康津郡大口面一帶為韓國中世紀美術中具有代表性的高麗青瓷之生產地。1963年指定為史蹟第68號的高麗青瓷陶窯址,為9世紀開始至14世紀為止,500餘年間以集體的方式生產青瓷之地。分布於9個村莊、180餘個窯址,現在約18萬餘坪的地區指定為文化財保護區域。要說高麗時代以集中性生產青瓷的地方,除了康津之外,還有扶安等地。但目前以全國發現的400餘個陶窯址來看,大部分都分布在青津這一帶。這其中又為沙堂里所生產的青瓷,在技術層面上最具成熟,為青瓷生產的高潮時期。被國家指定為國寶或寶物的青瓷,有80%以上都出產於此,可見其技術的成熟性和其國際性的藝術價值,連法國羅浮宮都藏有這裡生產的青瓷。另外,康津比起其他地區,在胎土、顏料、氣候等各種條件上較佔優勢,一路領導韓國青瓷文化過來的康津,於高麗末期衰退後,600餘年間無法得到傳承,於1977年開始進行再現工程,並成功地再次呈現在世人眼前。


首爾(瑞草區)

由國際舞蹈協會(CID-UNESCO)韓國本部主辦的首爾世界舞蹈節(SIDance),以在藝術殿堂土月劇場進行的開幕式為開端,在首爾市中心各處熱鬧登場。1998年,國際舞蹈協會韓國本部為讓韓國舞蹈登上國際舞臺,同時將世界舞蹈的潮流引進韓國國內,因此創設了首爾世界舞蹈節。透過包含文化體育觀光部、首爾特別市、首爾文化財團在內的各政府機關,以及各國駐韓大使館等外國政府機關彼此之間的密切合作,使慶典一躍成為韓國公演藝術界的代表,足以與亞洲圈的其他代表公演藝術節並駕齊驅。而舞蹈界人士也藉由首爾世界舞蹈節進行作品交流,或跨國合作與巡迴公演,成功扮演文化交流尖兵的角色。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韓國的歲時風俗,是慰勞一年十二個月持續辛勤工作的農人而漸漸形成的傳統。在以務農為主要生計的傳統社會,由於多以村落為單位一同生活,因而衍生出許多團體遊戲與歲時風俗。 一年之中,以農曆正月(1月)有最多風俗習慣。而正月十五元宵節是韓國傳統社會僅次於春節與中秋的一大重要節日,有許多歲時風俗流傳至今。最具代表性的要數「喝耳明酒」、「叫賣暑氣」、「吃藥飯(韓國八寶飯)」、「吃五穀飯」、「咬乾果」、「丟草人」等。此外,正月十五元宵節當天,在農村也會進行如「拔河」、「鬥鼓繩套」、「靈山木牛戰」、「石戰」、「點野火」等眾多團體遊戲。 國立民俗博物館即重現這些風俗與遊戲,讓遊客能親身體驗並進一步認識韓國的正月十五元宵節。


忠淸北道(丹陽郡)

丹陽站於1942年開始營運,但因為忠州水壩的建設,而有一部分地區沒入水中。直至1985年新建設了丹陽站,並且延續營運至今,而舊丹陽站則成為了丹城站。丹陽站不但被南漢江與綿延的山峰所環繞,更設有車站咖啡廳與公園,別有一番滋味的月台也相當引人入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