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南道(珍島郡)

為可一眼眺望位於望金山山頂的大橋與周邊景色的展望臺,亦是不需登山裝備,以輕便服裝便可輕易抵達的展望臺。從山頂所眺望的周邊景色令人發出陣陣讚嘆聲。鹿津展望臺可眺望到鳴梁海峽與大橋,是鳥瞰珍島大橋最佳的地點。經過珍島大橋,沿著左邊山路登爬的話,可抵達展望臺前方,並與忠武公遺址碧波津相連通。珍島郡在第2珍島大橋竣工的同時,決定將鳴梁海峽鳴梁大捷地─鹿津一帶開發成旅遊景點。


全羅南道(高興郡)


全羅南道(長興郡)

位於全羅南道長興郡天冠山(高723m)山麓的天冠山文學公園於2002年2月開放,由於天冠山出眾的奇岩怪石與和緩的山勢,讓韓國登山客不論四季都常來此地拜訪。 長興可以說是文學的古城,有名文人輩出,天冠山文學公園內,立了刻有此地區出身的宋基淑、韓勝源、李淸俊等代表韓國文壇的詩人、小說家、散文家等文學家文章的54個文學碑。在高15m的7層文塔內還保管了裝有39位韓國知名文人的作品、親筆真跡、年譜的時光膠囊。另外,塔山寺入口附近有大大小小的460多座愛的石塔,提供登山客特別的景觀。


全羅南道(長興郡)


全羅南道(谷城郡)


全羅南道(木浦市)

木浦港口節是以海洋文化歷史為基礎,保存眾人逐漸遺忘的木浦固有的海洋文化,並進一步向全國宣傳,慢慢發展成為市民與遊客同樂的夏季盛宴。近幾年的慶典更加具有鮮明的色彩,其以古老的龍王傳說為主題,準備了在南道路線上的豐漁遊行表演──「龍王請現身」,以及木浦流傳已久的海洋文化之一的海上市集──波市等極具代表性的活動。此外,現場還有夏夜的光之饗宴、海上極限運動大會等各式各樣的體驗活動以及世界各國的文化表演。


全羅南道(莞島郡)

在莞島客輪站可搭乘多條路線前往其他地區。


全羅南道(長興郡)

長興正南津親水節是以長興郡自豪的耽津江下游的河水、長興水壩的湖水、得糧灣的海水等清澈的水資源為基礎所舉辦的主題慶典。慶典以宣傳此地比起綠色大自然毫不遜色的清淨秀麗的地區形象,並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為目標開始舉行,選擇在酷暑時大受歡迎的「水」為主題,推出各式各樣能讓遊客同樂的親水活動。慶典將所有的活動都以「水」的單一主題做連結,無論白天夜晚,都持續進行多彩多姿的表演、豐富的展覽及獨特的體驗活動,讓遊客體會乾淨的自然與健康的生活意義。此外,長興正南津親水節更被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選為文化觀光慶典中的潛力慶典,以及全羅南道的代表慶典,成為長興旅遊不容錯過的代表活動。


全羅南道(順天市)

在龍山觀景臺,能看到順天灣的代表景觀S型河道,尤以夕陽景色最為著名。從大垈浦口越過霧津橋,走過蘆葦田間的木棧道後,可以看到前往龍山觀景臺的山路。由於此地山勢如同一條龍臥伏於地而得名「龍山」,山脊也正如其名,長長延伸至多處。登上龍山觀景臺,彷彿化為一隻飛鳥,能將順天灣濕地盡收眼底,看遍山野、蘆葦與泥灘。每逢漲潮時間,還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水鳥齊聚泥灘的最高處,等待退潮準備覓食。


全羅南道(麗水市)

巨文島舊時有三島、三山島、巨磨島等各種名稱,為了抗議英國佔領巨文島,中國清朝提督訪問巨文島,看見這島上具有學問之人甚多,以文人眾多的意思取名為“巨文”,並說服韓國改島名,因此從那時候開始被稱為巨文島,這就是巨文島的由來。 巨文島燈塔為南海岸上最早的燈塔,於1905年4月12日建立至今,100多年期間為南海岸的船引領方向。巨文島燈塔高6.4m,圓狀白色的塔身,為混凝土、磚頭、石頭所構成的混合構造建築。燈明機使用3塊大型的玻璃加工成的三棱鏡,以每15秒的打燈的方式運作,船在42km外就可以看到光芒。後因為老舊而被高33m的新燈塔取代,並從2006年1月開始發揮其作用。而擁有100年間使用過的燈塔則保留燈塔的外牆及中樞式迴轉裝置等設施,作為海洋古蹟。 巨文島有一部分被列為多島海海上國立公園的所屬地區,每年吸引許多觀光客前往觀光,來到巨文島的觀光客必定拜訪此燈塔。從下船處的巨文里到燈塔為止,徒步的話大約需要1小時的時間,過了橋、海水浴場,還會經過一個稱為“Muneoni”海水浮上的地方。並從這裡開始轉入海邊奇岩峭壁,眼前會出現大約1.2km長的散布道,路兩旁的冬柏樹形成一條林道,漫步在林間使人心情舒服愉快。在燈塔的峭壁邊有一座觀白亭,可盡情地欣賞壯觀美麗的大海景色。 * 最初點燈日 - 1905年4月10日 * 構造 - 白色混凝土(33m) * 照明 - 白光 15秒1閃(FlW15s) * 特徵 - 韓國第一個以紅色磚頭建成的燈塔,在100年前設置,3等級迴轉式的燈明機,為南海中部沿岸的船隻照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