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春川市)

從首爾到春川首先看到的河溝便是孔之川,而孔之川遊園地則是在孔之川和衣岩湖相交地帶附近開發出的遊園地,內有雕刻公園、噴泉、遊船、草坪、露天公演場等。因爲靠水,除了結冰的冬季,遊客可以盡享划船的樂趣。孔之川遊園地最有名的景點則是渡河舟橋和衣岩湖邊的白色柵欄路。渡河舟橋是在25條船上鋪上木板、長達188公尺的木橋,站在橋上能感到橋體隨水波蕩漾,十分有趣。《衣岩湖邊白柵欄路》白柵欄路自孔之川遊園地起始,沿衣岩湖岸邊一直伸展到昭陽5橋。白色柵欄和碧藍湖水將氣氛襯托得分外浪漫,散步或騎腳踏車都不錯。這裏曾是電視劇冬季戀歌的外景地。


江原道(三陟市) , 束草・雪岳山

本粥創造出養身慢食主義的新名詞,在韓國國內有超過1000間的加盟店,是名氣最為響亮的連鎖型粥店,甚至連來自世紀各地的觀光客都會慕名而來一嚐究竟。本粥在食材選定基準上極為嚴格,講求絕對乾淨衛生,讓每位客人都能夠吃得簡單、飽足又健康。 特別的是本粥除販售南瓜粥、紅豆粥等傳統健康粥之外,還有蔘雞粥、鮑魚粥等高營養粥,以及提供獨特研發出的風味蟹肉起司粥及泡菜章魚粥等創意粥類。本粥秉持著誠意僅採用優質多樣化的食材來調製出最健康美味的粥品。


首爾(鍾路區)

收擺桌費的餐廳。招牌菜是烤五花肉。位於首爾特別市東大門的BBQ專門店。


首爾(中區) , 市廳・光化門 

撼動心臟的強烈打擊樂Beat!刺激感性的優美韓國國樂旋律!包含POP搖滾的國樂另類變身! Live Comic Music Show "Fanta-Stick"是以韓國的樂器為主,同時以世界性的名稱為跳板。將韓國傳統樂器與拍子,還有數位節奏等所有東西結合在一起,在舞台上散發出生命與獨特的味道。讓心臟跟著一起跳動的強烈打擊樂器節奏,刺激著感性的美麗弦樂旋律,韓西融合的旋律配上任何人都能觀賞的劇情,帶著生命的音樂以及趣味十足的笑聲,是個充滿樂趣的表演。每日晚上8時,於貞洞Fanta-Stick專用館都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感動! 


江原道(江陵市)

鏡浦臺位於江陵市中心向北約6公里處,以正月十五元宵節觀月而聞名,其屋頂採用韓式房屋中最常見的“八作”式樣。鏡浦臺被指定爲地方文化遺産第6號,正面有六間屋,側面五間,共28根柱子。內部有《鏡浦臺賦》,據傳為系栗穀(1536~1574年)於10歲時所寫。內容敘述天空因悠閒緩逸而愈加遙遠,月亮因清朗明亮而更顯光輝。此外,高麗第15代王肅宗(1095~1105年在位)親自創作的詩及曹夏望(1682~1747年)的《上梁文》等著名的記文和詩板也放置於臺內。鏡浦臺附近還有金蘭亭、鏡湖亭、放海亭、海雲亭等12座亭子,因環境突顯幽靜而令人仿佛置身於自然美術館中欣賞畫展一樣。以冷靜心靈和眼睛來欣賞大自然之間奧妙的鏡浦臺。1981年鏡浦臺及附近湖水被編列於江原道立公園內,另外以海傍街聞名的鏡浦海水浴場也位於其週邊。


釜山廣域市(東莱區)

位於釜山東萊溫泉區的鹿川溫泉飯店成立於1960年,擁有50多年的傳統。規模包括地下一層樓與地上七層樓,設有多間客房。鹿川溫泉為天然湧泉,水溫維持在65℃,爲在水質、水溫與湧出量方面都相當傑出的食鹽溫泉。客房分為韓式暖炕房與西式床鋪房,部分客房內設有網路線,在商務中心裡亦備有電腦,可進行商務作業與小型會議。每間客房皆供給天然溫泉水,並備有家族泡湯設施。飯店附帶設施則有大眾溫泉池,住宿房客可以優惠價格使用設施。


釜山廣域市(中區) , 南浦洞(札嘎其市场)

札嘎其市場銷售近海乃至遠洋的水產,與海有關的產品可說是應有盡有,以海洋水產城市之姿,成為釜山極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 此地最早是光復後返國的韓國人、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後避難的難民與當地居民於南港一帶開店而形成,迄今已是東方最大,供應各種水產的綜合魚市。


慶尙北道(慶州市)

奈勿王陵位於慶州鄉校的北方矮丘上,為一座巨大的圓形土墳。墳墓的底部周圍露出天然石塊的稜角,這點與武烈王陵的情況類同,因此可以推測出王陵裡另外設置了護石在其中。在《三國史記》中並無有關奈勿王埋葬之處的記錄,但在《三國遺事》中曾記載其埋葬於瞻星臺的西南方,與現址十分吻合,其和同期的早期王陵相較之下較具備規模。 保護區域 1萬2818平方公尺、底部直徑2.2公尺、高度5.3公尺


首爾(中區) , 乙支路・忠武路・南山

位於首爾特別市東大門的韓國料理專門店。韓國知名連鎖餐廳。主打菜品是菜包肉。


江原道(襄陽郡)

義湘臺位於從洛山寺到紅蓮庵觀音洞的海岸山坡上。它是新羅時代(新羅 西元前57年-935年)文武王676年(文武王 661-681年)建造洛山寺時,在義湘大師打坐修行的地方建的亭子,現存的亭子建於1925年。登上8角形的義湘臺,紅蓮庵是必去之地。在洛山寺建成5年後建造的紅蓮庵是義湘大師修煉的山洞。每當義湘大師7日祈禱之際,海水中就開放紅色的蓮花,故名紅蓮庵。紅蓮庵位於海邊石洞的峭壁旁,構成一道絕美的風景。在義湘臺看日出也很壯觀。朝鮮(1392-1910)時代中期的詩人松江鄭澈(1536-1593)在《關東別曲》中這樣描繪了義湘臺看日出的感受。“在梨花凋謝,貓頭鷹哀鳴的時候,登上洛山東面山坡上的義湘臺,半夜起來看日出,只見祥雲萬丈,六龍托日,太陽從海上升起之時,整個世界都在晃動;太陽升上天空,燦爛得連光線都可以細數。”義湘臺的日出自古就是這樣令人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