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慶州市)

南山位在慶州市南方,一直是新羅人的信仰對象。從金鰲峰(468m)與高位峰(494m)流下的40多條山澗與溪谷,共同組成了南山的美景。南山南北長8km,東西寬4km,呈現南北較長的橢圓形,外形像是山頂略偏南方的直角三角形。散布有100多處寺院、80多尊石佛、60多座石塔的南山是座露天博物館。 另外南山有40多處山谷,主要分為孕育新羅的聖地西南山,以及有彌勒谷、塔谷、佛谷等眾多石佛坐像的東南山。 南山西側山麓有著新羅的開國君王朴赫居世出生神話的發生地蘿井、祭拜新羅建國以前徐羅伐所在的6村始祖的祠堂楊山齋、瀰漫著千年的新羅王朝落幕悲劇氣息的鮑石亭;而東南山則有充滿著韓國之美與慈悲的菩提寺石佛坐像、在9m高的斜面岩石上銘刻著石塔與佛像的佛無寺佛岩、於岩石上鑿出拱型龕室的佛谷龕室石佛坐像等。在慶州南山,共計有彌勒窟(菩提寺)石佛坐像、龍藏寺址三層石塔、七佛庵磨崖佛像群等11個寶物,以及鮑石寺址、蘿井、三陵等12個史蹟,還有三陵谷磨崖觀音菩薩像、笠谷石佛、藥水谷磨崖立像等9個地方文化財與1個重要民俗資料。 除了遺跡之外,南山的自然景觀也相當出色。有變化多端的溪谷與呈現萬物百態的奇岩怪石,以及備受登山客喜愛的眾多登山步道。人們豎起大姆指把南山列為慶州第一景,甚至有「若未登過南山,就不能說曾來過慶州」的說法。因此,由自然美景、新羅悠久歷史、新羅人的美學意識與宗教藝術所構成的南山,是絕對不能錯過的景點。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位於首爾特別市鍾路的韓國料理專賣店。招牌菜是辣燉鮟鱇魚。辣燉鮟鱇魚是將魚和蔬菜混合在一起的辣味海鮮料理。


首爾(中區) , 明洞

位於首爾特別市明洞的BBQ專門店。招牌菜是烤黑豬肩胛肉。供應濟州島產的黑豬肉。


全羅北道(完州郡)

傳言這座寺廟是西元604年由瑞巖大師所創建。另有傳言,依據極樂殿重修記這本傳說故事,新羅末期崔龍角騎著馬在全國各地遊山玩水,到鳳山南邊時,抓著紫藤的藤蔓爬上山頂,在山頂某一草叢內發散著祥瑞的光芒。隨著光芒走去,有三隻鳳凰在那飛舞,於是他就在此搭建了圍鳳寺(威鳳寺)。威鳳寺現有建築物是主殿的普光明殿與極樂殿、觀音殿、羅漢殿、三聖閣、威鳳禪院、羅月堂、一柱門,還有寮舍房。現有建築物中的普光明殿是寶物第608號,內部中央安置有坐著的佛像-釋迦如來坐像,左右另有好幾尊站立佛像。


京畿道(抱川市)

鳴聲山的山頂在1950年代是行火耕的農民們放火燒去草木在此種植生活之處。有別於其他不毛之地,這裡因為過去是行火耕之處,被一再放火、開墾,故土地較為肥沃。而廢耕後,比其他雜草生命力強的紫芒漸漸在此生長形成群落。鳴聲山山腳下還有山井湖,適合秋季登山欣賞滿山遍野的紫芒,並享受美麗的湖光山色。


仁川(延寿區) , 仁川市區

Oslo賓館位於東北亞的中心城市以及韓國的經濟首都仁川。仁川素以潔淨的天然資源而著稱,由150多個島嶼組成,是一座近代和現代共存的城市。這家酒店各客房配有電腦以及VOD系統。仁川的旅遊熱點有月尾島公園、仁川貿易港口、遊艇、浪漫的沿海碼頭、海鮮豐富的蘇來浦口、舞衣島以及松島等。而仁川的江華島更被譽為是一本栩栩如生的教科書,非常適合攜子女一同前來參觀學習。


慶尙北道(蔚珍郡)

