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安東市)

有名的藝術創作村-知禮藝術村 知禮藝術村是建造安東臨河大壩時所形成的村莊,當時因安東市臨東面知禮里面臨被水淹沒的處境,於是現知禮藝術村村長金原吉自1986年開始,將原本位於淹沒區域的義城金氏知村派宗宅與書堂、祭廳等10棟建築移建至原村莊後山山腳。文化部於1990年將這座村莊指定為藝術創作村,做為藝術人創作與研修的空間。韓國有許多因建設多用途水壩而被淹沒的村莊,但知禮藝術村是韓國第一座因個人想法與努力而保存下來的文化財暨文化空間。相較於西方的創作村多為工廠、畜舍改造或組合屋的形式,知禮藝術村因有著高格調的建築文化財而更顯不同。 這裡的夜晚時分星星格外明亮、螢火蟲到處飛舞,能聽到的的聲音不過就只有草蟲與風聲,早晨籠罩水霧下的湖水更顯神秘,一年四季都能勾起人們不同的靈感。這裡還可以體驗拔野菜、抓魚、摘水果、採香菇等,並能夠品嘗安東地方的傳統兩班美食。於慶尚北道文化財的350年木造古建築溫炕房內能夠感受到故鄉的情趣,還可看到保留著原始面貌的大廳木地板、石階、發出嘎吱聲的懸掛門、院子一角的醬缸臺等。 知禮藝術村的各種體驗活動 雖然知禮藝術村主要是提供學術藝術人執筆與研修的空間,但也同時是外國朋友們體驗韓國文化,以及一般人體驗傳統生活的地方。村內具備有太陽能沐浴設施與網路通訊設備,讓女生或外國人都能容易地使用,一年內約有5千多人前來。 於知禮藝術村內能夠體驗生活、禮儀、自然、學習、藝術、精神等各式各樣的古宅文化體驗活動,生活體驗主要有試穿韓服、品嘗韓食、韓屋住宿等,禮儀文化則有農曆春節、中秋等重要傳統節日體驗與祭禮、歲時風俗、禮節教育等,自然體驗內容則包含戲水、抓魚、採集昆蟲植物、觀測夜晚星空、觀察野生動物等。


慶尙北道(榮州市)

浮石寺是新羅文武王16年(676年)海東華嚴宗的宗祖義湘大師,奉王命所創建的第一座華嚴宗寺廟。大師在唐朝留學時聽到唐高宗想要侵略新羅的消息,轉而告知新羅王。他以鑽研的華嚴道理為基礎統一國論,並為了克服內外磨難而歸國並創建了韓國華嚴思想的起源寺廟。浮石寺的名稱來自於佛寺西邊的大石頭,這塊石頭與底下的石頭並沒有連接在一起,而是騰空在上面,因而得名。高麗時代稱之為善達寺或興教寺,因1916年修補時發現了墨書銘,而於高麗初期重建了無量壽殿等寺內建築。恭愍王7年(1358年)遭遇敵人攻擊,禑王2年(1376年)再次重建無量壽殿,禑王3年(1377年)重建了祖師堂。寺廟範圍內有新羅時期的遺物,無量壽殿前的石燈(國寶第17號)、石造如來坐像(寶物第220號)、三層石塔(寶物第249號)、幢竿支柱(寶物第255號)、石造基壇等。另外還有高麗時代的遺物,無量壽殿(國寶第18號)、祖師堂(國寶第19號)、塑造如來坐像(國寶第45號)、祖師堂壁畫(國寶第46號)、高麗刻板(寶物第735號)、圓融國師碑等。無量壽殿是韓國最悠久的木造建築物之一,而祖師堂壁畫則是畫在木造建築物的壁畫中最古老的,現在保存在遺物館內。無量壽殿內供奉的如來坐像是韓國從以前到現在最好的塑像,位於無量壽殿西邊的遺物則有曾屬於義湘大師的護法龍。* 文化財 - 無量壽殿(國寶第18號)、無量壽殿前石燈(國寶第17號)、祖師堂(國寶第19號)、塑造如來坐像(國寶第45號)、祖師堂壁畫(國寶第46號)、石造如來坐像(寶物第220號)、三層石塔(寶物第249號)、幢竿支柱(寶物第255號)、高麗刻板(寶物第735號)


慶尙北道(安東市)

