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南道(珍島郡)

1929年左右,金海金氏在前往濟州島時途經此處,因為這裡茅草叢生,而將之稱為「茅島」。另有一說,是由於此處房屋多為茅草屋而得名。


忠淸北道(忠州市)

總面積約700坪的酒類博物館,分為地下1樓和2層樓高的建築物,是世界第一個酒類綜合博物館。博物館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擺在正門的超大型蒸餾器,讓人烙下深刻的印象。地下1樓又分為紅酒區、啤酒區、東洋酒館、蒸餾酒館等,依照種類整齊地陳列。酒類博物館中不但展示各種酒類、世界各地的酒國文化、還有酒類對於健康的影響等資料,皆可在館內一探究竟,說是間飲酒文化館一點也不為過。


()

[蔚山北區松葉蟹專賣店&天然活魚專賣店──觀海] 可眺望大海美景的松葉蟹&生魚片專賣店「觀海」有別於其他市場內的餐廳,尤其著重衛生管理,內外部裝潢則是散發著高級氛圍。推薦餐點為生魚片與松葉蟹,另外亦提供簡單餐點,可不受負擔地享用美食。每天購入新鮮天然魚類、同時明確標示了原料產區,讓每一位顧客都能放心用餐。餐廳兼設松葉蟹直銷場,因而能以低廉價格大啖美味松葉蟹為其最大特點。也因為鄰近大海,使用各種新鮮海產製作小菜,鮮美又健康。餐廳內部設有兒童圖書館,並提供鮑魚粥、海螺粥等餐點,讓不吃生魚片或松葉蟹的孩子們也能品嚐美食。過去曾出現在SBS節目《生活達人》381回水拌生魚片達人篇的「香辣水拌生魚片」亦是不可錯過的美食。  


首爾(江南區) , 江南・三成(COEX)

三井是韓國國內最早成功推出河豚系列料理的餐廳。 僅用河豚就能衍生出各式綜合料理,並與日本相關知名業者有頻繁的交流,常對料理開發等進行研究與商討。特別是如何在5分鐘內將活河豚去毒料理,讓食客可以即刻享受河豚的新鮮美味。


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為慶祝訪韓中國遊客突破430萬人次,特別舉辦仁川中國文化觀光慶典,以促進韓中文化交流。


京畿道(加平郡) , 議政府


慶尙北道(安東市)

安東水涯堂是水涯柳震杰先生於1939年建成的私宅,繼承建築主的名號將堂號定為水涯堂。建築由3棟建築組成,共29間。正寢為八角屋頂,正面7間,側面2間;倉庫為合角屋頂,正面10間,呈「ㄱ」字型;大門為5間規模的挑山頂大門。水涯堂原位於水谷洞612號,因建設臨河水壩,於1987年移至現在的位置,因為將位於傾斜地上的建築物移至平地,正寢位置比原來稍低。針對在傳統房屋中不方便的廚房、洗手間、盥洗室,進行不改變房屋外部型態之改造,房間和大廳則使用黃土和天然塗料收尾後對外開放。從水涯堂望見的湖水全景美不勝收。同時,水涯堂也是慶尚北道文化遺產資料第56號。


首爾(鍾路區)

業務範圍:    1) 以韓國各界人士為對像,介紹中國當今的發展狀況和文化,給想了解中國的韓國人提供正確的信息服務。 2) 為活躍中韓兩國的文化交流,積極舉辦各種文化活動,開展有關漢語和中國相關知識的講座,以加深兩國人民的交流和友誼。 3) 為進一步加強中韓兩國的文化交流,給文化交流的各界人士提供一個親善交流的平台。


慶尙北道(鬱陵郡)

獨島位於韓國最東端的鬱陵島東南角87.4公里的海域,總面積為180,902平方公尺,由岩石島組成的一個火山島。準確位置是在東經131度52分,北緯37度14分。新羅時代智證王13年(512年),異斯夫(真興王時期的將軍、政治家)把鬱陵島和獨島組成的于山國收歸為新羅所有,在歷史上有"六月于山國歸屬新羅"的記載。根據朝鮮時期(1392-1910年)《成宗實錄》記載,金自周曾對獨島(當時稱三峰島)的形狀進行過描寫。朝鮮時期,獨島也稱爲三峰島、可支島、于山島等,1881年改稱爲獨島。1906年鬱陵郡守沈興澤最先正式使用獨島的名字,1914年行政區域改編時又劃入慶尚北道。壬辰倭亂(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的戰略)後日本漁民更頻繁地出入鬱陵島和獨島的近海,於是安龍福就東渡日本,向日本政府確認鬱陵島和獨島是韓國的領土,並禁止日本漁民在兩島附近捕魚。對此史書上亦有相關的記載。獨島由東島、西島及其附近的36個小島組成,東島(海拔98公尺)有火山噴出口;西海(168公尺)無噴出口,是由火山岩構成的。東島和西島間有兄弟洞,東島還有天頂洞和海蝕溶洞,其海蝕階地和海蝕崖地形十分發達。1905年日俄戰爭過後,日本認知到獨島的重要價值,於當年2月22日單方面地將獨島改稱爲竹島,並規劃入日本島根縣。此後又一直主張對獨島的領土所有權,直至今日獨島問題仍然是韓日間重要的外交問題。現在獨島上駐有韓國的警備隊,他們在岩石上修築房屋,並建造簡易的碼頭。獨島上多處發現水質良好的礦泉,飲水問題也隨之順利解决。


全羅南道(潭陽郡)

起源於潭陽郡龍面的龍湫峰(560 m),流經潭陽、光州、羅州、靈巖等地的榮山江,經過河口堰,為一西南方流向的河川。其最後與光州川(11.8 km)、黃龍江(45 km)、砥石川(34.5 km)、古幕院川(21.4 km)、咸平川(15 km)等支流會後,最後流入黃海。而因潮汐的影響,羅州附近的農耕地常因河川氾濫、農地侵蝕而蒙受不少損失,直至1981年12月河口堰建造完成後,感潮區域才大幅減少。 榮山江長115.5 km 流域面積 3,371 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