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鍾路區)

可在鬧市中擁抱綠色自然。擁有27年歷史的醃製排骨與各式當季小菜相輔相成, 充分挑動貴賓的味蕾。大廳免費開放, 可暢談其間。 - 北漢山國立公園近在咫尺(開車3分鐘,步行15分鐘) - 預訂貴賓車輛隨傳隨到


濟州道(濟州市) , 济州岛东部

常松Parktel位於濟州市老衡洞,為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築,現代風格濃厚。酒店內部整潔,客房舒適。客房有多種類型,內部裝修延續外部現代風格。櫃檯隨時備有濟州旅遊指南,方便遊客使用。飯店距離機場不到 5 分鐘距離,位置優越。而且位於新濟州,交通便利,尤其適於差旅人士或遊客住宿。有專車可達濟州機場。


江原道(春川市)

為促進世界跆拳道人間的友誼及和諧,春川韓國公開賽國際跆拳道大會在世界跆拳道聯盟(WTF)的認證與監督下,於流淌著希望之水的都市-春川舉行。從古至今培養無數韓國人健康身心的跆拳道,現今已發展為全世界188個國家,8,000萬人一同推廣的國際運動。從2000年以來一直在春川舉辦的國際跆拳道大會,每年都圓滿舉行,今年也必定不會令選手及參觀訪客失望。


光州廣域市(西區)

飯店裝潢給人高級安適的環境氣氛,客房內皆備有網路及高雅的傢俱擺設,以最完好的設施加上優良的服務態度而著名,可以享受到只有在Central觀光飯店才能體會的細心服務品質。 5樓備有1間殘障人士專用的韓式溫炕客房,房間旁邊有男女區分的公用殘障人士化妝室,飯店出入口及大廳餐廳皆設有方便輪椅使用的安全坡道,地下室也有殘障人士專用停車格。


首爾(松坡區)

連續6年獨步亞洲,最棒的電音盛宴! 2017年的UMF KOREA將於6月10~11日,在蠶室綜合運動場舉行。現場邀請到Alesso、Dash Berlin、Dubfire、Hardwell、KSHMR、Martain Solveig、Nic Fanciulli、Nicky Romero、Pendulum、Sasha & John Digweed、Steve Angello、Tchami、Tiesto等世界頂級音樂人、製作人共襄盛舉,與樂迷一起同樂。


慶尙南道(昌原市)

曾是MBC電視臺戲劇《羅曼史》主要拍攝取景地的余佐川,以身為鎮海賞櫻聖地為名,劇中兩位主角在參觀完鎮海軍港祭後於余佐川的橋座上初次相遇。在經過電視劇播出後,這座橋從此開始被稱作"羅曼史之橋",並迅速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慕名前來參觀。每逢4月份春季時節,櫻花開滿遍布於整座城市,這也是鎮海被推選為最美麗的賞櫻地區主要原因,從各地遠道而來賞花的遊客歡歡喜洗聚集在櫻花樹下郊遊野餐的景象,也成為這裡更加亮眼的一道風景。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和順金沙灘擁有99,174m²(約3萬多坪)的天然沙灘,周遭更形成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此處地近山房山、龍頭海岸,放眼望去,又能看見西南邊的兄弟島、馬羅島與加波島,自然景觀十分美麗。而這裡的交通、住宿、商店、餐廳等便利設施也相當完善,海邊的一處還有豐富的湧泉水,是能讓遊客同時享受淡水浴樂趣,備受喜愛的海水浴場。 ※ 規模 – 長250m、寬80m、平均水深1.2m、傾斜度5度


濟州道(西歸浦市)

Shinsung渡假村為可眺望濟州西歸浦大海與雄壯的漢拏山,設有廣闊的青翠草坪、熱帶椰子樹及兩座戶外游泳池的渡假休閒設施,所有遊客都可以盡情徜徉在大自然的快活中。此外,透過與值得信賴的業者合作,提供高爾夫球、登山、海釣、潛水等各種休閒活動的套裝產品,價格實惠。