安東民俗村是安東民俗博物館的露天館,聚集著因安東大壩而遷移的傳統草房、韓屋等文化遺産。安東民俗村的入口處豎立有兩根長丞(分石長丞和木長丞兩種,用作地區間的界標、里程標和村落的守護神。長丞一般由男女頭像構成,男性長丞頭戴冠正面寫有「天下大將軍」、「上元大將軍」的字樣;而女性長丞不著冠正面寫有「地下大將軍」或「地下女將軍」、「下元大將軍」的字樣。長丞一般立於寺廟、村落入口或路邊。)和刻有安東出身的著名詩人兼獨立運動家李陸史(1904.4.4~1944.1.16)代表作「曠野(wild plain)」的詩碑(記錄著名詩人生平的石碑)。越過詩碑後的小山坡便是電視劇《太祖王建》的外景拍攝地。史載當年王建建立高麗國[AD918∼1392]時,安東的豪族(地方上握有實權的勢力)都支援他,因此電視劇選擇在安東取景是有其歷史背景的。現在攝影場地內還保存有高麗時代的衙門、監獄、民宅等200多棟建築物。


慶尙北道(慶州市)

鮑石亭(面積7,432㎡)位於溪邊的岩石上,1963年1月21日被指定為史跡第1號。這裡原是新羅(BC57-AD935)時期行宮的遺址,現在當時的建築已不復存在,只留了下形如鮑魚的石水渠。石槽呈彎曲形,如同鮑魚殼一般,故取名鮑石亭。鮑石亭由約63塊石材組成,寬35CM,平均長26CM,全長約10米。據說以前曾將南山溪谷流出的水導入鮑石亭後再通過石龜噴出。但現在石龜已不復存在了。新羅的國王們經常帶領著君臣、貴族們來此遊玩。據說他們把酒杯放在沿石槽而流淌的水中,在酒杯移到自己身邊之前吟詩,享受曲水流觴之風流韻致。鮑石亭旁邊是南山的鮑石溪谷,這裡溪水清澈,景色宜人,自新羅時期起就深受人們的青睞。因此新羅王室選擇這裡建造了行宮。現在仍有數百年櫸樹、松樹、竹林,氛圍十分幽雅。


慶尙北道(慶州市)

從慶州到奉吉里海水浴場的車程約50多分鐘,便可看到東海。眺望東海蔚藍的海水,可以看見離海邊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而美麗的石島。這個小石島是統一了三國後的新羅(BC57-AD935)第30代王文武大王(AD661-681)在海裡的墳墓。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這個水中陵是按照文武大王的遺言興建的。大王希望死後能變成海裡的龍以對抗日本海盜,保衛祖國。他的後代按照大王的遺願,於大王死後在慶州附近奉吉里海邊的小石島上舉行了葬禮。首先在周長200米的石島中央挖出一個東西南北交叉成十字形狀的湖,然後在水深2米處放置一塊高3.6米、寬2.85米、厚0.9米的石頭,石頭下安放遺骨。目前學者對安放的是骨灰還是遺骸尚有爭論。爲使變成龍的大王能夠在感恩寺中休息,建造了水道。在感恩寺中也發現了水道的痕跡。到了秋天,從慶州到文武大王水中陵所在的奉吉海水浴場的道路就成爲絕景。


慶尙北道(慶州市)

國立慶州博物館因忠實呈現新羅千年文化而深受歡迎,最近因博物館內美術館開館,以及重新規劃考古館、雁鴨池館與特別展示館後,整個展示空間煥然一新。近來博物館著重於改善展示室與遊客便利設施等硬體設備的擴充,而之後將更致力於博物館經營及與終生學習相關的軟體開發。為配合變化與革新的時代,除需要專門的營運方式之外,這個時期還要訂定能夠體現博物館整體的中長期發展方案。做為新羅文化保存、展示、調查與研究的核心文化中心,往後將持續推廣促進各種企劃展與國際交流事業、社會教育活動等,期望躍升成為東亞中樞的文化複合機關。


慶尙北道(聞慶市)

越過白頭大幹的鳥嶺山山脊的鳥嶺,自古為連接漢江與洛東江流域,嶺南大路上最高最險峻的山嶺。連鳥也很難飛越過去的山嶺、紫芒草茂盛的山嶺、寒喧嶺與伊火峴嶺間,新成型的山嶺等涵意,而取名為鳥嶺。 壬辰倭亂以後,此處設立了主屹關、鳥谷關、鳥嶺關等3個關門(史蹟第147號),成為國防的要塞。從文慶邑往西北邊幽深的峽谷走3.5km,可抵達朝鮮肅宗34年(1708年)所建造的嶺南第1關門-主屹關門,再走即可抵達3km鳥谷關,而第3關門鳥嶺關距離這裡3.5km處。這一帶於1981年被指定為道立公園。坐擁文慶3關門的主屹山到關門的險峻溪谷所形成的景色非常迷人,沿途有女宮瀑布、惠國寺、龍湫、交龜亭等景點。最近KBS攝影棚的搭建,逐漸成為旅遊景點。可遊覽從景福宮、光化門、思政殿、童宮殿、宮闕內閣寺、兩班家、草家等,到世宗大王的外景地。目前在《善德女王》結束拍攝後,SBS《濟眾院》、KBS《推奴》也在此取景拍攝,可隨時看到電視錄影的景像。可來場歷史時間之旅,亦可漫步於文慶鳥嶺道立公園,欣賞美麗的風光景色。為史劇與現代建築拍攝的地點,在流動的舞台留下珍貴難忘的回憶。從第1關門主屹關到第3關門鳥嶺關為止約6.5km,雖往返約需4小時左右的路程,但道路平緩,樹木茂盛,為輕鬆的健行路線,極受歡迎。可在鳥谷關後方的藥水池休憩片刻,另有設置洗腳的地方,可赤腳舒適地享受散步。


