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翁津郡)

位於仁川德積島西南方的掘業島被稱為德積島的“防波島”,島的形狀像一個人彎著身子勞作的模樣,因此被稱為“掘業島”。最近,掘業島的一部分將要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經海潮、波浪和海風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今天構造獨特的海岸地形。為德積島附近大大小小的島嶼中,最具有自然美的小島。 掘業島的北部海岸和附近的無人島白牙島等由奇岩異石組成,海岸景色十分優美。並且這裡魚類豐富,吸引了大批垂釣愛好者前來遊玩。 另外在島上放養的黑山羊也是比較有名的。因此,在韓國西海岸的島嶼中,掘業島的景觀也是首屈一指的。在乘船處向島的西部步行15分鐘的話,可以到達“聯陸沙濱”,這裡的岩石在海浪的衝刷下,形狀各異,最著名的當屬大像岩。沿著海岸線是一道長達600m的美麗的白沙灘,特別適合夏日海邊休假。  


全羅南道(求禮郡)

華嚴閣渡假民宿座落於全羅南道求禮郡,顧名思義為一家位於智異山華嚴寺溪谷下的歐式山莊。開往智異山老姑壇的公共汽車就在山莊門前出發。客房為一室一廳(臥室和客廳),可自助烹飪,為家人、朋友結伴出遊的理想處所。春季有遍佈的櫻花與山茱萸節,坐擁美景,一年四季均可光臨。


全羅南道(咸平郡)

咸平王朝 (Hampyeong Dynasty)位於蘊藏美麗風景的蝴蝶故鄉——咸平。義式的建築外觀,向來這裡打高爾夫球和休息的遊客提供舒適又高雅的視覺饗宴。咸平王朝四季開放,讓球友一年四季都能在如詩如畫般的環境下打高爾夫球。全羅南道咸平是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生態旅遊重地,每到春天都會舉辦蝴蝶慶典;秋天舉辦菊花節,菊花香飄萬里,讓旅客沉醉其中。飲食方面,推薦美食有咸平韓牛和泥章魚等。


仁川(延寿區) , 仁川市區

Rich飯店位於東北亞的中心城市以及韓國的經濟首都仁川。仁川素以潔淨的天然資源而著稱,由150多個島嶼組成,是一座近代和現代共存的城市。飯店的外觀以大理石裝飾,給人乾淨俐落的感覺,且每個房間都以不同的主題布置。仁川的旅遊熱門景點有月尾島公園、仁川貿易港口、 遊艇、浪漫的沿海碼頭、海鮮豐富的蘇來浦口、舞衣島以及松島等。而仁川的江華島更被譽為是一本栩栩如生的教科書,非常適合攜子女一同前來參觀學習。


慶尙南道(巨濟市)

卵石沙灘與一般沙灘不同,是由黑色卵石構成的沙灘。這種黑色卵石沙灘中最出名的為鶴洞卵石海水浴場。每年夏季,其特殊的沙灘吸引眾多的遊客來訪。其週邊最美味餐廳之一就是韓鬆生魚片。韓鬆生魚片位於大路邊,一眼望去小巧的店面上寫著的“海鞘拌飯”字樣映入眼簾。韓鬆生魚片餐廳內部簡潔小巧,設有十多個餐位。這家店菜品中放入新鮮海鮮做出的海鮮大醬湯是最美味的。餐廳內備著鲷魚、左口魚等新鮮的活魚,生魚片蓋飯也是新鮮美味的。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上院寺古時又名真如院,位於從月精寺北方8公里左右處。上院寺一說是由新羅善德女王12年(643年)慈藏(590-658)法師與月精寺一同建造,一說是新羅31代王神文王(681-692在位)之子寶川和孝明所建。該寺於聖德王(702-737在位)4年(705年)重建,1946年遭火災,1947年重建。現在只剩下鐘閣,其餘建築爲1945年8月15日朝鮮光復後重建。現在所保留的遺物中有最古老的銅鐘(國寶第36號)和文殊童子像,以及朝鮮7代王世祖(1455-1468在位)爲新建上院寺所親自撰寫的重創勸善文。上院寺入口,有一處因世祖洗浴時懸挂冠帶而被稱爲挂冠帶處。還有流傳著世祖和文殊菩薩傳說的文殊童子像。該像被指定爲國寶221號,準確的名稱爲文殊木雕童子坐像。上院寺除文殊童子像外,還有著名的上院寺銅鐘。上院寺銅鐘鑄造於新羅聖德王24年(725年),高1.67米,直徑91釐米。清亮而乾淨的鐘聲和鐘上的浮雕奏樂飛天像很有名,但現在爲保護古鍾並不敲擊。從上院寺往五臺山毗盧峰方向達寂滅寶宮的中途,建有中臺庵。庵子位於西南2公里左右處,這裡有可稱爲漢江發源地的泉水隅統水。寂滅寶宮裡供奉著新羅的慈藏律師(僧職的一種,負責檢查和尚的錯誤)從中國唐朝取回的釋加整骨舍利。


首爾(東大門區) , 東大門

由華僑經營的店家。 位於首爾特別市東大門區的中餐專賣店。 招牌菜是乾烹雞。


全羅南道(麗水市)

Haevichi飯店位於全羅南道麗水市,與麗水美麗的大海及風景融為一體。每間客房均裝潢的時尚又有特色,客房內部整潔乾淨,提供旅客舒服溫馨的休憩空間。飯店周邊的旅遊景點有向日庵、突山公園、梧桐島、海洋公園、興國寺、龜甲船公園、紫山公園等,旅客方便遊覽觀光。另外,飯店還有提供英語、日語、中文等外語導覽服務,相當便利。


忠清南道(保寧市)

龍坪渡假村-Beache Palace位在忠清南道保寧武昌浦海邊,從正門及可眺望一望無際的大海。在Beache Palace旅客可以享受多種主題遊樂及按摩療程,為放鬆身心首屈一指的選擇。


首爾(冠岳區)

南首爾美術館為首爾市立美術館的分館,於2004年9月2日正式開館。美術館建築的前身為比利時領事館,僅進行必要的維護而不大改動,盡全力原汁原味地保存原始建築,包括古典主義愛奧尼柱式的柱子與壁爐等,打造出現代美術與1900年初期西洋古典式建築交流、對話的展覽空間。 被列為史跡第254號的舊比利時領事館竣工於1905年,當時位於首爾的會賢洞。由於市區再開發工程之故,於1983年遷至現址重新修復。1970年商業銀行(今 友利銀行)買下整棟建築的產權,而後於2004年5月,免費租借給首爾特別市作為文化藝術支援工程的一環,將這裡重新打造為公共美術館。 舊比利時領事館建築總面積佔地1,569.58㎡,為地下1層樓、地上2層樓,擁有屋頂閣樓的洋樓。地下1樓為美術教育區,1樓與2樓則為展覽室與辦公空間,建築外部則是由草坪與樹木妝點而成的戶外雕刻公園。首爾市立美術館南首爾分館以企劃特展為主,也針對兒童與青少年推出兒童美術教室與寒暑假美術特別講座等美術教育課程,持續為推動首爾的美術教育奉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