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位於首爾特別市大學路的韓國料理專門店。主打菜品是豬排骨。炭烤專賣店。


首爾(松坡區)

多松肋排位於松坡區芳荑洞, 以使用韓國國內生產最高級的韓牛的餐廳著名。醃製肋排、原汁肋排、里脊肉等可品嘗到韓牛肉質的鮮嫩美味, 店內還有排骨湯、泡菜湯、牛肉湯泡飯、雪濃湯等多樣餐點可供選擇。特別的是, 多松肋排特有的醃料更增添肋排的美味,寬廣的餐廳總是超滿著用餐的客人,可見其美味和名聲。餐廳另設有停車場,因此也吸引許多來自各地的饕客。吃完烤肉後,還可來份店裡人氣餐點冷麵或是生魚片冷麵。


光州廣域市(西區)

摩天樓餐廳開業已達6年, 深受附近上班族喜愛。適合招待親友﹑週末家庭聚會﹑朋友聚餐等活動, 並為年輕顧客備有情侶餐。


首爾(永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JINJINBARA是提供高品質韓定食套餐的專營企業,在首爾地區開設了5家連鎖店。 JINJINBARA汝矣島店位於國會,金融,廣播電視中心的汝矣。為滿足現代人的口味,JINJINBARA以傳統宮中韓定食為基礎,提供15~20種不同的韓定食套餐。300席的規模可承辦各種企業聚會,研討會,滿月酒,生日宴,相見禮等各種規模的筵席和聚會。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韓國傳統飲食文化體驗館旨在宣揚和普及韓國傳統文化飲食的價值和優越性而成立。體驗館建在江原道平昌龍坪面白玉浦裡方圓10,000多平方米的土地上,包括展覽館、烹調體驗室、教育研修院、發酵室、自然栽培園區等傳統飲食文化體驗所需的設施。這裡尤其適合外國遊客體驗韓國豐富的傳統飲食文化。


慶尙北道(慶州市)

含月山山脚的骨窟寺建於數十公尺高的巨大石灰岩上,共有12個石窟,岩壁最高處為雕刻的磨崖佛像。法堂窟的窟內部有牆壁並加了瓦片,雖然看起來像瓦屋,但走進內部的天花板與牆壁全部都是用石頭打造的石窟。北面牆壁上鑿有龕室供奉佛祖,但因磨損嚴重看不出原來的表情。法堂窟與其他洞窟從只能容納一人進入到能容納下四五人打坐還綽綽有餘等大大小小各種不同的空間,並供奉著可愛的童子僧與威嚴的老和尚等各種型態的佛像。窟與窟間的通道是由石頭打造的陡峭階梯連接,如果要爬上山頂的磨崖佛就必須經過自然洞窟。從朝鮮時代畫家謙齋鄭敾的畫[骨窟石窟圖]可以看到原本磨崖佛像與其他12處石窟全部都有木造瓦房,但現在木造前室全部都已消失,只剩下石窟。刻在絕壁山頂上,高4m、寬2.2m左右的磨崖佛像已被指定為寶物第581號。因雕刻在混合了許多沙子的花崗岩上,保存狀態一直不太好,加上長久以來的風化而毀損嚴重,現在已加裝了玻璃屋頂。近來骨窟寺開設了佛家傳統修練法的禪武道修練院, 除了韓國人, 許多外國人也都紛紛前往體驗。


忠清南道(瑞山市)

忠清南道「瑞山菊花節」自10月30日~11月8日為止,在瑞山市高北面加口里一帶舉行,此次慶典在滿是紅豔豔成熟蘋果的果樹園中舉行,整個菊花展場形形色色的菊花爭相盛開,此外還有蘋果園、留影專區等,準備以充滿秋日香氣的菊花節,迎接每位遊客的到來。  


慶尙北道(淸道郡)

絕不躲避、勢不輕易妥協的鬥牛精神與清道郡居民們根深蒂固的意志相同。透過在險惡的環境中,以不屈的意志,使勁向前衝的清道鬥牛,讓我們學習到不倒翁的精神。傳承千年歷史的鬥牛,至今已成為代表清道的民俗活動,亦是代表韓國農耕文化的文化慶典,備受世界矚目。 「鬥牛」從以前開始就是韓國民俗遊藝的一環,特別是慶尚北道清道的鬥牛比賽,是擁有流傳將近1000年的歷史活動,目前已成為全韓國規模最大的鬥牛活動。主要活動有牛仔競技等以牛為主題的各種活動,而慶典中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分為不同量級的鬥牛賽,能直接看到一隻隻牛在眼前展開激烈的打鬥。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

鹿洞書院是在1789年(正祖13年),地方士人為紀念重視儒教文物與禮法的金忠善先生所建的書院。但1868年(高宗5年)因興宣大院君的書院撤廢令被拆除,1885年再次重建,並於1971年被遷至現今的位置。書院內設有祠堂鹿洞祠、向陽門、遺蹟碑與神道碑等,每年3月會定期舉辦祭祀。金忠善原名沙也可,原為壬辰倭亂時日軍加藤清正麾下的先鋒長,而後歸順朝鮮,傳授製造槍炮之技術,並於慶州、蔚山等戰建立功績,被朝廷賜名金忠善。在此後的李适之亂與丙子胡亂時,也立下汗馬功勞,晚年歸隱鄉間,致力於用儒學教化鄉里。


首爾(中區)

能以五感盡情感受韓國固有的越冬泡菜文化的慶典-首爾越冬泡菜文化節,自11月6日至8日為止,連續3天在首爾廣場、光化門廣場、太平路一帶舉行。雖然醃越冬泡菜文化是被列為UNESCO人類無形遺產,備受世界矚目的文化,但事實上在現今的生活中已漸漸消失,故期望透過慶典的進行,重現並創造越冬泡菜文化的新價值。同時也將分享文化藉此擴及弱勢群體,並提供機會讓造訪首爾的外國遊客一同參與,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能一起同樂的文化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