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松坡區) , 蠶室(樂天世界)

薄荷清新,美食誘人——79 Founyard 鬆坡店等你來! 美味與視覺饕餮盛宴,不容錯過的首爾熱門咖啡館! 歐洲風情邂逅美味甜品,與79 Founyard共度美好時光! '79 Founyard 鬆坡店':薄荷綠色清新的室內設計與美味佳肴共同打造的熱門景點! 以歐洲風情的薄荷綠色為主題的'79 Founyard'鬆坡店,近期在Instagram上被譽為熱門旅遊目的地。這家美麗的咖啡廳尤其受到網紅們的喜愛,成為拍照聖地。 '79 Founyard'鬆坡店以專業糕點師的精湛技藝制作各種可口的可頌、佈朗尼、磅蛋糕等美食而聞名,每個季節還會推出應季水果制作的季節性商品。這裡在20~30歲的女性中特別受歡迎,咖啡搭配蛋糕和早午餐菜單最受歡迎。     月光屋頂咖啡館,放鬆心情,留下美好回憶! 帶上Trippose.com優惠券,盡享美食折扣! 探索首爾,品味美食,邂逅79 Founyard鬆坡店! 此外,這家咖啡廳的熱門秘訣是位於屋頂的露天咖啡廳“Rooftop Dal Bam(月光)”,可以免費使用。這個空間是繁忙城市中的休憩之地,滿月和新月的燈光,以及高檔的室內設計使其更加出眾。許願並與月亮合影,留下美好回憶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韓國旅行期間不容錯過的熱門景點'79 Founyard'鬆坡店距離蠶室站地鐵僅1站之遙。我們也向來韓國的外國遊客推薦在這裡同時享受美食和視覺盛宴的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向'Trippose.com'提供的專用優惠券,現金支付時可享受10%的折扣優惠。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如果您在尋找一個可以欣賞到整體薄荷綠色室內設計並同時品嘗美味佳肴的熱門景點,'79 Founyard'鬆坡店正等著您! 這家咖啡廳週邊有樂天世界、石村湖、奧林匹克公園等多個旅遊勝地,您可以在這裡感受韓國旅行的韻味。在'79 Founyard'鬆坡店品嘗美麗的室內設計和美味佳肴後,遊覽週邊景點也是一個很好的旅行路線。 在擁有友好員工的'79 Founyard'鬆坡店,還為外國遊客準備了英文菜單,讓您在選擇美食時無需擔心。此外,咖啡廳還提供無線網絡服務和充電設施,為外國遊客創造了舒適的休閒環境。 最後,不容錯過的是這家咖啡廳舉辦的各種活動和促銷。特別是,為慶祝生日或紀念日的顧客準備了特別活動,建議您提前諮詢了解詳情。 現在,請記住在韓國旅行時一定要拜訪的熱門景點'79 Founyard'鬆坡店。在美麗的薄荷綠色室內設計、驚豔的美食和獨特的屋頂露天咖啡廳中創造難忘的回憶吧!


濟州道(西歸浦市) , 西归浦

位在中文觀光園區的特1級濟州新羅飯店,一眼望去便是太平洋。優雅的歐式外觀,加上燈光讓飯店無處不浪漫。濟州新羅飯店於1990年開幕,為地上7層樓建築,共有429間寬敞客房、6間餐廳與酒吧、7間宴會廳、健身房等多種附帶設施,保證提供房客最佳的住宿環境。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位於濟州島西南部聳立在平野地上的山房山,是個視野良好的鐘狀型火山。 熔岩圓頂丘南側峭壁高150~300公尺,發育出大小不一的風化穴、崖椎。在海拔150公尺處,長約10公尺、寬高約5公尺稱作山房窟的一個海蝕洞窟,面向海邊且相當具有特色的景觀是瀛洲十景之一。山房山入口左側為山房寺,右側有普門寺寂滅寶宮,在這兩個寺院之間順著石階走上去還有個山房窟寺。山房山前方路邊設有煙臺,煙臺的作用在於政治軍事上,利用火炬和煙傳達急訊的一種通信方式。煙臺跟烽火臺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差異,但煙臺主要設置在丘陵或海邊地區;烽火臺則設在山頂上,白天以煙當作信號;晚上則以點火炬來作區分。 學者們推測,在朝鮮世宗19年(1437)間,是為了防止倭寇入侵而設置煙臺,但歷經1950年韓國戰爭而逐漸消失,現今只留下煙台的基石部分而已。山房山因山勢相當高又近海,可觀賞山頂被雲層環繞等優美景觀,另外各山面的山麓間可觀賞到截然不同的氣候特徵。因這樣特別的氣候賦予火山草木獨特的特徵,以植物學的觀點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保育地。山頂上楠木、肉桂、木薑子等常綠樹林鬱鬱蔥蔥,特別在岩壁上的淮楊木等稀有自生植物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182∼5號,在山房山調查出的維管束植物有79科186屬201種3變種31亞種,共有255種。* 標高395.2m/比高345m/周長3,780m/面積988,332㎡/底徑1,314m