慶尙北道(慶州市)

慶州普門觀光區位於慶州市內,是一個國際性的觀光區。觀光區以慶州市區往東約6公里處的普門湖爲中心,佔地面積約1033公頃(總面積323萬坪),全境被指定爲溫泉區及觀光特區。1979年4月營業,是一處綜合性的觀光療養地,入口處有一個巨大的水車,德洞湖水沿渠而下,使水車在自然動力下轉動。入口處還有一個高達12米的人工瀑布。普門觀光園地內有國際會議場即觀光中心、高爾夫球場、綜合性商店、旅游飯店等設施,都按韓國傳統的形式建造。還有遊覽船碼頭、六府村、Sonje美術館、普門露天舞臺、汽車劇院、慶州世界等娛樂設施。普門露天舞臺每天4月至次年1月都舉行韓國傳統的國樂表演,觀看者可免費入場。普門園區內的溫泉池用噴湧著優質的溫泉水,平均溫度35.5度,不經加熱即可使用,旅客們可以此享受溫泉浴。沿著湖邊有長長的散步小道,道邊櫻花樹茂密,4月時櫻花盛開,園區內成爲一片粉色雪地。微風襲來時,粉色的花朵似乎是充滿了魔力,讓旅客們的臉上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微笑。


慶尙北道(慶州市)

新羅千年公園結合了歷史與榮耀、挑戰與冒險、文藝體驗村等多樣化的題材,是一個寓教於樂的歷史主題公園。除了重現新羅時代村莊的「千年古都」,還有再現聖德大王神鐘塔、巴格達、君士坦丁堡、華清池等西元八世紀世界四大城市的「歷史與榮耀」等參觀區域,以及木工藝坊、玻璃工藝坊、染色工坊等可以直接體驗韓國傳統文化的空間。特別是作為主要演出場地的地上舞台和水邊舞臺、張保皐公演場、企劃公演場等演出場地,隨時都有各種主題的精采演出,到場前可以事先確認演出場所和時間。另外還有松樹林、竹林、生態公園等休憩空間,以及最具傳統氣氛的韓式五星級飯店-羅宮。


慶尙北道(慶州市)

良洞村位於雪蒼山主峰相連的山脊與溪谷間,村內由多間傳統韓屋、草家屋及連綿一片的茂盛樹林所組成。此外在200年前名門世家榮耀先祖們的生活面貌仍流傳至今,古屋也保存約54戶左右,能一眼看盡朝鮮時代中期各種韓屋具有的傳統構造。行前需事先掌握村內地理位置、探訪路線及簡單了解文化財地理位置,方便旅遊也能順便了解韓國文化。2010年7月31日安東河回村與慶州良洞村合併為韓國歷史村一同列入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兩村暨石窟庵、佛國寺、海印寺藏經版殿、宗廟、昌德宮、水原華城、慶州歷史遺址區、支石墓遺址、濟州火山島嶼熔岩洞窟、朝鮮王陵之後,成為第10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韓國古蹟。良洞村有多個韓國重要文化財產:▶國寶1件-通鑑續編(283號),▶寶物4件-無笙堂(411號)、香壇(412號)、觀稼亭(442號)及孫昭影幀(1216號)▶重要民俗資料12件-書百堂(23號)、樂善堂(73號)、沙湖堂(74號)、賞春軒(75號)、謹庵古宅(76號)、杜谷古宅(77號)、守拙堂(78號)、二香亭(79號)、水雲亭(80號)、心水亭(81號)、安樂亭(82號)及講學堂(83號)▶慶尚北道指定文化財7件▶有形文化財-敵愾功臣論賞錄券(13號)、孫昭先生分財記(14號)▶紀念物-良洞香樹(8號)▶民俗資料-對聖軒(34號)▶文化財資料-孫宗老旌忠碑閣(261號)▶鄉土文化財-慶山書堂、杜谷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