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自1988年9月與日本長崎線通航後,為了乘客利用上的方便而開設了客輪站。目前濟州港內設有沿岸客輪站與國際客輪站等2座客輪站,每天定期往返濟州道與其他地區,除了運送旅客之外,也負責各種貨物運輸。1989年10月竣工* 規模(1) 腹地:2,660㎡(805坪)(2) 建築面積:2,660㎡(805坪)(3) 等候大廳:1,339㎡(405坪)


濟州道(濟州市) , 济州岛东部

梨湖海邊(梨湖海水浴場)是最靠近濟州市區的海水浴場,交通方便且設備完善,沙灘坡度不高相對安全。夏天有許多避暑的訪客,海邊還有一片松樹林,適合野營也是它的另一個魅力。這裡的夜景也十分出名,所以就算是在晚間也有許多遊客。海邊一帶有許多專賣生魚片的店家,可以品嚐到新鮮的海產。如果在這裡租借船隻,可以出船海釣,或是也可以在防波堤上垂釣。這裡很容易釣到沙鮻,吸引許多釣客前來。※ 沙灘 - 長250公尺、寬120公尺、平均水深1.2公尺、斜度5度


江原道(束草市) , 江陵

位在束草市永郞洞的束草燈塔亦稱作「靈琴亭束草燈塔」。靈琴塔由於可以聽到海浪打在石山上如同琴聲般的奇妙聲音,因而得名。然而日據時代時為了興建束草港而開鑿石山,現在只剩下岩磐。束草燈塔附近「迎日之亭-靈琴亭」的日出與燈塔觀景臺的雪嶽山景,還有燈塔隨海岸線可以照到的遠方金剛山一隅, 這些自然景觀與燈塔是多麼的相配。尤其是在觀景臺看到的雪嶽山美景, 都讓遊客為之讚嘆。


全羅北道(全州市)

全州,韓國傳統文化與“韓範兒”的聖地! 韓國傳統文化殿堂是為繼承和發展韓國傳統文化,實現其大眾化、產業化和全球化而成立的文化設施。主要傳承韓屋、韓食、韓紙、韓樂、韓字等韓國文化,並將現代元素嫁接於此,通過推動傳統文化產業來支持未來文化產業,提供韓文化相關的各種體驗項目。殿堂內設有韓紙產業支援中心、傳統文化創造中心、千年全州名品ON等設施,成為名副其實的韓國傳統文化與“韓範兒”的聖地。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李仲燮先生親筆畫下許多帶有強烈野獸派視覺效果的作品,包括堅挺抬著頭幹的"黃牛"、赤露強壯骨骼擺動著尾巴的"白牛"等名作。6.25戰爭最情勢激烈的1951年間,李仲燮先生在西歸浦市西歸洞512-1號這僅一坪半大小的房間中,與日本籍妻子及兩名兒子共同生活在此,並且創作出多個至今仍極富盛名的代表作品。即使是作為避難災民暫時滯留於此,但在他顛沛流離的一生當中,在西歸浦的日子卻是最為安穩的時光,因此成功地描繪下更多傑出的作品。由於西歸浦與李仲燮先生之間密不可分的重要性,後西歸浦市決定收購其曾經居住過的房屋,並恢復成原貌且命名為李仲燮紀念館,另外也將他每天早晚散步的家門前小路正式改名成"李仲燮路"。走進李仲燮路,當時避難生活時期居住的房屋被修復回原型,茅屋後方則是展示他生前繪畫作品的"李仲燮美術館",內收藏著由Gana藝術中心代表李湖載(音譯)贈與西歸浦市的李仲燮大師8件原作及韓國近現代代表的作品52件,以此作為館內展覽收藏。


全羅南道(莞島郡)