首爾(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孔德市場豬腳街以前是市場裡一間面積約為兩坪小餐廳。當時因為生活困苦,所以經常把豬腳和血腸湯作為下酒菜。之後隨著客人逐漸增多,這裡慢慢形成了豬腳街。豬腳街裡有好幾家店的歷史已超過30年。  


首爾(中區)

傳統義大利餐廳&Bar的Peninsula,以義大利中部托斯卡尼的地方料理為依據,再用現代高級感重釋,能品嘗到義大利料理的山珍海味。還能享用以季節特選食材及有機小麥製作的各種義大利麵、披薩等傳統義大利式料理,以及500多種的酒類收藏,並提供專業品酒師選出與料理相配的紅酒,體驗Peninsula幻想般搭配。


大邱廣域市(中區)

樂榮燉排骨是創業於1974年的燉排骨專賣店,東仁洞的燉排骨是將辣味排骨用銅鍋上桌的料理,在當時主要是下酒菜,後因名聲遠播,在100多公尺的街道上漸漸形成了「東仁洞燉排骨街」。比起其他鐵製容器,因為銅鍋的導熱更快,用它來燉煮的排骨,肉質更為鮮嫩且入味,是大邱當地的代表性鄉土飲食。


全羅南道(順天市)

為保護順天灣而打造出的順天灣國家庭園在順天道沙洞一帶庭園腹地112萬㎡(34萬坪)的土地上栽種有505種79萬株樹木與113種315萬株花,鬱金香與躑躅等百花齊放,形成壯麗景觀。分享之林周邊3萬㎡土地打造油菜花園區,五月中旬一齊綻放,將可欣賞到一片黃色花海。 園內設有餐廳,亦可攜帶外食進入,並於主要動線栽種5萬棵朴樹與櫸樹,打造自然樹蔭棚。20日開幕當天也將開始營運往返順天灣庭園與順天文學館(4.64km)的Sky Cube小型自動軌道列車(PRT),參觀完庭園的旅客可搭乘PRT前往文學館,下車後可轉搭蘆葦列車至順天灣入口霧津橋(行駛距離約1.2km)。


忠淸北道(堤川市)