為宣傳、販售與保護慶尚北道蔚珍郡的特產竹蟹(松葉蟹)的資源,特別自2月27日至3月1日為止,於蔚珍郡厚浦港一帶舉辦2016蔚珍竹蟹及紅蟹節。今年邁入第17屆的蔚珍竹蟹及紅蟹節,是蔚珍郡為強調當地出產的竹蟹與他地之差異,進一步讓蔚珍竹蟹的優秀與美味廣為全國所知,而固定於每年舉辦的大型地區慶典。慶典將於厚浦港一心廣場揭開序幕,期間也準備了各式各樣的特別活動,如蔚珍竹蟹宣傳展示館、世界竹蟹料理示範展、參觀抓竹蟹、船上賞日出等。體驗活動方面,則有竹蟹殼許願、木筏搖櫓划船體驗、氣球藝術‧香袋製作、蔚珍竹蟹及紅蟹免費試吃、傳統酒試喝等,準備為遊客帶來美好愉悅的回憶。除此之外,現場也將舉辦如蔚珍機農水產直接交易市集、紅蟹宣傳販售區、木筏留影專區、書法展、厚浦史前時代文物攝影展等精彩豐富的附屬活動。


大邱廣域市(東區)

峨洋鐵路是考量其歷史與產業文化遺產的價值,將歷經78年長久旳歳月,橫跨琴湖江的舊鐵路橋改造為市民文化休閒空間,於大邱市區重新誕生的新景點。峨洋鐵路全長277m、高14.2m、樓地板面積427.75㎡,內部設有觀景與畫廊展示場、數位橋樑博物館、咖啡廳等設施。將舊鐵橋再利用轉化為公共設計空間,獲得極高評價,甚至還得到德國紅點設計獎的肯定。目前作為電視劇外景拍攝地備受矚目,附近還有十里櫻花路、歌碑、東村遊園區、大大小小幸福村等景點,可順道造訪。


全羅南道(麗水市)

向日庵(文化財資料第40號)是韓國境內4大觀音廟中的一座,百濟義慈王4年由新羅的元曉大師創建,當時稱為圓通庵。高麗光宗9年(958年)允弼大師將此改稱為金鰲庵,朝鮮肅宗41年(1715年)仁默大師又更名向日庵。此處在圓通寶殿、三聖閣、觀音殿、龍王殿、鐘閣、海水觀音像復原、新建後,才具備了廟宇的樣貌。2009年12月20日因火災毀損的大雄殿(圓通寶殿)、宗務所(靈龜庵)、鐘閣,於2012年5月6日復原完成並舉行落成儀式。從村莊到向日庵的山路頗為陡峭,路段中間過了售票處後有可以繞道的階梯與平地。抵達庵附近,需從兩塊像房屋那麼大、如同石門般的岩石中穿過,巨石所在位置就等於其他寺廟的不二門。Impo村入口處有樹齡500年左右的冬柏樹,向日庵後面的金鰲山有王冠石、經典石、學士帽石、扇子石等。因南海水平線上的日出景緻非常壯觀而被稱為向日庵,周圍的石頭模樣像龜殼般而又被稱做靈龜庵。雖然位於海邊,但一點也沒有鹽份與黏呼呼的感覺,從向日庵前廣場到遙遠的水平線間,視野良好的南海風光與涼爽舒暢感無法言語。12月31日至1月1日舉辦向日庵日出節,為了前來觀賞日出美景的觀光客們甚多。前來的路上有防竹浦等海水浴場眾多,附近還有突山公園、無膝沙洲戰績地、天鵝渡冬棲息地、興國寺等。向日庵內有7座石頭洞窟或石頭裂縫,聽說通過了所有的石窟就可以許一個願望。為了許願,觀光客會從大雄殿和龍王殿間的藥水池旁之石頭和觀音殿後方的大石上丟錢幣,或是把錢幣放在像是烏龜形狀的石頭雕像之背或是頭上。


慶尙北道(高靈郡)

大伽倻(AD42~562)是四世紀時存在於韓半島的國家,有著製作伽倻琴與重新整理音樂的崇高文化水準。從出土的文物可推測出當時的伽倻在這個地區(現在的慶尚南道一帶),是發展極具規模的國家。 透過高靈大伽倻體驗節可親身體驗古代歷史中曾存在於韓半島的國家「大伽倻」文化,提供包括古代文物展、學習當時國際社會交流時所乘坐的木船製作過程、親手製作風帆等各種活動。此外,也會聯合附近農村,提供遊客們採草莓或其他農村體驗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