青山島是全羅南道距莞島約19.2km的一個島嶼,東臨巨文島,西望所安島,南觀濟州島、北守新智島。這裡總面積達48平方千米,居住著6千余名居民,在1964年成立了第一個辦事處,法政裡13處,行政裡23處,自然村莊24處,並且擁有5處有人島和9處無人島。 這裡不論是有人島還是無人島都佳景如畫, 青山麗水,可謂海上國立公園。青山島和麗瑞島的名氣也是由此而名聲遠播的。又被稱作仙山,仙源的這個島嶼,在高麗時代,曾附屬於康津郡。而其後,以壬辰倭亂為契機,政府下達了“島嶼禁駐令”,根據禁令,島上不能有任何人居住,直到16世紀末期才有居民移居於此,並在1681年(肅宗7)設立了水軍萬戶鎮,從此這裡便成為了西南海岸上的重要防禦軍事要塞。在1896年,隨著莞島郡的成立,它被編入了莞島郡的管轄範圍。 * 海水浴場 在青山島有三處海水浴場。其中客流量最大,自然條件最好的要數池裡海水浴場了。鋪滿閃爍細沙的白沙灘,長達1.2km,其路邊則種植著樹齡達200年以上的海鬆,郁郁蔥蔥,形成了炎炎夏日的“遮陽傘”。這裡的海邊,水深較淺,海水清涼,可以放心地在此玩水嬉戲,在避暑季節時,各種便利設施配備齊全,為遊客提供最大的便捷。日落之時,感受夕陽西下的海景,也是不錯的選擇。 位於青山島東北端,由勁鬆和礫沙鋪成的海邊,是青山島眾多礫沙海邊中最美,最雅致的一處。尤其是此處相對人迹罕至,適合情侶或是全家海邊遊,週邊有關閉了的學校和小的商鋪,帶些日常用品、食物之類,在此野營再適合不過了。 位於青山島最東面的新興海水浴場,雖在漲潮之時,白沙灘幾乎全被吞沒,但落潮時,2km的沙灘一覽無余,由於沙灘過於寬廣,因此比起洗海水浴,這裡似乎更適合在細膩的沙灘上行走,間或撿些海草、貝殼。並且,這裡的日出壯觀,也會給遊客留下深刻印像的。 * 島的構成:本島1個(青山島)、附屬島4個(大茅島、小茅島、麗瑞島、長島) ​


釜山廣域市(中區)

釜山塔為釜山市的著名地標,位於可俯瞰釜山全景的龍頭山公園內,不僅是當地市民,更是許多華人及日本遊客最喜愛的景點之一。釜山塔的頂樓有仿效慶州佛國寺多寶塔頂端的寶蓋所建成的觀景臺,可一眼望盡釜山全景,門票收費每人5,000韓元。另外設有咖啡廳、兒童遊戲區,以及能夠體驗世界文化的樂器博物館和文化遺產展示館等多項設施。釜山塔一樓大廳的紀念品商店,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購買韓國民俗工藝品,主要販售商品為鑰匙圈、皮夾、螺鈿扇子、名片夾、相框、面具、迷你瓷器及玩偶等,其中又以面具、鑰匙圈、傳統玩偶、螺鈿扇子及與名片夾等商品最受到歡迎。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國立民俗博物館內營運著讓成長中的小朋友們能夠直接觸摸與感受韓國傳統生活文化,以體驗為主的兒童博物館。兒童博物館是利用各種組裝模型與影像資料等的媒體,把國小社會教科書中出現的民俗資料,讓小朋友以眼睛與手直接確認,以體驗為主的博物館。展示主題由衣生活、食生活、住生活、社會生活、遊藝等構成,特別是設有許多如:擺設祭祀飯桌與週歲飯桌、搭建房子、試穿各式韓服、以影像學做泡菜、玩高壘遊戲等,讓小朋友能夠直接體驗民俗生活的空間。另外也有收集、保存、管理與小朋友相關的遺物、資料等功能。


首爾(松坡區) , 蠶室(樂天世界)

從奧林匹克公園北2門向夢村土城方向前行便可到達夢村歷史館,這裡是展示百濟文化代表遺物的地方,通過參觀可對百濟文化有所了解。夢村土城作為漢城時代百濟的重要城郭之一,從1983年至1989年,經過六次精密地調查才發現了這裡的窯洞舊址和土器等遺物。在夢村歷史館中可對當時祖先們遺留下來的痕迹一目了然。 步入展館,可以觀賞到在岩寺洞、明逸洞、驿三洞等漢江流域一帶留下歷史足迹的漢城百濟時代的地穴居和古墳模型,處處洋溢著百濟時代的氣息,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便踏入到了夢村土城的遺物館。遺物館的正中央是夢村土城的模型,四週則是各種土器、磨刀石、網錘等當時的生活器具。雖是模型,但卻可以看到與公州和扶余相關的石獸、飾物、金銅鞋、彌勒半跏思惟像、七只刀等從日本運過來的百濟遺物。 將夢村土城中挖出來的百濟時代居住地完整保存著的“百濟豎穴址”從建築外觀到內部,全部模仿地穴居而建,進入其中會讓人產生回到先史時代的錯覺。百濟遺址夢村土城、石村古墳還有這裡出土的遺物全部在此進行展出。 夢村歷史館是展示漢江流域百濟文化、遺址及其遺物的地方,也是首爾兩千年來作為古都的歷史鑒證,開館於1992年1月。歷史館主要對古時的居住地、古墳群、夢村土城遺址模型及遺物進行展出,在此可將曾經璀璨一時的百濟時代的文化和歷史一覽無余。 尤其是夢村土城作為推定早期百濟都城為河南慰禮城的重要歷史遺址,具有重大意義,是一處鮮活的歷史教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