* 清風文化財園區、卓越的自然環境與文化財*清風擁有秀麗的自然景觀及豐盛的文化遺產,但建造忠州壩時,清風面後山里、黃石里,水上面池谷里的村落與文化財曾陷入被水埋沒的危機。不過忠清北道廳從1983年開始,費時3年將淹沒的文化財,依原貌重新修復,建立了現今的文化財園區。 並在園區建有鄉校、官衙、民宅、石雕等43件的文化財,在4棟民宅中展示了1600餘件的生活用品。這裡有高麗時代所建的官衙宴會場所--寒碧樓(寶物第528號)與清風石造如來立像(寶物第546號)等兩件國家級寶物,另有進出清風府的關門八詠樓(忠北有型文化財第35號),朝鮮時代清風府衙門的錦南樓(忠北有形文化財第20號)、凝清閣(忠北有形文化財第90號)、清風鄉校古屋(忠北有形文化財第64號)等建築物與都護府時代府使與將帥的頌德碑、善政碑、烈女碑、功德碑等。在寒碧樓可以一眼盡收忠州湖美景,週邊還有飛鳳山、龜潭峰、玉筍峰、陵江九曲、錦繡山、丹陽八景、月岳山國立公園、山安堡溫泉等觀光景點。* 清風文化財園區的多個文化財與景點 ** 寒碧樓 (寶物第528號)高麗忠肅王 4年(1317),為紀念清風縣升格為郡而建的官衙附屬建築。1972年因洪水而倒塌,1975年才依原貌重新修建。本樓底部為石建土牆,在天然的基石上搭建圓柱,採收分取線方式(Entasis)的建築方式建成下方支柱與地板,上方樓房使用傳統柱心包系(使用栱包減輕支柱重量的建築方式)法呈正面隔為4間、側面3間的歇山頂(韓文稱八作)建築。樓閣的右方為正面隔為3間、側面一間的懸山頂階梯式翼廊(又稱耳堂,指緊貼大門的房舍)。* 凝清閣本建築用途不明,原建於寒碧樓左側,建造時間不詳,在明宗初期李滉(1501~1570)擔任丹陽郡守時始稱"凝清閣"。仁祖15年(1637),忠清監事鄭世規日記中有在此留宿的紀錄。高宗37年(1900),府使玄仁福曾重修此閣。原址位於清風面邑里203-1號,因興建忠州壩,於1983年在現址重建。2樓建築中,下層是以石頭糊土石所建,上層為正面3間、側面2間房的歇山樓房。建築物左側有木製樓梯,做為上下樓之用。* 錦屏軒 (忠清北道有形文化財第34號)這裡舊為清風府廳社的東軒(地方官員辦公之處)建築。清風在三國時代是沙熱伊縣,於新羅景德王時改為清風縣。高麗忠肅王時改為知郡事,朝鮮世祖時升為郡。顯宗初期改為都護府,高宗32年升為郡,1914年行政區域改制後訂為清風面。肅宗7年(1681)時府使吳道一所建,之後肅宗31年(1705)年由李喜朝重建,英祖2年(1726)時朴弼文重修,掛上了權敦仁親筆所寫的匾額。高宗37年(1900)府使玄仁福又進行全面整建。本位於清風面邑里203-1號,因建造忠州壩,1983年移至現址修復。是正面分為3間,側面3間的歇山頂房屋。又叫作明月亭,內懸掛了"清風館"的匾額。* 錦南樓 (忠清北道有形文化財第20號)原為清風府衙門,內掛有"都護府節制衙門"之匾。純祖25年(1825),清風府使趙吉源建造並懸匾。高宗7年(1870)府使李直鉉及37年(1900)年府使玄仁福都進行過重修,在1958年也有整修。原位於清風面邑里203-1號,因建造忠州壩,1983年移至現址修復。是正面分為3間,側面2間的八角形房屋,二樓的閣樓建在架高的石柱上。* 自然學習院花田 - 朝鮮菊、漢拏朝鮮菊、紫苑、馬蘭、鑽形紫菀花道 - 稻柳樹道、白躑躅花道、山躑躅花道、皋月杜鵑道、杜鵑花道* 清風後山里古宅本屋原為位於清風面後山面105號的民宅,因建造忠州壩,而在1985年遷址於此,是建於朝鮮末期的ㄱ字形歇山頂瓦房。以大廳地板為準,面向東南。大廳右側有2間房大小的對房(主臥房對面的房間),檐廊架高,下面放了炕灶以取暖。大廳的左側有起居室,在大廳的左後方設有專門祭拜的房間。房屋內部架構很特別,是韓國中部地區普遍可見的民宅類型。* 清風道化里古宅本屋原為位於道化里的民宿,因建造忠州壩於1985年遷於此地,是建於朝鮮末期的ㄷ字型廡殿瓦屋。中間有三間房大小的大廳,左側邊間有兩間房與兩間房大小的廚房,內有圓竹製的煙囪及在窗邊燒松明子的照明設施,是在太白山脈一帶山地民宅可以見到的特徵。從移動前的痕跡可以推斷出前方另有一間倒座房,原房舍的配置應該是口字型(類似四合院)。* 清風黃石里古宅本宅原為在清風面黃石里164號的民宅,因建造忠州壩於1985移至此地重建。房室的構造分為內房(正房)與外房,內房為正面4間、側面2間的歇山頂瓦房,為朝鮮末期的建築,從左到右分別是廚房、主臥房、起居室與客廳。主臥房與起居室前有一長檐廊,廚房與廚房分開在兩旁。檐廊、與客廳到廚房間方柱的名字都很特別。外房為正面3間、側面1間的草房。位於清風文化財團地勿台里到堤川約10km的路段,因為忠州壩的建設,打造了清風湖畔新都市,蜿蜒於5座美麗的錦繡山峰的山間道路,沿著此路一邊可以看到錦繡山的奇岩怪石,一邊可以盡享忠州湖的湖光景色,是非常適合乘車兜風的路線。另外在清風湖造填後所種植的樹木開始開花後,也成為受歡迎的賞櫻名勝。在櫻花盛開的4月中旬,會在清風湖畔舉行櫻花慶典活動。於清風湖畔櫻花慶典開始的前一晚,會有燃燈遊行和龍神祭,主要活動分為上下午,會舉辦各邑、面的民俗競技與體育比賽,是市民交流的園地,而其他活動還有櫻花寫真大賽,以及在地飲食試吃空間,讓大家可以嘗嘗地方美味。* 連理枝與連理木很靠近的兩棵樹,經過漫長歲月漸漸結合成一顆樹的現象稱為連理。因為兩者合而為一,常被用來比喻男女間堅定的愛情,也被簡稱為"愛情樹"。如果是樹枝長在一起叫連理枝,根長在一起即為連理木。連理木偶可見到,但是連理枝就很稀少了。不只是樹枝不易有機會與其他樹碰到,就算相遇也常因風的吹搖而無法相連。在中國傳說中常說比翼鳥與連理枝,雌雄比翼鳥的眼睛與翅膀各只有一隻,所以必須比翼齊飛。連理枝雖是兩根樹,但樹枝相連紋理相通,意指男女之間情深意重。唐朝詩人白居易於描寫唐玄宗與楊貴妃悲戀的長恨歌中就寫到"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石造如來立像(寶物第546號)此佛像高341公分,就石刻方式來看應是統一新羅(約西元10世紀)的作品。佛像面容飽滿慈悲,厚實的雙頰上人中清晰,雙耳及肩。脖子刻有三道紋路(意指佛家三道),左手扶地。身披通肩衣(蓋於兩肩的法衣),內著內衣打結於腹部,法衣呈V字形層層落在法座上。1093年從興建忠州壩埋沒的清風面邑里,移至此地修復。在堤川遺物展示館附近6km遠處,是KBS大河戲"太祖王健"的水上拍攝場地,佔地約3,967m²(1,200餘坪)的腹地上,重現了水軍官衙4座、民宿4座、望樓(觀景樓)、船舶等古時高麗開城、禮成江、碧瀾渡港口等場景。而2km遠處的清風湖畔則有噴水秀(最高可達162m),在財團地裡也可以觀賞到幻想般的噴水表演。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春川Bears觀光飯店可以一眼望見衣岩湖的美景,是春川地區景觀最好的休養飯店,附近有昭陽江多功能水壩、淸平寺、三岳山、江村遊園區、九曲瀑布、中島遊園區等觀光景點,可以在此享受釣魚、汽艇、高爾夫球、漆彈、登山、滑水等運動。尤其是在日落時分,衣岩湖上耀眼的晚霞令人難忘。此外,夏天的沁涼湖水,秋天的火紅楓葉,冬天的藹藹百雪,不管何時來到這裡,都能欣賞到絕佳美景。 所有飯店人員將以燦爛笑容與親切服務,竭盡心力為來到春川Bears觀光飯店的每一位遊客服務,讓所有人都能留下美好回憶。