全羅北道(鎭安郡)

現在的銀水寺屬於曹溪宗團,朝鮮初期稱之為上院寺。肅宗時期上院寺消失,只留下寺址,之後有人又在此處建立了尼庵,又叫做正明庵。根據銀水寺黃惠修住持解釋,"正"字的五劃是五行,"明"代表日月,所以正明庵這個名字有日月五行循環的意思,正明庵後來也因頹敗而荒廢。1920年時,依照一位名為李主簿的意思重建,這時才改名為銀水寺。銀水寺這個名字根據韓字學會的<地名總覽>,太祖於此地飲水時,因水像銀一樣清澈而取此名。銀水寺原本只是佛堂兼寮舍用的建築,還有位於其上的山神度閣。近來,增建了極樂殿、太極殿、大雄殿與寮舍,正是躍升為重要佛寺的時候。 銀水寺內收藏有韓國國內最大的法鼓(1982年製造),另外在上院寺址內挖掘出測定為朝鮮初期製造的石像與山神奶奶像。銀水寺內還有兩個天然紀念物),一個是馬耳山木蓮群落(天然紀念物380號),一個是銀水寺青實梨樹(天然紀念物386號)。春香傳內,李相公去春香家裡的第一晚離開前,月梅拿出來的小酒席上有好幾種水果,其中被稱為"chengseuli"、"chengsullea"的水果就是青實梨。樹上掛著山梨中味道最好的果實就是青實梨,因為改良梨的關係,現在要再找到就很困難了。青實梨樹根上纏繞擺放著幾個不鏽鋼碗,是銀水寺才可以看到的真正風景。逆鐘乳石(石筍)是馬耳山其他地區也看得到現象,但銀水寺附近最為突出。


忠清南道(扶餘郡)

聖興山城是為了守護百濟首都熊津城和泗沘城,興建於錦江下游附近的石城。站在山頂上可以將江景邑的錦江下游一帶美景進收眼底,於百濟東城王23年(501)衛士佐平白加所興建,當時此地為加林郡,因此曾被稱為加林城。依據『三國史記』記載,建造此城的白加將東城王困於此地,不滿欲叛亂而將東城王殺害致死的地方,武寧王登上王位後才平定此事並處死白加。從衛士佐平此事看來,就可以得知此作山城在攻略上的重要性。城的型態主要是在山頂上圓環式部署成馬鞍形態,結合石材及泥土一塊築城的。還有城內的南、西、北門、軍倉及水井三地用石材築城的保衛性堡壘。此外,也為百濟復興運動軍的據點,663年當時攻擊此地的劉仁軌就評斷此地險峻堅固,是個非常難以攻間的要塞地。高麗初期庾黔弼和甄萱在此對決而讓此地成為貧民的集散地,因此庾黔弼將軍在此貧民救濟,也設祠堂,每年會固定舉行祭祀。這座城是百濟時期興建的城當中唯一可以確定年代的,是得知昔日地名的重要遺跡。比起錦江北岸百濟時期的土築山城,石築的馬鞍形山城,以及南、西、北門、軍倉及水井,更具有堡壘的保衛作用。城的型態為馬鞍形,城牆約高3∼4公尺,土築方式是在外牆一部分用花崗岩大致以水平方向堆疊築成,只有東牆是由全土築建成。一部分內部用泥土填滿,外牆用石築的內托建築方式,因此被挖掘的地區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壕溝。為了堅固西側城璧的石築部分,在基礎上比其他城牆大約厚1.5公尺左右,土築部份主要是依照山陵線去築城的。主要城門南門的寬度4公尺,至今仍殘留其基石。城內的內部為約600餘坪的平坦臺地,從在此設置的將臺看來,就可以推測此地為重要的軍略要地。城的東牆內側可見到一口沿用至今的水井。在南門前的土城山有個環狀約200公尺的堡壘,另外還有個附屬在此的小堡壘。由此可推知百濟大大小小山城的獨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