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富平區)

紅蜻蜓酒店(Gochujamjari)位於仁川富平洞十井洞銅岩站旁。酒店採用玻璃外牆,大堂內免費提供爆米花和飲料。客房分為普通間、套間、VIP間。客房整潔高檔,深受遊客喜愛。此外,酒店還與活動策劃企業相挂鈎,開設派對廳,將讓喜歡派對的朋友留下又一個美好的回憶。客房內備有戀人電腦、遊戲機,支持積分。


全羅南道(麗水市)

奉祀忠武公李舜臣的忠愍祠(史跡第381號)位於馬來山(385.2m)山麓,是宣祖34年(1601)體察使李恒福(1556~1618)於壬辰倭亂結束後,領受王命體察民心所向,命統制使李時言(?~1624)建設而成。1919年日據時期被強制拆除後,1947年以2間房屋延續祠堂命脈,最後在地區居民的努力下重建,並於1993年6月1日被列為史跡第381號。 * 忠愍祠下馬碑 忠愍祠入口設有一座高1.4m、寬42cm、厚10cm的小石碑,上書「下馬碑」三字。下馬碑主要設於宮闕、宗廟、文廟、聖賢誕生地或墓地前,以表示對君王或聖賢的尊敬之意。而立在忠愍祠前的下馬碑,也正顯示了此處的重要性。此碑原本位於東山洞石長丞旁,距忠愍祠100m處,後因開設右轉專用道而被遷移至現址。


京畿道(抱川市) , 抱川

熊城渡假村公寓式飯店為提供園區內顧客的便利,備有高爾夫球場、室內外游泳池、生存遊戲區、休閒運動廣場等多樣化娛樂設施,不僅只在冬天,熊城渡假村是一年四季無論何時皆可以愉快享受悠閒運動的綜合型休養渡假村。


慶尙北道(安東市)

* 柳成龍為研究學問所建 - 玉淵精舍 * 河回玉淵精舍是西厓柳成龍(1542~1607)在熟識的誕弘法師幫助下建造,做為他研究學問、培養弟子之處。西厓先生在遠志精舍落成後,因受不了靠近村落的繁雜,於是在江另一頭的芙蓉臺山腳下找了個新位置,但因家境貧寒,遲遲無法動工。誕弘法師得知此事後,承諾協助建造並負擔經費。1576(宣祖9年)動土興建,歷經10年,於1586(宣祖19年)西厓先生45歲時完工。搬遷後因可取道山腰小徑前往位於芙蓉臺西側山腳屬於西厓先生兄長(謙唵先生)的謙唵精舍,更增進兄弟間的情感。1605年(宣祖38年)因洛東江洪水,西厓先生位於河回內的三間草屋遭到沖毀,轉而隱居於此,並回顧壬辰倭亂而寫下《懲毖錄》(國寶132號)。 * 玉淵精舍的兩棟建築 - 洗心齋與遠樂齋 * 洗心齋以瞰綠軒廳堂為中心,左右兩邊各有一間房,做為西厓先生的書房使用。書房中寫著取自《周易》繫辭傳中的「意或從事於斯,以庶幾萬一爾」的句子,為有心就能期望實現其一之意。而廳堂綠軒之名來自王羲之的詩句「仰視碧天際,俯瞰綠水濱」。遠樂齋是西厓先生的起居室,也是撰寫《懲毖錄》的地方。有等待朋友來訪之意的遠樂齋,名稱引用自《論語》中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而2間規模的廳堂愛吾軒知名,則是從陶淵明的詩句「吾亦愛吾廬」所擷取。


首爾(西大門區)

在日新月異、生生不息的時尚氣息濃郁的新村中心,有一個可以體驗異國風情的Baron the Paris酒店。與新村絢爛的照明不同,該建築採用了淡粉色的燈光,突顯其與眾不同的格調。酒店延續了巴黎的懷舊風格,將文化藝術之都巴黎的豐富色彩和點滴細節全部融入到了酒店的每一個角落。新村站3號出口步行3分鐘即可到達。


京畿道(楊州市) , 議政府

照明館設立於2004年,2005年被登記為(第05-博-05號)韓國唯一的照明博物館。並設有以下設立宗旨。 ▪ 復原逐漸消失的照明文化 ▪ 展示光的過去、現在、未來,重新審視人類的照明文化 ▪ 創造出具未來發展性的融合性照明文化 ▪ 創立自然與人類共生發展的健康光文化


江原道(束草市) , 江陵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在古宮裡上演的青年藝術家們的韓國傳統音樂盛宴——閃亮宮音樂會”從5月開始至10月,遊客們在充滿傳統精神與風情的古宮中欣賞到由青年藝術家們奉上的創作國樂公演。文化體育觀光部、總統直屬青年委員會以及韓國旅遊發展局為了向遊客們宣傳韓國傳統文化觀光產品的魅力、並為少有登台機會的青年藝術家們提供公演機會,鏈接韓國的主要觀光資源—古宮和傳統文化藝術體驗,繼去年以後,今年也舉辦“閃亮宮音樂會”。請遊客們享受5月、6月、9月、10月最後一週的週六、週日下午2點與4點將於景福宮內慈慶殿舉行的充滿青年藝術家們熱情的、重新粉墨登場的傳統韓國傳統文化盛宴吧。    


首爾(中區) , 市廳・光化門 

「首爾文化之夜」,是以首爾的自然、文化、建築為基礎,讓首爾市民與國內外旅客們享受各種文化藝術的首爾夏季代表慶典。尤其慶典期間平日不易接觸到的各種設施都將延長開放時間。並準備了讓市民直接成為主角,充滿創意且特別的參與活動,讓所有訪客皆能獲得僅在首爾才能感受到的樂趣。


江原道(寧越郡) , 三陟

東江照片博物館為韓國最早成立的公立照片博物館,在2005年7月開館。博物館為一地下1樓至地上2樓規模的建築物,以1間常設展示館及2間企劃展示館構成共3個空間的展示館,另設戶外畫廊及講堂。博物館藏有從2002年開始每年開辦的東江攝影節所參予的攝影師和榮獲“東江攝影獎”的作品,以及其他捐贈的作品。為展示寧越清新、乾淨的自然環境與文化遺產下的攝影作品。此外,館內收藏寧越地區的住民所捐贈的照片等約800餘件,以及130件的古董相機。※ 博物館諮詢電話:+82-33-375-4554(韓) / +82-33-1330(中英日)