首爾(城北區) , 大學路・城北洞

貞陵是朝鮮太祖繼妃神德王后康氏的墳墓。作為朝鮮開國君主的太祖,在尚未建國前,依據高麗的風俗,在鄉里與首爾兩地各有一位夫人,在故鄉之妻為韓氏,而在首爾之妻為康氏。韓氏為太祖誕下六子二女,且在太祖登基前去世,而為太祖誕下李芳蕃與芳碩兩兄弟與一女的康氏,在太祖登基後被扶正並封為顯妃,幼子芳碩也被封為世子,因而埋下了日後王位爭奪的導火線。太祖5年(1396年),康氏因病去世,太祖哀痛不已,將她追封為王后,並下旨修建貞陵。但在時隔不久的太祖7年(1398年),第五子李芳遠(後來的朝鮮第3代王太宗)因長期不滿最年幼的芳碩被封為世子,發動政變殺死所有康氏所出的王子,史稱第一次王子之亂。備受打擊的太祖無心政事,將王位讓給次子芳果(第2代王定宗),從此以太上王的身分退居殿後,並常到貞陵悼念康氏並供佛。後來因陵域過大,曾引起當時最高行政機關議政府朝臣的非難。太祖過世後,對貞陵的薄待變得更為露骨,當初因世子之爭對康氏懷恨在心的太宗,甚至下旨將原位於今日貞洞一帶的貞陵,移葬到現在城北洞的位置。因太宗之故而遭到破壞與忽視的貞陵,雖然顯得比其他王陵簡陋,但整體結構與其他王陵相同。過了紅箭門後即為祭祀用的丁字閣,旁邊也有放著石碑的碑閣,後面是王陵,有文官石像、石馬、石羊、石虎各一對護衛在旁。但與別的王陵不同的是,一般王陵從紅箭門到丁字閣的路都是直的,而貞陵的路則是彎曲的。在非常重視形式的當時,路修成不同於別的王陵的彎路,可見貞陵在當時曾慘遭破壞。如今除了基石外,多數建築、石雕皆為第18代王顯宗時期所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